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研究采用共时有声思维和访谈方法收集数据,调查中国中级英语学习者阅读中单项生词词义推断策略使用情况。旨在回答两个问题:(1)不同水平被试者在生词词义推断过程中使用策略上是否有区别?(2)在只运用一项推断策略时,两组被试所使用生词词义推断策略有何区别?研究表明:不同水平被试在运用单项词义推断策略时在策略类型和推断结果方面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不同翻译能力的英语学习者所使用的翻译策略核心元素呈现出规律性差异;其译文质量与所采用的翻译策略频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受试在翻译活动中使用得最多的四种翻译策略是发现问题、接受内在解决办法、源语重释和重复检验,这也是英语学习者翻译策略选择四大基本类型的核心组成部分.实验表明,尽管有声思维法翻译研究仍存在种种局限,但将其引入翻译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翻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翻译过程的实证研究近年来倍受瞩目。通过三名译者对同一翻译文章所体现出的有声思维记录,比较和分析在翻译过程中不同译者遇到相同的翻译问题时所采取的翻译策略,可以找到更为有效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4.
运用有声思维实验,对山西某大学英语专业30名大一学生的汉英翻译过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在汉英翻译过程中,存在一些突出的共性问题:学生使用的翻译单位较小;学生的母语思维负迁移较为严重;学生的宏观分析能力较弱;非思维问题。结合学生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运用一些策略:首先,有声思维实验本身就是一项较为有效的翻译教学策略;其次,教师应向学生系统地讲授通过翻译实践增强翻译时的宏观意识、英汉思维和语言的差异、通过阅读来增加语感和积累、正视自己的非思维问题等,从而切实培养和提高低年级学生的汉英翻译能力。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有经验的译者和无经验的译者在英译汉时的翻译行为和翻译策略的差异,文章根据研究目的确定了相应的翻译任务,据此以太原科技大学的 12 名翻译者作为实验对象进行有声思维的实验,并对实验结果和内容进行对比和分析.实验表明:6 名有经验的译者和 6 名无经验的译者在英译汉时的翻译行为和翻译策略的异同主要体现在几方面:长难句翻译,有无语法分析,复读,一词多性和一词多义的翻译以及背景文化知识等.最后分析了本实验中暴露出的有声思维法本身的缺陷.  相似文献   

6.
尽管《蒹葭》有诸多英译但始终没有定本,甚至有些译文间呈现出很大的差异。本文试图运用历史阐释学理论,探讨和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社会背景下产生的三个英文译作对《蒹葭》所作的不同阐释,以及三个译者所采用的三种翻译策略,来印证文学翻译的历史性。  相似文献   

