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由于特殊的生活经历和历史背景,赛珍珠的家园情感结构非常复杂。在自传《我的几个世界》中,赛珍珠叙述了对出生地西弗吉尼亚州以及成长地中国镇江这两个家园的特殊感情,同时,也阐述了自己回到美国后在青山农场建构一个融合中美文化特色的新家园的努力。这些家园叙事一方面展示了赛珍珠作为一个漂泊者独特的心路历程,另一方面也同时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其复杂的身份认同以及诸多文学作品中的相关家园叙事。  相似文献   

2.
1990年代以来,国际文学学术界出现了世界文学理论研究热。这一热潮产生的背景是:歌德的世界文学理想在全球化时代衍生出许多问题,激发了许多新的可能性。讨论的世界文学理论热点问题有:重新定义世界文学,将其看成是民族文学的椭圆形折射;世界文学的发展模式是从古代"马赛克式"的拼贴向近现代的一体化、体系化转变,原先独立发展的文学逐渐被征服、同化,演变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即世界文学体系;世界文学作品是由译本构成的,是融合了源语文化与译语文化的混杂、共生作品;世界文学话语在进入实践层面时,既包含了对普世价值的追求,也会传达特定的民族倾向和区域立场,因此世界文学是一个复数的存在;世界文学观念总体上经历了一个范围不断扩大、欧洲中心主义思想逐渐弱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文化型思维方式是高校德育创新的基础。在全球化背景下,高校德育的目标是培养兼具世界性和民族性于一身的世界公民。为此,应该借鉴西方国家先进的公民教育理念与思想,并按照全球化的要求向世界公民教育推进,同时还要强化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优秀部分——民族精神的教育。  相似文献   

4.
以赛珍珠的《我的中国世界》为例,从赛珍珠与鲁迅,赛珍珠看汉人与满人之关系,赛珍珠看中国传统教育,赛珍珠看"五四青年"及"五四新文学运动",赛珍珠看中国女性解放五个方面对赛珍珠与中国文化的隔膜进行了探讨。认为,与同时期的中国女性作家相比较,鲁迅所言"中国的事情,总是中国人做来,才可以见真相"有它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和合文化",即和谐、融合之文化,是"和谐世界"理念的思想渊源。传播"和合文化",使世界了解中国何以提出"和谐世界"主张,消解国际社会许多人对中国快速发展产生的种种不安。倡言"和谐世界",契合不同文化内涵的"和谐"理念,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发掘人类文明宝库中共有的文化资源。文化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为"和合文化"传播提供了现实的文化语境,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为"和合文化"传播赢得了民族文化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6.
莫莉:文化杂交和世界文化的象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文学批评界已广泛认同于对《尤利西斯》的主人公布鲁姆和斯蒂芬的文化诠释,认为他们是民族边缘文化和艺术边缘文化的化身,但对女主人公莫莉的诠释依旧局限在性别诠释的框架之内。作为"布鲁姆通向永恒的护照"的莫莉有充足的理由带有一种文化诠释的可能。笔者认为,莫莉乃是摈弃了狭隘民族主义和殖民主义偏见的富于广泛的包容性和无限生命力的世界文化的化身,她与数个性伙伴的关系乃是爱尔兰民族文化和英国文化杂交的象征模式。莫莉的形象寄托了乔伊斯对爱尔兰民族文化的期望以及他的世界文化理想。  相似文献   

7.
张承志在开始小说创作之初就确立了“为人民”的原则,他的小说世界中有着特殊的民族文化背景(蒙古草原文化、天山文化枢纽和回族伊斯兰文化),由此确立了个人创作上的风格。但在1983年之前,他的小说创作中有一个基本的主题,即在描写个人角色的转变中重塑一种价值和经验形式,这多少也折射出了作家本人曾经经历过的人生阶段。  相似文献   

8.
"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反映了新时期中国外交思想和外交政策的重大变化,是中国外交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它是一种充满民主精神、具有全球眼光的全新的世界发展观,已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重视和广泛赞同."和谐世界"理念具有深厚的思想理论渊源,既吸收和借鉴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有益思想,又是对中国几代领导集体和平外交思想的升华.  相似文献   

9.
谚语是人民思想的结晶,是语言中的精华。俄汉谚语作为俄汉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俄汉民族文化最妥善的保存者和最集中的体现者。它包含了俄罗斯民族与汉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性格特点、历史现象、民族传统、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因素。对于研究俄汉民族的文化特点来说,谚语是最现成的、最形象的、最言简意赅的语言材料。本文以语言世界图景理论为基础,对舍有俄汉两民族文化现实的语言单位——谚语进行分析,旨在总结出俄汉谚语中反映的语言世界图景。  相似文献   

10.
作为20世纪社会发展重大特征的全球化,已成为21世纪时代发展的历史前提.面对全球化,马克思主义必须给予理论上的关注与回答.一百多年前马克思最早提出了全球化的理论预设--"世界历史"思想.他在批判、继承黑格尔的思想的基础上,提出随着生产力、交往和分工的发展,各民族的"历史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世界的历史";各民族融入世界历史的道路是不一样的;并从交往角度研究世界历史问题,确立了一种崭新的历史观,这对我们今天正确认识各国发展道路,制定新的社会发展蓝图仍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从1834年到2074年的四个甲子构成世界历史的甲子史期,对中国和世界都至关重要。甲子一以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完成了世界的系统化。甲子二作为分系统的中国实现民族解放,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系统的结构。世界系统在甲子三中经历大曲大折,中国在曲折中宣布和平崛起。只要应对得好,中国将在甲子四实现民族复兴,世界系统将抛弃霸权主义,开始考虑如何建立后资本主义社会。但随着甲午年新的回归,日本军国主义的孤魂野鬼也在文化和政治上回归。由此引发了一场文化战,只有彻底揭露日本右翼势力的反动性、疯狂性和欺骗性,打赢这场文化战,才能避免东亚不再被拖入战争,确保中华民族的复兴和世界的永久和平。  相似文献   

