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正闰观”,本质上是指族姓统治的合法性.一般说来,在华夏族内,获得了政权的家族也就获得了“正统”的地位;在华夏族与其他民族之间,“炎黄子孙”即华夏族的政权是“正统”,非华夏族的政权(也包括那些征服了华夏族的政权)是“闰统”,是僭伪而应予以闰除的,至少理论上如此.  相似文献   

2.
以往研究多注意北魏、辽、金、元、清对中国大一统历史发展的贡献,对十六国与五代时期少数民族政权的讨论不够充分。在十六国与五代多个政权分立时期,各少数民族政权为维护“大一统”历史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在“大一统”思想的导引下,各少数民族政权自觉接续“正统”脉络,破除秦汉以来“大一统”论述中“夷夏”身份的限制,使中国历史以从未中断的形式延续至今。研究十六国与五代时期少数民族政权对中国大一统历史发展贡献还可以为学术界讨论“何为中国”提供例证。  相似文献   

3.
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纷纷林立。鲜卑族东北起势后,转战东西、支系分离,建立起为数不少的独立政权,几乎横亘北朝整个时期。随着这些鲜卑族政权的建立,乐府诗歌创作在各个政权兴起,其在作品题材、内容、数量和作者民族成分等方面表现出差异性、独特性,同时又呈现出一定的共同性和承继性。  相似文献   

4.
除少数几个边远政权以外,十六国时期的少数民族统治者都非常重视对汉族土大夫的招揽和任用。如慕容廆为求辅于汉士人高瞻而亲自屈尊拜见,并“数临候之”;拓跋硅对汉士人“留心慰纳”,“苟有微能,咸蒙叙用”;石勒甚至为汉族士大夫专门设置了“君子营”。在胡族统治者极力招揽的同时,大批汉族土大夫或出于在中原大乱的困境中寻求庇护,或企望投靠少数族统治者以施展自己的政治才干,或迫于少数族统治者的强力  相似文献   

5.
魏晋南北朝时期,无论是汉族政权,还是少数民族政权,为了更好地解决民族矛盾和边疆问题,往往都从“用夏变夷”思想中汲取各自所需要的内容。贯彻“用夏变夷”思想,则是各政权在处理东北边疆问题时的最佳选择。汉族和少数民族政权贯彻“用夏变夷”思想的原因和目的并不相同。贯彻“用夏变夷”思想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加快了各少数民族政权的封建化步伐,也在客观上促进了包括汉族在内的各民族之间的大融合。  相似文献   

6.
“卡拉卡尔帕克”是突厥语,意思是“黑帽”。卡拉卡尔帕克族是中亚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境内少数民族之一,他们在苏联时期成立了自己的自治政权。1925年2月,成立卡拉卡尔帕克自治州,并于同年4月归入哈萨克斯坦共和国;1930年7月20日脱离哈萨克斯坦共和国,...  相似文献   

7.
西晋时期有关少数民族的谣谶大量流传,深刻反映了民众对少数民族内迁的担忧。谣谶在少数民族政权建立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其首领争相宣传与利用对己有利之谣谶制造舆论,争夺正统。少数民族首领认识到汉文化中天命的神圣,这启发和引导着他们由单纯倚重武力征伐而转向武力与德行并重。这种转变对于少数民族政权的治国理念和政治走向产生了一定影响,引导着汉族民众对少数民族政权的看法和心理预期。  相似文献   

8.
高句丽族是中国古代少数民族,高句丽国是中国古代地方割据政权,这种认识越来越得到国内更多学者的充分肯定。但是,过去人们的看法却不是如此,那种主张高句丽是朝鲜古代国家,甚至将朝鲜半岛王氏高丽同高句丽混为一谈的观点,在中外学界曾普遍存在。笔者认为,人们之所以有后一种见解,当与古人的某些混乱记载以及某些错误说法的影响有着重要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古老而光辉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它是由祖国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华夏族在三代及其以前,就是许多民族部落或方国的融合体。他们同源异流一各具风采,但在互相交往的过程中,通婚、联盟、渗透、融合,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统一的民族大家庭。春秋战国时期,汉族与各少数民族的交往融合在社会巨变中迅速发展,到了秦汉时期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正式载入中华民族的史册。但是,以儒家为代表的封建正统思想却一再宣扬“夷夏之辩”,以中原华夏民族为冠带之国,贬称周边各少数民族为夷狄之邦,孔子修《春秋》,内请夏而外夷狄,西汉…  相似文献   

10.
十六国北朝时期,伴随着少数民族纷纷南下建立不同政权,如何在汉文明地区加强其政权的执政合法性便成为统治者在意识形态的构建中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本文即结合匈奴、鲜卑、氐、羌等少数民族的情况,探讨少数民族在祖源认同方面的变化,尤其是他们攀附华夏族祖先黄帝(或炎帝)的现象。这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意识形态建构与诠释的重要内容,也是先秦以来汉文明认同进程中的具体历史实践和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1.
韩勇 《鞍山社会科学》2004,(3):38-38,46
契丹族是中国北方一个重要而古老的民族,曾经建立过中国历史上显赫一时的少数民族政权——辽朝。辽朝雄居中国北方200多年,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从公元916年,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辽朝至1125年天祚帝被金所灭,到明代契丹族便完全从中国历史上消失了。现在在云南滇西地区  相似文献   

