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卢静 《青海社会科学》2006,(5):96-98,142
《考工记》是古代关于百工技艺的文献,蕴含着丰富的美学思想。然而,对这方面尤其是对建筑美学的研究较为薄弱。本文从建筑艺术的角度对《考工记》进行研究,认为它体现了“正”美和“奇”美的辩证统一,并以“执正以驭奇”的审美终效,获得巨大的艺术魅力。它所奠定的重要美学法则,对我国建筑的设计与规划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明末西学入华之后,传统士人在研究西方技术知识的同时,以西学为镜,开始重视对于传统《考工记》器物制度之学的研究,戴震的《考工记图》即是这一研究的代表作.笔者意图通过对《考工记图》撰著的历史背景、戴震研究器物学的历程以及《考工记图》对考据学方法的应用等诸多问题的细致梳理、考据,还原明末清初西学东渐特殊的历史时期西方科学技术对于传统“考工”之学影响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考工记》“匠人建国”略议戴吾三《考工记》被大多学者认为是齐国官书,它是我国古代手工业技术规范的重要典籍。《考工记》"匠人建国"节讲的是建设城邑的求水平、定方位的测量问题:"匠人建国,水地〔以悬〕,置以悬,以景。为规。识日出之景与日入之景,昼参诸日中...  相似文献   

4.
《乐论》是古代藏族的主要音乐理论经典,总结了13世纪西藏音乐的实践经验,阐述了藏族古代音乐创作和表演的思想,对藏族的音乐实践产生重要的影响。《乐论》在阐述其音乐创作和表演的思想中,表现了“以和为美”的美学思想和原则,揭示了音乐艺术的一般关学规律,反映了藏族传统社会生活、宗教和人生观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乐记》是中国美学史上第一部系统阐发艺术特征和艺术规律的美学专著。它总结了自《周易》、《尚书》以来先秦儒家的文艺美学思想,开启了两汉的儒家文艺美学思想,它的出现标志着儒家美学思想在理论形态上已经发展到比较完整和成熟的新阶段。这一著作为我国古代文艺思想和美学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坚实  相似文献   

6.
《考工记》凝结着浓浓的科学文化哲学思想.概而言之,即“科学、文化、生活、生命”和谐统一的理想愿景;“生物、富国、养民、功用”融会贯通的价值追求;“艺术、理性、精致、标准”珠联璧合的审美创造;“致知、求真、尚智、务实”精益求精的觉慧笃行等等思想,其创新之处正在于它把自然、科学、文化、生活、生命真正有机地贯通了起来,实现了科学生活的人文复归,避免了西方式的“主客二分”模式而造成人与自然的对立进而导致人类生存环境恶化的后果.挖掘、研究《考工记》所蕴涵的丰富的科学文化哲学思想,对于现今以及未来科技、科学的发明、发展和应用方向必有悠远、宏博、重要的导航作用;对于医治当前已经局部凸显的“科技、科学异化”之疾也有妙手除病之功、良医回春之用.  相似文献   

7.
《考工记》的科技史料价值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书灿 《殷都学刊》2005,(2):102-106
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史上的重大创造和发展时期。成书于该时期的《考工记》一书,包含有极丰富的科学技术知识,包括车辆和青铜器的制造,弓箭的制作,染色和皮革的加工,城市和宫室的规划与设计。手工业工匠在生产实践中发展了数学、力学、声学和化学方面的知识,其对于研究我国古代的物理史、数学史、化学史、建筑史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讲话》是一部紧密结合中国实际并独具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美学论著,它根据解放了的新时代的人民大众对文艺的要求,提出了表现“新的人物,新的世界”的中心课题,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文艺为人民”这一“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围绕这一问题,《讲话》就普及与提高、文艺与生活、政治与艺术、歌颂与暴露、世界观与创作方法、批判与继承、艺术家与群众等一系列对立统一的矛盾范畴进行了辩证分析,从而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美学思想。因此,从理论上讲,《讲话》是对于马克思早期《手稿》中所包含的以唯物实践观为基础的美学思想的重大发展;而半个世纪的实践证明,《讲话》是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和培养几代革命文艺工作者的马克思主义的教科书。  相似文献   

