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困境与回归后新诗潮感言之二彭金山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诗坛在短短几年里发生着奇迹般的变化。在迄今为止的中国当代诗歌史上,朦胧诗是变化最剧烈的一次,后新诗潮则是变化最纷繁的一次,纷繁得不仅传统诗歌培养起来的读者无法追踪,连朦胧诗阵营中的不少诗人也感到...  相似文献   

2.
把80年代中期“朦胧诗”后一直到整个90年代的诗歌写作称之为“后新诗潮”,这样一个笼统简便的诗潮归类是粗暴的,也是无奈的。综观20世纪中国诗歌发展就会发现,还没有哪一个诗潮在内部充满如此异质的互动互补、自相矛盾的倾向,这是后新诗潮引起争议的一个原因以...  相似文献   

3.
后新诗潮是相对于新诗潮而言的一个称谓。新诗潮包括“朦胧诗”及其外围写作。后新诗潮分成80年代中后期的“第三代”诗歌运动和90年代的个人化写作两个阶段。从新诗潮到90年代的后新诗潮,贯穿有一条怀疑主义的脉络。随着怀疑主义的启动和逻辑发展,由于写作者在不...  相似文献   

4.
吉狄马加是当代著名的少数民族代表性诗人之一。他的诗歌既含有本民族深厚的文化意蕴,又具有开阔的超越本民族文化的人间情怀。作为一个受过双重文化影响的诗人,他对诗歌有着自己的认识与理解。从进入诗坛起,他就是一个独立于各种诗潮之外的“个性化”的诗歌创作者,通过与盛行于20世纪80年代“后朦胧诗”的对比,不难发现这种“个性化”写作所具有的诗学特色和所昭示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现在听到的对于后朦胧诗的批评与80年代反对“朦胧诗”的情形并不相同,因为意识形态的干预力量已远不如以前。那个时候诗歌领域的斗争一直停留在两极的状态中,即以一种预设好的理论框架———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的较量来审视当时的诗歌创作现象。一些反对“朦胧诗”的理论家们自觉地与当时的意识形态配合,并用主流话语批驳“朦胧诗”的不当之处。现在看来,这种预设好的理论框架是最值得检讨的。由于政治意识形态的介入,人们过分强调了一种理论的普适性特征,而对于理论中的自我认同性缺乏最低程度的体会。因此,对于具体的诗歌…  相似文献   

6.
当被称为“朦胧诗”的新诗潮初露锋芒时,便有不少论者或贬或褒地把它同二三十年代的象征派诗歌联系起来,统称为西方现代派诗歌影响的结果.实际上,二者从诗歌创作总体特征、诗人心态到同西方现代派的关系及其中国根源,都有着明显的差别,揭示这一差别并考察其形成原因,乃是诗歌发展史向我们提出的重要课题.一 本世纪二十年代,当李金发从灰蒙蒙的“微雨”中把西方现代派第一个诗歌流派——象征派引入中国诗坛的时候,透过通感、暗示、大幅度跳跃和怪诞的比喻等眩人眼目的笔墨技艺,人们看到的是一个陷入感伤中不能自拔的“世纪病”患者形象.诗人内心有着“一切的忧愁/无端的恐  相似文献   

7.
试论舒婷诗歌的情感思维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秀华 《江淮论坛》2000,38(3):86-92
在刚刚过去的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诗坛上,舒婷是和一个全新的诗歌流派———朦胧诗联系在一起的,她独领风骚,雄霸诗坛近十年之久,是当代最杰出的女诗人。她始终把爱与人道作为自己的起点与归宿,恪守诗歌艺术中情感这一核心,在浪漫主义的基调上,融入了古典韵味与现代手法,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而构成她诗歌风格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她的情感思维方式,本文将就这个问题展开论述。多极的情感调式中国古典诗学一向把情感作为审美灵魂。“情者,文之经”,“情以物兴,物以情观”(刘勰);“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白居易);“情者可以贯金石,动鬼神”(黄…  相似文献   

