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加拿大妇女劳工生育与育儿两性共同责任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性共同责任”的内涵远大于劳资关系下两性共同责任议题的范围.加拿大劳资关系下两性共同责任政策主要包括:各省产假与育婴假制度、就业保险法下全国性育婴津贴、联邦与各省育儿家庭财务支持制度、托育场所创造方案等.该政策使女性不会因为国家社会生产新生劳动力而受惩罚,有益于妇女劳工的生育与育儿.在此政策下建立法律制度使妇女在怀孕、分娩与育婴期间的工作维持与两性平等权获得保护.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0—3岁婴幼儿母亲在育儿过程中获得的社会支持状况,采用《社会支持问卷》对470名婴幼儿母亲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婴幼儿母亲育儿社会支持的总体水平较高,但主要来自配偶、祖辈、朋友等非正式支持,正式支持较为缺乏;婴幼儿母亲育儿社会支持存在异质性的分类特点,可划分为支持不足型、支持中等型、支持充分型3类;3类母亲在居住地、学历、就业情况和家庭年收入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城市母亲、本科及以上学历母亲、全职母亲、低收入家庭母亲在支持不足型上占比更高。为优化婴幼儿母亲的育儿社会支持体系,建议强化政府主导,着力增加对婴幼儿早期教养的正式支持;重视家庭价值,营造夫妻同工、祖辈适度参与的育儿氛围;优化职场环境,助力婴幼儿父母尽可能实现育儿与工作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运用调查分析的方法了解大城市年轻母亲在育儿过程中的感受。研究发现,夫妻共同分担家庭育儿责任的观念深入人心,母亲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性也得到肯定。养育孩子使年轻的母亲既充满了快乐和幸福,也伴随着各种不安和焦虑;她们普遍感到育儿支援存在缺陷,以至于难以从容面对育儿过程,希望能够获得比较充裕的社会资源,有一个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帮助她们顺利完成育儿过程。为此建议,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加强对处于育儿期家庭的人文关怀;进一步强化男女平等意识,促进父亲更多地参与日常育儿活动;建立网上支援系统;改善城市规划建设,为育儿提供更好的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4.
家庭婴幼儿照料支持政策制定的重点在于家庭育儿分工合作模式与多元化婴幼儿照料支持服务规划。随着家庭科学合作育儿理念的普及,家庭婴幼儿照料中父职参与成为育儿支持性政策完善的突破口。基于福利多元主义分析框架,探讨城镇"90后"双职工家庭父母合作育儿实践研究发现:父职参与婴幼儿照料缺失的类型主要包括闲暇参与、育儿知识空白、家庭责任感缺失、隔代抚育替代。父职参与婴幼儿照料支持的结构性困境在于父职参与缺乏专业的家庭育儿指导、父职育儿假期难落实、父职参与的支持和促进政策不完善。综合借鉴国外父职参与育儿的家庭支持型政策、育儿服务合作供给型政策和重视育儿观念引导型政策的经验启示,通过完善父职参与政策保障、激发市场托育服务供给潜能、扩展社会组织参与服务空间、加强社区支持性育儿资源整合、倡导父职参与的家庭育儿文化,有效支持和促进父职参与婴幼儿照料,完善我国城镇双职工家庭友好型婴幼儿照料支持政策。  相似文献   

5.
生育产假制度是保护生育妇女的重要制度之一.基于生育产假制度国外创建的新生儿父亲陪护假和父母育儿假制度,极大地推动了男女两性在有偿工作中的机会平等和无偿家务劳动中的责任分担,显著提高了生育保护水平.目前我国为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采取的措施之一是在全国统一实施“全面两孩”政策,以鼓励生育.这在客观上要求建立新生儿父亲陪护假和父母育儿假等配套制度,促进对生育妇女的保护.研究国外相关制度安排,将为我国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以雅安市城区0-3岁婴幼儿家长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其育儿观念及困惑。研究结果显示:家长有着较为科学的儿童发展观,但是缺乏全面的认识;具有初步的早教意识和平等的亲子关系,育儿知识获取途径多样,但是教育内容不均衡;对子女有着较高的成才期望,在职业定向上呈现“求稳”心态;碎片化、情绪化的育儿信息和育儿过程中的知行不一是导致家长陷入困惑的主要原因。建议构建以社区为主导的家庭早期教育服务指导体系、引导和规范新媒体科学育儿理念的传播、鼓励幼儿园开展亲职教育等措施。  相似文献   

7.
随着女性职业社会化,育儿对已婚女性就业的影响日益凸显,全面二孩政策更使得已婚女性面临着育儿和工作的双重压力。以2015年CGSS微观数据为基础,从家庭视角检视育儿、代际分担对已婚女性就业的影响,结果显示:对于6岁以下的幼儿而言,母亲仍是主要的照料者,育儿对于已婚女性就业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代际分担对育儿具有负向调节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育儿对女性就业的负向影响;育儿对已婚女性就业的影响存在城乡差异,对城镇已婚女性的影响明显大于农村已婚女性。国家和社会应通过发展公共托幼服务、鼓励家庭代际分担等路径,帮助已婚女性平衡育儿与工作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推进已婚女性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8.
自“全面二孩”政策开放以来,上海户籍人口中二孩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本文采用质性研究方法,聚焦上海已生育的育龄夫妻,揭示抑制其再生育意愿的原因。研究发现,已生育家庭存在明显的密集型育儿实践。家长在育儿中投入大量经济、时间和精力成本,这三个维度或单独或捆绑作用于育龄群体,抑制其再生育意愿。母亲在教育实践领域付出大量劳动,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女性的多孩生育意愿低于男性。基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在政策推进时应增加对家长需求侧的服务和支持,缓和密集型育儿趋势,提高夫妻再生育意愿。  相似文献   

9.
以中日抚养学龄前儿童双收入家庭父母为对象,探讨父亲参与育儿对母亲心理幸福感的影响,结果发现中日父亲参与育儿的影响模式一致,即父亲参与育儿通过母亲对父亲育儿支持的认知,间接影响夫妻关系满意度。但在中日之间在母亲对父亲育儿支持的认知影响健康关联QOL的途径存在差异。中国母亲对父亲育儿支持的认知直接或通过心理健康影响健康关联的QOL。日本母亲对父亲育儿支持的认知通过夫妻关系满意度间接影响健康关联QOL。  相似文献   

10.
张雨忻  高双 《国际公关》2023,(18):64-66
我国现阶段处于超低生育阶段,亟须建立完善的家庭福利来促进家庭发展,提升生育率。本文通过分析北欧国家家庭福利政策实施背景,梳理挪威、瑞典、冰岛、丹麦和芬兰的家庭政策,总结北欧各国育儿假期、儿童照料服务、经济补贴的实施情况,归纳其家庭福利的基本经验,为制定符合我国人口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家庭福利政策提供启示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