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温室气体减排的新型农村生物质能供应链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社会科学》2014,(12):211-215
农村生物质能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途径之一,如何构建以温室气体减排为主要目标、符合我国农村生物质能特点的新型供应链,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总结归纳农村生物质能供应链的内涵和特征,分析其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通过构建分散式和集约式两种新型农村生物质能供应链,基于温室气体减排目标提出了建立政府倒逼机制和市场引导机制、创新农村生物质能补贴政策、出台相应的措施保障原料的可持续供应、建立碳市场支持农村生物质能项目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气候变化问题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环境问题。我国温室气体减排政策应逐渐完成从效率到正义的伦理原则转型。本文围绕为何需要正义、需要何种正义以及正义如何实现三个问题.从区际正义与人际正义两个维度探讨温室气体排放权分配的伦理,并提出以人均累积排放为基础,综合考量区域差异进行温室气体排放权的分配,最终实现人际正义与区际正义的平衡。  相似文献   

3.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当前最迫切的任务是节能减排。西部地区面临着发展经济与节能减排的双重压力。只有充分调动全社会各方力量,全面推动节能减排工作,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才能实现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我国提出的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为相对而非绝对的量化减排目标.在该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的实现中,企业是主体.我国已有可作为企业履行温室气体减排义务法律依据的法律体系,如以《节约能源法》为核心的节能方面的法律,以《可再生能源法》为依据的清洁能源方面的法律等.不过,这些法律有关企业温室气体减排义务的规定中倡导性规范居多,强行性规范偏少.为此,应将温室气体排放纳入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以督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相似文献   

5.
低碳经济:中国的现实选择   总被引:51,自引:1,他引:50  
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的一大进步,西方发达国家已采取多种措施发展低碳经济.中国面临着发展经济、消除贫困和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多重压力,应对气候变化的形势严峻,任务繁重.因此,在当前"保增长、调结构、促发展"的战略下,中国必须积极实施节能减排、发展可再生能源、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基于国情,当前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重点是降低能源强度,实现节能减排.最优路径是提高能源效率、发展可再生能源、发展循环经济.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还需要有积极的战略规划和对策措施,特别是要在政策上、法律上予以支持和保障.  相似文献   

6.
保持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非常重要,没有和谐,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就不可能走远.而大力倡导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不仅给我国工业化进程和产业升级带来挑战,同时也为我国加快工业化建设和产业升级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拓展空间.本文深刻阐述了节能减排给电力、建筑、轻工、制药、机电等行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7.
文章着重介绍了天然气应用对我国节能减排的重要目标实现的影响作用,并进一步分析了当前天然气发电行业的现状和应用前景,并根据相应的统计数据和资料,给出了作者的分析结论。  相似文献   

8.
面对西部地区能源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利用效率低下和环境污染严重的资源环境形势,节能减排作为一项操作层面的重要措施摆在突出位置.通过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进程中节能减排现状以及原因分析,应调整优化西部地区产业和能源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立西部地区节能减排指标统计、核算体系,评估监督机制完善节能减排的金融、财税政策.  相似文献   

9.
对节能减排与科学发展观之间关系的理解不能只停留在技术层面,而要提升到社会与自然关系,经济与社会发展关系的高度来考虑。站在这一高度,我们就会发现节能减排首先是解决社会与自然的关系,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抓手,同时也是改善经济结构,改善社会关系,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途径。这就说明了节能减排在科学发展观中的重要地位,研究节能减排与科学发展观之间的内在关联与辩证关系是正确理解和把我节能减排战略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0.
论促进节能与减排税收政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在快速稳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能源利用率偏低、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促进节能与减排税收政策的设计理念是存在差异的,前者反映能源的使用成本,应开征能源税;而后者反映环境外部成本,应开征环境税.由于能源税与环境税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加之目前我国税收征管水平较低,因此,我国应选择按能源使用量征收能源税.但在能源税税制设计和开征时机上,应做进一步细化研究.  相似文献   