8.
1999年中国诗坛爆发的“盘峰论争”,使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模糊不清的诗坛面目得以显影。客观上,“知识分子写作”和“民间写作”成为中国90年代以来诗歌观念的两条主脉,并对新世纪以来的诗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刘继林 《学术探索》2005,(5):129-133
诗人韩东在80年代中期以语言实验的姿态颠覆“朦胧诗”的精英化写作,90年代又以“民间写作”对抗“知识分子写作”,边缘与夹缝是诗人韩东的生存状态,“反叛”和“突围”是其诗歌行为的方式。在对韩东诗歌行为作回顾性考察的基础上,本文将探究其行为背后的意蕴。  相似文献   

10.
十四行诗形式札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四行诗(或称“十四行”、“十四行体”、“十四行体诗”)是从外国引进的一种诗歌形式。它从20年代初在中国出现。十四行诗作者最初受到注意的是闻一多和朱湘,以后有冯至、卞之琳。这种诗歌体裁在新中国成立直到“文革”结束,几乎绝迹于中国诗坛。但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十四行诗又在中国诗坛上出现了,而且连续  相似文献   

11.
王瑞 《中州学刊》2002,(5):74-78
艾青素有中国“诗坛泰斗”之称 ,他“密云期”坚持并拓展了现实主义的诗歌发展路向 ,初步形成忧郁痛切又不失昂扬感奋的个人风格 ,一定程度上显示了中国新诗 30年代整合“革命化”与“纯诗化”两种创作趋向的初步实绩 ,为 4 0年代现实主义成为诗坛主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一、二十年代,俄苏诗坛上崛起三位女诗人。她们是:安娜·安德列耶芙娜·阿赫玛托娃、玛丽娜·伊万诺芙娜·茨维塔耶娃和薇拉·米哈伊洛芙娜·英蓓尔。在二十年代苏联诗歌第一个繁荣时期,她们都是诗坛上才华横溢的有影响的诗人。经过时间的考验,现在,她们的诗名越来越大,尤其阿赫玛托娃和茨维塔耶娃,研究者和读者越来越多,获得了大诗人的桂冠。然后,她们三人,一开始却是以不同的流派登上诗坛的。当今批评界认为,从十月革命起,尤其是在二十年代,苏联诗歌的发展存在着两个互相斗争而又相辅相成的传统。  相似文献   

13.
周志强 《广西社会科学》2008,153(3):153-156
新诗自诞生以来,就要面对中国传统诗歌和西方诗歌的双重标准和压力。20世纪80年代初,朦胧诗的出现及成功又使得它成为了评判之后诗歌的新参照系。大约10年前,一些当年力挺朦胧诗的批评家对朦胧诗后诗歌作了严厉的批判,把诗歌在当代的处境简单地归结于诗人和诗歌本身,却忽略了对批评本身的反思。因此,批评应突破自己的盲区,进入到诗歌文本本身中去,以走出困境,真正对诗歌进行理论建构和文本阐释。  相似文献   

14.
于沐阳 《晋阳学刊》2008,(5):116-121
朦胧诗与第三代诗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学两个最重要的诗歌现象;精英意识感召下的忧患意识与批判精神是朦胧诗的主要价值取向,第三代诗则以鲜明的世俗关怀指向坚持平民立场与平民叙写;朦胧诗常常将个人化的“小”我附着在具有着政治、历史、文化内容,象征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大”我之中,而第三代诗则重在表现个体人的生命体验;朦胧诗通过各种修辞手段,构建了充满隐喻、象征意义的意象世界,第三代诗则将口语的运用推向了极致;朦胧诗奠定了新时期之初中国文学的基调,第三代诗则彻底改变了中国当代文学的精神向度。  相似文献   

