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非洲集体安全机制的创新与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冷战后区域集体安全的典型案例,旨在通过集体行动预防、管理和解决内部冲突的非洲集体安全机制建设具有重要的创新之处,主要包括:它突破联合国框架内的"中心化的集体安全"而形成一种"非中心化的集体安全";它将以和平强制行动为核心,使人道主义干预法律化、规范化;它通过启用早期预警与反应系统和非洲待命部队构建起冲突预防的运行机制等.但非洲集体安全机制在运行中亦面临合法性不足及组织能力和资源能力受限等现实困境.这些困境可以通过强化区域一体化培育更大的自主性和完善已有的"合作维和"机制予以破解.  相似文献   

2.
欧盟的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以"布鲁塞尔化"的独特一体化模式在"高级政治"领域建构了欧盟的集体身份.本文考察了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框架下,欧盟集体身份的政治建构进程,在此基础上运用建构主义学派的角色理论分析和比较了欧盟国家中以法国、英国、德国和波兰为代表的大国与小国之间、老成员与新成员之间的角色认知偏好以及由此产生的政策选择差异,指出欧盟各国在参与共同外交与安全合作中形成的时而相互合作、时而相互制衡的复杂互动是导致欧盟集体身份政治建构"布鲁塞尔化"的内在根源.  相似文献   

3.
喻飞 《理论界》2015,(1):152-156
1981年,鉴于局势的不断紧张和安全形势的日趋严峻,由阿联酋、巴林、沙特、阿曼、卡塔尔和科威特联合成立了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这是该地区重要的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几十年来,其集体安全机制逐步完善,先后建立了"半岛盾牌"部队,签订了《联合防御条约》与《安全条约》,在两伊战争、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与阿拉伯剧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然,随着形势的改变,海合会集体安全机制也面临着反恐、决策体制、军事合作等方面的挑战,缺乏地区性大国的主导和各国诉求的差异致使其协调作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但挑战与机遇同在,海合会仍将在地区事务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荣格以"集体无意识"和"原型"为基础建构的"原型批评"理论涉及文学、人类学、神话学和心理学,为研究文本分析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理论依据.在这一理论的观照下,重新审视<远大前程>中哈维沙姆小姐性格异化背后的诸多因素, 认为男性作家的集体无意识、女主人公人格面具的过度膨胀和暗影的过度压抑使哈维沙姆小姐的悲剧命运成为必然,期望能够为狄更斯笔下的女性角色提供一个新的解读视角.  相似文献   

5.
新《劳动合同法》明确提出"集体协商机制"这一概念,是我国劳动关系法域中的一大进步。值得注意的是,在国外的劳动法域表述中并不存在"集体协商"这一说法,更多的是采用"集体谈判"这一术语。有学者认为二者无甚区别,有学者认为二者的区别在于目的不同、参加的主体不同。实际上,这两种认识都有不足,也互有借鉴。  相似文献   

6.
陈瑶 《广西社会科学》2005,36(12):32-34
国家之间在进行交流、合作的同时,摩擦、冲突、战争也不断产生,安全成为任何国家首要乃至最高的祈求,人们希望通过建立国际组织来承担维护国家安全的重任。随着集体安全思想的萌动,国际组织酝酿产生。国际组织的发展,使集体安全思想得到进一步完善,国际社会寻求集体安全体制的理想模式也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7.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明晰产权为主体任务,这使得原本隐藏的林权纠纷等历史遗留问题爆发出来,引发了利益相关方政府、公司、集体和村民的诉求,对农村社会稳定构成了挑战。本文以福建永安为例,研究地方政府是如何借用"确权"过程中的民主和监督程序来统筹协调各方利益,建立了一系列的工作机制,维护和保证了农民利益,消除了社会矛盾,维护了农村的社会稳定。这对于研究农村社会管理中的社会稳定问题产生的影响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业主集体抗争:起源、过程和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瑾 《理论界》2010,(11):178-179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中国学术界围绕着"城市业主集体抗争"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细致的讨论,形成了一系列不同问题导向的理论。这些理论大多涉及抗争的起源、过程和结果,尚未形成成熟的研究模式,本文就按照这三个角度将其大致归纳,从而使各种理论间的脉络更加清晰,以期对探索业主集体抗争的整体理论框架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9.
著作的保障,系由两个关系密切的法律所构成,一个是著作权法,另一个则通称为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前者立法目的在于藉由保护创作,来保障著作权人之著作权益,调和社会之公共利益,促进文化发展;后者则将前者之立法目的加以具体化,规范著作财产权人行使权利、收受及分配使用报酬及保护创作人权益。而法律条例的制定,亦有其背后的理论背景渊源,透过说明著作权集体管理之起源、著作权集体管理之相关定义、著作权集体管理之类型、著作权集体管理之功能,能有助于理解著作权集体管理的理论概况。  相似文献   

