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基础上的语篇分析理论认为翻译的基本单位是语篇,本文从语类、语域、语义对等方面以及语篇翻译的宏观和微观层面探讨语篇分析理论对翻译实践的启示和意义.  相似文献   

2.
翻译中的语码转换是一种值得关注的特殊的语码转换形式和翻译手段。它的出现、类型及频率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视角来看,不但受到语场、语旨、语式等语域要素的制约,也受制于译文的概念、人际和语篇三大元功能,其中概念功能的影响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3.
翻译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确立翻译单位。文章试图借助语篇语言学探讨这个问题。从功能角度将翻译单位定义为语篇单位而非语言单位。这个语篇单位通过执行句法载体、信息载体和风格标记者三个功能而保持语篇完整性。这样语篇翻译归根结底就是:不是从句法形式而从功能保持每个翻译单位的语篇完整性,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伴有必要的层级转换,关键的功能翻译单位可以确定在句子层面。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语篇分析的方法,从语篇模式、语篇信息结构以及语篇连贯三方面结合翻译实例分析了语篇的内部语言结构与规则。作者认为,从语篇分析角度对翻译进行探讨将有助于实现译文在语篇层次上与原文尽量接近,达到相近的交际功能。  相似文献   

5.
韩礼德建立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为语篇分析建构了一个可适用的理论框架,然而从该角度对英诗及其译文的鉴赏在我国并不多见。通过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从概念功能、逻辑功能和语篇功能出发,对英国诗人威廉.华兹华斯的代表作"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的五种汉译版本进行比较和分析,可以从新的视角诠释翻译研究中原文与译文对等转换的差异问题。分析结果表明:系统功能语言学对英诗汉译本的语篇分析和翻译研究具备应用性;英诗汉译的原文与译文很难实现"对等转换",因此在翻译评价活动中应避免机械地照搬功能对等原则。  相似文献   

6.
语篇翻译将语篇语言学、功能语法和语用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应用于翻译研究,充分考虑语篇的情景语境对翻译策略的影响.从情景语境三要素--语场、语式、语旨三方面讨论语篇翻译中情景语境的重构对保证译文质量和实现原文交际功能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高校外事文本的语篇类型,外事文语篇兼具信息功能和呼唤功能,结合功能翻译理论分析外事翻译的特点,采取了交际翻译方法、编译法等方法,实现高校外事语篇的在目的语言中的功能对等,达到对外交流合作的预期效果。同时,也为外事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发挥提供一个度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韩礼德建构系统功能语法的目的之一是为语篇研究提供一个分析框架。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对《葛底斯堡演说》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过分析,但从系统功能语法的角度进行英汉语篇的对比分析还不多见。文章以系统功能语法为理论框架,从经验功能、物性系统的过程,和参与者以及语态出发,对《葛底斯堡演说》及其三篇中译文进行比较研究。以系统功能语法为框架的语篇分析在翻译研究方面的运用,目的在于通过对翻译作品进行语言分析,重新审视翻译研究中的一些问题,从而为翻译研究拓展更广阔的天地,同时也检验系统功能语言学在翻译研究中的操作性和应用性。  相似文献   

9.
翻译目的论在翻译活动中具有前瞻性和宏观指导作用,功能语篇分析则在翻译活动中可具操作性和微观制约作用。通过理论分析,提出翻译目的论和功能语篇分析的结合具有可行性和实效性,然后结合实例进行考查,得出二者的有机结合为翻译实践提供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结合语篇类型学和翻译学理论对公示语翻译的语篇类型进行分析,认为公示语大体分为说明语篇、指示语篇、信息语篇和审美语篇等类型,因此具有不同的交际功能,如信息功能、指示功能、酬应功能和审美功能。认为公示语翻译应以最佳实现语篇功能为原则,具体操作时应综合考虑以下几层关系:译文与公示语设立者的意图、译文与原文、译文与译文受众,并根据公示语不同类型有所侧重,力图得出最佳翻译效果。  相似文献   