12.
晚清以降,有心知晓世事,探究世变由来,思考因应之道的中国知识人,共同经历了一段可以名之曰追求"世界知识"的思想旅程,以包罗万象的"知识仓库"为凭借,汲引足可激荡多样思考想象的"思想资源",带动了"概念变迁".因此,如果可以针对具体的个案开展细密的考察,对于阐释近代中国的"世界知识"如何被创造生产,从而对近代中国思想文化世界的洪流,应可提供另一个角度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3.
赛珍珠作品<同胞>(1949年)中的"桥"与<北京来信>(1957年)等作品中的"信"是赛珍珠着意突出的两个沟通性意象,它们既是对她一贯坚持的"人桥"使命的强调,也蕴涵着某种无奈的焦虑与绝望:除了环境、距离等自然因素之外,还有诸多社会性因素影响着跨文化间的正常沟通,而后者往往决定着"桥"的畅通、"信"的投送.深入分析"桥"与"信"在赛珍珠作品中的意义指涉和叙事功能,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位世界公民所坚持的多元对话、沟通的思想,并借此体会她对中国知识分子命运的深切关注.  相似文献   

14.
语言世界图景是语言文化学的核心概念。在阐释这一受民族文化制约而形成的概念的同时,试图对俄罗斯民族在社会文化生活经验和活动方式中渗透的语言世界图景的民族文化性进行分析,阐述民族文化决定语言世界图景的形成。研究语言世界图景将对跨文化交际和现代外语教学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当代中国文学对待世界文化,经历了一个从平等自尊的片面接受,到孤绝迷狂的终止接受,再到全面开放但自惭形秽的急切接受过程,在“东方服从西方”的总体性世界文化格局中,尚未能够清醒地确立起无愧于伟大民族的制高点。这个过程所给予的启示是:世界范围的精神文化接受不能简单地被理解和处理为政治认同或排拒,当代中国文学必须重视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性文化视野,在强键、丰富和更新民族传统的同时,坚持独立自在的民族本体精神,以自己的独特话语向世界发言  相似文献   

16.
自近代由民族国家组成的国际关系体系建立以来,世界民族关系格局经历了欧洲旧均势下西方工业民族对非工业民族的殖民扩张——欧洲新均势下世界范围内压迫民族与被压迫民族的两极对立——两次世界大战后觉醒的被压迫民族与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对峙——冷战结束后国际民族关系呈多层交错格局的嬗变。过往经历及现实境况表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引发世界民族矛盾的根源;经济自主与政治独立相辅相成;处理不同层面的民族关系问题不能忽视民族主义因素;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构建平等、互利、和谐的世界民族关系格局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7.
胡锦涛"和谐世界"思想的提出,反映了新时期中国外交思想和外交政策的重大变化,是中国外交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探讨了"和谐世界"与"和谐社会"的逻辑关系。深入剖析了"和谐世界"思想的精神蕴涵:以国家平等为前提,以和平共处为基础,维护并体现全人类的共同愿望;以国际合作为契机,以广泛交流为媒介,寻求和拓展全世界的共同利益;以互利共赢为宗旨,以和平发展为主题,促进并实现全世界的共同发展和普遍繁荣。概括指出了建设"和谐世界"思想所具有的现实针对性、思想创新性和文化包容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我们普遍用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去阐释马克思的"世界文学"理论,但这种阐释方式存在诸多局限。马克思的"世界文学"理论作为诗学理论,与浪漫主义思潮有着内在的不可分割的有机联系,浪漫主义对差异性、非决定性以及一体化与个体化统一的有机整体原则的尊重,深刻地影响了马克思的"世界文学"理论的知识形成、本质结构和形态特征。"世界文学"本质上代表着人们对未来社会生活的一种价值理想,这种世界主义的价值理想与浪漫主义的精神特质内在地融合起来,构成我们所试图理解的马克思"世界文学"理论的本质内涵。浪漫主义的价值理想、有机整体原则以及独特的辩证法思想,是我们理解"世界文学"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思想资源和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19.
《中国今昔》是赛珍珠最后一部介绍中国文化的力作,也是作者人生经历与文化思想的一次回顾和总结。全书充满着作者对中国的深深眷念、对东西方文化交流与世界大同的殷殷期盼。尽管其中不时流露出的作为多元文化产儿的赛珍珠在文化身份上的焦虑与遗憾以及作者在某些问题上的视角局限和对新中国认识的不足,致使这曲"天鹅之歌"难免掺杂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但总体而论,其文化价值与当下意义均属可圈可点,足应引起赛珍珠研究者的关注与重视。  相似文献   

20.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历经两千余年,远播海外,辐射周边国家,形成了影响世界的儒学文化圈,对世界文明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儒学文化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儒家的道理正大恢宏,值得世界采用,它引领人类不断献身社会改革,是一种内在的文化原动力,是儒学献给人类的宝贵财富。只要以仁者爱人之心、"和而不同"、"天人合一"的思想和态度,建立互助互爱的社会秩序、互敬互爱的国际关系,那么,世界和平便可早日到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