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本文认为,刘秀在组织、领导农民军推翻王莽反动统治方面,在削平割据势力、安定社会秩序、统一国家方面,都建树过很大功绩,同刘邦、朱元璋一样,是一个有胆有识有策略的农民战争领袖。一、刘秀是怎样起兵的论到刘秀的起兵,过去的历史教科书几乎都给他冠以“南阳豪强地主”的称谓,以示刘秀是投机革命、混入农民起义军的阶级  相似文献   

2.
新莽末年,天下大乱。起而反对王莽统治的,除了以绿林、赤眉为主的农民起义外,尚有贵族和地方豪强势力。刘秀和他的哥哥刘縯所领导的舂陵军,是以南阳豪强地主为主力的一支反莽军队,在所有各支起义军队中,力量并不强大。但它在刘秀的领导下能战胜群雄,  相似文献   

3.
东汉光武帝平定“彭宠之叛”史实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汉光武帝刘秀的"中兴之业"始于经营河北.而对渔阳郡的争夺,构成了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在两汉之际,控制渔阳局面的彭宠,先归附更始政权,后来又投依"镇慰河北"的刘秀.彭宠所派出的渔阳精兵,与上谷太守耿况的军队,实为刘秀经营河北的核心军事力量.但是,东汉建武二年(公元26年)二月,彭宠却起兵造反,挥兵进攻幽州牧朱浮于蓟.这与同年正月发生的真定王刘杨谋反之事,先后相继,对刘秀经营河北大业形成了极大冲击.刘秀在处置彭宠之叛时,表现得十分宽容,甚至几近柔软寡断.分析从缓处理的原因,可能是刘秀为了笼络河北豪强势力而刻意作出的姿态.因为彭宠之叛,并非出自彭宠的初衷,而是出自刘秀亲信朱浮的刻意逼迫.当时人对朱浮的"生事"之攀,多持非议.素以信守道德自我标榜的刘秀,在处理彭宠之叛时,势必顾及舆论评价.当然,为了笼络河北豪强势力,刘秀也有刻意作态的必要.刘秀的"中兴之业"由此显现出"道德战略"与"兵事战略"并重的特色.这是汉光武帝与汉高祖经略天下的大异其趣之处.  相似文献   

4.
一提起汉光武帝刘秀,大家都知道他是东汉王朝的建立者。《辞海》中介绍:刘秀是“西汉皇族”,“南阳蔡阳(今湖北枣阳西南)人”:《中国历代帝王录》中介绍:刘秀是汉“高祖九世孙”。近读《汉书》和《后汉书》,发现刘秀的祖父出生在湖南;刘秀的曾祖父则出生在湖南宁远并且终生在湖南活动;刘秀的高祖出生在湖南长沙而安葬在湖南宁远,其墓地至今犹存;刘秀的太祖也是终生活动在湖南的。正因为刘秀的祖父以上四代人在湖南生活100多年,所以,刘秀的祖籍是湖南。现将这些史料整理出来,以飨读者。为了说清刘秀是“西汉皇族”、“高祖九…  相似文献   

5.
本文进一步具体考察刘秀退功臣的方式,认为刘秀很早就注意对功臣加以控制,并在军事上加强集权,倡导偃武息兵,在经济上和荣誉上给功臣优厚待遇,通过与功臣的长期相处,最终以主要功臣了解刘秀的意图,表现出远离权势的意愿,而刘秀了解功臣想法,顺势剥夺掉功臣官职。  相似文献   

6.
"偃武修文"与东汉边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汉边防政策的基本区别在于西汉是积极的扩张,东汉则消极退让,西汉是不断地向外扩张、移民实边,东汉则是不断地内徙边民,东汉以后北方民族问题实肇因于此.究其原因固然多样,但根本原因则在于刘秀确定的偃武修文的治国方针.刘秀以"柔道治天下"、"退功臣而进文吏",国家政治一改西汉的文武并重为尚文轻武,地方长吏在理论上虽然有戒备边防、教民以战的责任,但在实际上不懂军事、更轻视军事,法定的军事训练任务名存实亡、吏民军事素质低下,军功更丧失其激励效用,既无西汉向北"扩张"的意识,也无"扩张"能力,而只能内徙边民.  相似文献   

