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智库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引导和推动智库建设健康发展,切实提高我国智库的国际竞争力,方能走出一条与大国地位相匹配的强库之路。在前人研究智库指标的成果基础上,经过系统深入的归纳和筛选,整合出科研及其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智库影响力等12项指标,以此形成体现智库实力的指标项目清单。在此基础上,挑选出得票数比率超过20%的7项指标,遵循指标设计四项基本原则,采用切实可行的网络问卷调查法和科学合理的评价流程,构建出智库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模型。  相似文献   

2.
中国智库研究由于起步较晚,在智库研究方法上有待提升。加强科学发展观视野的智库研究方法创新。应掌握综合梳理方法,用好用足政策;掌握比较分析方法,发挥比较优势;掌握非均衡性方法,统筹兼顾。今后一段时间,智库研究要发挥更大的功用,须抬头看路,突出国际视野和宏观思维;谋划思路,突出主流问题导向;活化出路,突出智库竞争力、公信力、传播力,进而提升智库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新形势下,大庆作为中国贡献最大、影响最大的资源型城市,在进入转型发展、全面振兴的"四重奏"关键时期,更需要具有相应规模、相应活力、相应水平的特色新型智库发挥重要作用.大庆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应在明确目标和任务的前提下,寻求切实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智库的生命力和价值在于其影响力,通过考察欧美等国家智库参与社会重大决策中的实践,基于政策网络理论构建了一个分析智库影响力的传递渠道和形成机制的综合性框架。在对制约我国智库发展的主要制度障碍和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加快我国智库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5.
政府智库与民间智库合作的制度条件主要包括开放的公共决策体制、共同的决策价值基础和对称的资源依赖结构。构建政府智库与民间智库的合作机制,应从以下方面着力:联合成立研究协会,搭建合作的组织平台;围绕研究主题,发挥合作的政策职能作用;成立智库合作发展基金,建立合作项目资助制度;提升研究质量,建立合作项目绩效的综合评价制度。  相似文献   

6.
智库研究的历史演进及其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智库起步于20世纪初,中国现代智库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不过30年发展历程。基于智库对于中国未来发展的重大现实意义,对智库研究工作进行了全面回顾,并对未来智库研究工作进行了预测。中国未来智库发展,应建立智库研究机构,创立"智库学"学科,创新智库研究方法,加强智库研究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7.
智库是政府的“外脑”,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智商和政府的理性。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特别是充分发挥民间智库的作用,是党和政府进行科学民主决策的迫切需要,对于提升国家软实力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论文从分析京津冀智库产业区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入手,提出京津冀智库产业区发展的总体思路、战略构想,并基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给出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智库产业区的具体举措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智库的科学分类与准确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智库进行合理分类与准确定位是智库发展的必然。现阶段中国智库的分类标准普遍采用外部标准,并形成了独特的圈层结构和依附属性。智库分类不清、定位不明、评价缺失的不足限制了智库的质量提升。智库的分类需要以其内部因素作为分类标准,形成以研究目标和研究领域两个维度的分类体系,从而形成多样化、分层次的智库类型。未来中国智库发展的要义,在于遵循智库发展的内在规律,依托于科学分类,准确定位,更多按其内在发展机理来优化结构,提升质量,谋划发展。  相似文献   

10.
刘宁 《重庆社会科学》2012,3(3):103-109
现代意义上的智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具有功能专业化、综合化,研究实用化、规模化,类型多样化、多元化和视野国际化、超前化几个特点。借鉴世界智库发展的经验,结合中国实际,推进智库的发展要明确定位。提高认识,发展中国特色智库;规范管理,制度保障,逐步推出有较大影响力的知名智库;转变观念,强化措施,积极推进民间智库的发展;善用载体,加强宣传,扩大智库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相似文献   

11.
智库产业化并不是要改变智库的本质属性。而是借鉴生产性部门产业化的生产组织方式和市场化的资源配置方式,通过产业化、市场化的手段,提高智库机构的运作效率。促进我国智库产业化发展.应大力发展各类智库机构,特别是民间智库;制定智库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对不同类型的智库实行分类指导;引入智库产业发展的竞争机制;建立科学的智库产业发展评估指标体系;加强我国智库机构的专业化建设,努力打造龙头型智库机构:完善智库产业发展的社会配套环境,努力构建全国、区域性智库产业网络;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整合学术资源,努力营造智库产业的网络互动氛围;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研究人员的学术能力,夯实智库产业发展的人力资源基础。  相似文献   

