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福特汽车公司是世界上一家大名鼎鼎的公司,该公司有个显著特点:非常器重人才。一次,公司的一台马达发生故障,怎么也修不好,只好请一个名叫斯坦曼的人来修。这个人看了一会,指着电机的某处说:“这儿的线圈多了16圈”。果然,把16困线去掉,电机马上运转正常。福特见此,要他到自己公司来,斯坦曼说原来的公司对他很好,他不能来,福特马上说:“我把你那家公司买过来,你可以来工作了。”福特为了得到一个A才竞不惜买下一个/k司,他求才若渴的举动不难理解,因为市场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竞争,设备需要人才去操作,产品需要人才去…  相似文献   

2.
张二江说:“老陈啊,你不是圣人,不可能没有一点问题。我当市委书记还得过一些小钱,你在企业当老总这么多年,难道一点小钱都没有得过?”办案人员说:“打死了就打死了!我们不怕!你知道是谁要搞你吗?是张二江书记和xxx市长。打死你也不要紧,把你送到火葬场一烧完事,说你畏罪自杀,你想告状就到阎王那里去告吧!”尽管如此,他在被宣布无罪出狱后第二天就向天门市主要领导提出请求:“我可以不计前嫌,不用天门市提供一分钱,保证在半年之内使金天公司起死回生。”令人惊叹的是,他的请求遭到了拒绝。莫非这些也都是张二江留下的后遗症?  相似文献   

3.
“教育好比谈恋爱,永远不会单相思。”我为什么这样说?那是因为学生是万般在意他的老师的。所以,老师也要万般在意他的学生。很多时候,学生习惯不好,或许真是因为我们忽略了他,没有在意他的感受。如果在意学生像在意你的恋人一样,把学生当作你恋爱的对象,工作就会简单得多。
  一、学会得体地夸奖
  大家都知道一个道理,恋爱中的人,看到的都是对方的优点。我喜欢看到学生什么好就夸什么。有一个老师曾经问我,你把学生夸得心花怒放,听起来舒服极了,你是怎么夸出口的?我就夸不出口呢!我说,我只不过是实话实说,说了我眼睛看到的,说了我心里想到的。她又问:“原来你看到的只是学生的优点。难道在你眼中每个学生都是优秀的?他们就没有缺点了?”我笑了,哪个学生没有缺点?比如,姚翱翔期末语文只考了50分,数学基本一位数,平时不做作业,写字乱七八糟,读书永远发不出声来,而且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你骂了他,他像大人一样,会说我去告你。你摸了他,他会说今天你把我弄疼了,我要找你。一度以为,他真的不可救药。可是,从这学期来,他真的很给力,这得源于得体的夸奖。有一次上课,他读书特别卖力,特别洪亮,把我高兴得不得了,忘了他以前的形象,马上夸他:“天啦,翱翔,这是我听到的最响亮的声音,你是怎么读出来的?快快教教大家!”他喜形于色,更加努力地教大家读书。考试时,他总是有几个大题不做,稍好一点我就会夸他:“翱翔,今天只剩三个空没填了,有进步!”今天中午考试,他说:“我只有一个空没做。”我笑着说:“相信你做得完。”他就开开心心做试卷去了。这样的夸奖越来越多,不仅仅是读书,包括他的字,他的爱劳动,他的热情,他的考试成绩,他的每一点进步,我都看到了,都表扬他鼓励他,他信心十足。我的学生也学会了我这样的方法,谁有优点,就会发自内心地去赞扬别人。他们也会夸奖:“今天你读得可响亮了,声音比以前大多了!”“翱翔,你好多天没打架了,要继续努力哟!”因为学会了相互欣赏,学会了互相夸奖,班上孩子们幸福了,快乐了,学习积极性也高了,行为习惯也慢慢好起来。  相似文献   

4.
<正>在萧诗著的《毛泽东谋略》一书中,提到在上个世纪50年代的上海,广泛流传着这样一则故事:毛泽东会见资本家后,召见刘少奇和周恩来,向他们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你们怎样才能使猫吃辣椒?刘少奇说:“这还不容易?你让人抓住猫,把辣椒塞进它嘴里,然后用筷子捅下去。”毛泽东很不满意地摆了摆手:“决不能用暴力,每件事应该是自觉自愿的。”周恩来说:“我首先让猫饿3天,然后,我把辣椒裹在一片肉里,如果猫非常饿的话,就会囫囵吞枣般地吃下去。”毛泽东显然也不同意,因为在他看来,不能用欺骗手段愚弄人。他的办法是:“可以把辣椒擦在猫的屁股上,当它感到火辣辣的时候,它就会自己去舔掉辣子并为能这样做而感到高兴不已。”  相似文献   

