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建柱 《老人世界》2013,(10):15-17
林洙1928年出生于福州。一岁时便开始随着父母迁徙,辗转南京、湘潭、柳州、贵阳等地,最后定居昆明。林洙的童年是“住”在昆明开明书店里:她自幼酷爱文学,读了不少中外名著。林洙回忆说,在上小学时,她就开始读《红楼梦》等中国名著,上了初中之后便开始阅读一些外国名著,在众多西方名著中,《茶花女》《简·爱》《傲慢与偏见》《战争与和平》都是她最喜欢的。  相似文献   

2.
金薇:从你的解释来看,对《论语》里的某些话,是不是不忠于原典也可以有很好的解释?薛涌:哈哈,你是否还觉得我主张不忠实原典呢?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带着自己的关怀和时代的目的读《论语》。但是,解释《论语》就必须忠于原文。不想忠于原文你还读什么?有话自己说就行了?问题是,什么才叫忠于原文?  相似文献   

3.
我退休后才回到长沙,偶然读到《老年人》杂志,不想一见钟情。它雅俗共赏,很符合我的阅读口味,因此,在生活中偶有所感,我便会写下来给《老年人》编辑部送去,慢慢地便与《老年人》杂志结下了不解之缘。每次去送稿,我不仅受到编辑们的热情接待,而且常常在与他们的交谈中受到启发。有一次,我和刘伟辉编辑谈论自己近年来读书的三大收获:一是读《实践论》,培养了我的务实精神;二是读《孟子》,心里有了个"天下";三是读《论语》,发现"仁"是源于  相似文献   

4.
读书乐悠悠     
宋士元 《老年世界》2008,(14):23-23
退休后,时间充裕,为充实生活,读了老年大学的文史系。联系课程的内容,选读了相关的书。学史从秦汉开始,学文从《论语》、《孟子》起步,学诗从《诗经》、《楚辞》入手。由远而近,追根寻源,由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  相似文献   

5.
我长期阅读《当代老年》,能真正感受到她给我带来的愉悦和启迪。  相似文献   

6.
张晓美 《现代交际》2011,(5):145-146
本文从新课标教学理念出发,阐明科学指导学生阅读报刊的必要性,教师可通过科学地指导学生了解英语报刊常识、选择阅读材料、掌握阅读技歹了,确保为学生在报刊阅读中“读之有效”。另外,为了保证学生阅读英语报刊的学习效果,教师必须注重主次分明、注重反馈等策略。  相似文献   

7.
木易ydg 《金色年华》2007,(10):38-38
现在有许多人读博客的时间已大大超过了凄书的时间了。前几天有一个过去在一起的同事,他拿了厚厚的文稿来我这里。告诉我去年他读了将近一千万字的书,我算了一下,平均一天近三万字.这是一个十分了得的阅读速度。其实我的阅读速度也是极快的,遇到消遣类的书,一天读十万字估计也不在话下.但如此持之以恒地阅读,这对于我来说,可就难以坚持了。  相似文献   

8.
她,3岁半就能阅读中学生读物;4岁开始编创童话;5岁时已有数百本书的阅读量;她小学免读;9岁进入市重点中学读初一;15岁时,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全国重点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值得一提的是,在紧张备战高考的同时,她还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部长篇校园小说——《晴天·雨天》。她就是被大家称为“天才女孩”的张玄。  相似文献   

9.
沙惠 《现代妇女》2013,(12):306-306
《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与《论语》、《孟子》、《大学》并称四书,成为封建科举取士的必读科目。“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庸之道是儒家处世思想的核心,但践行中庸之道绝非易事,其难行之处主要体现在中庸本身、实践和持守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李凤清 《现代妇女》2014,(11):323-323
自主阅读,即阅读者自己乐意读,能自觉地运用一定的阅读方法主动地阅读,从而形成阅读能力,并促进人的思维和意志品质,情感的发展,养成不断追求新知的自学习惯。—、把读的时间留给学生读是学生经历、认识、体会、感悟阅读材料的必由之路。读是语文学习的一扇窗口,读可以达到"不待解说,自知其义"的效果。初读、细读、精读;默读、诵读、品读;悟读、探读、研读。  相似文献   

