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确保高师教育的师范性是提高其质量的关键.我国高师教育中的师范性尚须加强.目前应着重提高教育课程的地位,改革师范教育的课程,实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加强教育科学研究,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加强与中小学教育、教学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现代远程教育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安徽省实施现代远程教育的几个突破口包括:学历教育、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教师资格证书课程辅导、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等。  相似文献   

3.
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是农村中小学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苏北农村中小学数字化资源建设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离教育现代化还有很大的差距,在信息化设备、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存在着布局不平衡、标准化程度偏低、优质资源共享不足等问题.苏北农村中小学应当把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工作作为一项长期建设的常规性工作来抓,并把此作为缩小苏北城乡教育差距的工作重点,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教学的整合,将数字化教育资源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的手段,以适应新的教育教学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小学的课程设置大体上分工具类、知识类、技艺类三大类。国家也对中小学课程进行了多次改革,虽取得很大成就,但也存在诸多弊端。新时期课程改革呈现新的趋势:(一)课程的理论研究与改革实践密切结合。(二)进一步优化课程结构。(三)注重课程内容的现代化、人本化。(四)实现课程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  相似文献   

5.
教师进修学校的主要任务就是对中小学教师进行继续教育培训,目的是要提升现有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素质,使在职中小学教师能更好的胜任教育教学工作.采取什么样的培训模式是教师进修学校首要面临的问题.为了能够更好的搞好继续教育培训,各个进校都在努力研究、探讨更为能够适合中小学教师们接受的培训模式.  相似文献   

6.
校本课程发展中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的意义和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本课程发展需要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它不仅有利于大学与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有利于校本课程的不断改进.大学与中小学合作开发校本课程具有一定的理论与政策基础,并在实践中取得了成效.但大学与中小学合作进行校本课程发展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多元化的策略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7.
美日中小学课程改革有相同之处,但也存差异.重基础及能力培养,重科技教育、道德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及强调终生教育是两国课程改革的共同取向.但在课程管理体制、课程设置及课程学习时间等方面也存在差异.通过比较,可以看出美日课程改革正在走向互补,即追求重教育质量和个性培养的平衡发展.这也应该是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校本课程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更是农村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乡土知识与校本课程之间的共生性,决定了农村中小学应充分运用乡土知识的实用价值、思维建构特点和文化认同功能构建农村校本课程的精神生长点,从而实现农村中小学校本课程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现行的培养中小学美术师资人才的课程结构不合理,应予调整.提出了重视理论课程学习的若干策略,以使培养的中小学美术师资适应时代的发展,满足全民素质教育对中小学美术师资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在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中,以融入课程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人权教育,是未来现代化公民必备的素养。将人权教育纳入中小学九年义务教育体系十分必要,也是可行的。人权教育的核心价值理念与我国现行国民教育方针具有一致性,其指标体系也是我国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必备素质能力。人权教育的方式方法正确施行,可以与我国现行中小学教育实践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建立人权教育纳入中小学九年义务教育体系的保障机制,一要政策推动,二要统筹规划,三要财政投入,四要考核评估。  相似文献   

11.
课程缺失有育人目标定位模糊、课程结构不当、教师选择加工遗漏及学生认同编码遗漏等表现形式 ;其原因在于课程价值观念错误、行政督导无力、实施过程无序、教育技术技巧落后等 ;其特点呈现为客观性、渠道多样性及部分可控性。治理课程缺失对策应是强化课程立法 ,整肃行管规程 ,加速课程改革 ,完善考评制度等  相似文献   

12.
课程文化在儿童社会化的各个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当前我国民族地区学校课程文化存在脱离儿童的民族文化背景、文化单一导致儿童发展失衡等问题。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在民族学校课程的设计和开发中,应树立多元文化教育的观念,充分开发、利用好民族文化资源,努力构建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学校课程文化,有效促进民族地区儿童的社会化。  相似文献   

13.
课程的实现,需要特定的课程要素与系统集聚,由此形成了课程复杂域。课程复杂域主要是由课程之势和课程之能构成。课程之势主要是根植性、非均质性和流构成;而课程之能则主要是通过切近、生成与涌现构成,它们共同规定了课程的内涵、特征以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文章在通过文化整合促进青藏高原教育现代化这一大前提下,就素质教育的提出及课程改革的理念;推进素质教育,实现文化的整合及人的素质的提高;加强课程改革,推进青藏高原教育现代化的策略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设计和开发优质的网络课程是当今师范教育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以《现代教育技术基础》课程的实际设计和开发为例,阐述了网络课程的设计原则、设计过程和技术实现。  相似文献   

16.
课程文化自觉命题的提出,是课程历史经验的总结,是课程改革的时代要求,也是当今课程研究之必然。坚持课程文化自觉,对和谐课程文化建设和科学课程发展观的建立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要真正走向课程文化自觉,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处理好继承与创新、借鉴与批判的关系,走基于本土化的自主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7.
少数民族教育课程政策与评价制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行的我国少数民族教育课程和教材中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 ,已经不能适应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民族地区现代化的要求。因此 ,少数民族学校课程改革必须结合课程评价制度的研究 ,借鉴国外先进的课程评价理论 ,构筑具有中国特色的少数民族教育课程体系和课程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8.
本文探讨高校课程综合化的渊源、内涵及其基本特征,揭示高校课程综合化的实质:在系统整体论哲学的指导下,以学科分化为直接基础,对高校课程组织结构中的各组成要素协调、整合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军事教育近代化过程中,直隶省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其中军事科留日学生功不可没。在考察清末民初军事科留日学生状况的基础上,从军事教育机构、军事教育师资队伍、军事教育课程和教科书三个方面探讨留日学生对直隶省军事教育近代化的贡献,并从分析直隶省对全国其他地方军事教育近代化影响的角度,阐述了直隶省军事教育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20.
多元文化视域下的课程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现代化的发展大大加速了全球化进程,全球化进一步促进了文化的多元性。多元文化主义坚持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强调建构多元文化的教育环境,培养所有学生进入多元文化世界的适应力与发展力,因而要求对一元文化课程予以改造,发展新型的多元文化课程,这种课程要求尊重和反映每个儿童的民族及性别文化传统及其相伴而生的文化体验,体现所有民族和性别群体的现实状况及其对社会发展的贡献。课程发展宜坚持多元视野、多样原则和个性指向,进行结构统整,将相互作用的各种文化内容整合起来,以适应社会多元文化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