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游杰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1988,(1)
纳撒尼尔·霍桑是美国十九世纪影响最大的浪漫主义小说家。他的小说以擅长描写人物心理活动、刻划人物性格和运用象征主义手法而别具一格,因而在美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美国文坛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小说《红字》便是体现霍桑创作思想和写作风格的重要代表作。 相似文献
2.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61,(Z3)
《三家巷》是一部比較成功的作品。它比較真实而生动地反映了二十年代党在成立初期所領导的广州地区人民的革命运动,为我們艺术地再現了省港大罢工、广州武装起义等震动世界的重大历史事件,从而使我們清晰地看到,中国工人阶級的成长和他們在革命斗爭史上所起的巨大作用。作品还深刻地揭露了三大敌人相互勾結,残酷鎮压中国革命的滔天罪行,使我們認識到中国革命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这是作品成功的一面。但是,如果对作品作进一步的探讨,就会发現它反映的現实还不够深,不够广。产生这个 相似文献
3.
朱一清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3)
举世赞誉的司马迁的《史记》,不仅是我国第一部承上启下通贯三千年的历史巨著,而且是一部杰出的纪传体文学著作。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元韵之《离骚》。”它之所以流传至今,除它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外,也与它具有不朽的艺术魅力分不开的。《史记》不朽的艺术魅力,主要在于作者司马迁运用各种笔调、生动的语言和多种表现手法,为我们刻划了各式各样的历史人物,上至帝王将相,各种大小官僚;下至说客、策士、游侠、刺客、卜者、商人、倡优等各个阶级各个阶层的人物,而且写出了他们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面貌,无不个性分明,栩栩如生。这样众多的人物形象,在我国先 相似文献
4.
在跨越两个时代的老作家中,骆宾基多方涉猎,艰苦劳作,成绩斐然。除了中长篇小说、人物传记、散文和学术论著外,他的短篇小说创作也很有成就。骆宾基的短篇小说,题材面较宽,刻划了许多在旧社会遭际苦难的各类人物,描写了一批社会主义时代的新人,人物形象较为鲜明,艺术表现颇有个性,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本文拟对骆宾基短篇小说在人物刻划方面的特色作些粗浅的探索。一刻划人物、塑造形象是文学创作的一个极重要的方面,它必定受到作家世界观、艺术观和生活经验的制约。只有较好地解决这 相似文献
5.
浅谈《左传》对历史人物的刻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砥廷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3)
<正>《左传》记载了春秋列国的政治、外交、军事等方面的情况,它在详细铺叙某一重要历史事件前因后果的同时,将与这一历史事件有关的历史人物.活泼泼地描绘出来,通过这些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而展示春秋这个时代的风貌,再现当时历史的真实.所以,《左传》上承《尚书》而下启《史记》,在刻划人物形象这方面,作出了许多出色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梁明标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6,(1)
在文学作品中,要反映时代的特征,表现人物崇高的思想品质,当然主要必须写人物生命中最光辉的行动,通过人物的模范行为和先进事迹,教育和鼓舞人们不断前进。但是,这其中一些典型的细节描写所起的作用却是不可低估的。刘白羽同志曾经说过:“生活形势、生活细节是很广泛的:一个人物的形象,一句发光的语言,一个动作,一个手势,往往都值得人玩味深思的。”(见《给人民作一个通讯员》中国青年出版社五九年版)事实正是这 相似文献
7.
曹炜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3)
《还乡》第一卷的标题是“三个女人”。我们可以从这个恰当的暗示中了解小说要揭示的真正重要的问题是什么,因为哈代喜欢和妇女交往,懂得妇女的心思,所以通常他描写的妇女形象比他的男性形象更有趣,更真实得多。一个象在《卡斯特桥市长》里描写的亨察德那样能够经久不变地有效地引起我们的同情和兴趣的男主人公在哈代的小说中是很少有的。《还乡》里的男性形象也没有例外。游苔莎、姚伯太太、甚至朵荪在呆板的克林、文恩和轻薄的登徒子韦狄面前,明显地显得那么血肉丰满。小说的主要兴趣是在三个妇女形象和克林还乡对她们命运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王建中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1)
关于赵玉林周立波的《暴风骤雨》是一部体现时代精神、具有深湛思想的杰作。它不仅为我们留下了东北农村土改运动的真实记录,更重要的是,为我们塑造了赵玉林这样一位体现新时代精神的不朽的农民英雄形象。解放战争末期,我国正处于新旧社会交替的伟大时代。土地改革运动,改变了几千年 相似文献
9.