12.
“澶渊之盟”的历史意义芮忠汉要正确评价“遭渊之盟”,必须从历史上认识契丹政权与中原王朝的关系。早在北魏太祖登国三年(388),契丹族同中原王朝就有了交往。当契丹族被慕容氏破后,逐水草而居时,就有“许多部众相继归隋”①。唐贞观二年(682),当契丹还处...  相似文献   

13.
晋末十六国胡族政权虽未在根本上改变魏晋以来豪族占主导地位的社会结构,但是在胡汉、胡胡矛盾的相互作用下,汉族豪族的存在形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高门士族由于对西晋政权的严重依赖,无法适应胡族统治而迁往江南;地方士族为了保存宗族利益,则演变为既出仕胡族政权又在乡里以土豪面目存在的复合型豪族;而遍布各地的土豪强宗则以坞堡为组织形式,成为各胡族政权地方社会基层秩序的主导者,其向背成为各胡族政权存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耶律阿保机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政治家,契丹族杰出首领。他率领契丹族历经征战,平定叛乱,任用汉人,改革习俗。在公元九一六年建立了契丹政权,并确立了政治、军事、法律等各项制度,完成了建国建制的阿保机时代。  相似文献   

15.
张炜 《江淮论坛》2009,(1):165-167,144
蜀汉统治下的巴蜀地区,随着司马氏的代魏,再度纳入中原政权的版图之中。史称晋武帝“弘纳梁益,引援方彦”,对巴蜀人颇为宠待。但是,他优待的“蜀人”其实并非巴蜀土著大族,而是以刘备旧部和刘璋旧部为主的蜀国旧臣。真正的巴蜀大族实际上处于被漠视的地位。本文从西晋时期巴蜀人士的出仕情况着手,探讨巴蜀大族在西晋朝廷中的地位问题,澄清以往在巴蜀大族问题上的一些误解。  相似文献   

16.
杨文  高小强 《宁夏社会科学》2010,(1):98-101,112
北宋王朝自建立起,国家一直处于不安全状态。与周边政权的关系中,和西夏的关系是最为复杂的,困扰北宋民族政策制定的当首推西夏。概要来说,西夏对北宋经略河湟民族政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只能与河湟吐蕃政权结盟共抗西夏;北宋将招、买马的地点愈来愈倾向于河湟蕃族区域;为消除边患、经制西夏,对河湟吐蕃实施经略是大势所趋;西夏政权对北宋的威胁和河湟蕃族政权对北宋的严重依赖,使北宋“联蕃制夏”政策制定有一定的现实性。  相似文献   

17.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由于历史的、社会的、自然的、政治的、文化的、国内的、国外的、族内的、族外的种种原因,造成了生产力发展水平极端低下、科学技术极端落后、整体状态极端不平衡。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领导和诚心诚意积极帮助发展的政策指导下,经过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各项经济建设事业,都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这种历史上长期形成的民族间经济发展水平方面的差距,进入80年代以后不仅仍然存在,而且又由于沿海地区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加快了发展步伐出现了扩大的趋势。面对这种现实,人们议论纷纷,并提出了种种对策,例如: 1、主张集中力量发展东部地区,差距扩大顺其自然,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让其处于暂时落后状态。这可以叫做“滞后论”。  相似文献   

18.
十六国时期胡族君主为了政权统治需要,大量征辟汉族士大夫进入中央政府。但是由于胡族政权权力分配结构和汉族士大夫本身的仕进心态不积极等原因,使得这一时期大多数汉族士大夫仕途不畅。此外,统治民族与被统治民族实力的倒挂,直接导致了胡族君主对汉族士大夫普遍存在着猜忌心理,这也是传统的"夷夏之防"观念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新体现。  相似文献   

19.
两宋时期,盟约被广泛运用于民族社会内部事务中.许多蕃族大首领在商讨和决定蕃人内部重大事务时,总要定规矩、立盟约,频繁的立盟约活动一定程度上调解了部族争端,加强了蕃族社会内部部落间的互助关系.与此同时,盟约还常用于宋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外交斡旋、条约缔结及其他社会事务中,承担着消弭矛盾、构建和平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诗歌语言是人的心态与情感最生动的表达方式。是自然流落的心灵之声,是民族心路历程的写照。新疆素有“歌舞之乡”的称誉,也是多个民族地区。有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回族,蒙古族,柯尔克子族,锡伯族,塔吉克族,乌孜别克族,满族,塔塔尔族,俄罗斯族等13个民族这些民族自古就有较为深厚的诗歌传统。新疆少数民族情歌,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从流传地区和从民族角度上分。与新疆民族文化信息相关,新疆少数民族情歌在语言修辞上表现出独特的艺术性。本文以新疆少数民族情歌为例,从词语的特征及修辞格运用方面揭示新疆少数民族情歌在“爱情”这个特殊的社会切片上表现出来的民族性格,审美情感,思维方式和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