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56年《琵琶记》"大讨论",是《琵琶记》接受史上的重要一环,也是20世纪古代文学研究史上的一件大事。本文认为,1956年《琵琶记》"大讨论"是"古为今用"的一个典型事件,是运用新的价值观念进行学术探讨的一个实践:一方面,透视出在新的时代文化语境中,在对经典题材的阐释中,古代文学研究中表现出的对政治话语的认同及其一定程度上的困惑;另一方面,在遮蔽、躲闪、矛盾、正视的话语表述背后,体现了对《琵琶记》经典价值的某种认同。  相似文献   

2.
二《蔡伯喈》抄本在讨论南戏《蔡伯喈》即《琵琶记》之前,有必要先对《南曲九宫正始》一书的可靠性问题略加考察。此书收录《琵琶记》曲文约一百八十支,《荆钗记,六十四支,《刘知远》五十七支,《拜月亭》一百十九支,《杀狗记》六十一支,以它们以及其它南戏佚曲同现存较早的版本作对照,基本上都相吻合,  相似文献   

3.
张坤 《阴山学刊》2005,18(1):24-28
《琵琶记》与《拜月亭》高下之辩,是明中叶至明晚期一场史无前例的戏曲论争,反映了不同戏剧美学家的美学思想,各有其立论的原因、意义。这场众多曲坛学人围绕《琵琶记》、《拜月亭》的高下问题而展开的论争,因各人评论立足点相异,故多有见识未到之处,真正见解深刻的是思想家李贽。  相似文献   

4.
梁实秋先生在《琵琶记的演出》一文中,很风趣地回忆当年他在美国哈佛大学读书时和谢冰心、谢文秋等人一起演出中国传统戏剧《琵琶记》时的一些往事。梁实秋先生写道:“琵琶记有几个人懂得,包括我们自己在内?剧中原有插曲一阙,有赵五娘抱着琵琶自弹自唱,唱词阙,意思是由演员自己选择。结果是赵五娘用四季相思的小调唱‘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催,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诗是唐朝的贺知章作的,唱的人赵五娘是东汉人,这是多么显著的时代错误!事后也没有人讲话。”梁先生为人为文皆朴实雅正,自然认为不当犯这“时代错误”。其实这并非赵五娘的扮演者谢文秋女士独犯的错误,高明在《琵琶记》中到处都有这么“显著的时代错误”。试  相似文献   

5.
《琵琶记》号称南戏之祖,这个说法是不正确的。因为在高明的《琵琶记》之前,南戏至少已经有了将近两百年的历史。什么叫南戏?南戏,就是从北宋末年南渡初年开始,一直到元末明初,流行于以浙江温州一带为中心的南方农村和城市(主要是江、浙两省)的地方戏。所以它又称“温州杂剧”  相似文献   

6.
《琵琶记》在整体结构上是“大团圆”与“不团圆”的复合,其中,“不团圆”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一是自然灾害频发却救济不力,二是传统社会管理体制中不合情却合理的选择,三是蔡伯喈与赵五娘细腻而深刻的悲剧性心理。高明的独特经历与个性是《琵琶记》“不团圆”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 在 《琵琶记》 研究中, 蔡伯喈一直是一个最具争议的人物。但争议之所以引起, 从作品本身的角度来看, 至关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作者高则诚对原有故事的人物原型进行了创造性的改造。笔者撰写本文的目的是试图透过作者与读者相互关系的角度, 从作品改造的核心部分——— “三不从” 关目入手, 来分析和开掘 《琵琶记》 中蔡伯喈这一复杂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8.
一被推为南戏中兴之祖的高明(字则诚)的《琵琶记》,自问世以来,由于它的内容题材关涉到封建社会伦理思想和道德关系的核心部分——忠、孝,以及它在艺术上的特出成就,在戏剧舞台上一直享有很高的地位,前人曾把它和王实甫的《西厢记》并称为杂剧戏文的双绝。也由于作品表现主题的曲折性,《琵琶记》一直也是剧坛上争论最多的作品之  相似文献   

9.
《琵琶记》盛行全明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华祥 《中州学刊》2005,(6):213-215
高明<琵琶记>向被誉为"南戏之祖",在整个明代一直走红.学戏以<琵琶记>为先,作剧以<琵琶记>为样板,各声腔剧种纷纷移植<琵琶记>.<琵琶记>盛行全明的原因至少有四点:第一,著名的正宗文人参与创作,从而大大提升了南戏的地位,掀开了文人创作南戏新的一页;第二,<琵琶记>立意好,八面玲珑,人见人爱,适合社会各阶层观众群体审美趣味;第三,<琵琶记>语言美,雅而不古,俗而不土,表现力强,富有韵味,雅俗共赏;第四,<琵琶记>带动了众多地方声腔剧种走向成熟、繁荣.  相似文献   

10.
一、中国古典悲剧“团圆”结局及其成因团圆结局是中国古典悲剧创作中一个常见的现象。如《窦娥冤》的伸冤昭雪,《赵氏孤儿》的孤儿报仇,《汉宫秋》的“团圆梦境”,《琵琶记》的“玉烛调和”,《娇红记》的鸳鸯翔云,《清忠谱》的锄奸慰灵,《长生殿》的“蟾宫相见”,...  相似文献   