7.
两汉之际,河北地区是各种势力争夺的一个重要地区。绿林军更始政权、割据势力王郎、源生于山东赤眉的铜马农民军诸部,皆曾在河北角逐。从公元23年十月起,刘秀奉更始帝刘玄之命“持节北度”,也开始了对河北地区的争夺。后来他正是凭借着河北的基础,取得了天下,建立起东汉王朝。故明末史论家王夫之论曰:”更始遣光武徇河北,而光武之王业定。” 刘秀的取得天下靠河北,而河北地区之得,又得力于上谷、渔阳两郡和幽州地区,这是他取得成功的关键。本文欲就此作一论述。 1 刘秀是在处境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到达河北的。当时,刘秀的哥哥刘缤在绿林军内讧中被杀,刘秀自己也很孤立,一些旧部都不敢再与他接近,“宾客多去者”。刘秀的进入河北,实际上正如耿纯所说的,是“单车临河北”,手中并无太多的军队,完全靠他政策正确和作为深得人心来打开局面。 刘秀到达河北不久,适逢王郎割据势力在邯郸崛起,从公元23年底至24年初,“赵国以北,辽东以西,皆望风而靡”。当刘秀从邯郸北行至蓟(今北京市)时,王郎移檄通缉,捉获者封以十万户。同时西汉皇室广阳王刘接又“起兵蓟中以应郎,城中扰乱,转相惊恐”。这就使刘秀更加狼狈。《后汉书·光武帝纪》形容当时刘秀的窘态说:“于是光武趣驾南辕,层夜不敢入城邑,舍食者道傍”。此  相似文献   

8.
隗嚣是两汉之际人,为东汉初年西北地区的封建割据者。他曾先后依附又反叛王莽、刘玄、刘秀和公孙述。此文拟探讨隗嚣的反覆无常及其割据的成败原因。  相似文献   

9.
《文史哲》2010,(6)
豪族势力响应舂陵宗室发起的复汉运动,合力推翻王莽,又纷纷支持当地政治人物建立割据政权。刘秀征服各地豪族势力,建立了东汉王朝,但仍面临如何在豪族社会基础上巩固统治的问题。豪族占有大片土地,役使贫民和奴婢从事生产并守卫田庄,宗族和宾客是他们的帮手和爪牙。东汉统治者吸取西汉和王莽的教训,不再企图消灭土地兼并,而是采取各种措施抑制和削弱豪族势力。其中最重要的是强化吏治,用严刑峻法约束豪族。这一措施收到一定效果,同时也导致吏治苛刻之弊,造成大量冤狱。时人普遍认为,根除此弊须用"良吏"取代"残吏"。对"良吏"的强烈期待,成为东汉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正确认识和处理"两委"关系一直是困扰村民自治的理论和实践的难题.走出"两委"关系困境的关键是实现村党组织领导的法治化.村级党组织领导法治化的内涵为领导权限法定化,领导目标民主化,领导方式合法化.领导制度方面,村级党组织的领导缺乏具体的、可操作的行为规范;现有的法律、政策和党内文件没有规定村级党组织的职责权限,导致"两委"关系紧张;村级党组织领导的程序性规范严重缺乏.应当充分认识村组党组织领导的特殊性,在立法上解决村级党组织领导的制度供给.  相似文献   

11.
王蕊 《殷都学刊》2006,(1):29-33
曹操霸业始于兖州,兖州对于曹操而言,如同刘邦之关中、刘秀之河内,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兖州谋臣和将士更是曹操依靠来争霸天下智囊团和精兵强将。他们在曹操霸业的创建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依法治国的实施,呼唤着党的领导方式创新,迫切需要"领导"与"法治"的直接结合,把一切领导活动纳入法治轨道,依法领导,依法决策,依法接受各种形式的监督,实现领导法治化.领导法治化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在领导观念、领导思维、领导规则、领导机制、领导方法上实行重大转变和创新,使党的领导方式进一步实现法治化、民主化、科学化.  相似文献   

