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少数民族学校的教育视野中,文化认同的取向不但是学生个体对自己所属民族文化的接受,而且包含对其他民族文化的接受和吸纳,将文化认同特指中国少数民族的文化认同时,是指中国少数民族操双语者对母语文化和中华民族主体文化的个性及共同性的双向理解及接受,研究学校教育实践与民族文化认同的内涵,对于民族学校构建与多元一体化教育模式与教育资源整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对政治认同问题的研究一直是阶级社会的必选题。政治认同不仅与执政党命运攸关,而且关乎民族国家的构建及社会的和谐稳定。梳理国内外政治认同研究现状,点评政治认同研究成果,分析政治认同研究趋势,为进一步研究政治认同问题指明方向。特别是提出大学毕业生校社衔接期政治认同命题,对高校教育、大学生成长以及社会安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全球化丰富了政治生态样式,增强了青年学生的历史分辨力和现实获得感,但也使主流政治文化受到冲击、政治认同面临弱化倾向。高校是培育青年学生政治认同的重要阵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社会思潮,以传播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来影响和引导青年学生思想发展,从丰富政治认知、凝聚政治情感、坚定政治态度、强化政治参与等层面帮助青年学生识别错误的思潮和舆论并抵制其影响。  相似文献   

4.
青年网民的社会认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认同是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下逐渐建构的,网络社会的崛起为青年网民的社会认同提供了新的社会认同情境。网络时代青年认同表现出新的特点,即自我认同的双重叠合、群体认同的随意性、社会认同的兼容与冲突。青年网民在网络空间的多元认同建构机制是基于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的比较,是基于现实社会的生活经历,是基于网络社区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5.
本文使用Phinney(1992)多群体民族认同量表和ValkKuar(2001)民族认同量表,以3905名云南跨境民族学生为对象,调查研究了跨境民族学生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问题。研究得出结论:(1)云南跨境民族学生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总体上都处于"比较认同"的水平;(2)云南跨境民族学生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都存在性别、地州、学历差异。  相似文献   

6.
国家与市场:一个组织认同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通过政府组织或通过市场运作方式配置社会资源,其实质上是两种社会生活的组织方式.组织认同是社会资源配置机制在组织中通过个体与组织交换资源所形成结果的具体表现与反映.调查结果表明:两种资源配置方式都有助于员工组织认同的实现,但资源控制特点对组织认同有重要影响,员工组织认同与市场发育程度呈现出反梯度关系.国家同构的企业员工组织认同与中国社会的社会整合特点以及中国人社会心理的积淀特点有关.  相似文献   

7.
学校教育对于跨境民族身份认同的塑造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语言文化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跨境民族的民族认同意识、国家认同意识被逐步建立起来.在当前云南边境地区特殊的社会形势下,有必要加强和调整跨境民族的学校教育,确立跨境民族的身份认同意识.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考察社会认同研究在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不同学科中的流动,揭示认同问题在现代性条件下的逐渐凸显。认同问题从最初的哲学层面上的思辨思考,进展到社会心理学层面对个体心理状态、以及群体心理的描绘与解释,再到社会学层面对社会精神状态的衡量与判断,是一个递进深入的过程,也表明现代社会在日益分化的同时对意义共同性的需求。如今,在中国社会快速转型之时,传统文化同样面临着社会认同的重构问题。  相似文献   

9.
英语专业学生的职业认同会影响他们的学业情绪,他们对自己将来所要从事职业的认知、评价和态度对他们目前的专业学习有重要影响。如果他们不认同、不喜爱自己将来要从事的职业,就会对现在的专业学习失去热情,感到厌倦、沮丧和心烦。因此,有必要探讨英语专业学生的职业认同对其学业情绪的影响,为英语专业院校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英语专业人才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渐次加快,少数民族人口不断向城市涌流,城市的多民族化进程也在加快,新的民族地域格局正在构建。少数民族群体内部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是影响他们融入城市生活的重要因素,也是一个城市和谐稳定和发展的重要指标。该研究通过对天津市天穆镇A社区回收的120余份调查问卷进行数据分析,以期对影响城市少数民族社会认同的一系列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  相似文献   

11.
社会认同是个体对其社会身份的主观感觉和确认。当前,“80后”已经或正在融入社会,逐渐成长为社会建设的主体。从不同维度对其社会认同进行研究,有助于由浅入深把握其精神面貌及生存状态,及时发现并积极化解其认同危机,使群体行为统一于国家的社会建设之中。  相似文献   

