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今社会大变革背景下大学生面临的学习、就业经济和情感等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一些相对脆弱的大学生容易陷入心理危机,尽管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并进行干预,但效果一直不理想。本课题从分析大学生心理危机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入手,有针对性地探索构建能够有效改善大学生心理危机状况的防护体系,多管齐下,预防为主,将心理危机干预阵地前移,从源头预防心理危机出现,从而有效预防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降低对学生、家庭和学校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狱警心理健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监狱警察心理不健康的因素分别来自社会、职业、个人三个方面。而监狱警察心理不健康会对自身、罪犯和社会带来严重的危害。因此,我们应改善监狱警察的工作环境、让他们学会自我调节和加强外界对他们的心理疏导三个方面来改善监狱警察的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3.
《江西社会科学》2015,(7):251-256
通过对黄浦江死猪事件的跟踪调查及分析,以意义建构理论为基本,研究社会个体在面对事件信息时的行为反应、意义理解和信息分享,可以发现:社会个体面对危机信息片段后的主动信息搜索会影响危机扩散的范围和速度;对信息的意义理解会改变危机带来的损失和影响;与社会的信息分享会影响政府危机控制的效果。政府在处理危机事件时,除了要消除和缓解危机事件造成的实在损失,还需要及时、准确、完整地解释危机并获得公众认同。这就要求多层次的府际沟通与合作,承认自身缺陷与不足以及权威机构及时完整地发布信息。  相似文献   

4.
“非典型肺炎”的流行给中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从心理学角度分析 ,由此引发的“非典恐惧综合症”则影响到人们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秩序。对面对危机时的恐惧心理本质、表现形式、原因及对策进行分析 ,有助于加强人们面对危机时的心理调控 ,完善个人人格。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策问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学生心理危机导致的恶性事件已经影响到部分学生的健康成长,本文从心理危机干预的社会学意义,导致大学生发生心理危机的应激事件,如何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论述。  相似文献   

6.
论旅游危机管理机制的建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危机管理是管理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依赖性和脆弱性很强的旅游业最容易受各种危机影响,因此应该重点研究旅游业中的危机管理问题。影响旅游业的危机主要有五种,即社会危机、政治危机、经济危机、自然灾害危机和公共卫生事件危机。面对这些危机,企业和政府都应该形成有助于旅游业度过危机的危机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7.
浅谈危机警务中公安机关的职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在危机警务中公安机关的职责规定具有模糊性,当危机事件突然发生后,公安机关无所适从。因此以警察为中心的“危机警务”被提上议事日程。通过公安机关在危机警务中的处置力量及其职责分析,建立危机警务并确定其职责将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大学校园恶性破坏事件的应对应从传统的危机源控制转到提升大学生的自身调控能力方面,方能从根源上解除大学生遭遇刺激事件时所产生的心理危机。基于大学生恶性破坏行为的发出逻辑,情商、乐商是调节大学生认知一环的关键环节,也是干预大学生恶性破坏事件的有效起点。  相似文献   

9.
职业倦怠是工作中慢性情绪和人际压力的延迟反映,主要表现为情绪衰竭、人格解体以及个人成就感丧失。职业倦怠的危害表现为对个体生理、心理形成负性影响,对工作则表现为削减个体的积极性和投入。民警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有:工作、生活、个体和社会因素。对民警职业倦怠的干预主要是引导其正确认识职业倦怠,并通过心理疗法缓解他们的压力;建立社会支持网络,对警察这一职业持合理期望;加强公安队伍建设,建立良性支援机制。  相似文献   

10.
论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干预策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心理危机已经对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构成了严重威胁,本文阐释了大学生心理危机和危机干预的含义,分析了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表现及评定进行了归纳梳理,并提出相应的危机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面对社会的变革,学习和就业的压力,加之心理素质比较脆弱,极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面对这种状况,要大力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他们的健全心理,使他们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心理危机是伴随着危机事件的发生而出现的一种心理失衡状态。就大学生群体而言,心理危机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它的产生有其独特的原因和表现。针对大学生群体独特的心理危机特点,高校应该建立相应的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并采取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策略,包括大学生学会自助、师生协同助人、学校形成干预体系等。  相似文献   

13.
对高校贫困生心态与个人成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和讨论大学生贫困的主要原因、贫困生的心理状况和行为特征及由此对个人成长产生的消极影响和积极影响,了解贫困生心态,帮助他们调整好心态,使他们树立起对生活事件正确的认识、解释和评价,防止一些心态消极影响的扩大化.  相似文献   

14.
危机事件的频频发生对领导的危机决策能力提出了挑战.在危机决策中,领导的认知模式、风险承受能力、认知策略和认知水平差异对危机决策起关键作用,从众心理、顾虑心理、侥幸心理和悲观心理等消极认知心理构成了危机决策的主要认知障碍.本文据此提出了优化领导认知心理素质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5.
张赛林 《东岳论丛》2019,40(4):21-26
通过对S国有控股公司私有化改制过程中职工身份置换事件的描述分析,解释国企职工在改制过程中,面对劳动权利的侵权,职工群体性的消极妥协回应及其行动逻辑。身份认同弱化、社保断缴危机、工会组织失语以及忌惮企业威权是影响他们采取消极妥协行动策略的主要因素。其行为选择嵌入社会保障制度、劳动用工制度及国企产权制度变革之中,既有社会保障制度和劳动用工制度改革所带来的国企身份优势弱化影响推动,也受劳动用工制度和国有产权制度变迁基础上所产生的企业权力结构变动制约。  相似文献   

16.
比较分析"阜阳劣质奶粉"和"三鹿问题奶粉"两个高度同质的危机事件的传播扩散过程及其传播本体、散播路径、扩散时间和社会系统等方面的变化可见,当前我国危机传播扩散呈现出明显的加速趋势.其中,新媒体是推动危机传播扩散加速的重要因素.充分利用新媒体,提高快速应对危机的能力是职能部门必须面对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7.
面对突如其来的重大突发性事件,政府不可避免地要面对一场危机。及时有效地处置危机已成为对各级政府的重大挑战。把握超前、快速、真诚三要素,是搞好政府危机管理,确保国家政治经济稳定和发展,保持政府公信心和形象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8.
杨宁宁 《社会科学家》2001,16(3):98-101
历来人们把司马迁复仇情结的产生归结于李陵事件,其实这只是他复仇情结产生的一个偶然因素,而在这偶然性的背后还隐藏着一些必然因素像儒家思想的影响,社会环境的影响,心理与性格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19.
监管安全危机中的"后危机管理"是指在监管安全危机消除后,对危机事件的预防、识别、反应、处置、评估等环节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进而对同类危机事件的处置机制和体制进行修改、修订和完善,对危机涉及人员进行心理干预,全面消弭危机所带来的内外部消极影响,增强危机干预能力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浅论高校危机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是大学生相对集中的场所,经常会发生各种潜在的危机事件,危机管理是高校必须面对的一个全新课题。建立科学完善的危机管理制度,提高危机处理能力,将成为高校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高校管理者应提高危机预警能力,树立危机意识,加强危机教育,从而有效化解在高校发生的各种危机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