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在高校教学与管理工作中,学生的情感心理过程对学业的影响,事实上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人们往往认为,那些不想学习,考试不及格,不能正常完成学业的学生,是不思上进,缺乏理想与意志,不可雕塑的“朽木”。然而,基于管理工作的实践和研究,笔者认为:每个人都有这样或那样的成就动机,情感心理过程是影响大学生学业的最重要因素。因此,教学与管理工作中,注重大学生的情感研究,因势利导,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是改善大学生学习状况,促使其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2.
在线学习是一种完全不同于传统学习的新型学习方式,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情境下,对于高校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保障学生完成学业具有重要意义.结合调查发现高校本科生在线学习时会出现在线学习体验不佳、学习压力较大、产生消极情绪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教学改革与创新、教学平台系统完善、给予学生情感支持3个方面提出指导建议,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在线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3.
张松德 《云梦学刊》2009,30(6):113-115
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存在,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从群体的基本特征看,大学生弱势群体表现为家庭一经济弱势、人际一心理弱势、学习一学业弱势三种基本类型。加强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思想道德教育.完善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扶助政策,是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内在要求。对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关怀,不仅要体现在表层的解决其生活困难和学习问题上,更要关涉学生深层次的思想道德发展问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探索出一条有效的教育途径,使大学生弱势群体道德发展收到实效。  相似文献   

4.
当前,媒介文化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如何与媒介共存,使媒介为每个人和社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己成为我们必须理性面对的课题,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凸显。但是,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尚未普遍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状况不容乐观。高校媒体应充分发挥优势,主动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进行环境建构,是我们当下的应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浅谈高校班主任的教育管理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班主任的教育管理工作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工作。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和对人才不同规格的需求 ,作为高校的班主任应该从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做好入学教育、学习指导、班级管理等工作 ,是做好班主任教育管理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冯强  陶炜 《江西社会科学》2019,39(7):245-253
学业倦怠是目前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通过江西省6所高校共704份问卷调查,基于大学生群体的视角研究手机依赖、自我客体化、学业倦怠三者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有超过50%的大学生属于手机高度依赖;大学生手机依赖与学业倦怠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自我客体化与学业倦怠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自我客体化会对手机依赖和学业倦怠的相关关系产生调节作用。高校应该注重教育管理和学生个体心理疏导,家庭和社会更要形成监管合力,帮助大学生克服手机依赖,使其认识到学习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7.
当前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为此,要以全局观念、全面发展的理念,对大学生学业规划进行分类指导;要根据专业特点,加强学生社会实践环节的指导;要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时间管理理念",采取多方配合及时纠偏等措施,提高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指导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策略刍议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如何提升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已成为各地方高校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分析,从政府、高校、用人单位以及毕业生自身四个行为主体方面探讨了有效提升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周家华 《云梦学刊》2012,33(3):123-126
新时期我国高校道德责任教育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重要,如何提升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责任感与道德责任能力。根据我国新时期的社会实践,积极探索高校道德责任教育的有效策略与方法是我国高校道德责任教育面临重要的时代课题。根据时代需要与我国社会发展实践,高校道德责任教育要围绕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培养大学生的道德责任分析与判断能力,在实践中提升大学生的道德责任意识与道德责任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0.
“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更要将学生学习质量作为衡量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深层学习是动态的过程,基于学生认知、学习参与、全身心投入所能达到的良性学习状态。高等教育要走出学术实证的传统模式,建立基于实践的深层学习环境,来提升和改进大学生学习质量。立足深层学习视域,从提升高校教学有效性上,梳理深层学习的内涵与要义,透析影响大学教学有效性的主要因素,从教学目标、大学生认知起点、教学方法、学业评价等方面提出促进策略。  相似文献   

