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文国伟 《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4):100-102
邪教不是宗教,二者在崇拜对象、教化结果、追求目的、社会作用、对个人的作用、收徒方式、教义性质和结构、信徒权益、"末世"观点和对家庭及社会的影响上都存在着明显的对立。 相似文献
2.
席升阳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0(3):38-40
宗教作为感性的哲学已经成为人类不可或缺的文化载体 ,并且成为社会通行的宗教法纪和崇拜礼仪 ,是与现代文明并存的文化景观。新兴宗教大多是对传统宗教的某种批判与疏离 ,由此而引起相当普遍的宗教纷争 ,其发展的路径是朝向极端保守与神秘主义。迷信是把偶然的现象本质化 ,对之顶礼膜拜 ,形成的痴迷与盲信 ,而邪教则是迷信发展或突变的极端形式 ,它们在多元文化的激荡中往往以宗教和新兴宗教的面目出现 ,形成了颇具能量的邪恶势力 相似文献
3.
厉永平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5,(2)
本文通过对传统宗教和邪教的社会观的比较,分析二者对社会的认识的截然不同,对社会的态度的不同。从而揭示了邪教的社会危害作用。同时,也对传统宗教的社会观、社会作用,以及社会地位,进行了分析。以利于人们在批判邪教的同时,正确的认识传统宗教,保护其合法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厉永平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4,32(6):117-119
社会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教的社会观是决定其和社会、和人类的态度的基础.正教和新宗教、邪教的社会观既有一致,又有着根本的区别.在量的方面一致,在质的方面相反.新宗教和邪教的社会观基本是一致的,但在其社会观付诸实践上,又有着很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5.
郁大海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2(5):58-60
邪教这一人类文明与进步的大敌,虽然披着宗教的外衣,实质上是从事反人类、反社会、反宗教的犯罪组织。本文着重对邪教的来源、特点与本质、邓教泛滥的原因与危害等进行了探讨,并就如何防范和处置邪教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6.
明清时期社会存在着许多民间宗教,依照社会学的观点,这些宗教可以分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生活等4种类型,各种类型虽然有明显的差别,但也存在交叉现象.由民间宗教而起的,最终转变为"邪教"的,不但被明清王朝的法律严加禁止,还曾经遭受过残酷镇压,其中成败的教训值得深思.不管邪教以什么形式出现,对于现有的社会秩序都是威胁,因此如何制止邪教的产生,防止邪教的蔓延,消除邪教产生的根源,肃清邪教的影响,就不仅是明清王朝所关注的问题,也是现代国家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李利安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7(1):108-112
为了深刻理解中西方邪教基本概念的区别,并在此基础上清晰准确地认识邪教的本质特性,从宗教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学、政治学等不同学科的角度对中西方邪教基本概念的区别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并对中国学术界关于邪教特性的繁多看法作了批判性回顾,认为邪教的本质属性体现在宗教性和社会性两个方面,前者表现为宗教异端性,后者表现为社会危害性。缺此二性中的任何一种,则不成其为邪教,而邪教的其他一切属性均由这两种属性演化而来。 相似文献
8.
李利安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3(3):49-51
邪教与宗教相伴而生,彼此影响,并行发展。宗教性成为中西方所有邪教的一个突出特性。邪教是具有宗教异端性和社会危害性的社会现象。宗教性是邪教之所以称“教”的基础,而社会危害性则是邪教之所以称“邪”的关键。缺少了宗教性,邪教概念则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9.
刘秋菊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6)
宗教哲学与宗教的哲学均是哲学与宗教结合产生的宗教理论,但宗教哲学是把宗教哲学化,是一种做哲学的方式;宗教的哲学则把哲学宗教化,是信仰宗教的一种方式。二者在研究立场、研究目的、研究范式及宗教与哲学的结合方式等方面存在本质差异。 相似文献
10.
试论中西邪教观念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康太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0(3):2-7
邪教是中文专有名词。Cult词源并无贬义 ,近代以来 ,Cult虽引申出一定贬义 ,却不等于中文的邪教含义。因此 ,将法轮功译为Cult易于引起西方社会的误解。邪教虽产生于新兴宗教 ,但新兴宗教未必都是邪教。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 ,中西方对待邪教的态度和政策并不相同 ,但法轮功却无疑是真正的邪教 相似文献
11.
12.
长期以来关于科学与宗教相互对抗或相安无事的观点是违背科学史实的。科学与宗教在很多时候和很多方面是相互促进的,在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这种作用更为明显。直觉和隐喻可以作为科学和宗教相互沟通的桥梁。 相似文献
13.
路日亮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2):35-39
创新是当今时代的鲜明特征 ,但创新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实践是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循环往复 ,以至无穷的过程 ,也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创新必须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 ,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需要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4.
陈蓉霞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10,47(6)
牛顿力学的成功,确立了这样一个信念,因果性等同于必然性,也等同于确定性.休谟尽管质疑因果律背后的逻辑基础,但并不怀疑因果律与必然性的对应.此后,偶然性被排除在因果律之外,因为它代表原因不明,结果不定.就原因引出结果而言,偶然性应当是因果性的一种.偶然性的含义非常丰富,分别指:(1)确定的原因带来不确定的结果,如混沌现象,有时它也表现为统计定律;(2)结构与功能之间的非对应关系,这尤其体现在生物体适应性状的由来之中;(3)独立事件的相交,这也可表述为原因与结果的非恒常结合,尤其是体现在历史事件当中,如生物进化史,就自然选择而言,它带来必然结果,因此是一种科学理论,具有可预测性;但生物的演化轨迹却是不可测的,不仅因为变异性状的出现具有偶然性,还因为诸多独立事件的相交具有非恒常结合的特点,因此,偶然性不可驯服. 相似文献
15.
刘胜康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0(6):7-14
人际和谐是一切和谐的根本,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事业成功、社会稳定、国家繁荣的必要条件,本文重点研讨和谐人际关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人际关系不和谐的突出表现;着力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对策措施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杜小安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5(2):37-43
宗教与科学是影响人类社会最大的两种普遍力量。在人类经历了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三种语境的变迁之后,我们更加清晰地看到,宗教与科学不仅仅具有冲突性和排斥性,而且还有很强的互补性和包容性。尤其在当今人们对工具理性和唯科学主义疯狂崇拜的时代背境下,我们只有认识到宗教与科学的互补性和包容性关系,才能深刻地理解宗教对人的精神生活和社会健康发展具有的重要积极意义,为科学的发展奠定人性的根基。 相似文献
17.
杨凤岗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6(2):9-19
儒教作为国教随着皇朝的覆灭而崩溃,儒教宗教化的努力在共和建立后终归失败.但儒家精神未灭,儒教在未来有可能或许也有必要建设成为公教--公共之教(public teaching)或公民宗教(civil religion).公教的建立需要避免三个歧途(第六大宗教、独大宗教或伪宗教),需要发扬其超验之意志天的观念,需要发扬华夏一贯的兼容精神.基督教已经成为中国人中最主要的宗教之一,拥有独特而重要的理念资源和制度资源.理念上使得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成为可能,制度上有助于儒家理念的传承延续,其与社会的张力程度又颇合中庸之道. 相似文献
18.
周小李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39-40
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相互渗透是科学发展本身所不可缺少的条件和历史趋势。人类认识历史,经历了自然哲学到实证科学再到唯物辩证法,出现知识整体化和一体化,学科之间的互相渗透,并非互相取代,而是相互吸取对方的新鲜营养,创造新概念,唯科学主义片面相信学科的独立发展,是违反科学本身发展规律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