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员工工作压力管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中最突出的心理问题是压力。企业员工的工作压力来源于社会、企业、家庭、个人等各个方面,过高的工作压力给个人、组织、社会带来严重的后果。企业员工的压力管理主要是为员工营造一个能充分发挥所长的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2.
目前,零售企业基层员工普遍存在压力大的问题,这对零售企业的服务质量和经营管理、基层员工身心健康等方面造成了很多负面影响。在此分析了零售企业基层员工的压力来源,提出了零售企业基层员工压力管理措施,以期可以为零售企业管理工作提供借鉴,并为零售企业基层员工解决压力问题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企业知识型员工工作压力日益增大.随之而生的工作倦怠感逐渐成为影响员工工作与生活的主要因素之一。从工作倦怠理论入手,通过问卷调查获取相关数据。运用SPSS软件对知识型员工工作倦怠现状进行分析,建议降低和消除组织中的工作压力源;完善员工培训体系,提高员工工作压力和应对能力。实施工作倦怠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4.
员工视角下企业与员工间的交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调查采集相关数据,利用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员工视角下的企业与员工间的相互交换.结果发现,我国企业的员工最为看重的期望所得是"企业向员工提供事业发展机会"、"企业向员工提供学习与培训机会"、"企业向员工提供与工作业绩相挂钩的工资和奖金"等;而我国企业员工认为企业最为看重的期望所得则为"员工保守企业的商业机密"、"员工忠诚于企业"、"员工自觉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等.不同性别、年龄、工作时间、受教育程度的员工和不同工作性质、职级的员工,对其与企业在相互交换中某些具体的期望所得项目的重要性程度认知具有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企业员工工作压力感知及缓解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企业运营过程中,适度的工作压力,利于员工主观能动性的激发,从而达到优异的工作绩效.反之,过高的工作压力,会使员工产生强烈的不满情绪,甚至引发员工生理和心理方面的疾病,其工作绩效将随着工作压力的加大而快速衰减.依据案例企业研究,给出对工作压力感知测度的基本变量,运用层次分析法,获得了案例企业员工工作压力感知结果.企业员工工作压力缓解策略:强化企业员工胜任评价,适当配置员工工作岗位;强化企业管理体系建设,优化管理流程和工作秩序;注重团队内部学习和外部交流,改善员工心智模式;强化员工工作压力感知调控,消解情绪化感知理念;改善归因方式,学会自我减压;建立企业与社会合作网络,内外合作减轻员工工作压力.  相似文献   

6.
随着企业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员工群众民主意识的不断增强,基层员工诉求也呈现出逐渐增多、各种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的态势。这些诉求不但关系着员工群众的切身利益,更影响着企业和谐稳定的大局。因此,企业工会要对基层员工的诉求进行分类及心理分析;要结合基层工作实际,正确对待和处理基层员工的诉求;要注意处理好基层员工诉求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文章系统设计了企业目标与员工目标协同性影响因素的调查方案,从抽样方法、统计分析技术等方面对调查方案进行了可行性分析。通过问卷调查、现场观察、面谈等社会调查方法,归纳整理出企业目标与员工目标协同性影响因素的4个维度24个指标,为研究企业目标及员工目标互动关系以及协同性动态演化规律提供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8.
中美企业员工培训比较分析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竞争的加剧,企业员工的培训已成为各国社会和企业重视的重要因素。国际上特别是美国一些企业的员工培训和教育呈现新的趋势和特点。这些特点给我国企业的员工培训以很大启示,也值得国内企业认真加以借鉴。  相似文献   

9.
高梓轩 《理论界》2006,(4):211-211
本文主要阐述了企业员工的重要作用。企业必须尊重一线员工的意见,处理好顾客、员工与经理的关系和加强对员工的培训。  相似文献   

10.
企业声誉在现代企业生存与发展中的价值日益被肯定。但是在企业声誉管理的过程中,对员工这类内部利益相关者的关注却不够。事实上,员工对企业的感知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企业声誉,而企业声誉对员工的影响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证实,因此,以员工为主要沟通对象的内部沟通成为企业声誉管理中必不可少的要素。  相似文献   