10.
马珂 《学术探索》2007,(5):91-96
哈贝马斯的集体认同理论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在20世纪70年代,哈贝马斯阐明了现代社会集体认同的规范内涵;在80年代的"历史学家之争"中,他进一步提出"宪法爱国主义",以代替具有危险性的民族主义;90年代,通过与社群主义的争论,他对先前的集体认同理论进行了某些调整,从而在其理论框架内包容社群主义的合理诉求。哈贝马斯的学术特点:坚持现代性规范核心,在与其他学派、观点展开争论的同时不断丰富和深化自己的理论。哈贝马斯的集体认同理论对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的中国来说,有着很好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1.
集体意识概念和后来取代它的集体表象概念是迪尔凯姆现代性问题解决方案中至关重要的核心概念.对于集体表象概念的理论内涵,迪尔凯姆本人并未给出明确的说明而只是着重进行了功能描述.依据迪尔凯姆的有关论述并结合西方哲学的概念史背景,我们可以尝试着对集体表象概念的理论内涵做出如下解读,即"感性共通感".通过教化,团体成员有了对情感、美感、道德感等多种感性形式的共通感,这种共通感以制度化的方式存续下来成为团体成员共同的行为规范,并在事实上扮演了一个道德权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2.
在"强资本、弱劳动"的背景下如何协调劳资关系、维护劳动者的权益是理论和实践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与西方以行业层面为主推行集体谈判制度不同,我国集体谈判主要是在企业层面开展的,因而在推行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劳方谈判主体不健全、实力弱、缺乏谈判技能等问题。鉴于此,提高集体谈判的级别、上升到行业层次开展集体谈判是发挥集体谈判效能的必然选择。基于对我国行业集体谈判成功模式的分析,为促进我国行业集体谈判的进一步发展,应从明确政府在集体谈判中的角色、培育和确定行业集体谈判主体、加强对谈判过程履行的内外约束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3.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区分了"真实的集体"和"虚假的集体",从马克思的理论出发点"现实的个人"和"人的感性活动"可以看到,集体是处于一定社会历史境遇中的"现实的个人"展开其感性活动的空间,是人的价值的历史实现空间,集体是历史的。  相似文献   

14.
从Demsetz、Anderson和Hill以及Umbeck等关于制度形成过程的讨论中,我们发现外部性效应积聚到一定程度将自发地"催生"某种制度以缓解冲突,而且该制度往往成为个人理性向集体理性过渡的条件.借助这个分析思路,能够为西方近代伦理学与纳什均衡、公共选择理论中关于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关系的争论找到契合点.  相似文献   

15.
原型批评与集体无意识与性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思谦 《中州学刊》2001,(3):108-111
本文对原型批评三个重要概念"原型"、"神话"、"集体无意识"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了梳理,认为"集体无意识"是原型批评的核心概念,并提出在批评实践中应引入弗洛姆的"社会无意识"这个概念,才能避免原型批评中的形式主义、原始主义与极端心理主义倾向,才能从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上把原型批评的阐释空间扩展到历史与社会文化心理的层次.在这个基础上,文本提出并论证了"集体无意识"与"社会无意识"具有丰富的性别心理内涵等待着原型批评去发现和阐释,然而这样的研究成果却并不多见,其原因在于原型批评理论中存在着性别盲点.  相似文献   

16.
"无直接利益冲突"事件是群体情绪的释放和群体行为的激情表现,与直接利益冲突相比,参与者的身份、社会地位不同,共同点是和原发事件没有直接的利益关系。针对当前中国各类群体性事件,以勒庞、布鲁默为代表的集体行为理论有关心理层面的研究,为分析"无直接利益冲突"群体心理提供了一个新视角。"无直接利益冲突"爆发的宏观层面根源已然是物质利益的博弈与重构,深层次指向社会公平正义,微观层面是不满情绪的蔓延和累积。因此,防范、化解"无直接利益冲突",应该注重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17.
安全化理论在上世纪90年代末被哥本哈根学派提出后,安全化相关研究成为国际关系研究中的一个热点。"言语行为"是哥本哈根学派安全化理论的起点与理论基石,安全化理论把安全化看作一种"言语行为"。在安全化理论发展的同时,安全化理论的应用研究或安全化的实证研究也大量出现。这些安全化的实证研究对安全化实践中涉及的诸多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例如安全化的作用、安全化的路径、安全化理论应用区域范围、成功安全化的界定等方面。此类安全化理论应用研究对安全化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8.
对反映当前社会若干问题和矛盾的集体事件进行系统的研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这些事件中包含的发端于社会且没有政权诉求的集体行为,是最为重要和迫切的研究对象,笔者用社会抗议来界定.这一概念的提出,明确了当前我国集体行为研究的核心领域,也有利于形成我国集体行为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9.
战后国际安全观念和安全机制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后国际安全观念和安全机制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安全观念出现了由传统安全观向新的安全观的结构性变革,与此相适应,国际安全机制先后出现了集体安全机制、共同安全机制、合作安全机制等既有继承又有创新的不同类型。中国政府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提出并倡导的普遍安全及机制既涵盖了上述各机制合理内核,又克服了其中的不足,是维护地区及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一种可靠选择。  相似文献   

20.
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出现了明显的地区化趋向,安全研究随之开始从“全球层次“向“地区层次“转移,地区安全复合体理论正值此时产生。这一理论开创性地构建了一种针对地区安全研究的新范式。上海合作组织作为冷战后亚洲地区十分典型的区域性国际组织,它的创建动因、功能结构与动力基础,从地区安全复合体理论审视,主要源自复杂的边界问题、非传统安全的威胁与挑战、大国势力的渗透与博弈以及地区规则与地区认同的建构。上海合作组织的进一步发展与功能扩展,主要取决于区域内国家间经济与防务领域的合作深度以及相互之间集体身份的建构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