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古人认为郡县治,天下安,这一看法即使在今天也仍不失其重要意义。目前全国有2000多名县委书记,数量较多。可以说,管好用好了县委书记这支队伍,就牵住了党的事业发展的牛鼻子。而县委书记群体形象如何,直接决定着群众对党的形象如何评价,影响着社会的整体走向。  相似文献   

2.
胡锦涛总书记把作风建设的意义概括为“一个体现,三个关系”:即体现着党的宗旨,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  相似文献   

3.
谢永增 《决策探索》2011,(14):55-55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全面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着力加强基层党的建设。"企业基层党支部是党的基层组织,处在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前沿,是党联系群众的纽带和桥梁,在各项工作中发挥着政治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因此,如何加强新时期企业党支部建设,进而推进企业健康和谐持续发展是摆在我们每位企业基层党务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刘宗菊 《决策探索》2007,(16):78-79
党的作风体现着党的宗旨,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正因为如此,改革开发以来,我国先后有六次中央全会专门对党的作风建设作出部署.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6月25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又进一步强调,要全面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当前,要全面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涉及的内容非常多,在这儿,我主要就领导干部生活作风建设方面的内容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5.
领导形象是指领导者在其领导活动中,在下属和公众心目中留下的综合印象以及得到的总体评价,是一个领导干部综合素质、道德品质、工作能力、工作作风等内在品质的集中体现。领导形象是领导者在人民群众面前公开树立的一面旗帜,是其有效实施领导行为的“无形资产”。江泽民同志曾指出:“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在群众中树立什么形象,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探索和实践新时期如何塑造领导形象,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领导者应该强化形象意识,高度重视良好形象的塑造。具体来讲,就是要做到“五不”:  相似文献   

6.
《决策通讯》2001,(9):4-12
作风是指人们在思想上、工作上和生活上表现出来的态度、行为。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是党的性质、纲领、路线的重要体现,是党的创造力、战斗力和凝聚力的重要内容。江泽民同志指出,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命。抓住作风建设,就抓住了新形势下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抓住了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切入点。最近召开的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为配合党的六中全会精神的学习和贯彻,自治区党委政策研究室摘编了党的三代领导人关于党的作风建设的论述,分两期刊发,供大家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7.
郝鹏腾 《办公室业务》2013,(12):48-48,39
在新形势下,影响党风廉政建设的因素有很多,但其中以维护和实现个人或小群体利益为目的而形成的“人情风”,必须引起各级的高度重视。从实践来看,这一风气已经渗透到社会各个阶层、各个领域、各个角落,不仅严重影响着党的形象和声誉。腐蚀着广大党员的思想,也严重损害着党的组织原则。对党风廉政建设有着极为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领导形象是指领导者在其领导活动中,在下属和公众心目中留下的综合印象以及得到的总体评价。是一个领导干部综合素质、道德品质、工作能力、工作作风等内在品质的集中体现。领导形象是领导者在人民群众面前公开树立的一面旗帜,是其有效实施领导行为的“无形资产”。江泽民曾指出:“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在群众中树立什么形象,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讲学习政治讲正气读本》,党建读物出版社1998年版,第332、229页。)因此。探索和实践新时期如何塑造领导形象。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领导者应该强化形象意识,高度重视良好形象的塑造。具体来讲,就是要做到“五不”:  相似文献   

9.
刘益飞 《领导文萃》2011,(22):22-23
现在出现党内批评声音越来越少的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以下三个原因特别值得重视。 第一,一些党的领导机关领导干部对党内批评的认识陷入了误区。他们错误地认为,党内批评多了,不利于党的稳定和团结、不利于党的形象和大局、不利于党内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甚至会给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提供攻击党的口实而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因此他们就有意无意地限制、控制党内批评。例如,  相似文献   