7.
在过去的十年里,有声思维法被广泛应用到以过程为导向的翻译研究中,而这种研究方法的一个缺陷就是没有考虑到其数据的真实性。针对近年来翻译研究中有声思维法研究存在的问题,采用了实证研究对比的方法,对相关策略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有声思维法在翻译研究中的成果具有局限性,因此近年来相关研究一直没有新的突破,只有找到一种更加严格的实验方法和理论框架,才会有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英语习语的理解策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通过有声思维的方法,收集了四名受试者对20个英语中常用习语的理解加工策略。数据分析揭示了受试者对习语理解是通过多种策略的综合使用来实现的;而上下文则充当着习语理解的必要条件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以3名英语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以商品说明为翻译文本进行实验,观察受试者的翻译过程。通过对有声思维数据的采集、编码,提取了与受试者翻译过程相关的翻译单位与翻译策略数据,并对其进行定性分析与定量统计,从而获取了与英语学习者翻译过程的特点以及翻译中存在的普遍问题相关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
翻译是一个认知过程,而元认知是认知心理学中一个重要概念,元认知研究的成果能够帮助提高翻译过程的质量。文章首先介绍元认知的基本概念和Anderson元认知模型,并综述了元认知的研究成果,尤其在翻译研究领域,然后以MTI汉英笔译活动为例,探讨了Anderson元认知模型对笔译过程的指导作用。Anderson元认知模型有五个基本成分:准备和计划学习、选择和使用策略、监控学习、灵活使用策略和评价学习。从这五个方面,文章依次介绍如何选择翻译材料;元认知监控可以帮助译者选择和使用翻译策略,并不断调节、改进和完善翻译,从而提高文本的翻译质量;而对翻译过程的正确评价,有助于提高翻译能力和设定下一个学习目标。最后,整个笔译过程被总结为不同阶段的不同职责,元认知成分和方法蕴涵其中。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汉英翻译过程中不同水平译者在策略模式、策略种类、策略频率、策略元素等方面的使用情况,对翻译初学者、高水平学习者和职业译者开展实证实验研究。综合考察译者的有声思维数据、Translog数据和访谈记录等,发现译者对翻译问题的反应方式可归纳为三种:直觉模式、分析模式和工具模式。相较于初学者与职业译者,高级学习者使用的翻译策略种类最多、频率最高。结合分析翻译策略元素的使用情况可知:高级学习者关注的翻译问题较多,但缺乏对翻译问题快速有效的决断;翻译初学者使用的策略种类较少,多依赖于词典方案;职业译者更多关注翻译的宏观层面,且能高效解决翻译问题。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24位大二非英语专业学生的CET6阅读理解过程进行有声思维测试实验,然后对测试结果从阅读过程中的单词识别和文本理解两个层次进行编码分析.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以应对阅读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从而提高英语阅读能力.实验证明有声思维作为一种检测阅读教学效果的方法显示了其提高学习者阅读综合能力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24位大二非英语专业学生的CET6阅读理解过程进行有声思维测试实验,然后对测试结果从阅读过程中的单词识别和文本理解两个层次进行编码分析。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以应对阅读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从而提高英语阅读能力。实验证明有声思维作为一种检测阅读教学效果的方法显示了其提高学习者阅读综合能力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调查了英语阅读中任务引发投入量与二语学习者从语境中推理生词词义的关系.65名非英语专业大二学生参与了本项研究,并在研究中被随机分成三组.每一组都阅读一篇在投入量程度上各不相同的文章,同时推理文章中10个陌生词汇的词义.另外,运用有声思维报告获取学生运用词汇推理策略的情况.结果表明,任务引发投入量的程度、学习者对词汇推理策略的运用以及与成功推理的词汇词义的保持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调查了英语阅读中任务引发投入量与二语学习者从语境中推理生词词义的关系。65名非英语专业大二学生参与了本项研究,并在研究中被随机分成三组。每一组都阅读一篇在投入量程度上各不相同的文章,同时推理文章中10个陌生词汇的词义。另外,运用有声思维报告获取学生运用词汇推理策略的情况。结果表明,任务引发投入量的程度、学习者对词汇推理策略的运用以及与成功推理的词汇词义的保持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二语(英语)写作过程中母语(汉语)思维对其写作结果所产生的影响,对莆田学院2009级非英语专业两个自然班进行了一项"有声思维"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二语写作过程中母语思维参与量受"有声思维"训练方式的影响,同时母语思维的参与量并不影响写作质量。  相似文献   

17.
探讨自我展示策略的使用与时程的关系。实验一,控制时程以测定被试所采用的自我展示策略类型;实验二,反转实验一的变量,控制自我展示策略类型,考查被试对不同时程下不同策略效力的觉知。结果表明,远时程被试更多地使用间接自我展示策略,近时程则更多地使用直接自我展示策略,被试在不同时程对不同自我展示策略的使用是基于其知觉到的不同效...  相似文献   

18.
作为朦胧诗主将的舒婷,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的诗歌创作中呈现出一种沉重的焦虑感。具体表现为被代表作遮蔽的焦虑、表意的焦虑、以及对文学自身处境的焦虑。其被代表作遮蔽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时代的文学氛围发生了改变,语言表达困境的生成源于其固有的语言/思维系统在面对光怪陆离的现实生活时的失效,外在的接受环境与内在的表意系统同时使诗人的创作陷入困境,这一困境导致其对文学自身处境的担忧与怀疑。诗人对其固有文学观的坚持在文学溃败的时代成为了一个后英雄时代的寓言。  相似文献   

19.
论客观语言测试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客观题型和机器阅卷掩盖了客观语言测试题目对受试者造成的不公正现象.从试题的难易度和区分度、试题内容以及试题效度三个方面论述了客观题型对客观语言测试的客观性与公正性的影响;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四点策略,即不同考试不同对待,综合考虑各项语言技能, 提高试题效度,以及保证命题质量,旨在全面提高客观语言测试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有效地利用客观语言测试的特点,以适应语言测试不断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语用策略指在阅读理解中将语用信息用作交互作用来源之一的方法。本文论述语用策略运用的理由、语用信息的构成、语境在英文阅读中的功能等 ,说明语用策略对读者提取隐含信息和利用语篇信息至关重要。本文还通过实验证明 :中国大外学生在英文阅读中广泛运用了语用策略 ,从而为今后的英语学习和教学工作提供信息 ,以引起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