11.
High school teachers evaluate and offer guidance to students as they approach the transition to college based in part on their perceptions of the student's hard work and potential to succeed in college. Their perceptions may be especially crucial for immigrant and language-minority students navigating the U.S. educational system. Using the Educational Longitudinal Study of 2002 (ELS:2002), we consider how the intersection of nativity and language-minority status may (1) inform teachers’ perceptions of students’ effort and college potential, and (2) shape the link between teachers’ perceptions and students’ academic progress towards college (grades and likelihood of advancing to more demanding math courses). We find that teachers perceive immigrant language-minority students as hard workers, and that their grades reflect that perception. However, these same students are less likely than others to advance in math between the sophomore and junior years, a critical point for preparing for college. Language-minority students born in the U.S. are more likely to be negatively perceived. Yet, when their teachers see them as hard workers, they advance in math at the same rates as nonimmigrant native English speaking peers. Our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importance of considering both language-minority and immigrant status as social dimensions of students’ background that moderate the way that high school teachers’ perceptions shape students’ preparation for college.  相似文献   

12.
心理咨询是近年来兴起的培养提高大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一项综合服务,结合大学生心理咨询积极开展阅读辅导是高校图书馆的一项重要工作,目前大学生的现状要求高校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咨询服务,高校图书馆要加强心理咨询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加强和规范学生读者心理咨询和阅读辅导工作,不断提升心理咨询和阅读辅导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13.
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及道德行为对大学生有着直接的影响,佳木斯大学青年教师占全校教职工总数的34%,青年教师党员占党员总数的35%,掌握青年教师的思想脉搏,积极吸收优秀青年教师加入党组织是新时期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4.
Recent research has argued that familism, defined as a cultural preference for privileging family goals over individual goals, may discourage some Latino/a youth from applying to and attending college, particularly if they must leave home (Desmond and López Turley, 2009). Using data from the Education Longitudinal Study, we find that Latino/a students and parents indeed have stronger preferences than white students and parents for living at home during college. For students, most differences in preferences for proximate colleges are explained by socioeconomic status, academic achievement and high school/regional differences. Moreover, controlling for socioeconomic background and prior achievement explains most racial/ethnic gaps in college application and attendance among high school graduates, suggesting that familism per se is not a significant deterrent to college enrollment above and beyond these more primary factors. However, results indicate generational differences; cultural factors may contribute to racial/ethnic gaps in parental preferences for children to remain at home.  相似文献   

15.
柴渭  赵颖 《学术探索》2013,(3):150-153
在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成为高校改革的中心工作。与此相适应,高校学生工作的内涵较之过去发生了显著变化,伴随着教育教学改革、学生群体特征的变化以及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全面与多元化,使得承担高校学生工作主要任务的辅导员队伍面临新的挑战。如何以学生成长为导向,转变工作理念、调整工作方式、提升工作水平,在高校育人工作中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是新时期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相似文献   

16.
"边缘化"学生是指行为超出正常规范、学业严重不佳的学生个体。认为中学及大学阶段的管理、社会因素、理想与现实的错位以及个人性格心理特点等是形成"边缘化"学生个体的主要原因;管理者建立"防边缘化"预警机制、抓住管理的关键时期及努力营造良好学风是有效预防"边缘化"的措施;选择适当的角度和有效的工作方法可以对"边缘化"学生完成成功矫治。  相似文献   

17.
作为学校特有的文化现象,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办学水平与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内容。好的校园文化对于营造学校的人文氛围、提高师生的精神境界、形成良好的学风,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以及金融危机的冲击,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越来越突出。论文针对图书馆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以高校本科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河北省8所高等院校进行了调研,分析了当前高校图书馆服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结合图书馆服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优势和不足,提出了图书馆服务大学生就业的对策,为构建图书馆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19.
集群行为是一种在激烈的互动中自发产生的、无指导、无明确目的、不受正常社会规范制约的众多人的狂热行为。为及时预防、控制大学生集群行为的不良发展,在大学生集群行为的心理机制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对大学生集群行为的控制与引导,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刘艳辉 《云梦学刊》2009,30(4):152-153
大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既是档案的形成者,又是档案信息的重要利用者。对潜在的档案利用者和未来的档案形成者,及早地灌输档案意识和档案知识是大学生素质拓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