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斯里兰卡是与印度隔海相望的岛国,是佛教向亚洲南部传播的第一站及中心地。自从公元前三世纪佛教传入斯里兰卡后,很快风靡这个岛国,建立了南传巴利语系佛教。印度一代又一代的虔诚僧侣渡海来到这个岛国,大批的佛教经典源源不断地被传入斯里兰卡。在那里产生了具有民族特色的论著和注疏,出现了不少著名的佛教僧人与学者。觉音是其中的佼佼者,他是南传佛教的最大注疏家,对发展上座部的佛教理论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1947年2月,斯里兰卡人民获得独立。长达数百年的殖民枷锁终于被斯里兰卡人民砸碎,民族赢得彻底解放,为恢复和发展传统的宗教文化提供了契机和保证,佛教民族主义思想与活动大规模展开。斯里兰卡的民间与政府、僧界与俗界都对佛教在现代世界复兴倾注了热情,特别是民间在世界上首先致力于复兴运动的开发,起了一个先锋队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侯传文 《南亚研究》2003,(1):52-57,60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陀的形象存在于佛教徒的心目中 ,也广泛存在于佛教文学艺术作品中。本文主要探讨了这一形象的渊源、演变、内涵及人格与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这位新晋的、史上最年轻的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以一个虔诚的佛教徒的底色顺应互联网时代大潮,向世人宣告佛教徒不避世、不落伍、敏感于时代和现代人的苦乐。大和尚与互联网+一个僧人、一个学者和一个互联网公司高管坐在一起可以谈论些什么?答案是:"佛教与互联网"。2015年10月25日在江苏无锡举行的第四届世界佛教论坛上,"佛教与互联网"是其中一场分论坛的主题,增加这场分论坛是学诚法师特别提出的要求。学诚法师是北京龙泉寺方丈,2015年4月当  相似文献   

5.
中国和印度都是世界文明古国,两国艺术本来是独立发展的,各有其自己的特点。但自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后,中国艺术便逐渐吸收印度艺术的特色,并加以发展,形成了一种特殊风格的中国佛教艺术,在世界艺术宝库中展放异彩。据中国史料记载,东汉明帝永平八年(公元65年),楚王刘英曾为“浮图”斋戒祭祀并供养佛教徒,得到汉明帝的褒奖。永平十年(公元67年),汉朝派使臣蔡谙到大月氏邀请天竺“  相似文献   

6.
杨莉 《社科纵横》2005,20(5):233-234
中国佛教徒为了满足佛教作品的大量需求和传经的需要,经过长期探索和反复实践,使中国印刷术由捶拓、碑拓、印章捺印、木板雕印发展到活字印刷术。中国印刷术的发明者是佛教徒。中国的佛教徒对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做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佛教约创立于公元前6至5世纪,后在古印度逐渐流传,公元前2世纪后又传播于中国、朝鲜、日本以及东南亚各国。8世纪印度教兴起,並日见兴旺,佛教逐渐衰微。12、13世纪后,古印度除个别偏僻地区外,佛教几乎消亡。19世纪,印度从斯里兰卡引进小乘佛教,佛教始在印度获得部分复苏,目前虽有380万教徒,但只占人口总数的0.6%弱。  相似文献   

8.
一释迦牟尼的佛教在印度远古一切思想、宗教成果的基础上创立,并加进了众生平等修行学说。它强调自悟,排除婆罗门僧侣特权地位,大大简化宗教仪式,用大众化方言传道,在婆罗门教力量比较薄弱的地区发展起来。摩揭陀国孔雀王朝统治时,佛教似乎获得了独尊地位,阿育王派子女率僧团出国(去斯里兰卡,还可能去过叙利亚、埃及、马其顿等地)。佛教随帝国的对外扩张与贸易活动,向许多国家传播,阿育王以后三四百年间,佛教取得了惊人的进展,逐渐成为最早的世界性宗教。  相似文献   

9.
四、林居派向泰、掸、老、傣地区的传布泰、掸、老、傣四个民族虽然分别居住在泰国、缅甸、老挝和我国的西南边疆,他们却属于一个共同的族系。他们的语言、文化和风俗也是大同小异,地理上又连成一片,这便形成了个独特的文化区域。这个区域的宗教,主要是从斯里兰卡传入的上座部佛教。具体地说,是斯里兰卡上座部佛教中的林居派(这时再谈斯里兰卡大寺派已无意义,称兰卡佛教为大寺派亦不确切,因三派合一之后,已无大寺、无畏山寺、祗多林寺三派的区别)于12、13世纪以后传到了这一带,并形成佛教的主流,使13至15世纪泰、掸、老、傣地区的文化变成为带有兰卡林居派(阿兰  相似文献   

10.
这是斯里兰卡著名诗人摩哂陀的诗句。 1979年11月1日,在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市中心,由斯里兰卡总理普雷马达萨主持,举行了一次隆重的塑像揭幕式。幕布揭开,一位佛教长老,身披袈裟,刚毅挺拔,锐利的目光,凝视着远方。他就是著名的藏族诗人埃斯·摩哂陀。风景秀丽的斯里兰卡是一个诗歌之乡。从古至今,她哺育出许多诗人。就是一名普通的工人、农民,也能即景生情,出口成颂。那么,一个外族诗人的塑像为什么能立在这样一个  相似文献   

