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敏 《学术交流》2007,(8):96-99
资源型县域经济是一种特殊的以当地不可再生性自然资源开采和加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县域经济。目前我国许多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陷入了矿竭城衰的局面。技术创新是技术与经济和社会的有机结合,技术创新体系由主体、调控、支撑、中介四大体系组成,是资源型县域经济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作为计划配置资源的产物,我国的资源型县域经济各主体的创新能力不强,创新资源配置不合理。资源型县域经济的成功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必须通过构建技术创新体系来实现。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充分发挥政府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等措施保证资源型县域经济技术创新体系的运行。  相似文献   

2.
关于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几点思考赵林茂县域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在新旧体制转换时期,以农业为主的地区发展县域经济遇到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较普遍出现了“粮食生产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的现象,严...  相似文献   

3.
市场经济体制下县域经济调控机制与转换武恒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相应地转变县域经济的宏观调控机制,即在不断改革旧机制的基础上,重新塑造以市场机制为依托和导向的宏观调控机制,从而实现县域经济调控机制的根本转变。一、市场经济体制下强化县域经济宏观...  相似文献   

4.
在第一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 ,西部县域经济的基本竞争力所占分量 ,在实力最强的A级中只有 5 % ,在最弱的J级中却有 86.8%。另据世界银行 1990年的统计显示 ,世界低收入国家的农业比重为 3 1% ,我国西部县域的农业比重水平均高于低收入国家 ,多在 70 %以上 ,其中 ,贵州、云南等西部省区高达 80 %。这说明 ,广大西部县域经济仍是农业主导型经济 ,农业基础薄弱 ,经济水平落后 ,产业构成水平低 ,“三农”问题也比较突出。时值西部大开发之际 ,西部县域应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大力促进经济发展 ,加快提升产业结构 ;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这对县域开展农业现代化建设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县域经济作为涵盖农村、乡镇的区域经济,它的健康发展可以改造、升级传统农业,提高农村经济效益;反之,则会延缓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抑制农村的发展。而农业现代化是农业在科学技术、管理模式、农业结构、基础设施、经营制度以及与生态环境和谐相处等方面的现代化,它能够巩固县域产业基础,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是我国县域农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必然选择。从优化调整农业、城乡与工业结构,加大文化教育力度、培养复合型人才,构建多元化的融资方式、加大投资力度,积极发展龙头企业以及走集约化发展道路等路径着手,可以推动我国县域经济与农业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经济建设是物质文明建设的主体,其中含边境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内容。为此,黑龙江省委社会科学工作规划办公室将“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与对策”列为“九五”期间哲学与社会科学的重点课题,黑龙江省社科院副研究员、高级经济师王占国同志承担了这一课...  相似文献   

7.
论县域经济与民营经济、专业镇的互动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余国扬  李壮辉 《探求》2003,(4):47-50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部分。县域经济强盛起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能实现。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必须以工业化为核心,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三化”并举。发展民营经济和专业镇则是强盛县域经济的最有效途径。民营经济发展对推动“三化”发挥着积极作用,民营经济是专业镇发展的动力,而专业镇是城镇化体系和县域经济发展创新的增长点,是民营经济的重要载体,是城乡一体化的结合体。  相似文献   

8.
县域经济发展初探汤光舜汤光舜,男,1962年生,松阳师范学校教师。在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中,县域经济作为一个基本区域单元具有其特殊地位和重要意义。本文以地处浙江省西南的山区县松阳县为例,对县域经济的发展问题作些探讨。松阳县面积1406平方千米,人口22....  相似文献   

9.
论城市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城市可持续发展是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城市是以人为主体,以自然环境为依托,以经济活动为基本内容,按自身规律不断运转,社会联系极为紧密的有机整体;是一定地域内生产力的载体和聚集,分工、协作的经济实体;是人口聚居、设施建设、管理服务为一体的社会实体。人口...  相似文献   

10.
发展黑龙江县域经济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有相当一部分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基础薄弱。传统农业仍然是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存在着农业生产规模小、效益差、缺乏技术进步、资源配置不合理、财政困难、村屯贫困面较大等一系列制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针对这种现状,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坚持集中和协调发展、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强调高质量、坚持技术进步为主导,利用外势、坚持优势互补的原则,立足实效,做到解放思想、构造特色经济、量化结构调整、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有标准地优化经济环境和尊重人才。  相似文献   