12.
麦甘及《全球智库报告》对智库的认定并不以独立性为主要标准,而将研究、分析和参与公共政策的研究机构都视为智库。这种宽泛的定义标准与中国学者的观点较为一致,也符合中国智库的现实状况。《全球智库报告》低估了中国智库的实际数量与规模,其相关结论不具权威性和公信力。当然,这并非否认该系列报告在其他方面的重要贡献。中国智库的主要问题不在其数量,而在其质量。中国智库应抓住时机,加强横向联系,努力培育一个富有竞争性的思想市场,提高智库的社会责任感,使智库政策产品经受住实践的检验,更好地服务决策和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3.
我国民间智库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分别是“萌芽与初兴”阶段和“复萌与多元”阶段。其影响力逐渐增强。基于民间智库核心价值与发展环境耦合的视角,民间智库的多元发展环境开始改善,但其核心价值的呈现仍有待提升。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大,特别是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民间智库逐渐进入了健康发展期并显示出清晰的特点:民间智库的研究改变了原来与政府的方针政策相去较远状态,以更积极、更稳妥的方式关注社会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转向更“务实”的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探讨;越来越重视对于发达国家智库的学习和交流;越来越重视通过多元化的途径积极影响社会舆论。民间智库在发展趋向上,将作为体制内智库的重要补充,从各方面争取更多的有利条件;将越来越积极地与官办智库携手,互相补充,共同发展;将越来越显示出专业化特色。  相似文献   

15.
徐晓虎  陈圻 《学术论坛》2012,35(7):170-173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党委政府决策环境的日益复杂,中国智库实现了快速发展,目前智库数量已居世界第二。其中,地方智库的快速崛起是近年来中国大陆地区智库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为了进一步提升中国的软实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未来一段时间中国智库面临着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应当遵循多元化发展、国际化竞争的新型思维,主动加强与党委政府、企业、高校、媒体及社会公众的沟通交流,努力使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成果更加贴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更加贴近党委政府的决策需求。各级党委政府要为智库加快发展创造更加宽松的成长环境、提供更加优惠的扶持政策。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社会转型不断深入,做强民间智库的呼声日益高涨。但目前中国民间智库整体实力不够强,与官方智库相比居于弱势,政府对其认可度也不高。中国民间智库的发展首先应理顺同政府之间的关系,积极寻求与政府的沟通、合作路径,提高政府的理解和认可度,促进智库研究成果转化政府的公共政策,进而实现民间智库的自我价值。  相似文献   

17.
大力培育和发展民间智库是健全我国智库体系、实现政府决策科学化与民主化、提高政府决策效率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现阶段我国民间智库培育和发展中存在着自身建设规模小、机构不健全,人员组成单一、流动性差,专业人才缺乏、专业化程度低,经营运转身份不明确、注册难,缺少资金来源,政府抵触,信息支持不足等问题。相应地,培育和发展我国民间智库的对策措施,就是着力解决民间智库自身建设和外部运行两方面存在的制约问题。  相似文献   

18.
李钧 《南方论刊》2022,(3):64-65,71
新型特色智库建设是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智库期刊作为智库发布和转化研究成果的重要平台,办好智库期刊对推进新型特色智库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和积极作用.文章梳理总结了我国智库期刊的办刊情况及其特点,并以《全球化》杂志为案例进行了具体分析,以期为《城市观察》杂志等智库期刊的发展带来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9.
智库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软实力的提升为智库建设的机制创新创造了有利条件。但在新时期新的历史条件下,由于体制内官方智库的非自主性、体制外智库发展的滞后性、智库设置和定位的模糊化、智库建设和发展的保障不足等仍影响着国家软实力的提升。不断加强官方智库建设,高度重视半官方智库建设,加大民间智库的扶持力度,引导大学附属型智库的积极发展,建立各类智库的互动合作机制,是我国进一步提升国家软实力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知识城市建设与新智库的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奈斯比特的新著<中国大趋势>包含了很多创新见解,而作者获得这些创新见解的基础在于其拥有一个新兴智库和一批智库型人才.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没有智库就没有理论创新,智库既是城市、地区软实力的重要体现者,也是知识城市的促进者,知识城市的发展与新智库以及智库型人才之间彼此存在着重要的关联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