15.
后朦胧诗是中国当代新潮诗第二个发展阶段,它是继朦胧诗之后又一引人注目的新潮诗,大约繁衍于1984年———1994年间。本文论及的就是这一时期的诗歌语言特色。后朦胧诗是我国改革开放时代的产物,80年代中期,中国经济转型带来了文化的转型。文化转型首先必须是文化开放,是本土与外域的沟通。人类面临的诸多选择和痛苦也是中国知识分子尤其是中国当代诗人面临的选择和痛苦。中心价值观念体系面临解体,新的价值观念体系尚未建立,于是乎价值观念的改变加上世界性的后现代文化思潮影响,使得后朦胧诗人从诗歌观念到创作技巧都发…  相似文献   

16.
被指称为“朦胧诗”的新诗潮诗歌运动,是新时期文学向内转的砾柱中流。在 80年初的新诗潮运动中,顾城是最早、最自觉地追求诗歌对现实的超越和向世界无限境界 扩张的诗人。新时期文学的向内转呈现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非政治—非现实的个人化— 美学化倾向,另一方面是具有强烈时代意义的自我存在的世界化追求。因此,文学向内转 对(政治化的)现实背景的疏离,同时也是对自我存在的地方性历史性语境的消解,目标 是指向虚空化的世界性存在的。就此而言.顾城在80年代初期以“小诗六首”为代表的诗 歌具有典型的超前意义。这些诗的文化学意义在于它展示了诗人自我与世界在非时间的虚 空中的不确定关系。对这种根本性的不确定性的体验和揭示,是形成顾城诗歌和新诗潮诗 歌“朦胧” 风格的深层根源。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90年代的诗歌写作是在对“后朦胧诗”的反思中展开的.对现实性与中国性的特别强调是20世纪90年代诗歌的重要特征.对现实性的强调使诗人摆脱了20世纪80年代的那种飞翔状态,重新落回了大地,从而重塑了诗人的审美趣味和诗歌品格;而对中国性的强调,不仅包含了对传统文化的激活与当下经验的再现,而且也清晰地意识到两者与现代性以及全球化之间的紧张.  相似文献   

18.
杨理论 《江汉论坛》2006,(5):127-129
萧德藻在南宋中兴诗坛诗名大著,曾一度被其时的诗坛盟主杨万里誉为“四诗翁”、“四诗将”之一,后经方回的反复称扬而一度列名于“南宋四家”,在南宋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然而萧德藻一直是一个被学界冷落的研究对象。本文试图在客观公允的评价其残存诗歌的基础上,联系诗坛峰会的历史文化背景和诗歌演进轨迹,分析其生前盛名,身后寂寞的深层原因:萧德藻在中兴诗坛声名大振是其时诗歌多元化发展趋势使然;而身后的千载寂寞缘于其诗作散佚,也缘于其诗歌风格冷峻奇峭,不易宏大的致命弱点。  相似文献   

19.
转型时期的1990年代诗坛迫切需要寻求新的诗学话语,以抵抗新诗自身所依傍的以"朦胧诗"为代表的话语惰性,以及重新思索如何在边缘的立场之中重新建立新诗的自信.新诗在1990年代重新开启了叙事的探索,"叙事性"应运而生,它本质上倡导一种综合与包容的诗学,打破诗与非诗之间的"二元对立"逻辑惯性,寻求新的对话与关联.文章聚焦于1990年代诗歌叙事诗学所具有的"综合性"特征,围绕文体互渗及美学风格方面进行阐析,并探讨"叙事性"如何实现了诗歌从单一型向综合型诗学话语形态的展开.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股艺术变革力量,朦胧诗伴随“人”的觉醒,断然与陈腐、僵硬的美学范式决裂,逐渐萌生具有现代意味的审美意识和诗歌观念。正是由于这种深度裂变催生出的“新质”,呈现出当代诗歌创作不断追求艺术新变的特色,从而使中国当代诗歌从总体上告别了五六十年代已趋于定型的“古典加民歌”的抒情言志模式,开创出一条不断追求艺术革新与诗歌现代化的通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