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清华大学杨会兰编著的《高级英语教程:思辨性阅读》是一本专门培养大学生思辨性阅读能力的好教材。全书精选20篇文章,内容涵盖人文学科经典主题,话题深邃且富有趣味性,时效性强,非常适合大学生的水平。一、课文选篇与学生生活直接相关,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正如书中所讲,优秀的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某一课程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获取更多兴趣。基于这个理念,书中选取了抉择  相似文献   

2.
国内高校通识教育勃兴,经典研读类课程成为重中之重。不过质疑从未停歇:当代人为什么要阅读经典,尤其是那些时空遥远的经典?自然科学专业的学习者既然有标准教材,还有必要阅读经典吗?深入考察之下不难发现:人的生活和人类历史由人的行动构成;而人的行动由自然环境、本能欲望和文化观念决定;经典塑造了人们的底层文化观念,进而调控着人们的行动方向和价值追求。因此,阅读经典是个体自我认识的需要,是族群自我认同的需要,更是文化自我更新的需要。在今天,我们需要阅读包括自然科学经典在内的一切经典作品。  相似文献   

3.
经典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在读图时代强调经典阅读有利于提高学生文化素养。要对学生的经典阅读以重视,并要作好方法的指导。  相似文献   

4.
大学中文系是文学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中文系学生以文学为学习对象,文学阅读是他们的学业内容,也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在文学被严重边缘化的当前社会,中文系大学生的文学阅读情况如何,具有某方面的代表性。在较广泛调查的基础上获得的结论是:大学中文系学生的文学阅读数量并不很大,其中既有学生个人因素,更有学校课程设置方面的原因;大学中文系学生文学阅读的选择受时代、学校等多重因素影响,阅读面比较集中于当下文学,对中国传统文学的阅读存在较大不足。如何鼓励学生文学阅读,多阅读文学经典,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学经典,是当前大学文学教育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为了调查中学生物教师专业阅读现状,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进行了初步的调查。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大部分中学生物教师具有一定专业阅读意识,并且注重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但同时也发现,大部分中学生物教师安排用于阅读的时间较少,选择阅读的书籍所涉及的知识范围较为狭窄,甚至过于集中在教学方面,忽略知识阅读的多样性。为此,中学生物教师应重视对经典教育理论的研读,拓展自己的阅读范围,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注重知识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借以促进自身综合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近20年来,很多学者在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时,摒弃了过去只重理论文献、以教条反注文本等错误方法,运用各种类型的资料全面解读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形成过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在19世纪后期欧洲的变革时代,西方学者对宗教经典的解读同样经历了一场革命.他们抛弃了种种前现代的研究方法.从文本和背景出发进行研读,引领了经典研究方法的范式转换,成为学界的主流.  相似文献   

7.
杨瑶 《南方论刊》2005,(6):67-68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英语中的测试、中招、高考题型不断改变,阅读理解的试题占重要的组成部分,分值逐年加大。如何才能提高学生英语的阅读理解能力昵? 一、明确阅读理解的目的首先让学生明确英语阅读理解的目的。这不仅是学会语言知识,获取文章提供的信息, 理解文章的内涵,更重要的是掌握阅读的方法,使自己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提高阅读理解水平。因此,我在教新课时,先让学生带着目的要求泛读,理解文章大意,再按精读要求引导学生仔细研读,深入理解课文,掌握文章要点  相似文献   

8.
文本细读是实现文学有效传播的主要途径。只有细读经典作品,文学的魅力才能被发现。只有在细读实践中学生对文学的阅读兴趣和审美趣味才能不断提升。积极倡导细读经典文本,将文本细读的审美策略引入文学阅读实践中,才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才能有效地提高他们的经典文本细读能力,使经典文本的审美性和文化内涵得以凸显,创造性阅读的局面才能形成。  相似文献   

9.
倪爱珍 《学术界》2013,(7):105-112,308
叙事学是一门人文学科。从这个视阈下观察它的发展趋向,有如下特点:第一,从叙事语法到叙事语用。经典叙事学阶段的叙事语法研究旨在建立一套叙事的普遍规则和符号系统,所以它关注叙事文本的普遍性,而悬置差异性、个别性。这与人文学科致力于"具体化""个别化"的研究方向有相悖之势。叙事学的研究必须将普遍性与个别性结合起来。后经典叙事学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对经典叙事学的研究领域进行了开疆拓土的工作,那就是从叙事语法走向叙事语用。第二,从"解释"到"理解"。叙事学从注重解释叙事是如何表达意义,到注重理解叙事表达了什么意义,体现了从偏重科学方法到偏重人文方法的转向。第三,价值判断从悬置到回归。价值判断是人文学科的重要特点,而价值判断的前提是意义阐释。因此后经典阶段叙事学呈现出以下特点:将形式研究和意义阐释、价值判断联系起来;从偏重叙事诗学到叙事诗学与叙事批评并重。  相似文献   

