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雪 《理论界》2009,(10):172-174
本文集中分析手机使用中的负社会功能问题.本文认为,手机具有作为单纯的通讯工具的"第一身份"和作为承栽社会功能即人际交往的社会工具的"第二身份".而这"第二身份"的存在使手机的使用社会化和复杂化了.其结果,一方面它使手机使用者获得了一些促进社会交往的正社会功能,而另一方面它也使手机的使用者获得了一些负社会功能.这些负社会功能的存在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很大,形成了对手机使用者的"反控制"或人际关系的破坏.本文还指出,手机使用的负社会功能的存在原因主要是手机使用本身具有的私秘性、易侵入性和即时性等.  相似文献   

2.
手机为文学提供了一个新的出场空间和言说方式,并形成了手机文学这一新的文学类型.在现代技术与后现代语境的双重作用下,手机文学具有后现代的"文学零食"性,采用戏谑方式解构宏大叙事,呈现一种碎片化的创作风格.手机文学用拼贴的方式造成泛意识形态的混搭性,表现出意识形态的多元化、异质化特征,这一方面张扬了草根的话语权力,另一方面丧失了艺术与精神的追求.手机文学用最密集的节奏、最简短的语句书写故事,用强修辞凸显出与众不同的内容,这种运用高强度的修辞进行压缩性叙事,需要用"症候式阅读"来解读其蕴含的内容.手机文学为文学的进一步大众化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让爱流回去     
表姐送外甥女来参加艺术联考,她的手机又出了问题,拨任何号码都显示"呼叫限制".我帮她研究了半天,也没搞清楚咋回事,只是注意到她的手机很破旧,外壳色彩剥脱,款式也很老了.表姐说:"是孩子淘汰的."外甥女的手机,是很时尚的苹果手机.送她去考试时,我们不知道路怎么走,她的手机还能导航.这让我想起一位老太太说的话:"自古恩往下走!"  相似文献   

4.
打开手机里的App,最先跃入眼帘的都是广告.这种体验,几乎每个手机用户都不陌生.但是这关不掉的手机App广告,不仅正困扰着消费者,也在侵犯个人隐私. 600款App中近六成有广告 "游戏软件里的广告推送很多,每次儿子一玩手机,屏幕上就会多出好几个新软件."提起手机广告,年轻的妈妈董女士有话说.董女士的儿子今年6岁,喜欢玩手机游戏.然而,每次玩过之后,她的手机里都会多出几款新软件.  相似文献   

5.
殷音 《家庭科技》2021,(9):15-16
作为科技进步的产物,手机使生活变得更美好,然而在学生群体中,常常出现过度使用手机的现象,扰乱了原有的学习生活计划.这不禁让我们开始怀疑自己:我是否太缺乏自制力了? 缺乏自制力?可能是能量低谷 如果你发现自己无法控制使用手机的时间,先别急着责怪自己,这有可能是自身心理能量过低的表现.这种时候,人可能没有足够的能量管理自己,只能做一些简单的事,比如打游戏、发呆、睡觉、玩手机等.发脾气也算是一件简单的事,因为这项"活动"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原始冲动,说出的话可以不经思考也不受控制,完全由着性子来.  相似文献   

6.
女友又换手机了.有趣的是,她的手机每次更新换代,都是旧手机的升级版.周围人嘲笑她,这有个什么劲啊,完全没新鲜感.可她依然如故,原因是根本习惯不了别的手机.  相似文献   

7.
正经常有人告诉我们,要怎么做才能保证手机电池的寿命?充电时不玩手机、不要整夜充电,否则会损害手机电池,这是真的吗?充电时不要玩手机?充电时如果玩手机,你会发现手机越来越烫,总担心它是不是要"炸"了。智能手机在充电时爆炸的新闻也时有发生,导致人心惶惶,充电时都不敢碰手机了。那么,这样的想法正确吗?  相似文献   

8.
新品速递     
《家庭科技》2013,(10):44-45
钥匙收纳包这款钥匙收纳包体积小巧,软硬适中,简洁方便。轻轻一拉,钥匙顺畅收纳:轻轻一按,钥匙从包中滑落。橡胶材质,可以防止刮磨裤兜、挎包和手机。手机"显微镜"这类似水珠的物体其实是一粒细小的镜片,如果将其黏附在手机镜头上,即可将手机的摄像系统放大倍率提高15倍,变身"显微镜",可以清晰地看到昆虫翅膀上的纹理以及电路板上的布线。  相似文献   

9.
漂浮地铁     
Part 1 "让我坐上漂浮地铁走下去,也想着你……" 床上的手机忽然响起,周远慌忙扑到床上,拿起手机.当他看清屏幕上显示的名字时,心情莫名地激动.是聂明飞.他已经失踪两天了.  相似文献   