9.
(一) 我国傣族最优秀的文化遗产之一——《论傣族诗歌》一书(以下简称《诗论》),翻译出版己十多年了。当1981年这本书出版时,在文化界曾引起一场不小的旋风。人们争相研读、品味,并纷纷从各个方面高度评价它的发掘。十年过去了,现在来看,当时的评价并不过份。傣族《诗论》无论其思想内容,还是学术价值都不亚于古代的西方诗学理论和汉族古代文论。《诗论》呈献给我们的美学思想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它的诗学本体论。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是公认的西方诗学的奠基性著作。《傣族诗论》应该说是我国傣族诗学理论在古代的集大成之作。如果说亚里士多德《诗学》的主要贡献是确立了西方美学的主要概念并第一次用科学的观点、方法来阐明美学概念,研究艺术问题,那么,傣族《诗论》的主要贡献则在于第一次从诗学本体的角度揭示了诗歌与宇宙起源,人类起源乃至于语言发生之间的关系。《诗论》全书共分九章,其中七章都是探讨宇宙起源、人类起源乃至于语言的产生、文字的出现以及它们和诗歌(艺术)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作者在全书的结语部分说:“归纳以上所讲的一切,最后的结束语是:有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 ,《易传》在中国古代美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它综合儒道 ,而又独具特色 :“人与天地参”是中国古代美学天人合一思想最初较系统的表述 ;“阴阳刚柔”从哲学上为中国古典审美形态作了划分 ;“立象以尽意”则是中国古代意象理论的滥觞。  相似文献   

11.
尽管,《诗经》没有理论形态的美学思想,但它作为人对现实的审美产物,其本身就蕴涵着十分丰富的审美意识和潜美学思想。它是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奠基石之一,也是中国古代诗歌美学滋生的沃壤。  相似文献   

12.
一艺术方法或创作方法是指艺术创作上的“思想与方法。”这一概念不但包括具体的“创作法则”,也包括法则所依据的“思想原则。”文学艺术事物上所谓“方法”不同于一般物质科学上的技术与方法,不能没有思想原则。文学艺术,其具体的创作法则不提到“思想原则”上,是看不出什么意义来的。而艺术方法,不能没有意义。现实主义,尤其如此。现实主义其意义与原则性之强,已到了这样的程度:它一方面是艺术方法,一方面已逼近了一种艺术思想或美学观点的高度。因此,可以说,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是带  相似文献   

13.
《哲学小辞典》“儒法斗争史部分”,是一株为“四人帮”篡党夺权制造舆论的毒草。此书唯心主义泛滥,形而上学猖獗,尤令人可恶的是:它既引经据典,装腔作势,借以吓人,又偷换引文,伪造证据,欺骗读者。这里,试举《龚自珍》一条为例:此条一开始就给龚自珍戴上“法家”的桂冠,为了说明“龚自珍猛烈抨击儒家的反动思想”,煞有介事地说,龚自珍“在诗中写道:‘我疑经籍志,著录半虚哄,我生恶周孔,《考工》特喜诵’。认为儒家的‘经籍’多半是虚伪的,他讨厌周公和孔丘的说教,却喜欢阅读《考工记》一类科技方面的书。”依此看来,它引录原诗,“照”诗阐释,似乎可信了。然而,一查《龚自珍全集》,就立即发现上述引文被斩头去尾,拦腰切断,而且私装假货,偷换原文。按龚自珍原诗是这样的:“唯有《孟》七篇,千秋等尘封,我疑《经籍志》,著录半虚哄,义与歆、莽违,下笔费弥缝,何况东汉年,此书未珍重。余生恶《周礼》,《考工》特喜诵”。《哲学小辞典》所称引的,就是这一段。它先把“唯有《孟》七篇,千秋等尘封”的头砍掉,  相似文献   