11.
《琵琶记》的作者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琵琶记》的评价,从它问世以来就有分歧。而高明是它的作者,几百年来众口一词,没有怀疑,直到最近彭飞、朱建明同志的论文《琵琶记非高明作考辨》才对此提出异议。他们的论据,有的可以见仁见智,作不同的解说。如作品反映的大饥荒是否局限于某一地区,既可写实,也可虚构,不足以证实或否定高明的著作权。对此可以不加讨论。主要论证如下: 钮少雅、徐于室《汇纂元谱南曲九宫正始》在清初顺治八年(1651)编校完毕,十年后  相似文献   

12.
《幽闺记》的评点者为凌初《幽闺记》批语中录有沈氏论评十条 ,皆以“词隐生曰”注明 ,但其他批语的作者为谁 ,在批语及凌延喜跋中均未提及。《王立承题记》曰 :“是书虽延喜所编刻 ,然评语实多出于初成之手。原跋谓家仲父得之词隐生抄本 ,而末折尾曲‘中郎兔颖端溪砚 ,阙处完成断处连 ,从此人家尽可搬’。《琵琶记·凡例》谓非君美之旧。此本虽未删削 ,但仍存初成语于其上 ,是其证也。”按 :“郎”字当为“山”之误。查凌初《琵琶记·凡例》 ,有如下之言 :“今世所行古曲 ,皆受改窜之冤。观《拜月亭》末折云 :‘中山兔颖端溪砚 ,断处完…  相似文献   

13.
《琵琶记》问世以来,在历代评论家、读者和观众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应。人们评点它,赞扬它,批评它。解放后,这个争论更是达到了高峰。一九五六年六月,中国戏剧家协会组织了关于这部作品的讨论,全国各地的有关专家、学者云集北京,对它展开了热烈的争论。讨论中的意见分岐很大,肯定派和否定派双方对峙,针锋相对。最后虽然没能对它作出定论,但肯定派的意见显然占了绝对优势。一九五七年,何其芳同志对双方意见作了详尽的考察,写了《〈琵琶记〉的评  相似文献   

14.
张权 《齐鲁学刊》2003,(2):138-141
《俘虏记》中的战争观和道德观存在着很大的模糊性 ,其目的就是为自己的侵略行为开脱责任 ,作家把自己描绘成一个“善良”、“有人性”之人 ,这是不道德的蒙骗行为 ,必须给予严厉批判。  相似文献   

15.
高明改编后的《琵琶记》既发挥了《赵贞女》的优长,又弥补其不足,让封建士子遂其所愿又避免了道义和良心的谴责和追问,也让普通百姓乐见赵五娘美满结局而心满意足。作者的聪明,就在于兼顾社会各个阶层的文化心理和审美祈求,而赋予作品以崭新的文化含义,并在艺术上千锤百炼,成为后世仿效的典范之作。  相似文献   

16.
钱华 《殷都学刊》2003,(3):68-70
《琵琶记》中的赵五娘是古代戏曲中“孝妇贤妻”的典型形象。本文试图用当代的价值观念及借助西方先进的人文主义思想意识 ,从三个方面去审视、反思这一形象及古代戏曲中所表现出的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 ,以期作出符合我们时代的新的审美阐释  相似文献   

17.
<琵琶记>是一部典型的"大团圆"作品.分析并论证其悲剧性质,对于深入认识这一经典作品十分必要.<琵琶记>悲剧性质的确定当中还蕴涵着重要的理论价值.这对于认识悲剧特质,正确理解悲剧作品等,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琵琶记》作者高明(字则诚)卒年,今存三说。宗典编《柯九思史料》,吴海林、李延沛编《中国历史人物辞典》都认为高明卒于约1380年。不知其所据。概以推测,故置匆论。湛之依据清代陆时化《吴越所见书画录》所收《题<晨起>诗卷》一文,认为“高明是在明朝建立前九年的至正十九年(1359)逝世的”。此说一出,影响颇大,为游国思、王起等《中国文学史》,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中国文学史》,张庚、郭汉城主编《中国  相似文献   

19.
《全唐诗补逸》订补一首凌原孙望先生《全唐诗补逸》(收入中华书局1982年版《全唐诗外编》第3编)卷五据清乾隆四十八年官刊本《凤台县志》卷十七辑录权澈《琵琶石壁诗刻》诗一首。按此诗又见清胡聘之《山右石刻丛编》卷七“权澈琵琶泓诗”条,诗题作《琵琶泓作并序...  相似文献   

20.
王骥德,字伯良,又字伯骥,浙江会稽人。生年无考,大约卒于天启二年(1623)秋冬间。他嗜好词曲,至老不衰,他的散曲在明末的曲坛上占有一席之地。他以博学多知,受到徐渭、沈璟赏识,与吕天成、毛以燧等过从甚密,切磋戏曲,其艺精进不已。著有《方诸馆集》、《方诸馆乐府》、《南词正韵》及传奇《题红记》、杂剧《男王后》、《两旦双鬟》、《弃官救友》、《金屋招魂》、《倩女离魂》,并校注《西厢记》、《琵琶记》。《曲律》又名《方诸馆曲律》,系他晚年之作,也是他在曲论上最有贡献的著作,尤其是卷四“杂论”部分,虽仅占《曲律》三分之一,却是他的曲论核心。这部分是他陆续写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