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开埠通商与近代中国的城市化问题(1840-191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鸦片战争以后,开埠通商现象对中国近代城市化进程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它扩大了原有的城乡差别,诱发农民进城谋生,改变了传统农本经济的超稳固状态,使部分农业从属于商业,部分乡村经济成为城市经济的附庸,从而启动了中国近代的城市化运动;另一方面,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历史条件下,它却未能助长中国工业化的正常发展.工业化不足与农村传统经济的存在,削弱了人口的“推拉”作用力,因而延缓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乡镇企业+小城镇”是我国二元经济架构下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的典型模式,发展“经典”有苏南;但其“分散性、不规模”倾向与现代工业化、城市化的“集中化、规模化”趋势是不相一致的,在某些方面强化了二元经济结构。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指导思想下,农村城市化的思路应有所调整。县城和重点小城镇应当成为农村城市化的主要推动者,也承担着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重要历史责任;其他“建制镇”和集镇只是构成农村城市化的一般基础。要以县城为中心发展重点小城镇,推进农村城市化。  相似文献   

3.
城市化并不是近代以来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浪潮的兴起而出现的社会变革现象,而是都市文明发展演变的伴生物,是一个不断演进的历史过程。中国城市化是从以城市为核心的城市化和以市镇为核心的农村城市化两个层面展开的。在发展形态方面,经历了汉唐时期的"内聚型"城市化、宋元时期的"城乡并举型"城市化、明清时期的"市镇主导型"城市化和近代"城市主导型"城市化的演进过程,从中呈现出城、镇二元的城市化结构和城乡分离的城市化道路。就当前中国的城市化建设而言,关键在于城市文明的发展与完善、城镇体系发展和完善、农村文明的调整和社会改造三个方面。尤其是农村社会的改造,更是中国城市化最为独特的反映。  相似文献   

4.
近代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经历了两次历史性的飞跃。本文通过对农村传统产业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分析,得出了农村经济发展的综合目标——农村城市化。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现代化过程中,人口城市化的滞后性即城市化明显落后于工业化是一个重要特征,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已成为当务之急。为了借鉴人类文明的成果,本文考察了近代历史上城市化发展最迅速的国家──美国的城市化过程,认为它是其近代工业的飞跃、交通运输业的完善、农村的革命以及大量移民等综合因素推动的结果,其中近代工业的发展是主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目前我国在农村城市化发展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小城镇数量盲目扩张、规模盲目扩大所带来的“小城镇综合症”展开讨论 ,指出积极发展小城镇是加快农村城市化、进而推动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必然选择 ,应当遵循“择优发展、重点突出、辐射带动”的方针来发展小城镇 ,以求实现工业集聚和人口集中的规模效应 ,从而达到农村城市化的“量”和“质”的同步提高。  相似文献   

7.
农村现代化主要由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三个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部分组成。本文围绕中国农村现代化中的农村城市化问题,从经济全球化(WTO)中的农业现代化、新时期县域经济发展的主题: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与中国城市化的模式选择、中国农村城市化与“三农”问题和改革农村教育发展农村高等教育促进农村城市化进程五个方面,论述了中国农村现代化中的农村城市化问题。  相似文献   

8.
城市化与农业进步和农村发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当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 ,工业化未能带动城市化 ,其结果不仅使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 ,而且还引发了诸如工业乡土化、离农人口“两栖化”等“农村病”现象。城市化迟滞必然迟滞农村社会现代化的进程。农业的进步、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出路在城市化的进程之中  相似文献   

9.
农村小城镇化战略的六大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之所以选择了主要靠发展农村小城镇来推进中国农村城市化的战略 ,甚至以农村小城镇化代替农村城市化 ,是由于人们在对城市和城市化性质和功能的认识上存在着许多偏差并对农村小城镇在城市化过程中的作用作了过高的估计。概括起来有 6个误区 :认为农村小城镇是城市 ;认为只有靠发展农村小城镇才能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 ;认为农村小城镇的发展可促进农业规模经营的实现 ;认为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应依托农村小城镇 ;认为农民渴望进入农村小城镇创业和生活 ;认为“城市病”限制了大城市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三农”问题是我国的重中之重,解决“三农”的突破口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而“城市化”则是转移的最佳途径。我国建国以来一直采用城乡分隔的管理体制,城市化远远滞后于工业化。在城市化不同的发展模式选择上,有以大中城市发展为重心和以发展小城镇为重心两种主要观点。不同的城市化发展模式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不同。根据我国的国情,我国的城市化模式应该是既能发挥城市的集聚功能,又能很好地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由此,我国应该以发展大中城市为主,小城镇建设为辅助。在大城市转移剩余劳动力有限的情况下,小城镇可以发展以为农服务的产业来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非农化转移。  相似文献   