12.
民族认同问题无疑是当今民族主义和现代民族国家研究中一个极为重要且饱含争议的问题。作为一种社会心理意义上的群体认同,在西欧现代国家的发展过程中,民族认同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法国大革命后大规模缔造民族运动而建立的。因此,从理论上,民族认同建立的一个基本方面就是政治制度对民族认同形成的影响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三大学科视野统合了“身份认同”研究概况。身份认同是个体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连接点。在心理学学科中身份认同研究强调独特的个体认同与鲜明的群体认同。在政治学学科应用中身份认同先是表现为族群文化身份,而后在民族国家中出现了公民认同与族群认同之间的张力,又在全球化浪潮中遭遇多重身份困境。在社会学学科中身份认同研究重视“身份”这一外在化标识,进而从制度安排与社会流动两个角度探讨面对社会身份系统的剧烈变化,群体如何在当下的社会结构中回应身份归属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本文梳理了认同经济学路径突破的整个逻辑脉络,综述了认同经济学的三种基础个体理论以及实验与实证研究的成果,然后针对认同概念的复杂性,集中讨论了认同经济学主要面临的争议与批评.  相似文献   

15.
失地农民市民化是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重要本底支撑。但失地农民在市民化过程中面临着如下困境:被动城市化滋生了失地农民对城市化的拒斥性认同;集中安置解构了失地农民固有的生活方式;社会比较产生的挫败感消解了失地农民的城市认同;安土重迁的乡土情结阻碍了失地农民对城市的情感认同。破解失地农民市民化的困境急需建构失地农民对城市的社会认同:一是要千方百计对失地农民进行就业安置;二是要加强对失地农民居住社区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三是要建立失地农民心理疏导机制,重构失地农民以情感为核心的社会支持网;四是要多措并举重构失地农民新的社会交往网络。  相似文献   

16.
价值认同是指在价值理想、价值取向和价值标准等方面的一致性和统一性。人类的一切思想认同、文化认同和政治认同 ,归根到底都可以概括为价值认同。本文所指的价值认同 ,主要是指在价值观标准上的一致性和统一性 ,尤其是与军队思想政治建设的价值观标准要求相一致、相统一的状态 ;对于革命军人就是要牢固树立与社会发展和军队建设客观要求相一致的价值观。一、社会转型期价值认同教育的定位面对我国处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社会转型期 ,有效开展价值认同教育 ,首要的是科学定位 ,从新情况、新要求出发 ,寻求新突破。当前 ,要正…  相似文献   

17.
"农民工"作为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特殊群体,为城市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他们对自己奉献的城市却没社会认同感。本文站在农民工的视角,从身份认同、文化认同、经济认同三个方面来分析他们对城市的社会认同状况,并提出了增强其社会认同感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组织认同是组织成员以组织为中心寻求一致性的心理过程和行为表现,可以把组织认同心理分为生存性、归属性和成功性三种类型.从行为角度把握的组织认同,其实就是组织行为学研究中所指的组织公民行为.调查结果表明,在中国的国有企业中,组织认同心理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不存在必然的线性关系.这个问题的存在与我们国家长期推行的许多制度已经形成了人们的某种惯性心理有关,组织认同心理与组织公民行为分离其实是"单位制"组织认同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9.
王瑾 《兰州学刊》2010,(11):177-179
时尚是现代社会中非常重要的文化现象。目前国内对这一现象的研究呈现出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缺乏有效整合的局面。文章正是这样一种积极尝试——从"寻求自我认同"和"寻求社会认同"两个角度发展出一套测量时尚文化心理的量表,使用配额抽样拦截访问的方式进行了问卷调查获得数据,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得出"寻求自我认同"和"寻求社会认同"两种时尚文化心理对中国居民的时尚消费行为均具有显著性的影响,且社会认同对时尚消费的心理驱动力要强于自我认同。  相似文献   

20.
执政党与新社会组织关系研究:基于政党认同的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方的政党认同理论为研究中国政治现象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对中国共产党而言,政党认同指的是广大人民群众对执政党的认可、支持和拥护程度。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扩展,其对立面即"社会的自我保护"运动也与之相伴。面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脱节及不断增加的社会压力,中国共产党对新社会组织的认识逐渐深刻,并努力提升社会统合能力和驾驭水平,将其纳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增进社会成员对执政党的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