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代表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积极维护广大雇工的民主与自由权益、劳动与经济权益、保障与发展权益.由于受国共两党合作、苏联革命模式和革命形势发展的影响,中国共产党维护雇工权益的主张与实践呈现出灵活性、前瞻性和细化性的特点.尽管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对雇工权益的维护存在着"左"、"右"两种错误倾向,但是瑕不掩瑜,它推动了工人运动的发展与革命形势的高涨,促进了党组织结构的优化与力量的壮大,丰富与发展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相似文献   

2.
在新民主主义制度下,广大雇工具有政治上的主人翁和经济上的被剥削者的双重身份,这决定了中国共产党保障雇工权益政策与实践的复杂性。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工农民主政权在纠正左倾错误路线中,使雇工权益的保障逐步契合苏维埃根据地的实际。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民主政权坚持以民族利益为重,把阶级斗争放到次要位置,对雇工权益的保障体现出原则坚定性与策略灵活性的统一。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民主政权在与具体工作中存在左的倾向的斗争中不断完善雇工权益保障的制度体系。新民主主义制度下中国共产党保障雇工权益的政策与实践给后人留下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人将西部地区的发展视为一个关系全局的战略性问题,以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央领导集体依据不同时期的国内外形势,对如何发展西部经济,提出了不同的战略构想,并形成了一脉相承的中国共产党西部经济思想体系.党的十六大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从新时期中国和西部变化着的实际出发,对西部开发政策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形成了一系列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西部发展观,大大深化与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西部经济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4.
对秘密社会的争取与改造,是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毛泽东关于秘密社会的认识与策略贯穿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整个过程.并随着革命形势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其主要特征包括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经验的继承与发展、对秘密社会成员加以区别对待、注重对秘密社会成员的改造、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相关政策等方面.毛泽东关于秘密社会的理论作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毛泽东个人的创造性成果,也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相似文献   

5.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先后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农业政策,既在重视制定农业政策、依据形势变化调整农业政策方面具有共同特点,又在农业政策的指导纲领、阶级基础、政策侧重点、实施方式等方面存在着根本不同.通过对民主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农业政策异同的比较,可以得出对今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东西方缓和与国际战略形势的变化,为了扭转美国在对外贸易、投资与国际金融领域的颓势,制约日本的经济扩张及其对美国的经济挑战,美国开始对对日政策做全面调整.随着美国对日政策的调整,冷战时期存在的美日贸易、金融、科技、安全关系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从而使日本经济陷入长期衰退的泥潭.  相似文献   

7.
李国环 《中州学刊》2007,(6):171-173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是孙中山民生主义的原则。其"耕者有其田"的思想和理论,已经超越了旧式资产阶级革命的范畴,与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方针、政策、纲领有十分相似之处。孙中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限制资本主义发展的人,目的是防止垄断资本对劳动人民的残酷统治,与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阶段的经济纲领原则上相一致。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的形势政策观是中国共产党关于形势与政策的本质、特点和作用,关于分析形势、进行政策活动必须遵循的基本价值取向、原则和方法的总和.党的形势政策观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是党的形势政策观的基本观点的具体化,是关于"如何认识形势进行政策活动"的问题的回答,在党的形势政策观的基本观点指导下,中国共产党提出一系列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实事求是是党的形势政策观首要的原则和方法;矛盾分析法是党的形势政策观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从全局出发是党的形势政策观的重要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苏维埃区域劳资政策的调整经历了由各地苏维埃政权单独制定政策与法规到统一的《劳动法》出台,并在多次修正中与苏维埃区域实际的吻合度不断提高的发展过程。虽然苏维埃区域劳资政策“左”的错误倾向始终存在,但苏维埃区域劳资政策仍有其积极影响:全面保障雇工权益,巩固了苏维埃政权;加强劳动立法工作,把劳资关系的处理纳入法制化轨道;在与“左”倾错误的斗争中初步实现马克思主义劳资关系理论与中国国情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年来,与美国开展交往始终是其对外工作的重要方面。在革命和战争时期、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及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美国的认识都曾随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而发生重大调整,双方之间经历了从对抗到合作的多次磨合。九十年对美交往的历史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共产党处理对外关系的宝贵经验,使得我们党能够成功地在正确判断国际形势的基础上,从维护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出发,坚持独立自主、平等互利原则,以斗争促合作来推动中美关系的发展。推进中美关系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在客观认识中美力量对比基础上制定务实稳妥的政策,加强双方的交流对话以增进互信,拓展对美交往的渠道。而美国则需要尊重中国核心国家利益和重大关切,调整心态,接纳中国的发展和崛起。  相似文献   