11.
市场化、工业化和城市化协调发展是推动现代化进程的基本力量。自改革以来,农村工业化取得了巨大成绩,而城市化由于受城乡相互封闭隔离的制约和“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劳动力转移政策的影响,农村城市化进程极为滞后,影响了农村经济和现代化进展。因此,必须遵循工业生产的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对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完善的要求,让乡镇企业离土离乡,让农民进城建城,全国大、中、小城市同步发展。通过  相似文献   

12.
江西经济比较落后,大批农村劳动力滞留农村,形成显性或半隐性失业。江西要“在中部崛起”,必须实现“发展经济,充分就业”的目标。城市化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之一。由于多种因素制约,江西的城市化进程不佳。在今后的推行大力发展城市化、转移农村劳动力的战略中,江西应树立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避免追求“眼球”效应。  相似文献   

13.
城市与农村相比,最显著的特征在于集中,生产要素的集中,人口的集中。农村城市化过程实际上就是“集中”的过程,农村要实现城市化就必须有“集中”的机制。 我国农村生产要素的“社区占有”和严格的户籍管理阻滞了生产要素与人口的“集中”进程。  相似文献   

14.
在近代中国,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榨盘剥,天灾频仍,致使农村社会动荡不安,最终导致了大量的破产农民离村进城,成为近代历史上的城市"农民工".由于近代城市发展的有限性,根本无法吸收这些潮涌而至的农民,由此滋生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但是,农民进城极大地促进了近代城市化,冲击了封建传统观念.  相似文献   

15.
近代城市体系的研究不能脱离对传统政区的深入探讨。晚清时期以上海为中心的通商口岸体系与以北京为代表的传统政区体系分庭抗礼,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构性写照。通商口岸体系形成后中国城市的发展变化,从总体上说,应是城市体系的“近代化”,而不是所谓的“城市化”。  相似文献   

16.
城乡关系与近代中国的城市化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近代中国城乡关系的特点、城乡关系与城市化间的关系,以及近代中国城乡关系对城市、乡村,尤其是城市化发展的影响进行了系统分析后认为:近代中国的城乡关系,不仅弱化了城乡关系中联系性加强所产生的对城乡发展的积极拉动作用,而且导致了乡村的残破和城市的畸形发展,使近代中国城市化发展低速缓进,并最终滞缓了近代中国早期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主义新农村之所以“新”,就在于它已经超出农村这个限界,突破城乡二元结构的框架,即新农村应当是城市化进程中的新农村,城市化应当是推动农村发展的城市化。我国城市化应当包括有形城市化与无形城市化。城乡一体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由之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为了提高我国无形城市化水平。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党的十六大把解决“三农”问题摆在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而加快我国农村城市化进程又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作者在对目前中国农村城市化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后,大胆提出一些解决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具体方略。  相似文献   

19.
一、近代中英两国的城市发展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发展,近代历史上的中英两国城市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所不同的是英国实现了城市化,中国城市发展表现为双重性畸形发展,没有实现城市化。近代英国城市化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反映,是工业革命后的一种世界性的发展趋  相似文献   

20.
城市化:城由"市"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在谈农村城市化,很多人还是用 计划经济的方法来考虑,这样的城市化就容易给农民增加负担,给政府增加财政支出,也容易形成“城市病”。因为,这种城市化跟农村的发展、农民的增收没有有机的联系。我们要避免这种情况,关键是要通过市场的方法来发展城市化。 这里首先碰到的问题,就是我们怎样看城市?我说:城市化,城由“市”化,也就是说,“城”是由市场形成的。我们看现在的城市,真正能对经济起带动作用,尤其是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带动作用的,很多是由市场经济的发育,生产要素的聚集,企业家的活跃,最后在一个市场选择的地方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