5.
<正>有一个公司的重要部门的经理要离职了,董事长决定找一位才德兼备的人来接替这个位置,但连续来应征的几个人都没有通过董事长的“考试”。这天,一个30多岁的留美博士前来应征,董事长却是通知他凌晨3点去他家考试。这位青年于是在约定时间去按董事长家的铃,却未见人来应门,一直到8点钟,董事长才让他进门。考的题目是由董事长口述,董事长问他:“你会写字吗?”年轻人说:“会。”董事长拿出一张白纸说:“请你写一个白饭的白字。”他写完了,却等不到下一题,疑惑地问:“就这样吗?”董事长静静地看着他,回答:“对!考完了!”年轻人觉得很奇怪,这是哪门子的考试啊?  相似文献   

6.
为虚名所累,我被天津监狱局聘为“监察员”。实话说我不可能去“监察”监狱,也不知道该如何去监狱“监察”。之所以接受这样一个聘任,是因为像许多普通人一样对监狱充满好奇:人类从原始部落时代就创造了监狱,数千年下来,世界上许多东西都消逝了,连最庞大和最凶恶的恐龙也灭绝了,监狱却一直存在着,且越造越多,越造越好……监狱为什么成了人类社会所不能缺少的东西?现代人类有千分之一左右被关在监狱里,有些西方国家的监狱已人满为患。这都是些什么样的人呢?他们通过怎样一种命运的轨迹被投进了监狱?他们对监狱的感觉和普通人眼…  相似文献   

7.
一、强化学习理念,努力提高自身能力素质 古人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学习是进步的源泉,也是时代的需要。在西方白领阶层,流行这样一条“知识折旧”定律:“一年不学习,你所拥有的全部知识就会折旧80%。”随着知识经济浪潮的席卷而来,简单扼要的“裂变效应”将会导致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学习正逐步成为现代人的第一需要。  相似文献   

8.
墨白 《决策》2009,(7):31-31
来历 “马蝇效应”来源于美国前总统林肯的一段有趣的经历。 1860年大选结束后,有位叫巴恩的大银行家看见参议员萨蒙·蔡思从林青的办公室走出来,就对林肯说:“你不要将此人选入你的内阁。”林肯问:“你为什么这样说?”巴恩答:“因为他自认为比你伟大得多。”“哦,”林肯说,“你还知道有谁认为自己比我要伟大的?”“不知道了。”巴恩说,“不过,你为什么这样问?”林肯回答:“因为我要把他们全都收入我的内阁。”  相似文献   

9.
一家大型企业的一位造诣颇深的电工技师,在企业里可以说是让人伸大拇指头的技术台柱子。前不久,因为今年他已经50岁,按企业的内部“土政策”办理了内退手续。然而,他这边办手续,那边就被一家民营企业以高薪聘走了。职工们说: “一刀切下去,没想切了自己的大拇指。”对此,企业负责人说:“我也知道企业里很需要这样的人,更清楚这些人技术成熟各方面都很优秀,但不这样一刀切就没办法摆平。你让谁下不让谁下?一刀切对大家来说是公平的。”  相似文献   

10.
其实,当下生活中的如乡长“丁满贵”这样的人是有的,只不过需要耐下心去“寻”。原因也不是说这样的乡镇头头太少,结果满眼看到的净是吃饱了不干正事的,而是像丁满贵这样的干部无论思想和行为在如今都多元化了。或许你一眼看到的正是他刚喝罢酒从饭店踉跄而出的样子,可他去村里  相似文献   

11.
两种境界     
周实 《领导文萃》2009,(1):134-135
人是需要自信的,但又不能过于自信,过于自信了,就自以为是了。 比如“吾日三省吾身”,一般说来,习惯说是孔子说的,已经约定俗成了,不少大人物或者小人物,都是这样说。我也习惯这样说。前不久的文章里.我还曾经这样说。但你若去查《论语》,就会发现不是的.这话原是曾子说的。  相似文献   

12.
黄建如 《领导文萃》2007,(6):110-110
被称为美国之父的富兰克林,年轻时曾去拜访一位前辈,那时他年轻气盛,挺胸抬头迈着大步,一进门,头就狠狠地撞在了门框上。出来迎接他的前辈看到他的狼狈样,笑笑说:“这是你今天拜访我的最大收获。要想平安无事地活在这世上,你就必须时时记得低头。”从此,  相似文献   