14.
《西游记》文本潜藏着儒道释三种思想混杂的“生命即游戏”的美学主题,表现等级森严的世界模式和“取经修正果”的人生价值观.在艺术表现方面,混合的母题结构和循环的叙事策略及其重复性的空间描写构成其审美特性.简言之,《西游记》是一部思想内涵有限和呈现世俗化美学趣味的民间文学文本,游戏性和娱乐性是它最重要的艺术价值构成,荒诞和非理性则是其重要的审美修辞.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同志的美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重要发展。毛泽东关于文艺美学的论述,包括美论,是其美学思想的主体或核心部分,它最集中地体现于《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本文试就毛泽东美学思想的一个本体构成,即典型美、崇高美、理想美,作一专题性探讨。从艺术规律看典型美典型、典型化,是文艺审美创造的一个基本规律和美学原则。毛泽东非常重视艺术典型的典型化规律,并对此进行了深刻的理论概括:“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而更带普遍性。”“例如  相似文献   

16.
评黑格尔《美学》体系的构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学》是黑格尔后期成熟的美学思想的汇集和总结,它集西方古典美学优秀传统之大成,代表着德国古典美学的顶峰,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成体系的美学科学专著之一。《美学》是黑格尔整个哲学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但它本身又是相对独立,有自己完整的体系。恩格斯对黑格尔的《美学》很赏识,认为这部著作在美学领域里“起了划时代的作用”。作为一部成体系的美学著作,《美学》的结构是完整而严谨的。它有自己的中心思想与贯串线索,有独特的主干与分支。乍看起来,这部洋洋百余万字的巨著涉及面极广,从美学的对象、方法和美、美感、自然美、艺术美等美学基本问题,到艺术创造与鉴赏、艺术史与艺术分类,无不作了多层次多侧面的详尽分析和探讨,似乎很难找到它的中心线索。但实际上,这个中心线索是存在的,它就是“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说。“理念感性显现”说是支撑着黑格尔整个美  相似文献   

17.
悟妙与审美--中国传统美学中心范畴的选择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宝春 《江淮论坛》2003,(4):143-145
"妙"和"美"是中国传统美学的两个重要范畴,两者之中"妙"高于"美","妙"超越了"美","妙"是中国传统美学的中心范畴,中国传统美学的许多主要范畴都与它相关.悟妙是中国传统美学主要的精神活动和最高的精神境界,是自然、人生与艺术的相通点,它是我国古代思想家、艺术家在道家思想基础上融合儒家、佛家思想而逐渐形成的,它体现出中国传统美学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8.
任何理论的创造,都有个逻辑与历史相互统一并在统一中循环往复向前深入发展的过程。在西方美学史上,“距离”这个概念获得较明确的美学意义,和爱德华·柏克的《关于崇高与美的观念的根源的哲学探讨》一文有直接关系,而“距离”发展成为一个美学命题并且首次获得一个较完备的美学理论型态,则与爱德华·布洛的论文《作为艺术要素和审美原则的“心理距离说”》密不可分。这里我们通过回顾西方古代尤其是古希腊美学思想历程,进一步探讨“距离”的诸种美学意义。在古希腊美学史上,毕达哥拉斯学派有独特的意义。这一学派的基本美学观点,直…  相似文献   

19.
荀子是先秦儒家文化的批判继承者,荀子的音乐美学思想集中反映在《荀子·乐论》中.以“性恶论”的人性观和“明于天人之分”的天道观为基础,形成了特色独具的“中和之乐”音乐审美观及“美善相乐”的音乐美学思想,在我国古代音乐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并且对中国音乐美学思想的发展演变影响深远.荀子音乐美学思想为丰富和发展我国音乐文化做出了突出贡献,也对当代音乐美学思想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0.
《太平经》的民间道教思想中包含了丰富的美学思想 ,既是汉魏时期中下层老百姓美学意识与宗教思想相结合的产物 ,又是中原古代文化中审美文化的宗教化和民众化。《抱朴子》既是学者型学术著作 ,又是神仙道教理论思想体系的集大成 ,体现了上层人士、上层知识分子的神仙道教理想及其美学思想 ,具有江南文化色彩。两相比较 ,《抱朴子》的神仙道教美学思想 ,既是古代道家美学理想的宗教化 ,又是古代神仙理想和魏晋美学理想的结合 ;同时 ,它既是早期道教包括《太平经》在内的美学思想的主流化发展和理论提升 ,又是早期道教美学意识、美学思想的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