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条例》的颁布和实施,是党内监督理论和实践发展的重要成果。其中,邓小平党内监督思想对《条例》形成和最终定型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一种科学制度的形成,首先是思想内容奠定在先,用以体现思想内容的制度安排在后。在中国共产党视党内民主为党的生命的今天,深刻理解《条例》背后的邓小平党内监督思想,对于切实实践《条例》的规定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明了邓小平党建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思想 ,即加强党内监督并注意抓重点。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党员领导干部能否秉公尽责 ,全心全意、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是党的制度建设中应该解决的课题 ,是新时期党内监督应该突出强调的重点问题。其具体内容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严格监督共产党员 ,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在党内执行党的纪律的情况 ;二是严格监督党员领导干部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的情况 ;三是严格监督党员领导干部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政策的情况 ;四是严格监督党员领导干部的作风问题。  相似文献   

3.
赵洪霞 《理论界》2004,(2):39-41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指出:“保证党的各级干部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必须加强党内监督。”充分体现出我党高度重视党内监督问题。党内监督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组织建设和党内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党的各级组织的监督和党的专门机构的监督。列宁是把马克思主义关于监督思想与社会主义政权建设的实践相结合的第一人,其党内监督思想有着丰富的内涵,在新的历史时期,学习列宁的党内监督思想对于完善我国的党内监督体制具有重大的意义。一、列宁的党内监督思想首先,…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内激励重要论述内容丰富:强化培育引导,坚定信念,思想上激励;注重典型示范,表彰先进,行动上激励;完善考核制度,不唯GDP,评价上激励;建立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机制,组织上激励;按照“三个区分开来”原则,探索建立容错机制,导向上激励。这一系列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进一步建立干部忠诚敢闯、奋发担当的正向激励机制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5.
执政党的监督问题,是邓小平悉心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邓小平在长期的领导实践中,创造性地发挥和深化了毛泽东的执政党监督思想,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的执政党建设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开拓出一条可行的执政党现代民主监督的新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一、强化党内监督的必要性早在1945年,毛泽东在回答民主人士黄炎培提出的一个政党、国家如何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周期率提问时,曾坚定自信地说:“我们已经找到了这条新路,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党内监督主体的有效性、对监督对象的思想政治教育、党内权力运行机制的调整三个方面探讨了加强党内监督问题.  相似文献   

7.
8.
叶战备 《兰州学刊》2004,31(4):9-12
无产阶级国家政权的确立并没有马上消除国家权力异化的现象。布尔什维克党在执政的过程中 ,自身出现了国家化、行政化的倾向 ,以致党内滋生出官僚主义。为此 ,列宁提出要加强党内监督 ,并亲自领导创建了党的监督机构。但列宁关于党内监督的思想在斯大林执政时期并没有得到真正实行 ,相反却形成了高度集权的传统党建模式 ,并逐渐成为几乎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发展的障碍。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 ,对列宁关于党内监督的思想进一步发扬光大 ,着力于制度层面对加强党内监督进行了成功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治国必先治党 ,治党必须从严。发展党内民主、加强监督是党的性质宗旨、法治原则、民主政治原则、权力制约原则的必然要求。分析党内监督的理论基础 ,对党内监督的实现 ,对于我们坚持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的方针 ,发展党内民主 ,严格党的纪律、维护党的团结统一 ,增强拒腐防变 ,抵御风险能力 ,保持党的先进性 ,始终做到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 ,必将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制度治党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将法治理念融入管党治党实践、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基本路径。建立和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是制度治党的基础和前提。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的系统性、协调性、科学性、发展性,针对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的宏观设计,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的协调和衔接,党内法规的科学制定,党内法规的与时俱进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思考及论述,形成了一个较为系统的思想体系。坚持制度治党,必须深入学习和领会习近平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思想,全方位推动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1.
12.
通过对近年来有关党内监督问题研究的归纳和梳理,可以看出,学界对党内监督问题的研究较为透彻和全面,对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的建设具有推动作用.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如党内监督研究所依托的理论过于单一,研究视角过于狭窄,研究内容缺乏系统化,在具体对策上缺乏对国外政党成功经验的借鉴等,这都需要我们在研究中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13.
论党内监督体系的科学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内监督体系科学化对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党内监督体系科学化是党内监督结构优化、功能最大化、程序规范化、工作制度化、手段现代化的总括.改革开放以来党对党内监督体系科学化作了许多有益探索,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必须从完善党内监督的相对独立体系、合理界定党委领导班子成员的监督职权、健全党员群众参与监督的机制、构建党内监督的技术体系着手提升党内监督的科学化程度.  相似文献   

14.
从整体上看,党内监督仍是党的建设的薄弱环节,需要不断改革创新一是自觉增强党内监督意识;二是完善党内监督制度;三是创新党内监督体制;四是加大惩处腐败力度;五是发挥各种监督力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任弼时认为,发展党内民主,进行党内监督必须实行民主集中制,并把这一原则在党内特别是在干部中进行充分的教育;建立和健全党的集体领导制度、巡视制度和基层民主制度;正确开展党内斗争,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以促进党内团结.  相似文献   

16.
党内监督是社会主义监督体系核心,贯彻"三个代表"必须加强党内监督,只有加强党内监督,才能真正实现党和国家政治生活民主化,才能端正党风,克服官僚和腐败,保证党的队伍纯洁,才能有效调动党内一切力量,提高执政党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提高党驾驭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能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内监督在制度和实践方面得以加强,形成了一个以党的组织和党员及其活动为指向中心的党内监督网络,以及一套行之有效的党内监督制度.党内监督形式多样化、制度化的发展,促进了党的建设,但党内监督机制还不够完善.党内监督不力的主要表现为专门监督机构缺乏权威、注重了制度建设忽略了制度实施环节的监督,缺乏时党的高中级领导干部的有效监督机制、不重视党内民主生活的监督等.为了更好地贯彻"三个代表",应主要从强化专门机构监督、加强党规党法实施环节的监督、突出党内监督重点、加强党内民主生活监督、把握党内监督的整体性、完善党内监督制度并实现党内监督法治化等方面加以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7.
赵敏 《理论界》2006,2(2):233-234
正确而浓厚的监督意识,是实施党内监督的思想基础和必要前提。目前党内监督存在着种种消极心态,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及时矫正这些心态,才能使党内监督活动积极、有效地开展起来。  相似文献   

18.
加强党内监督,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是发展党内民主,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使我们党始终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加强党内监督要强化党员监督的主体地位、建立科学的党内监督领导体制、加强党内权力制约机制建设,要建立和完善公开监督机制,突出抓好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权力监督这个重点和核心,并把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9.
权力监督是世界性难题,自我监督更是难题中的难题,被称为治理领域的哥德巴赫猜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探索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进行自我监督的有效途径.十八大以来党内监督呈现出鲜明特点:党委主体责任更加突出、纪委专责机关作用更加凸显、对公权力的监督实现全覆盖,巡视利剑作用显著,派驻优势发挥明显、监督策略、体系更加健全与完善、国内打虎拍蝇成效空前、国际追逃防逃取得重大进展.这增强了监督实效,保持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把中国共产党这个百年大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