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历史序幕是但丁拉开的 ,赋予他勇气和决心的是他对人生的透彻深思 ,这深思的底蕴便凝定在他的划时代的著作《神曲》中。《神曲》记述的其实是人生的“心灵”之游 ,是以象征的方式探索了人生的深邃与复杂。人需要两种文化形态 :理性与信仰。但丁所说的理性是人类历史中的人的自由意志 ,是普照着上帝创世之光的人生实践。但丁所张扬的信仰获救是一种超越物质的有限、进入纯精神无限的审美的人生理想 ,耶稣受难所打开的人类精神的飞升是纯精神的允诺 ,它赋予人以信仰的勇气和执着性。但丁《神曲》的二重性与其说是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与新时期最初一位诗人的二重性 ,毋宁说是西方人文艺术精神所包含的希腊异教精神的理性意识与基督精神的信仰思想的二重性。这种二重性包孕着人生永恒的矛盾与困惑 ,包孕着但丁对这种矛盾与困惑的深邃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2.
语言与诗的内在关系是但丁诗学的一个重要课题。这种关系奠基于哲学-神学爱欲观。按照这种爱欲观,诗歌的源泉和本质是爱的启悟与运动;作为上帝赐予人类的礼物,语言本身和诗歌一样,有着属于它自己的爱欲和爱欲运动。语言和诗的爱欲运动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即由上而下的爱欲运动和由下而上的爱欲运动。正是在爱欲和爱欲运动的基础上,语言和诗在《神曲》中被内在地关联起来了。《神曲》从根本上说是一种诗与语言的爱欲运动;但丁诗学是一种“爱欲诗学”。  相似文献   

3.
贝亚德丽采是现实与精神世界中但丁苦思苦恋着的恋人。但丁因为对她的爱而诱发了创作激情,又正是追寻这“爱”的创作使但丁崛起于文坛。贝亚德丽采是但丁树起的偶像,《新生》和《神曲》是但丁刻下的碑铭。在这偶像与碑铭之上,他袒露了自己钟情的精神之爱,并为此而感到富有充实、满足奋发,从中体味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世纪的巅峰之作《神曲》蕴含着丰富的基督教文化思想。本文通过分析但丁在《神曲》中对人自然欲望的理解和对现实生活的忧患意识,指出其中体现的理性意识具有浓厚的基督教文化情怀,是在信仰引导下的理性。  相似文献   

5.
阿尔贝里克异象在中世纪流传甚广,影响巨大。19世纪以来,不少学者宣称《神曲》的创作结构及诸多细节均取自阿尔贝里克异象,但丁也被指控"剽窃"。尽管二者的确有大量相似之处,但《神曲》与阿尔贝里克异象中对"炼狱"的界定截然不同,异象中对冥界地形地貌的描绘极其混乱,尚未形成冥界三分法的清晰概念。异象中关于"炼狱赎罪"与"罪罚相当"的定义并未明确,此外,《神曲》与阿尔贝里克异象的主题及针对人群并不相同,《神曲》中的立意更为深远和升华,因此但丁"剽窃"此异象的推断无法成立。  相似文献   

6.
西方通常都将英国湖畔派诗人柯尔律治的《古舟子咏》、《克丽斯塔贝尔》、《忽必烈汗》这三大诗作相提并论,称之为魔幻诗或超自然诗,对它们极力赞扬,推崇备至。布鲁克(Stopford Brooke)有一句常被人引用的名言很能说明这一点: 柯尔律治全部美妙的诗篇可以装钉在二十页中,但是,应该全部用纯金。当代有影响的批评家奈特更是别出心裁,把这三首诗称为柯尔律治的“神曲”,认为它们分别与意大利著名诗人但丁《神曲》中的《净界》、《地狱》、《天堂》相当。概括地说,对柯氏魔幻诗不加分析批判而一味颂扬是西方评论的通病。另一方面,苏联和我们国内一些把柯氏视为反动或消极浪漫派诗人的论者又把魔幻  相似文献   

7.
《神曲》是但丁以无比的激情和最深的虔诚歌颂上帝的见证,也体现了他在经历意大利的动乱和自己的思想迷误后以博大的胸怀对最高的善的追求。这是人们公认的。但《神曲》的美学意义在国内并未得到重视。应该看到,《神曲》是但丁对美的激动人心的探寻,也是一次竭尽心力的对美的前所未有的创造。他探寻的起点和创造的依据是中世纪的美学思想。但丁对中世纪美学提供的理论和见解比不上中世纪的大哲学家、思想家,但是《神曲》则最为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中世纪美学。正因为此,吉尔伯特、库恩  相似文献   

8.
但丁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恩格斯).他的《神曲》在西方文学史上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对《神曲》,人们普遍认为它是一部寓言作品,文本充满着难解的象征、经院哲学的术语及各类史事.长期以来,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神曲》,也各有所获,多有创见.本文试从哲学的角度也谈一点浅见.19世纪意大利文艺批评家德·桑克梯斯的《论但丁》认为,《神曲》中的“但丁的世界是以道德为基础的.……可是,但丁不从诗人而从哲学家的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他越出了故事情节的范围.”德·桑克梯斯指出但丁《神曲》是以诗的形式去表达他对世界的哲学思考.  相似文献   

9.
但丁《神曲》中有奥古斯丁两城说的痕迹,但又有所修正,这是但丁研究界长期以来的共识.但丁思想中其实有两组二元,因而其政治哲学中有并行的四座城.善恶二元论与心物二元论,是西方思想传统中既有关联又不完全相同的两种二元论.《神曲》中天堂(含炼狱)与地狱的二元区分,是善恶二元论的体现,代表着心灵秩序中的二分.然而,在尘世政治中,还有罗马帝国与堕落的尘世政治的区分,后者以古代的忒拜和当时的佛罗伦萨为代表,这是世界历史中的二分.两种二分之间的差异,即心灵秩序与世界历史之间的差异,构成了心物二元.并行的两组二城之分有交叉,但并不完全相同.通过对但丁这四座城的分析,可以对西方思想中这两组二元论有更深入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在马克思哲学研究史上,《德意志意识形态》手稿一直被认为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后来,随着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发现和发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马克思哲学研究史上一度被认为比《德意志意识形态》手稿更为重要。所有这些观点都有其合理性,但也都有一个共同点,这就是把马克思哲学中具有"征兆"意义的东西视为"具有充分意义"的东西了。在这方面,马克思《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具有不可取代的意义,这一时期的工作最终以马克思自己对自己哲学的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系统概括而结束,标志着马克思哲学的阶段性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