11.
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升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激发学生多读书,增加学生阅读量,不仅能让学生变得聪明,还能扩大学生知识面,提升学生学习成绩。本文主要介绍我参与学校课题组开展"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实效性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及其成效,为构建并推广学生课外阅读活动模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故宫博物院》是六年级语文教科书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本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单元主题是“生活体验”,语文要素是“有目的地阅读”,单元承载着学生阅读能力形成和提升的任务。本次作业设计指向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习得,依托课堂阅读教学,引导学生运用单元前课学到的阅读方法,有针对性地展开“有目的地阅读”活动。  相似文献   

13.
伍振 《老年世界》2013,(10):34-34
《品三国》的易中天红了,《说论语》的于丹火了,他们的走红也给中国带来一场“国学热”。有人说“国学热”不必变成一哄而起,也有人说如果不去真正地阅读国学经典,也就没有意义了。但我觉得“国学热”总比“不热”好。  相似文献   

14.
韩平 《公关世界》2010,(3):42-45
《论语》所记载的是孔夫子从生活中演绎出来的为人处世的经验和他对弟子的教导。其中许多经典的词句是我们许多人耳熟能详的,这部曾经统治中国社会思想2500多年的儒家经典。今天仍然能为我们现代人构建和谐社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供一份温馨的劝导。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做客《百年讲坛》。从六个方面讲述她解读《论语》的心得。  相似文献   

15.
一提到如何提高阅读水平,人们自然想到的答案是:多读。这当然没错,熟能生巧是世人皆知的道理。但,读也要讲求质量。盲目无绪地乱读未必就能提高阅读水平。不少学生感到委屈,自己读了不少文章,学了不少所谓技巧,可阅读水平老提不高。文章就此谈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张宝霞 《现代交际》2010,(4):161-161
文言文在高考中所占的比例为13.3%,文言文的考查以史传类为主,那么如何能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在文言文阅读中得高分,甚至是满分呢?我想首要的是要多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反复诵读可以培养语感,巩固原有知识,在反复阅读中体味作品的音韵美,提高阅读能力。本文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从略读、细读、重点阅读这三个方面来对文言文阅读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7.
陈曦 《现代交际》2011,(9):224-224
本文主要从文本阅读角度讨论了普通高校英美文学教学的新策略。提出了文本阅读教学的三策略,即:课前细节阅读、课前背景知识阅读及“讲一读式”阅读策略。  相似文献   

18.
读《论语》,先在《学而》篇中,见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读至《公冶长》篇,又见予曰:“巧言,令色,……丘耻之。”再读至《阳货》篇,又见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听老夫子说得多了,便对身边的巧令之徒,有了几分警惕。有时出门在外,遇有能说会道者,便不大信任。一次听一些人介绍经验,见其中有把打算做的说成已经做的,没有做的说成正在做的,以充成绩。敬佩之余,  相似文献   

19.
《小王子》是一本经典童话,这本书中描述了小王子的奇遇,在平淡、平实中展开了他的记忆,小王子单纯、善良,时而快乐,时而忧郁,本文描绘了“我”读《小王子》的感受,并分析了《小王子》的人物形象和主题。  相似文献   

20.
现在的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很差,一是读不准,二是读不快;理解能力也不强,每年的中考中英语阅读理解这一块的得分率都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词汇量、文化背景信息、阅读速度,材料的难度等,但主要是前两种。那么如何使学生轻松自如地应付中考阅读题呢?今天我主要从创新英语阅读课的教学方法和平时应重视对学生的训练方式两个方面谈一下自己的做法,与广大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