慎思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2)
在小说中运用诗词刻划人物形象,这是中国古典小说民族传统的艺术手法。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运用诗词、集句、对联、铭文、偈语等韵语来刻划人物,正是在继承中国古典小说这一传统民族艺术手法基础上的推陈出新,为当代文学创作丰富了刻划人物的艺术手段,很值得我们学习、研究和借鉴。下面从《李自成》小说中的诗词与小说情节结构的关系;诗词与小说人物思想性格的关系;以及这种艺术手法本身的特点,这三个方面试一探讨。 相似文献
10.
11.
米瑞恒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3)
文学史上有为数不多的继往开来的人物,他们是走在时间前面的先知先觉,是富有独创精神的艺术大师,他们的作品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成为全人类不朽的精神财富。在英国文学史上,乔叟、莎士比亚、狄更斯可以算是这样不同凡响的文学巨匠。 相似文献
12.
何益明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4)
丁玲是小说家,但她对戏剧也很内行。她从小就喜欢看戏,也演过戏,后来她写剧本,写戏评,还当过业余导演。(见丁玲:《我与戏剧》)丁玲留下来的剧本只有四个,即《重逢》(独幕话剧)、《河内一郎》(三幕话剧)、《窑工》(三幕话剧)以及《战斗的人们》(电影短片文学剧本)。一九八三年中国戏剧出版社编辑出版了《丁玲戏剧集》,收了这四个剧本和她的部分剧评。丁玲的剧本虽然不多,但有她自己的特色,有成功之作,象《重逢》,演出效果很好,并很快被译成英文在印度上演;她所写的剧评也很有见地。但是人们在称道她的杰出创作业绩的时候,往往只注重小说,不提或很少提及剧本。诚然,她的剧作成就不能与她的小说嫓美,但也不容忽视,而应得到应有的评价和地位。本文不想全面论述丁玲戏剧创作的成就,只就剧本的人物刻划谈点感受,做些评述,并以此做为对她的菲薄纪念。 相似文献
13.
林同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8,(2)
《聊斋志异》是一部具有巨大艺术魅力的书。四百多篇,其中有名姓的人物(包括狐、鬼等幻化的)有二、三百人,各个阶层,各种年龄、性别都有,数量惊人,性格迥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因此,探索《聊斋》如何描绘人物,就是一项不容忽视而又饶有兴味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
王春光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2)
作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在我国史学史上和文学史上的特殊地位,学术界早有定评,但它的历史文学成就,即“真实的历史记载所具有的艺术性的文字表述”(自寿彝:《史学概论》),论者却不多,本文拟就《史记》在写人物上的一些成就,略抒浅见。 相似文献
15.
韩江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4,(1)
近几十年来,岭南地区涌现了一批优秀的作家,形成了一个引人注目的作家群。但是,除了对欧阳山、秦牧等人的作品外,我们对岭南其他有成就的作家作品的研究很不够。正是有感于此,我们开辟了“岭南作家作品研究”专栏,为展开研究和争鸣提供园地,以促进岭南文学的繁荣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朱林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3):224-226
从《圣经》原型角度分析了《德伯家的苔丝》中的人物性格特征,使读者除了传统的宿命论观点外,能够从多个角度来看待这部文学作品,从而更准确地了解作者的创作理念。 相似文献
17.
张海鹏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162-167
在曹禺的剧作《日出》中,作者塑造人物的着眼点不仅仅在于关注每个人物的命运,而是更加关注由一个个人物构成的一种社会形态;他着力展现的不是人物命运的纵向发展过程,而是社会世态的横向展览过程。作者用横断面的描写方法,塑造了一组社会群像,淋漓尽致地展现了特定的中国资本主义历史发展阶段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社会现实,呼唤一个充满爱的世界的诞生。本文从这个角度切入,全面深入地分析了剧作中不同人物形象的个性和共性特征,并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 相似文献
18.
孙健忠同志的中篇小说《甜甜的刺莓》(全国获奖作品,载《芙蓉》一九八○年第一期),是一部从内容到人物、语言都充满乡土气息,散发着泥土芬芳的作品,尤其在人物塑造上作了新的尝试,有的还取得了可喜的突破。本文仅就毕兰大婶、竹妹和向塔山三个形象,谈谈我们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9.
蒲松龄以深切的生活体验、严肃的创作态度 ,博采众长 ,继承前人的成果 ,从而使《聊斋志异》的人物语言“口吻逼肖” ,符合人物的身份、年龄特点 ,又引用方言口语、谚谣典故 ,并善于写出人物语言的变化 ,充分显示出性格化的特征 ,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相似文献
20.
《归去来兮》《流逝》人物塑造比较谈贾永亮,石磊近读上海女作家王安忆的两部中篇《归去来兮》和《流逝》,党得成功的艺术创作具有持久的艺术证力,并不因时代的变迁而逊色。富人的精神空虚和穷人的物质欲望,这几乎是一个古老的主题了.但我们的作家却从当代生活中敏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