11.
试论哈尔滨高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郭健,胡珑瑛,董淼一、问题的提出哈尔滨是我国东北地区经济、科技和文化教育中心城市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之一。这座以大型企业为骨干、以机电动力工业为主体、门类齐全的多功能综合性城市,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论发展旅游业对黑龙江县域经济的推动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龙江是农业大省,县域经济在全省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省旅游资源丰富,这些资源是发展县域经济的物质基础和宝贵财富。搞好旅游资源开发,培育旅游产业,对于推动县域经济结构调整,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带动第三产业发展,推动城镇化建设将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 ,在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的支配下 ,甘肃省城乡经济关联度低 ,城市经济发展表现出负集聚效应 ,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慢 ,制约了全省经济的快速发展 ,拉大了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因此 ,应借鉴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经验 ,推动城乡产业战略转型 ,改进资源型工业城市的负集聚效应 ;应处理好发展资金密集型产业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 ,积极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 ,推行以农民参与为主旨的工业化路线 ;应结合县级行政区划改革 ,以县域工业化为重点 ,以工业资本和模式改造农业 ,以城镇化带动农村发展 ,统筹城乡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一、与农业割裂的乡镇企业目前我国乡镇企业产业结构的缺陷是:加工工业畸长,与城市企业在产品结构、技术档次上具有高度的同构性,第一、三产业均不发达。加上农村地区市场经济不发达、信层、不灵,加剧了这种产业结构的不合理。这种产业结构的突出表现,是地处农村的乡镇企业陷于与农业割裂的状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逐渐形成了两个主体:一是超小型的农户经济(2亿户,每户平均经营044公顷土地),二是乡镇企业。农业主要由家庭经营。而地处农村的乡镇企业主要从事非农产业,特别是工业。除了在某种出庭1\叶以“反哺农业”外…  相似文献   

15.
城市的最基本特征之一是人口高度聚集,高密度的人口导致了高密度的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使城市形成为最具人工特色的生态系统。在这一系统内,人与自然,主要表现为人与资源和环境的矛盾十分突出。城市人口既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主体和主要消费者,又是城市经济系统的主人和...  相似文献   

16.
正制造业转型升级是一场马拉松,从"制造业第一县"向"智造业第一县"迈进,方向业已明确,只管大步疾行。以智慧与责任,重构产业和城市。江苏是制造业大省,其强大的县域经济发展在全国独树一帜。据社科院《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报告(2018)》,2018年全国综合经济竞争力十强县(市)中,江苏独占6席。  相似文献   

17.
任何一门科学都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县级经济管理学是研究县域经济管理客观规律及其范畴的科学。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的阚泽彬、姜忠林同志主编的《县级经济管理学》,以其特有的研究对象,拓宽了经济管理科学的研究领域。这一开创性研究,为繁花锦簇的经济管理科学园地增添了一朵鲜艳的奇葩。总览全书,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第一,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促进了县域经济的繁荣和腾飞,使县域经济由单一、封闭型的农业经济向综合发展的方向转化。《县级经济管理学》把经济管理的科学理论与县域经济管理实践结合起来,科学地回答了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急待解决的应该“由谁管、管什么、怎么管、为什么管”等问题。同时,针对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县域经济暴露出来的问题,作者运用经济管理科学理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主张。针对土地承包经营后,农业生产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作者提出了深化农村体制改革的重点应放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上,并根据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发展适度的土地规模经营;针对财政包干后,县级财政预算外资金扩大,提出了编制县级综合财政预算表等,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8.
世纪之交的中国农业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世纪之交的中国农业改革陈吉元解决农业发展当前面临的问题,克服制约农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都要求深化农业改革。本文认为,继续坚持改革之路,必须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通过改革推进农业产业化,中国...  相似文献   

19.
桂河清  孙豪 《学习与探索》2023,(11):140-150
中国人口流动和城镇化进程呈现新趋势,县城城镇化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方式。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是推动乡村振兴、发挥县城辐射带动作用、扩大内需和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县城城镇化建设的关键在于统筹发展和安全前提下分类推进,即依据县域资源禀赋条件,识别和挖掘县域比较优势,科学把握功能定位,分类引导县城发展方向,实现粮食安全、生态安全与中国式现代化。县城城镇化的发展思路和途径要符合基本经济发展规律,包括人口流动的变动趋势、市场决定性的资源配置机制,以及市场经济的一般性规律等。在准确识别县域资源禀赋和充分发挥县域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地方政府应科学地进行功能类型定位,并积极参与和推动城市发展规划、产业发展布局等工作,以优势发展带动县域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最近,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了王占国副研究员的专著《边境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研究》。该书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对边境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颇具特色的有益探索,是一部值得一读的好作品。第一,该书结构严谨,是近年来系统研究边境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力作。全书11章,24万字。在总论部分,主要介绍了黑龙江省边境地区的一般概况,分析了其经济发展的主要优势和劣势,预测并阐述了边境地区“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作者专设章节研究了分税制对县级财政的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