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5 毫秒
1.
语用预设相对于语义预设而言,是一种动态的、复杂的语言现象,同时,它在文学语篇的建构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借助语用预设的研究成果,以小说《土生子》为例,分析和探讨语用预设在文学语篇中所实现的语篇经济功能、衔接组织功能和增强戏剧性功能,以期使该小说的研究视角更加多元化,并加深读者对小说文本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预设是以隐含的方式内嵌于句子或语段之中的无须断言的信息或命题.作为一种语用现象,预设编码和解码在文学语篇的建构和接受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双向互动的关系,两个过程均不容忽视.在重视预设在文学语篇建构中的作用的同时,应强调接受过程中的读者反拨以及对语篇的创造性解读,从而使文学语篇的创作和解读达到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语篇的角度对广告语中语用预设的语篇功能进行了试探性的分析,探讨了语用预设在广告语篇的组织和广告语篇的连贯性方面的重要作用。语用预设对广告语言的连贯性施加限制,决定着话语的适宜性和可接受性,同时也体现了话语连贯的经济语则。因此才使得广告语得以主题分明,易于沟通。  相似文献   

4.
语用预设是发话者对交际双方共有知识的一种假设。写作是一种语言交流方式,写作过程是一个作者和读者的特殊互动过程,必然会受语用预设的影响。本文通过语用预设的理论,结合语篇和信息结构理论,初步探讨了语用预设在英文写作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预设是言语行为中常见的语言现象。预设分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两类。语用预设与语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具有可撤销性或可废除性,合适性,共知性或共同性,隐蔽性和主观性。对语篇(口语的和书面的)的理解其实就是根据语用预设理解语篇意义和从语篇意义中推导语用预设的隐含或深层意义。这是一个双向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作为语用现象的预设,在文学语篇的建构和解读中具有重要作用。文学作者/文本和读者也处于交互式话语交流过程中。通常这种文学交流的预设具体表现为文类规约。文学话语比其他话语类型有更大的语用灵活度,可以更自由地采用或摆脱相关预设。从语用的角度分析作者遵守或故意违反预设的不同效果,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美国著名作家厄普代克的小说《福特执政回忆录》。  相似文献   

7.
作为语用现象的预设,在文学语篇的建构和解读中具有重要作用。文学作者/文本和读者也处于交互式话语交流过程中。通常这种文学交流的预设具体表现为文类规约。文学话语比其他话语类型有更大的语用灵活度,可以更自由地采用或摆脱相关预设。从语用的角度分析作者遵守或故意违反预设的不同效果,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美国著名作家厄普代克的小说《福特执政回忆录》。  相似文献   

8.
20世纪以来网络会话语篇已逐渐成为除了传统书面语篇和口语语篇之外的一种常用语篇.网络会话语篇作为“互动着的书面语篇”在“网络”这个特殊环境下,某些方面出现变异,有着异于传统语篇的非常态现象.这些非常态现象也非日常的语用规则和会话规则所能解释,语用预设的“合适性”和“共知性”则可以很好地解释网络会话语篇的这些非常态之处.而且从语用预设的角度来阐释网络会话语篇的这些现象,有利于我们从认知的根本来理解网络会话语篇的意义构建  相似文献   

9.
系统功能语言学为与语用预设密切相关的情景语境研究提供了理论框架。运用能够体现情景语境功能特征的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来解释日常和科技会话语篇中语用预设的成因。  相似文献   

10.
对等性是翻译质量的一个根本方面,翻译质量评估中应从功能主义的角度考虑对等。翻译的主要任务是确立源语篇(ST)和目的语篇(TT)之间的对应,考虑源语篇作者的意图,同时产出的译文满足目的语读者的期待。相比于信息性语篇的翻译,文学翻译涉及多个因素,包含基于译者概念预设和文化预设的阐释,故应主要以原文与译文的语用及功能上的对等来评估文学翻译。  相似文献   

11.
从语篇的角度探讨预设在超句结构中的功能.认为,作为一种语用现象,预设与语篇的连贯性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为了使话语连贯,语用预设遵循着从左到右信息递增的原则和经济原则;语用预设决定着话语的适宜性和可接受性.  相似文献   

12.
《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是英国著名剧作家奥斯卡·王尔德的第一部社会风俗喜剧。本文从文学语用学视域出发,探讨语用预设如何帮助构建《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的语篇,认为语用预设在该作品的情节发展、人物塑造和主题架构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语用预设的妙用为该剧巧设话语焦点,构建了人物共享或者未能共享的知识场,从而构筑了一个悬念丛生、跌宕起伏的文本世界。  相似文献   

13.
大量使用名词化隐喻是英语政治新闻语篇的一个显著特点。文中从及物性和主位结构的角度探讨政治新闻语篇中名词化预设的语用基础。试图论证名词化是实现政治新闻语篇语用预设的一个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浅谈语用预设的分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语用预设的分类研究,在国内是个薄弱环节,成果甚少。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对语用预设作出不同的分类:根据其是否与实际相符,可分为真实语用预设与虚假语用预设;根据其在认知过程中的地位不同,可分为典型语用预设和非典型语用预设;根据话语"恰当性条件"的性质不同,可分为命题内容条件语用预设、预备性条件语用预设和真诚性条件语用预设;根据发话人对所构预设的确定情况不同,可分为确定性语用预设和不确定性语用预设;根据来源不同,可分为句子语用预设和语篇语用预设;根据交际角色不同,可分为发话人语用预设和受话人语用预设。对语用预设的分类,是预设理论自身建设的需要。对语用预设作出多视角的分类,不仅有助于明确这一概念的外延,而且有助于明确其内涵,有助于深化对预设本质特征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从信息传递角度探讨了主题衔接对语篇连贯性的影响问题。分析了语篇的语用含义与预设原则和对语篇信息传递的制约作用,划分并分析了语篇主题连贯性的两种表现形式。指出,主题衔接是构建语篇信息时应恪守的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16.
语用预设及其功能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预设是一个语用现象,是语用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在言语交际中扮演了重要的交际角色。本文从语用学的视角出发,结合语篇分析、信息焦点和文体效应等初步地讨论和分析了语用预设的基本特征以及在言语交际中的不同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7.
语用预设与跨文化语篇的理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预设作为一种语用推理 ,是一种依赖于语境的意义 ,它是说话人组织信息的策略 ,并受说话人对听话人所谈事物的熟悉程度的估计的影响。预设体现了语言使用者与语句之间的关系。语用预设的理解因民族文化背景的不同存在差异。探讨合适性和共知性这两个与语境关系密切的语用预设的特征 ,以利于在跨文化交际语篇中正确理解辨识语用预设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文化预设指"渗透在个人的世界观和行为中的那些抽象的、具有普遍意义和系统性的观点和看法".它是语用推理的条件,文化预设是使话语具有社会合适性的条件,是说话人对语境意义做出的设想.文化预设可在合理编排信息和优化语篇效果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如简化语篇表达,突出语篇信息,产生幽默效果等.  相似文献   

19.
基于以往的文学语用研究,揭示文学语篇的深层语用功能,即认知图式更新。受到元语用意识的驱动,作家通过构建独特的语言、语篇结构及世界图式以更新读者的认知图式,并对其今后的阅读产生长久影响。  相似文献   

20.
预设与语境和劝说者的意图有密切关系,预设理论为研究劝说行为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语用预设在构建劝说语篇和增强劝说力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劝说者利用人品预设、过程预设、内容预设和文化预设建立特定的话语假设,实现预设的劝说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