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年前在农村开始的以家庭承包制为基石的变革,直接导源于农村所处的经济发展滞缓和农民生产热情严重低落这种双重困境。改革的起始阶段,由于家庭承包制的全而推行,曾激发出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极大热情,使农业经济奇迹般地起死回生。但是,1985年后,大潮似乎消退,农村面临新的困境,于是,人们开始对农业十年的历史进行全面的回顾和深层  相似文献   

2.
农村合作制的理论和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市场经济的发展,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要求建立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经营方式与组织形式。在稳定家庭承包制的基础上,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的步伐,使之办成真正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村的综合服务中心,并积极发展各种新型合作组织,特别是专业合作组织,这是当前深...  相似文献   

3.
1992年,新疆农业获得连续第15个丰收年,粮食、棉花、甜菜等主要农产品再创历史新水平,农村经济稳步发展。一、农村经济持续上升,增长速度明显趋缓全区农村经济收入达105.29亿元,比上年增长11.11%。占总收入64.57%的种植业收入达69.78亿元,比上年增长7.31%。粮食作物获得大丰收,收入达31.27亿元,比上年增长17.26%。可喜的是,在发展二、三产业是奔小康的根本出路的推动下,新疆种植业之外的副、渔、工、建、运、商收入比上年的增长幅度都在20%以上。全区农牧民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农业家庭承包责任制的普遍推行并取得巨大成就的大好形势的基础上,农村第二次改革,即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新的任务又摆在我们面前。这场农村产业结构的变革与农村由自给半自给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化、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化有什么内在联系,怎样变革农村产业结构以适应两个转化的要求,都值得我们去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5.
论土地家庭承包制时期农村产权关系及其发展袁庆寿,王兴化土地家庭承包制是我国农村经济改革的起点和基础.正是土地家庭承包制的实施,使我国农村经济从80年代开始,出现奇迹般的发展和变化.是什么原因使家庭承包制具有如此巨大的作用?长期以来,人们基本上把家庭承...  相似文献   

6.
朝鲜农村政策调整: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外电报道,朝鲜从2004年春季开始在部分合作农场试验性地引进了承认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经营方式。对此,人们有这样或那样的疑惑。本文认为,回顾朝鲜农村政策的历史演变过程,可以看出,试行家庭承包制一方面延续并深化了以往的农村政策,另一方面也与近年来朝鲜城市经济政策调整有着很大的关联。如果朝鲜能够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并注重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推行家庭承包制则是其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体制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必将为农业的发展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7.
一、农业非商品经济下的运行 我国农村改革前期,农业的高速增长来源于放开农户和放开价格,使过去多年积蓄起来而没有释放出来的生产潜力得到释放,带来农村经济的繁荣。但是,在这个繁荣中,农业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没有得到根本变革,整个农村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变了形的自然经济。它有以下突出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随着农村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遵义县的农村生产发展很快,形势喜人.主要表现在: 一、农业生产全面增长,为农村产业结构的改革提供了农产品这方面的物质基础遵义县1980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业生产出现了持续高涨的势头.1981-82、83年三年迈了三大步,全县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6.6%,1983年比1980年增长58.6%;粮食总产量平均每年增长4.6%,1982年达到7.5亿斤,比80年增长14.5%,1983年油菜籽产量达到6,558万斤,比1980年增长66.4%;烤烟17.17万担,比1980年增长86.8%;猪、牛、羊  相似文献   

9.
李东雷  王炳义 《理论界》2006,(10):127-128
我国农村实行的家庭承包制在最初阶段取得明显的成效。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家庭承包制内在的产权制度缺陷越来越明显。产权内涵不明确、产权主体模糊不清、承包经营权不稳定、土地使用流转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日益凸现,严重制约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深化家庭承包制的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土地制度的创新,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任务,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0.
试论农业生产承包合同的法律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党的三中全会以来,全国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农村社队,建立了各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这是农村广大干部和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为完善现阶段农村生产关系而进行的一次伟大的变革,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实践证明,农业生产责任制是适合我国现阶段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的、行之有效的、巩固和发展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的一种经营方式。我国现阶段的农业生产责任制,体现了统一经营和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前者是集体经济组织的统一经营,后者是农民家庭的自主经营。这是中国独特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在  相似文献   

