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0 毫秒
1.
天主教自入华以来,始终无法做到与中国民间信仰的融会贯通,也因此而无法真正融入中国民众的日常生活,二者之间的文化差异性,是天主教在中国本土化所无法回避的客观困难,但二者之间文化上的互补性也为天主教在中国的立足与发展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只是天主教一直未能找到融入中国文化的最佳契入点.  相似文献   

2.
楹联是我国传统文学样式中一朵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奇葩。天主教作为一种异质文化进入中华,在发展中也借用了这种文学形式来表达信仰理念和信仰生活。文章通过对天主教楹联的缘起、发展、定型、类别以及不断融入中国文化元素等种种特点进行分析,进而透视天主教进入中土之后不断本土化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3.
对中国社会学本土化进程的再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纪德尚 《河北学刊》2005,25(6):69-74
以对中国社会学本土化的再认识作为问题商讨的逻辑起点,在既定形态意义上,不仅仅是对已有学术成果进行综述性的解释,而是基于已有的特具学术价值的思想和观点,把社会学本土化问题研究引向深入。从历史形态出发,则需要继续遵循社会学本土化的主张,适时转变已有的思维定势,从新的发展观的视角去审视中国社会学本土化研究的轨迹,从中可以窥探到,它既是一个引进、吸收、消化的过程,又是一个综合、转换、创新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20世纪中国科幻小说创作的本土化进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幻小说,被视为与科技进步紧密相联的文学,已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起来。在中国,科幻小说属于西方"舶来品",它的出现是国人谋求改变社会现实在文学上的表现。自晚清译介科幻小说始,中国科幻小说创作大致经历了"科技强国梦"的寄托与失落、"少儿科普化"与社会"成人化"探索、回归文学自身的"多元化"尝试三个发展阶段,在这百年发展历程中,逐步形成了民族本土化特色。  相似文献   

5.
创建和发展于20世纪上半期的哈尔滨基督教青年会,不仅同哈尔滨党的早期建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还积极组织反帝爱国运动.这些本土化的革命活动是难能可贵和独具特色的.  相似文献   

6.
方豪在天主教史研究方面成就颇丰。以《中国天主教史人物传》为代表,他不仅对天主教传入中国的原因、过程及与中国文化的相互影响作了精深的考究,而且还从诸多方面展拓了天主教史的史料来源,为中国天主教史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同为西方传入的宗教文化 ,天主教与基督教新教无论是在传播的社会文化背景、传播的途径及方式、对贵州社会的影响等方面都完全不同。对这些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对于研究西方宗教文化对贵州的影响有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兰兰 《理论界》2007,(6):165-166
中国英语是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英语学习中产生的。本文通过对中国英语概念、现状的研究,论证了坚持中国英语本土化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同时,也论证出只有采取多渠道的发展途径才能维护和促进中国英语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香港儿童文学与大陆儿童文学同根同源,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因着它独特的社会、政治、经济、地理环境,又呈现出独特的本土化和现代化特征。这种特征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香港儿童文学的成熟和发展期表现得尤其明显。  相似文献   

10.
以历史的视角考察心理学本土化的发展进程,有利于全面地把握心理学本土化概念的内涵;有利于更加深入地理解心理学本土化问题产生的内因和外因;更有利于促进各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本土心理学例证的发展;最后,研究主张建立多中心、多形式的心理学历史,以对应新兴的多元的本土心理学例证,以挑战和打击所谓的文化中心的霸权行为。  相似文献   

11.
赵忠宇 《学术探索》2013,(1):140-144
由于西方科学心理学自身的狭隘性,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亚洲心理学本土化运动蓬勃兴起,菲律宾心理学为其杰出代表。中国心理学本土化起步较晚,但依然取得了丰硕成果。通过文献比较法,对中菲心理学在概念、理论、方法、测量和问题等方面的本土化进行比较,发现中国心理学本土化存在的不足及心理学本土化发展的最终目标,为中国心理学的发展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2.
社会心理学本土化运动兴起的文化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扼要分析了当代西方社会心理学的文化价值偏差和跨文化社会心理学的缺陷,并从社会心理的文化特性出发,指出在大陆、台湾、香港兴起的社会心理学本土化运动,其深层原因乃是在社会变迁的大环境下基于中国文化独特性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中华基督教会河南大会是中华基督教会16个教会之一,成立于1927年,其发展可谓举步维艰,曾经遭遇了不少挫折,但追步摆脱了外国教会的控制,在本色教会运动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研究其发展历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20世纪基督教和中国文化的融合过程。  相似文献   

14.
尚烨 《阴山学刊》2007,20(2):77-81
文艺复兴运动从批判天主教的神性、神学入手,大力提倡人性、理性等世俗化的内容,以示与天主教的抗争。但看似世俗的文艺复兴其中若干思想均来自于传统的天主教的因素,对人的关注、欲望的放纵、理性的渴求,以及资料搜集与学术资助的行为,均在天主教内部予以肯定,这些都帮助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勃兴。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宗教社会学角度对门宦制度及其内在结构等作了新的解读。作者认为,门宦是苏非导师及其追随者为了有效实现与宗教信仰相关的一系列特定价值目标而建立起来的结构比较严密的制度化群体,是由文本化的宗教思想、模式化的宗教仪式和层级化的教权组织等要素有机组合而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结构体系。门宦是一个开放式的社会文化系统,它会随着时代的发展通过外部引导或自我调适而发生变迁。  相似文献   

16.
《圣教杂志》是近代中国天主教会主办的最有影响力的教会机关刊物,它集宗教传播、新闻、政论和学术研究等内容为一体,在传播教义、指导教会发展方向的同时,还以天主教与社会问题为讨论对象,站在教会立场上发表看法和主张,与社会恶俗现象作斗争,在扫除积弊、移风易俗、废孔教方面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基督教文化对现代中国浪漫文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督教文化是一种精神文化。它作为一种文化因素,在漫长的渗透过程中,逐渐融入到中国人的现实生活中。现代中国浪漫文学是一种多元文化作用的“圆型”复合体,是立足于跨文化语境而形成的。而重感情和幻想的精神生活的基督教文化则对现代中国浪漫文学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19.
国内关于刻板印象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刻板印象研究成为当前社会学和心理学研究的热点课题。本研究针对国内刻板印象的研究文献,从研究文献年份变化、研究所关注的具体内容、研究的作者单位以及2008—2009年度心理学CSSCI来源期刊中刻板印象研究的分布情况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归纳出了国内关于刻板印象研究的现状及呈现出的特点,并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对当前的研究进行了反思,以为今后研究刻板印象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