10.
科技新资讯     
张杰 《家庭科技》2014,(1):51-51
正微信接电视中国网络电视旗下子公司宣布,将联合微信推出"微信+OTT"创新业务,用户登录微信将可完成电视节目的点播、搜索、付费、收藏和分享,这意味着手机将作为智能终端替代遥控器,成为未来客斤的"统治者"。用户只需打开智能电视机顶盒,用手机登录微信,并扫描电视屏幕上的二维码,就可以  相似文献   

11.
很多人使用手机都有一些误区,比如说打手机时总喜欢走来走去,在角落里接听电话等.频繁地移动位置会造成手机信号的强弱起伏,手机总是在向发射站传送无线电波,手机的辐射量加大.而在角落里使用手机信号较差,这会使手机功率加大,从而造成辐射强度增大.  相似文献   

12.
随着多功能、高性能手机的大量面世,以手机为中心的服务经济蓬勃发展.其中,以提供手机图片、铃声下载为主的手机图铃服务业也正在兴起,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法律问题.其中值得我们注意,却没有引起充分重视的是,这一服务中的消费者权益问题.图铃服务侵权现象十分普遍,如何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3.
手机隐身袋     
可以完全防止手机电磁信号和手机安全信息的泄露。将手机装入袋中,手机处于被保护状态。进入"休眠",这时手机不受任何遥控装置的控制。别人拨打手机时,将收到"您拨打的用户暂时无法接通,请稍后再拨"的提示。  相似文献   

14.
现代手机技术发展迅猛,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手机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要看到现代手机技术正逐步对其使用者进行着奴役。手机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现代手机技术引起使用者"异化"现象的问题,需要对其进行深刻的哲学探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人的"异化"问题还要回归到技术的层面,更深层次还是要回归到对人性的探讨,达到人与技术发展的一种新型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政务逐渐取代传统政务,移动政务凭借其在针对性、响应速度、覆盖率和可及性方面的优势逐渐超越了传统电子政务.随着3G的发展和"无线城市"计划的提出,3G手机作为核心的移动终端,将在"无线城市"和移动政务的建设中大展拳脚.届时,3G手机在移动政务中的应用也将推动政府公共管理模式和政府信息发布模式的创新,推动信息化的、无线的、高效的、透明的、互动型和服务型的新型政府的建立.  相似文献   

16.
闲谈     
《家庭科技》2016,(4):13
正手机真是个理想的社交工具——距离朋友太远的时候,低头按几下,他就近了;距离朋友太近时,低头按几下,他就远了。——网友.龙生龙,凤生凤,"低头族"的儿子"手机控"。——网友调侃某些年轻父母。过去在饭桌上是酒逢知己千杯少,现在是酒逢千杯知己少。——凤凰卫视时事评论员石  相似文献   

17.
正经常有家长忧心忡忡地问我:"怎么办?孩子都快被手机(或电脑)拐走了。"家长们遇到的问题其实很普遍。你的家里可能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场景:你正在和孩子聊天,别管你们聊的话题多严肃,聊得多起劲,只要手机铃声一响,孩子就会"噌"地跳起来,跑去看手机,把你一个人晾在原地。再如,孩子每天都"黏"在手机上,走路看,吃饭看,睡觉的时候也看。家长要是看不惯,让他关掉手机,孩子立刻不高兴,甚至翻脸吵架。  相似文献   

18.
正王阿姨是一位时髦的老年"手机族",平时喜欢用手机上网购物、视频聊天,微信也用得很熟练。王阿姨还喜欢用平板电脑看电视剧,一看就是好几个小时。有了这些视频终端,王阿姨的老年生活过得越来越充实,可眼睛却不舒服了。最近,她总觉得眼睛很疲劳,平板电脑看了10几分钟,眼睛就又酸又胀,还特别怕光。看过医生后才知道,这是干眼症引起的视疲劳。视疲劳、干眼症:"手机族"的常见病视疲劳指人用眼过度,超出了眼睛能承载的负  相似文献   

19.
手机是媒介,也是一种消费品,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和文化的标志。庞大的手机用户数量不能简单归结为手机普及的结果。在"碎片化"的传播语境下,分析受众的媒介需求,考察手机媒介的特质和传播优势,多视角考察受众对手机媒介的选择,结果表明,手机媒介是广大受众的优选媒介形态之一。然而,受众对手机媒介的需求、选择和使用的过程并非绝对的理性,也可能仅仅是跟风和从众。  相似文献   

20.
上街头野店修手机的许多是"水货"机、二手机和 超出保修期的手机等。所谓"野店"是指那些没有营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