11.
Michael Hoey曾提出英语思维模式有三种即问题解决型、一般特殊型和匹配型.文章论述了"问题解决型"在故事语篇体裁上的表现特征.这种以"问题解决型"思维模式构建的语篇能带给读者以如何解决问题的某种启示.  相似文献   

12.
张昆仑教授对传统价值概念提出了三个问题,并认为传统价值概念解释不了这些问题了.但是,他提出的几个问题实际上都是不存在的,他提出一些并不存在的问题来说明传统价值概念不能说明问题,进而否定传统价值概念是不正确的.他提出的广义价值概念并不能科学地说明现实.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文学理论和语篇分析的方法讨论澳大利亚女作家海伦.加纳创作的短篇小说《黑暗,光明》,力图用宏观的文学理论引导微观的语篇分析,使文评观点和语言理据相互佐证和支持。研究发现该作品具有较大的语篇潜势:作者集中使用心理过程、语言过程和关系过程等及物性特征,充分又微妙地实现了作品的主题意义,即一个群体强烈的"他者"意识。  相似文献   

14.
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及物性理论是对新闻语篇进行批评性分析的有效工具,试图利用这一工具对鲜有问津的貌似客观公正的"中性"自然灾害类报道进行分析,揭示出语言、意识形态和权利之间的密切关系存在于任何形式的新闻语篇中。以期读者提高批评阅读意识,增强在阅读国外强势媒体新闻时的判断力,从而有效抵御西方话语霸权对中国本土文化的侵蚀。  相似文献   

15.
将会话结构的相关理论应用到口语教学,分析了非英语专业学生由于缺少会话结构方面的知识,在口 语交流中所出现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为口语会话教学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个体认同问题是现代社会凸现出来的重要议题,很多社会问题的产生均与此密切关联。个体认同总是在一定的意义框架下进行的,国家话语、市场话语和地方性话语这三种意义框架分别在中国社会的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对个体认同发挥着主导性作用。分析各种意义框架对个体认同的作用机制,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思考如何建构更完善的文化系统来引导社会个体的自我认同,以期实现更佳的社会控制与社会整合。  相似文献   

17.
反复是语言交际的重要手段,以往对反复的研究主要是从修辞、会话分析、语言习得等学科的角度来研究,以修辞研究最多,从语用学的理论来研究反复还不多见,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汉语中的反复现象更是创新性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近三十年话语分析研究述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剖析了不同学派对话语和话语分析内涵的理解,简要回顾了话语分析的源起,介绍了话语分析的发展历程和各个时期研究的贡献与不足,指出新的世纪话语分析的发展趋势和新的研究动向,并在此基础上明确了话语分析所亟待解决的理论建设与实践方法等问题以及我国目前话语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相似文献   

19.
环境话语是与环境或环境问题相关的一类话语,受到学界关注。生态话语分析作为生态语言学的一个研究视角,在话语生态性构建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语料库话语分析或研究作为一种实证性视角被广泛用于语篇或话语研究中。语料库生态话语分析将上述两个视角整合,是话语生态性探索的新路径。研究立足于气候变化的大背景,基于一定的生态哲学观(融合“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态向度和“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这一生态自然观),借助专用语料库工具,建立“《中国日报》气候变化报道话语语料库”(包含一个总库与四个子库),从子库词表、子库主题词表和总库中索引项climate change及其搭配这三个方面展开论证。研究发现,作为环境话语的《中国日报》气候变化报道是生态有益型话语,报道表达并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阐明该报对气候变化这一环境相关问题的态度,同时凸显其中国立场与全球视野。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大学英语精读课教学现存问题的分析,探讨了语篇教学的理论依据。着重阐述了语篇教学在大学英语精读课中的重要性及其具体实施办法,从而说明语篇分析对精读课教学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语篇教学应广泛运用于大学英语精读课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