10.
文学经典是人类永不舍弃的精神行囊,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底蕴,其在重建价值秩序,发现和培育时代精神等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当今网络不仅带来了文学经典的阅读方式和内容的巨大变革,而且解构并重新建构了文学经典的结构内容、审美习惯、价值功能,从根本上影响了文学经典的精神内核和存在本质。但是,文学经典与网络传媒的关系应当是互动的而非对抗的,研究文学经典的网络阅读现状,对文学经典的传承和网络文化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梳理了毛泽东同志《反对本本主义》的基本内容,总结了《反对本本主义》的重大意义,进一步提升了读《反对本本主义》的三点启示:认真研读经典,掌握其实质;努力践行经典,继承其精神;科学创新经典,挖掘其价值。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是高校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战场,基于“大班授课、小班研讨”教学模式,将“经典研读”活动有效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守正与创新的重要路径。“经典研读”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是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途径,也是高校增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实效性、落实立德树人教学目标的必要条件。在教学实践中,建构好系统清晰、逻辑立体的教学体系,设计好使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思考的高效课堂运行模式,发挥好过程性评价体系的“指挥棒”作用,是讲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关键。“大班授课、小班研讨”兼顾了教学的横向覆盖率与纵向深度,“两大部分”互为支撑、协同发力,“四个环节”相互促进、有机统一,是实现“经典研读”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全过程、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的合理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3.
商业经济模式和科学量化标准对人文学科的不公平定位和不合理评估,导致了人文学科的处境日渐衰落.西方人文学科所遭受的种种经历折射出了全球人文学科的困境.首先总结西方有关人文学科危机的话语,重新梳理人文学科的定义和存在的意义,提出人文学科的“危机化”现象是一种比较戏剧化和悲观化的现实主义看法.其次,从德勒兹和迦塔利的‘块茎’哲学思想切入,认为在当今的数码时代和网络体意识下,这种“危机”所带来的正是新一轮不可忽视的“转机”.  相似文献   

14.
《江西社会科学》2014,(10):97-101
随着新媒介技术的不断进步,经典阅读在当下遭遇了危机:数字技术使得阅读图像化,视觉消费使得阅读娱乐化,技术理性使得阅读功利化。这既表征了一种"经典"的阅读危机,也表征了一种经典的"阅读"危机。这种危机会导致阅读能力与感知能力退化,独立思考与批判意识缺失,文化传承与人文精神衰微等后果。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应该从宏观、中观以及微观层面分别加强对经典阅读的推广、指导和践行。  相似文献   

15.
数字化时代对高校人文学科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人文学科从课程设置、教材选购及保持学科前沿性上都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人文学科教师也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内在素质,合理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积极探索双语教学,着重培养学生主动获取和应用知识信息的能力、独立思维能力和知识创新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大众文化的语境下,文学经典遭遇冷落。图像文化逐步取代纸质文学经典的中心地位;消费时代的到来,大众文化产品感官化、娱乐化的审美取向冲击了文学经典阅读;大众对于文学经典的戏仿和解构一定程度上颠覆了文学经典的权威;阅读主体的功利化和阅读文本的肤浅化,导致浅阅读当道。对此,应明确文学经典因其内在精神内涵绝对不会走向终结,同时,应努力重建经典意识,重拾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7.
大学应当加大经典精读的教学力度,矫正通史课程重宏观的弊端。经典精读就是在意义追问中学会思考并批判性地审视前贤之观念,追问经文蕴含的圣贤精神、民族特性和普世价值,从而使学生有依据地思考历史文化问题,以此形成理性思辨的能力,养成问题意识和纯正阅读品味。经典中圣贤独立特行蕴含的人文精神可以转化为学生修身的思想源泉,精读经典可以涵养学生品格,培育人文精神。经典中哲人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带有终极性,是我们今日解决人生问题的宝贵借鉴。经典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经典之观念阐释随着时代思潮在不断演进,精读经典是了解一个民族文化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8.
生存教育与高校公共理论课教师的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教育的主题转变为"学会学习",这种生存教育与传统的书本教育相比,更强调人的素质的全面性。我国高校人文学科教育不够,学生人文素质有待提高的现实,使得加强人文学科的教育具有紧迫性。人文学科教育应该以经世致用为核心。这也对高校公共理论课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今中国,绝大部分高校学生对于文学名著尤其是外国文学名著的接受状况十分堪忧.针对他们在这方面存在的障碍,应该从社会、学校以及大学生自身三个方面考虑将其如何消解.学校方面应积极倡导大学生对文学经典的阅读;社会方面应正确引导文学经典的阅读;大学生自身则应主动培养健康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只有各方面齐心协力,才能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推动当今中国大学生阅读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文学经典教育是人文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实现大学生人文素质发展的重要途径.文学经典之所以能担当此任,主要是由文学经典本身的普适性、内涵丰富性、无限可读性、原创性、开放性、跨越性、权威性等价值特征所决定的.文学经典的当前危机并非其本身价值的危机,而是整个人文语境的危机与"人的精神危机".文学经典教育对于当代高素质人才培养有重要的价值.它可以对高素质人才进行"中国心"教育、创造力教育、意志力教育、情感力教育、审美力教育,而这些共同构成了人才的软实力.学生因为受了文学经典教育,才更加充满人文灵性和创造力,人生才更加丰富多彩.文学经典教育要摆脱当前的困境、重现文学经典的价值魅力,应寄希望于整体人文环境的改善和经典研读方法与传播方式的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