10.
求真务实、戒骄戒躁是我党一贯倡导的作风,也是每个领导干部必须保持的工作作风和基本素质。但是当前,有的同志却多多少少出现了浮躁的倾向,不能扎扎实实地工作、认认真真地干事,直接影响了党的形象和工作。可以说,浮躁是求真务实的大忌,要想求真务实,必须力戒浮躁。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以来,巡视工作以全新的姿态、雷霆的气势、巨大的威力和傲人的成绩,在全面从严治党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党的纪律和规矩更加严明,党内政治生态焕然一新,成为新时代管党治党的重要利器。党的二十大对发挥政治巡视利剑作用、加强巡视整改和成果作出新部署,总结新时代巡视工作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果,进一步健全巡视工作体制机制、责任体系,对于推进巡视工作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刘海峰 《决策探索》2011,(14):33-33
"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推进党务公开。"这是党的十七大向各级党组织提出的明确任务。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深入推进党务公开,增强党的工作透明度,使党员更好地了解和参与党内事务,这是值得我们思考和实践的热点问题之一。结合工作实际,谈几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3.
组织部是党委的重要工作部门,组工干部在与基层群众和党员干部交往中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关系党的形象,影响着党的威信,更要讲究分寸,注意得体。语言是交往的主要工具,组工干部必须具备一定的语言艺术,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和胜任本职工作,维护好党的形象和威信。笔者体会,可以从为什么(why)、说什么(what)、何时说(when)、何地说(where)和由谁说(who)这五个方面去掌握。  相似文献   

14.
领导形象是指领导者在其领导活动中,在下属和公众心目中留下的综合印象以及得到的总体评价,是一个领导干部综合素质、道德品质、工作能力、工作作风等内在品质的集中体现。领导形象是领导者在人民群众面前公开树立的一面旗帜,是其有效实施领导行为的“无形资产”。江泽民同志曾指出:“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在群众中树立什么形象,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探索和实践新时期如何塑造领导形象,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领导者应该强化形象意识,高度重视良好形象的塑造。具体来讲,就是要做到“五不”: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命,要全面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建设。”在作风建设中,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处于矛盾的主要地位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搞好了,就可以带动和促进整个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的转变。本期选发3篇文章,以期推动对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学习,对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性质并没有改变,但少数党员干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和干群关系。密切干群关系,需要正确处理好党同公共权力之间的关系,构筑一个干群关系的良性互动模式。  相似文献   

17.
观点速读     
李源潮:县委书记要当好党在当地形象的代表人3月1日,第一期县委书记任职培训班在中央党校开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为培训班作专题报告,要求新任县委书记当好党在当地形象的具体代表人。  相似文献   

18.
《当代秘书》2001,(8):1-1
江总书记在十五届五中全会上指出:“现在,工作作风方面出现的问题,现在反映最大的是两个问题:‘一个是形式主义,一个是官僚主义,这必须引起全党上下的高度重视,必须痛下决心,把这两个歪风刹住,越快越好。’”江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又强调:“党的作风关系到党的形象,关系到人心向背,关系到党的生命。”党的作风建设,包括了领导作风、工作作风、思想作风和生活作风,内容非常广泛,但要强调一点,就是要发扬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提到全党面前。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础工程,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大举措,也是"十二五"规划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围绕建构自身形象这一重大历史课题进行了长期持续探索,取得了重大理论成果和良好实践效果。中国共产党形象建构的崭新实践包括坚持党的形象、国家形象、人民形象一体建设,坚持维护党的历史形象与建构党的时代形象相结合,坚持党组织的形象建设与党员的形象建设相融合,坚持塑造党的干部形象与普通党员的形象相协同,坚持展示国内形象与国际形象相统一。中国共产党形象建构的经验启示有:一以贯之地推进党的形象建设伟大工程,将党的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一体推进、将中央政治局自身建设作为形象建设的重点,将党的作风建设作为形象建设的重要抓手,将开展集中学习教育作为形象建设的重要举措,将举办纪念活动作为形象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