13.
《江西社会科学》2016,(3):41-45
"高屋建瓴、势如破竹"是毛泽东极其推崇的领导风格。他指出,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抓住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工作中的基本矛盾。注重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指导,是毛泽东领导思想的一大特色,也是他成功推进工作的重要法宝。通过解决基本矛盾,带动全局问题的解决是毛泽东另一个重要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也反复强调"两基本",这与毛泽东的思想一脉相承。"两基本"的思想,对当今领导干部从事领导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公元二十四年,萧王刘秀率大军击败王寻路过颍川,恰遇祭遵,闻此人喜读经书,行居简朴,为人耿直,遂收入部下,令管理军营法纪。不久,萧王的一个侍从触犯法令,祭遵依法治以死罪。当时,许多人为祭遵自作决定处死萧王内侍捏着一(扌巳)汗。果真刘秀得知后大发脾气,召祭遵问罪。部将耿弇见萧王怒,当面陈词劝谏:“大王一直严令全军奉公守法,令祭遵司法纪,遵大王令而执法,何罪之有?”萧王刘秀猛醒,当即和言赐坐,并召将士当众封祭遵为“刺奸将军”,称赞道:“祭遵执法无私,我身边的人犯法,他都敢处死,你们可要当心法纪。  相似文献   

15.
<正>一、高校领导者"魅力领导"的内涵"魅力领导"是领导者利用自身因素去吸引和感染下属的一种领导方式或行为,是个人魅力与职务角色的有机结合,它通过领导者的工作魅力、学识魅力、个性魅力、人格魅力、仪态魅力等得到综合体现。高校领导者的"魅力领导"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领导艺术,自古有之。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沿革实践中创造出灿烂的古代文明,丰富的领导艺术是我国古代文明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例如,作决策,要求"成竹在胸";使用人,求"知心",收"士为知己者死"之奇效;教育他人,主张"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高明的领导者不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从心所欲,不逾矩"才是领导艺术的最高境界。本文主要就公共管理中领导艺术表现形式等问题并结合自己在审计部门工作实践的一些心得体会,探讨公共管理中的领导艺术。  相似文献   

17.
"两委"(基层党组织与村民委员会)矛盾的焦点在于"两委"的职能划分."两票制"和"一肩挑"的"一元化"职能改革思路不利于村民自治结构形成.某种意义上,基层党组织在村民自治条件下的领导不是行政化的直接领导,而主要表现为法律和政策的监督.借鉴公司治理原理,实现村民自治中基层党组织职能改革,构建"决策-执行-监督"三权相互制衡的村民自治结构,是党的基层组织合理定位领导职能、转变领导方式的内在要求,也是基层党组织职能改革的方向.这种治理结构安排和监督权定位既有利于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的发挥,也化解了村民委员会与基层党组织的职能冲突.  相似文献   

18.
杨静 《理论界》2012,(2):28-29
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永远不变的军魂,必须保持高度政治警觉,抵制"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等错误政治观点,坚决贯彻落实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  相似文献   

19.
从儒、释、道三家的理解来看,"忍"是内在修养与外在表现的一致,即向内忍于己与向外忍于人相统一。企业中层管理者是"忍"性领导思维的实践者和推动者,其"忍"性领导思维具有价值性和工具性,"忍"主要表现在"誉"、"怒"、"言"、"争"、"不敬"等方面。当然,在充分肯定"忍"文化对中层管理者的领导思维产生积极作用的同时,也要尽量避免对上级、同级和下级运用"忍"性思维时产生误解及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0.
延安时期,中共领导下的边区学校围绕抗日救亡的中心任务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积累了党开展学校思政工作的初步经验。整风运动期间,毛泽东针对延安边区学校中普遍存在的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教条主义问题,以"理论联系实际"为宗旨、从"整顿三风"入手、以"思想改造"为目的,开展了一系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逐步完成党对边区学校意识形态阵地的全面领导。延安时期党领导学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成功经验,是"延安精神"的重要体现,是进一步加强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的精神财富和思想遗产,为进一步牢固党对新时代高校的全面领导提供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