11.
本次经济危机在使西部经济受到冲击的同时,也存在一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因素,如产业西移,农民工返乡,资金、设备闲置等.西部应善于寻找和利用这些有利因素,发挥自身优势、找准突破口,以便在新一轮经济发展周期中占据有利位置,取得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2.
刘睿  刘琼增 《学术探索》2012,(11):62-66
2008年金融危机对包括PE行业在内的全球金融体系都造成了相当大的冲击,对PE行业的未来发展也产生了深远影响。论文对金融危机后全球及我国PE行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研究,对我国PE行业在现阶段面临的主要困难和挑战进行了总结,并进一步分析了未来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包括行业集中度上升、有限监管趋严、资本项目开放和经济结构调整带来动力和机遇,以及退出渠道多样化等。  相似文献   

13.
深化制度变革,形成有利于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制度环境,成长一大批有志于创新的主体,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适时、逐步深化资本市场金融制度改革;国家政策应担付起促进产业发展和升级的作用;大力开拓国内市场,建立既保护本国市场又能从海外市场获利的贸易制度;对教育进行改革,继续加大人力资本尤其是农业人力资本投资。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世界金融危机的蔓延和我国经济增速的下滑,适时改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迫在眉睫.经济从衰退到复苏,再到实现新的增长,只有在新的结构下才有可能.当前尤其应着力调整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过度依赖以人为压低劳动力和资源价格为前提的加工贸易和投资来驱动经济增长已难以为继.扩大国内居民消费将成为驱动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如果宏观经济政策看不到这点,片面推行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将扭曲市场调整结构信号,本应调整的结构得不到及时调整,其结果将可能是经济的滞涨.  相似文献   

15.
最近10年,经济转型呈现出从繁荣到危机的路径演化轨迹.2008-2009年的全球经济危机给转型国家造成严重冲击.危机的爆发和扩散暴露出转型国家治理模式重构过程中累积的治理危机.后危机时代,转型国家需要对原有治理模式作出深刻变革和调整.其核心任务是重新定位国家角色,培育和增进国家能力;建立社会规制型市场经济体制,改变依附性发展模式,增强本国经济发展的自主性;以综合性的社会政策整合社会秩序与扶持社会发展,为转型深化和经济发展奠定和谐稳固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世贸组织既是一个以市场经济、以公平贸易原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系 ,也是一个以规则为基础、按规则办事的国际经济组织。目前 ,WTO的发展目标正由以实力为基础的国际环境向一个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环境迈进。从营造国际环境的角度讲 ,中国“入世”有两个层面的含义 :一是必须遵守 WTO的基本规则 ,二是开放市场。根据世贸组织协议规定 ,中国“入世”必须全部接受世贸组织所负责实施的所有多边贸易协议与规定 ,“入世”后在享受权利的同时也要履行相应承诺的义务 ,在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过程中必然对中国经济的各个领域及地区发展产生不同…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关问题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8.
2008年世界经济明显减速,金融市场动荡剧烈、波谲云诡,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很多,主要经济体宏观调控左右为难.2009年开始的"后金融危机时期"调整艰难,但同时也是一个契机,应以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支点,实现经济稳定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9.
世界经济虚拟化中的全球经济失衡与金融危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经济虚拟化以货币虚拟化为起点,集中表现为全球虚拟资产的迅速泛化.因为货币虚拟化的加深,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国际货币与非国际货币的区分,这为国际货币发行国换回大量商品和资源提供了条件,使得全球经济失衡成为可能并不断加剧.世界经济虚拟化导致了全球经济的失衡,使得西方发达国家的虚拟经济由全球的实体经济发展所支撑,它们享受着世界范围内高增长地区的经济利益,扩大了国际间的贫富差距,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和世界货币体系的危机.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只有通过人民币国际化、发展和完善虚拟经济国际化交易平台、通过资本项目的逆差来对冲经常项目的顺差等手段,才能解决当前宏观经济的多重困境.  相似文献   

20.
本文简要评述研究金融发展、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文献.文献表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取决于金融是否可以增加(物质资本或人力资本)投资总量和/或金融是否可以优化投资结构.同时,文献也表明,如果金融发展有利于穷人进行融资,那么金融发展会缩小收入不平等;反之,金融发展则会扩大收入不平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