11.
王维是一个佛教徒,禅宗是中国人的佛教。佛教禅宗是王维走向山水自然的一个重要因素。他的山水田园诗,渗透了佛光禅影,主要表现在诗歌题材的选择;诗歌意境的审美倾向;以诗参禅的思想情趣;以及“顿悟”的艺术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2.
大约自西汉末期起,佛教经过西域、龟兹等地,开始传入中国。东汉明帝刘庄在位期间(公元58-75年)又派遣蔡愔去印度求取佛教经卷,归国后,随即建立寺院和翻译经文,使佛教教义得以开始在我国广为传播。由于佛教的教义含有精深的哲理,很受中国人的重视,皈依佛教者逐渐增多;中国境内的佛教宗派,如净土宗、天台宗、禅宗等,竟发展到十三种之  相似文献   

13.
元代来华印度僧人指空事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和印度,自古以来一直有着密切的交往。印度是佛教的发源地,中印两国佛教徒之间的往来,尤为频繁,对彼此的文化交流,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过去有的研究者认为:“宋仁宗以后,回教徒侵入印度,扫灭佛教,故自是以后,中国史书无复梵僧东来之记载,而中国亦无西  相似文献   

14.
佛塔的演化,是一本展开的佛教史,是一门艺术的类型学,是一道思辩的哲学题。佛教在历史的发展演化中形成了三大文化圈:印度佛教圈(包括印度、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印度尼西亚以及中亚一些地区)、藏传佛教圈(包括西藏、喜马拉雅山地区、蒙古及中国内地一些地区)、汉化佛教圈(包括汉地、朝鲜、日本等),各文化圈中的佛教都是印度佛教外传与本土文化结合的产物。对跨文化的审美文化比较来说,理解了艺术的原形态,就更能理解它传播到其它文化以后演变出的新形态的意义。佛塔在汉地,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但汉塔无论在艺术形式和象征意义上都与印度佛塔大不相同,本文主要论述印度佛塔形式和意义,及其在印度佛教圈的南亚和东南亚的演变,这会为理解整个佛教艺术中的塔提供一个基础,也为更深地理解汉塔提供一个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15.
在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约公元前273~前232年)统治时期,佛教从恒河中下游地区传播到印度各地,并不断向周围国家传播。佛教作为东方发展在前列的一种高雅文化,于西汉末、东、汉初逐渐传入中国。印度佛教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历程,大致  相似文献   

16.
渤海王国(公元698—926年),是以靺鞨人为主体建立的隶属于唐朝的地方政权。渤海王国建立以前,中原的佛教已在部分靺鞨人中传播。建国后,由于唐朝的影响,渤海统治集团重学崇儒,提倡佛教,把佛教做为维护和加强其统治的工具,不惜人力、物力,大力兴建佛寺、佛塔、佛象,佛教很快发展起来,逐渐成为一种主要宗教。随着佛教的兴盛发达,唐代佛教艺术也源源不断传入渤海。文献记载,渤海统治者曾塑造精美的金佛、银佛去长安朝觐、进贡。又据不完全统计,仅渤海王都上京龙泉府遗址(今宁安县东京城附近)  相似文献   

17.
一、引言斯里兰卡佛教自公元前3世纪中期从印度传入之后,到公元前1世纪,这200年间保持了纯正的上座部传统和全国统一的局面。王都阿努拉特普罗城东的大寺,是全国佛教和佛教文化的中心。公元前1世纪,新建的无畏山寺容纳来自印度的犊子部僧人和方广派经典,形成了一  相似文献   

18.
彭琦 《浙江学刊》2002,(5):93-97
帝王对宗教的态度 ,是政教关系史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历史上 ,南宋孝宗是个有名的尊崇佛教的皇帝 ,但对于宋孝宗如何尊崇佛教 ,较少有人作专门地、深入地分析研究 ,致使有关的认识停留在较浅的水平。本文试图通过对宋孝宗尊崇佛教的言论 ,通过他同佛教徒的交往 ,揭示宋孝宗的内心世界 ,揭示宋孝宗尊崇佛教的特征和实质 ,从一个侧面揭示宋代皇权同儒、释、道三教的关系及形成的格局 ,以推动宋代政教关系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阿育王寺位于宁波市东20公里的宝幢镇。为我国佛教禅宗的“中华五山”之一。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并州人刘萨诃于此得一舍利塔,高一尺四寸,阔七寸,“非金非石,四面空虚,内悬宝磬,中缀舍利,光芒四射,其色绀青,烂灿眩目。”此塔传是“佛教皇帝”阿育王所造八万四千个塔之一,内藏舍利相传是释迦牟尼涅槃后的遗骨,为中外佛教徒所瞻仰。东晋义熙元年建  相似文献   

20.
“佛教的走向”这句话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佛教东渐” ,即佛教不断地向东传播。起源于印度的佛教 ,的确是先传到中国 ,后传到日本 ,这句话如果表明了某种历史发展规律 ,佛教就会越过太平洋 ,传到美国。历史也的确是这样发展的 ,正如人们大谈印度佛教、中国佛教、日本佛教那样 ,如今人们又在议论美国佛教了。历史还证明 ,佛教完全可以很好地同其传播地的精神习俗融合 ,在该地区完成佛教的独特发展。印度佛教如此 ,中国佛教如此 ,日本佛教如此 ,美国的佛教也同样如此。其实 ,佛教不仅仅是向东方传播 ,也在向西方传播 ,因而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