11.
当今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从某种意义来讲,是人才的竞争,也是企业培训力的展现.一个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获胜,应该从长计议,重视培训、重视员工全面素质的提升.企业只有根据发展的需要和员工个人发展的具体情况,合理地确定培训对象和选择培训形式、方法和技术,最大限度地提高培训的投资效益,才能最终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与员工"双赢".  相似文献   

12.
无论什么样的企业要发展都离不开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如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其在工作中发挥他们的潜能,为企业作出更大的贡献,是一个常思常新的课题。企业调动员工积极性应以人为本,通过运用激励、公平竞争、人本管理、管理者自身的表率行为等方式来进行。企业进行员工激励的目的,是要激发员工的内在潜力。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为了深入了解员工队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采油二厂第七作业区近期组织了一次较大规模的员工队伍思想状况调查,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建议与对策。一是完善公平的竞争机制,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二是创新方式方法,增强思想工作的实效性;三是引领导员工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四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凝聚员工队伍;五是拓宽技能培训渠道,提高员工技术素质。  相似文献   

14.
当今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企业思"才"若渴,但却很难满足需求。同时,人们生活安定,经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精神生活、文化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有的人思想观念消极,出现了信仰危机。这对企业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迫切的要求。企业必须抓好员工学习,才能有助于对这些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5.
人才的竞争是餐饮企业竞争的核心,正确、有效的使用人才是人才竞争的关键。基于川菜企业的调查访谈,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对川菜企业核心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的现状及问题的探讨研究证明:核心人才是企业获取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餐饮业形成核心竞争力,保持企业持续成长的重要问题。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注重这些核心人才的获取、激励、保留,是现代企业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由此提出川菜企业实施核心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的策略和建议,以谋求川菜企业目标的实现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企业员工责任是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企业社会责任体系中企业对员工应承担的责任。通过因子分析、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企业承担员工责任对其绩效的影响是:企业对员工的法律责任是硬性约束条件,当企业履行对员工的法律责任时,法律责任对企业的影响就潜入幕后;企业规模的大小本身对企业绩效有一定的影响,并且对非财务绩效的贡献更大些,但并未影响企业员工责任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质;企业对员工的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通过引起员工的反应作用于企业的非财务绩效,而对企业财务绩效未发现显著影响;企业对员工的经济责任同时影响了企业的财务绩效和非财务绩效并且其作用途径是直接影响,但相比而言其对财务绩效的影响程度更甚。  相似文献   

17.
企业并购整合中的员工抵制:动因分析与对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并购是增强公司实力,创造竟争优势及实现公司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企业并购整合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员工抵制问题,员工抵制是影响并购绩效的重要因素.目标企业员工产生抵制情绪的动因是多样的:企业文化差异是导致员工产生抵制情绪的根本原因;管理风格差异是导致负工抵制的重要原因;双方势力对立会导致目标企业员工抵制并购整合;目标企业员工原有的心理契约受到破坏,从而抵制并购整合;目标企业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被打破,从而产生抵制情绪等.企业可以通过整合双方企业文化、加强与目标企业员工的沟通、鼓动员工参与、提升员工待遇及外聘经理等途径,降低目标企业的员工抵制.  相似文献   

18.
当前,福建省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时期,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矛盾冲突日益显露,劳动关系领域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如何营造良好的用工环境,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成为福建省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点。通过了解与剖析当前福建省企业内部用工环境和外部用工环境的现状,提出福建省企业用工环境存在的工资水平低、劳动时间长、住房情况不容乐观等问题,在此基础上从企业、政府及员工等角度提出改善对策,以有效地突破缺工问题,营造良好的用工环境,创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  相似文献   

19.
知识型企业与知识型员工管理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型企业和知识型员工是管理领域的新生事物,这一概念是伴随着知识经济概念的提出而提出的,其产生的历史并不长。而如何加强对知识型企业的管理、如何稳定知识型员工队伍以及提高知识型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等问题,则是目前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拟对其知识型企业的管理概念和知识型员工激励方式等问题作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李晓萍 《兰州学刊》2006,(12):100-101
本文从企业、员工和社会环境三个方面分析了知识员工忠诚度问题,要创造条件培养员工的忠诚度,同时也要正确看待员工流失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