11.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护是当前经济形势下不断释放劳动者就业动能,稳住经济大盘的内在要求。目前我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护在价值理念上仍然面临诸如是劳动者权益保护还是劳动权益保护的真假问题交织之幕,在制度规定上仍然面临法律位阶不高、制度规范调整滞后以及可操作性不足的诟病,在制度实施上仍然面临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护效果不理想、保护水平明显滞后等问题。以体面劳动、多中心治理和利益动态均衡为法理基础重塑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护的制度体系,基于劳动本身而非劳动关系来完善新就业形态用工的法律法规体系,创新并细化新就业形态用工关系的认定规则,健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护实施机制,优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护工会模式。  相似文献   

12.
张弘 《齐鲁学刊》2002,(6):127-133
西汉时期的工商管理政策具有鲜明的阶段性。前期 ,黄老主要的工商思想先后得以付诸实施 ;中期 ,实行的是剥夺工商权益、强化对工商业干预控制的管理政策 ;后期 ,则是随着盐铁会议的召开而对工商管理政策加以调整。经过以上三次较明显的波动和摇摆 ,在政治干预的总前提下 ,呈现出以暴力色彩浓厚的干预到经济手段逐渐加强的层次变化 ,而这一变化恰与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程度大体同步运行  相似文献   

13.
艾森豪威尔政府上台后,秉承了共和党的传统经济政策,即紧缩政府财政开支,限制政府开支规模;在对外经济政策上,则是力主自由贸易政策,削减对外经济援助规模,实行所谓的"贸易而非援助"政策.在艾森豪威尔第一届政府时期,不仅对杜鲁门政府时期对外援助机构做了重大调整,而且大幅度削减对外经济援助的规模.艾森豪威尔政府对外经济政策的调整,除了受共和党传统政策的影响外,另一重要原因是意识形态因素的困扰,即美国经济援助是否应该用于帮助受援国发展国有经济.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中国共产党人关于资本主义经济认识的历史考察 ,阐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时期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资本主义经济的意义与作用 ;论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行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允许和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历史必然性 ;说明了中国共产党人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政策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的一致性与创新性 ;同时从历史与实践的角度概括了邓小平理论关于资本主义经济认识方面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创新与贡献  相似文献   

15.
1949-1956年,中国处于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随着经济社会状况的变化,党对民族资本主义的政策也是不断变化的。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保护民族工商业的政策,在建国初期党形成了"利用、限制"民族资本主义政策,并在建国后加以运用和贯彻。在过渡时期,党将"利用、限制"民族资本主义的政策转变为"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党和政府对民族资本主义的改造,使中国社会进入到社会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16.
建国前中国共产党劳动立法的演变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前中国共产党在劳动立法上经过了艰难探索的过程。在早期中央苏区劳动立法中,由于主张劳资对立,将资方作为革命对象,因而立法对劳动者保护的力度过大,对资方的限制过多,其结果使得劳动立法不仅没有起到保护劳动者的作用,相反对苏区经济造成了严重破坏,最终也损害了劳动者的根本利益。此后,在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期间,党不断对中央苏区的劳动政策进行反思,在主张劳资双方共同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出了"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处理劳资关系的方针。建国前中国共产党在劳资关系政策上的演变,对当今我国的劳动立法同样有着极为重要的启迪和鉴戒意义。  相似文献   

17.
民族资产阶级是民主革命时期中共统战工作的重要对象 ,能否正确认识并对之实行正确的政策 ,对中共的事业有着重大的影响。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的实践中 ,在与民族资产阶级曲折的交往中 ,不断总结经验、深化认识 ,逐渐形成了一套对民族资产阶级的比较完善的政策和策略。  相似文献   

18.
近代以来,抵货运动和国货运动作为抵御外辱、富强中国的经济手段而得到社会各阶层和政党的参与和支持。中国共产党作为重要的政治力量,对抵货运动和国货运动的态度和行为随着其在政治生态中的角色转变而不断变化,经历了由五四时期和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参与、支持到"清党"、"分共"后的批判、否定再到抗战时期将其作为边区和根据地重要的经济和贸易政策的演变。其演变历程展现了在民族危机、政党冲突和经济发展约束下,中共政策的灵活性与适应性。  相似文献   

19.
陈锋先生所著<清代财政与货币政策研究>是系统研究清代财政、货币政策及其相关问题的重要著作,该书注重"制度"与"实践"的关系,不仅分析财政政策的制定,更着力于探究政策的实施过程,从更深层次考察政策演变的内在逻辑体系.全书对清代财政收入政策与收入结构变动、财政支出政策与支出结构、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调整等重大财政问题进行了翔实的考察,并分析了不同历史时期财政政策对于基层社会政治、经济诸多方面造成的影响.该书在深化清代财政政策及相关问题认识的同时,也提供了许多社会经济史研究方法论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工资,是指按照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以货币形式直接分配给劳动者个人的报酬.它是职工获取劳动报酬的基本形式,是贯彻社会主义按劳动分配原则和责酬相符原则的有效方法.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工资收入仍然是职工赖以生活、生存和发展的主要经济来源,是用以换取相应的个人消费品和生活服务的保证,直接关系到职工及其家属的切身利益.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不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