11.
一、农村产业结构主动外向再调整:我国农村经济进入良性循环和持续财富增长的战略抉择。从历史看,我国以农业为主,而农业又以粮为主的单向化农村产业结构,其实质性变化发生在本世纪八十年代。自七十年代末我国被迫实行市场化取向的农村改革后,农业多样化发展降低了种植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份额和粮食作物产值占种植业产值的份额。1990年与1980年比较,种植业产值份额下降了13.1个百分点,林牧副渔业产值份额由28.3%上升至41.4%,经济作物产值占种植业产值份额上升了3个百分点,1990年达到18.7%,而非农产业、尤其是乡村工业的异军突起则显著地降低了农业份额。农村工业、建筑业、商业等非农  相似文献   

12.
一、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978年以来,是我国建国以来农村经济发展最好的时期之一。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推行,从根本上改变了阻碍农村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农村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使农村走上了振兴之路。但是,在充分估计我国农村经济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同时,应该看到以下基本情况:第一,相当一部分地区农村经济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非农产业的发展拉上去的。按照我国过去的统计口径,农业总产值中不仅包括除农村种植业之外的多种经营的产值,而且包括很大一部分农村工业(村及村以下办的)的产值。从近一、二年开始分开统计的一些地区的情况来看,如果剔除农村工业产值,单独计算农业产值和种植业产值,农村经济的增长速度远  相似文献   

13.
<正> 实行开放政策以来,珠江三角洲经济蓬勃发展。从1979年到1984年的六年间,珠江三角洲十六个县市的工农业总产值增长了128.1%,平均每年增长14.7%,高于全省平均每年增长10.2%的速度。其中农业平均每年增长12%,也高于全省每年平均增长8.5%的速度,1985年又增12.4%。珠江三角洲经济之所以迅速发展,是由各种因素促成的。而农业经营形式的改革和发展则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珠江三角洲大多数县市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比较迟的。1980年,当包产到户在全国已风起云涌时,这些县市还在试点;1981年,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已显示它的巨大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业家庭承包制理论和政策的演进轨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琳琅 《学术论坛》2004,1(4):60-64
文章就我国农业家庭承包制理论和政策的演变作了较为详细的梳理,从中揭示了我国农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变迁轨迹。文章最后指出,面对日益严峻的三农问题,中国共产党又及时提出了突破二元结构体制,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农村改革的新思路,这必将使农业家庭承包制在农村得到进一步的稳定和巩固。  相似文献   

15.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实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产业化,是继家庭承包责任制之后的又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事件,是农村生产经营方式巨大变革的重要标志。尽管目前产业化的层次、水平还不够高,但它所显示的极其强大的生命力却是人们意想不到的。如今,农业产业化已经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工作的热点之一,并且正在推动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一、对农业产业化的再认识从理论上讲,农业产业化是相对于自然状态下的小农经济而言的。小农经济的主要特征是生产目的的自给性、生产手段的粗放性、生产规模的零星分散性、生产过程的兼营性、经营方式的封闭性。…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村改革的第一步,主要是通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生产经营自主权还给农民。而从高度集中统一的人民公社管理体制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仅是农业经营形式的变革,同时是农业所有制形式的变革,是对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重大突破。这是在我国农村改革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村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受压抑最严重的地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因此从农村率先突破.家庭承包制和乡镇企业是中国农民两项伟大创造,开创中国市场取向改革的先河.中国农民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开拓者.中国农村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源地.  相似文献   

18.
2000年2月 14日,《人民日报》发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00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指出:“在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实际上就是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阶段。……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实行战略性调整,不仅是解决当前农产品销售不畅、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困难的客观要求,更是提高我国农业、农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的有效途径。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这里编发的一篇调查报告,可以看作是对这个“意见”的积极响应。报告涉及的这场始于1996年的农村改革试验,虽然只是在一个村庄进行,却具有探索“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实行战略性调整”的全局性思路和具体操作措施的积极意义。对中国农民生活和农村经济发展进行了六十多年追踪研究的费孝通教授,曾到作为这场改革实验基地的双八村进行实地调查,对这场工农联手的改革试验予以充分肯定,并主张大力支持,继续探索。  相似文献   

19.
"三农"问题关键是农业问题.需要讨论个体经济、单干经济、私有经济、集体经济、合作经济、公有经济等概念.家庭承包制是"公有地单干"性质的新型农户单干.目前中国农业的生产方式是小农经济,代表它的是"公有非合作模式"的集体化.农业持续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价格和就业两个领域,发展农业要关注经济效率.与就业和价格相关,农业劳动力过剩引出农民问题,农业纯收益分割引出农村问题.  相似文献   

20.
农村制度变迁与农民收入增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制度变迁是影响农民收入的关键因素之一.要实现农民收入的较快增长,必须实现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革,转变农业经营方式,推进城镇化,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进而带动农民收入的增长,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