13.
鄂璠 《领导文萃》2011,(8):74-76
县官为何难当? 在县官群体中,流传着一个形象的比喻:“县委书记碰到一件难事,去市里找领导,人家说你是一家之长,谁的孩子谁抱走。回来找县长,人家说你是书记,你都办不了,我们更办不了。回家跟媳妇孩子说,媳妇说你整天不回家,一回家就说工作,出去!”  相似文献   

14.
《领导文萃》2008,(17):127-127
赵元任一生中最大的快乐,是到了世界任何地方,当地人都认他做“老乡”。 上世纪20年代,赵元任为商务印书馆灌制留声片,以推广“国语”(即普通话)。有一则轶闻说的是赵元任夫妇到香港。上街购物时偏用国语。港人惯用英语和广东话,通晓国语的不多。他们碰上的一个店员,国语就很糟糕。无论赵元任怎么说他都弄不明白。谁知临出门,店员却说:“我建议先生买一套国语留声片听听,你的国语实在太差劲了。”赵元任问:“那你说,谁的国语留声片最好?”“自然是赵元任的最好了。”赵夫人指着先生笑日:“他就是赵元任。”店员愤愤:“别开玩笑了!他的国语讲得这么差,怎么可能是赵元任?”  相似文献   

15.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有一手好牌,但这是不可能的,只能说每个人都有一手牌,如何打好这手牌,就要看持牌者的能力了。正因如此,所以,每个人都无法拒绝你手里的牌,无论它是好是坏,你只能依据自身实际出牌,就像企业,你必须面对市场把自己手里的牌打出“彩儿来”。只是做为企业的管理者要明白,依据手中的牌去争取好的结果不易,它需要你的付出。常理告诉我们,只要有春种,肯定会有秋收。只是你千万不要放弃春种的努力。天津里碑冷轧板材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关鸿和他的员工们就切实经历了春种的艰辛,承受了过多的压力,才让他们对现下的秋收格外珍惜。总经…  相似文献   

16.
靠“金点子”成为老板后,还要掌握做老板的诀窍。下面是一位在郑州商界颇有名气 的私企老板的一番经验之谈── 有些老板做事,喜欢权力一把抓,大小事情统统自己动手,员工只能当他的助手,自 己整天忙得像无头苍蝇。我有个客户就是这样,他在办公室时除了要与客户电话联络外,还 要处理公司大大小小的事情,桌上满堆公文待他处理,每天忙得不亦乐乎。我认为他做得太 多。他说,员工没有办法做得像他一样好。我向他说明两点:“第一,若你的员工如你这样 聪明,做得百分之百和你一样好的话,他早就去当老板了;第二,你从不给他机会去尝…  相似文献   

17.
决策者说     
《决策》2011,(8):8-8
做校长,你说得再对,教授们也可能说你错了,因为真理是相对的;做市长,你说得再错。他们也肯定说你是对的,因为权力是绝对的。 ——云南省保山市市长吴松曾任云南大学校长,在回答校长和市长有什么差别时,他的回答引发了一场网络“围观”。  相似文献   

18.
詹姆斯&#183;门罗是所谓的“弗吉尼亚王朝”的最后一位总统。他成功地进入白宫得益于开国元老们的一致拥戴,同时和平时代的良好社会局面也为他的上任创造了条件。就他个人来说,“战斗英雄”和“杰出使节”的荣誉也为他赢得了全国的盛赞。一位传记作家曾写过:“门罗的一帆风顺几乎是难以想像的.如果他真的必须要被表现出来,那最好拍成一部电影.就叫做《一帆风顺的政治家》。”  相似文献   

19.
人脉     
有一次聚会结束时已经是晚上10点多,我看到王老师已经坐不上地铁了,于是跟他说不如我开车送他。他说:“你有点绕道啊,不麻烦你了。”  相似文献   

20.
张二江说:“老陈啊,你不是圣人,不可能没有一点问题。我当市委书记还得过一些小钱,你在企业当老总这么多年,难道一点小钱都没有得过?” 办案人员说:“打死了就打死了!我们不怕!你知道是谁要搞你吗?是张二江书记和×××市长。打死你也不要紧,把你送到火葬场一烧完事,说你畏罪自杀,你想告状就到阎王那里去告吧!” 尽管如此,他在被宣布无罪出狱后第二天就向天门市主要领导提出请求:“我可以不计前嫌,不用天门市提供一分钱,保证在半年之内使金天公司起死回生。”令人惊叹的是,他的请求遭到了拒绝。莫非这些也都是张二江留下的后遗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