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功能语境理论视角,以加葛里亚蒂《孙子兵法》英译本为研究对象,以林戊荪译本为参照,通过宏观语境分析和自下而上具体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译者如何根据翻译目的进行文化语境还原;探究译者如何通过语场、语旨、语式的具体配置进行情景语境重构;发掘译文在上下文语境方面的特点。研究发现,译者会根据文化语境界定翻译基调;根据翻译目的选择翻译策略,进行翻译布局和模态运用。具体体现在视角转换、情态表达、语法结构、衔接手段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翻译的时候必须在语境中理解把握全文。三维语境观认为可从三个角度来考察语篇的语境:交际、语用和语符层面.交际层面的分析主要是用Halliday的语域理论分析源语篇的语言特点,并以此来比较两篇译文;语用研究语言如何在真实场景中被使用,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等都可以用在对译作的分析里;语符层面的处理即把一个交际项目作为一个符号系统内的一个符号来处理。译者在翻译实践中应充分利用语境分析来确定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相似文献   

3.
文学翻译的过程是译者在目的语认知语境中进行语言选择来阐释源发语文化的过程,这种选择发生在目的语语言任何一个层面上,它包括语言形式和翻译策略的选择。译者之所以能够对目的语语言作出恰当的选择,是因为目的语与源发语同样具有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的特点。翻译中的语境是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使用目的语语言阐释源语文化的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语境会随着翻译过程的发展而变化。在顺应的过程中,译者必须使自己的翻译行为及思维运作顺应于源发语与目的语双方的认知环境,只有这样,他的译文选择才能确保不同文化之间交际活动得以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4.
翻译研究中的文化是以文化信息的形式存在于语言符号背后的,语言在一定的文化语境中生存,也承载着文化。翻译是在语言符号转换的过程中实现信息的传递,而由于语言符号生存的文化语境差异,翻译行为中文化信息的丢失是难以避免的,而这种丢失会造成译文语篇连贯受损,因而译者需要在翻译中采取各种措施,从而实现译篇连贯的重构。  相似文献   

5.
翻译可视为一种言语行为,从此意义上说,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除了传递表述性言语行为外,更重要的是传达施为性言语行为,以便在译文中产生相应的成事性言语行为。文中从文学翻译中的人物话语转换以及语篇言外结构传译两个典型的方面出发,通过对翻译成品的分析,概括出有利于传达言外之力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6.
对汉语和英语在社会文化和语言文化两方面存在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指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运用语用学的语境理论、格赖斯的合作和礼貌原则以及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注意语用翻译策略,找出汉语和英语之间的语用差异,在译文中找到相应的等值语,实现语用等值。  相似文献   

7.
语篇是一个相对完整和独立的语义整体。语篇翻译的成功与否受诸多因素影响,尤其是文化因素。在语篇翻译过程中,译者首先要确立语篇意识,把它置于文化语境中去理解、去思考,才能“忠实”地再现原文内容和文化信息。语篇翻译即是文化翻译。  相似文献   

8.
对汉语和英语在社会文化和语言文化两方面存在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指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运用语用学的语境理论、格赖斯的合作和礼貌原则以及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注意语用翻译策略,找出汉语和英语之间的语用差异,在译文中找到相应的等值语,实现语用等值.  相似文献   

9.
余华小说《活着》在海外颇受推崇,译者白睿文也因此受到国内外翻译研究者的关注。研究发现,深度翻译重视通过建构源语文化的历史文化语境还原源语文化,因此在深度翻译观照下,从文本外语境(包括译本的脚注、前言及后序)和文本内语境两个层面出发,可以探讨译者对更深文化层面的异质因素还原的翻译问题,尤其是在分析有关译者对于《活着》原著中我国独特文化元素翻译技巧的独到之处具有很强的解释力。文章将《活着》源语中的文化按照物态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及心态文化层进行层层剖析,展示汉译英中文化翻译的异质性。进而分析译者白睿文对待我国异质文化的态度及翻译手段。最后,从语境搭建偏误角度讨论译者文化还原偏差并分析未能在小说译本中还原的文化因素,以期对翻译中国文学的译者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0.
从当代译学对翻译进行外部研究的趋势出发,分析了文化学派、后殖民主义译论和权力话语理论的共同特征,即都是从文化或政治语境这一宏观视角切入翻译研究,关注目的语文化语境对翻译的强大操纵能力,还具体探讨了目的语语境中的政治因素、意识形态和文化地位对译者翻译行为的制约。  相似文献   

11.
现代性与审美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性概念本身是一个悖论式的概念,它包含了内在的张力和矛盾,它可简单地分为审美现代性和启蒙现代性。本文旨在对审美现代性进行粗略的概叙,以基督教时间历史观为基础,清点其在现代性结构中的作用及其可能带来的危险。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海量”与“大量”这组同义词进行了考察,指出二者可以互相替换的情况,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是"与"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然语言表达"命题"或判断时,无论使用系词与否,无论使用何种起系词作用的句式,都摆脱不了先验的x=/()γ思维结构.无论在何种语言中,系词本身都没有独立的语义,只起连接主词和谓词的符号作用;而"在"或"存在"却具有独立的语义,甚至能单独构成句子的谓语.在此意义上,可以说即便在印欧语中,"是"与"在"在语义上也没有必然联系.希腊语ousia一词的语义与其说是从einai一词抽象得来的,毋宁说是借着einai从x=/()γ实验思维结构中抽象得来的.einai并没有为这种抽象提供确切的语义,而仅提供了一个方便的符号.人类语言发展趋势是清晰化和准确化,故而汉语不应像某些学者所主张的那样逆势而行,把"存在"、"在"和"有"等语义移植到一个本无这些词义的"是"字里.  相似文献   

14.
从小说《周渔的喊叫》到电影《周渔的火车》,我们应从精英文学和大众文化的不同受众,以及文字和图象媒介产生的不同艺术形式来阐释两者的区别。  相似文献   

15.
蒲松龄自称异史氏,是在著述目的、思想情感、艺术手法诸方面与《史记》高度认同的一个标识。《聊斋志异》对于《史记》从体裁、题材、创作思想、价值观、艺术观到表现手法甚至作品编排形式的追寻是全方位的,都是以社会教化为己任追求立一家之言,都为后世留下了一道多采的人物画廊,都在文章取材与体式上具有鲜明的独创性特点,都具有通过编排形式传达创作主旨的良苦用心。而最为本质的特征是都通过艺术形象表达了内心深广的忧愤。  相似文献   

16.
自宋代朱熹以来,许多人把"百夫之特"的"特"解释为"杰出的".本文从本诗、他诗和方言等三个方面提供证据,证明"特"应训为"匹",并分析错误训释的来源和流变.  相似文献   

17.
关于“存在”和“是”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西方哲学的核心范畴 being(希腊文 estin, to on),原来没有统一的译法,五十年代起形成一个统一的译词“存在”,近来有学者主张改译为“是”。这个西方的词原有“有”、“在”、“是”的在合一的意义,但在中文中,“存在”和“是”的意义是不同的。只有用“是”和“不是”构成的肯定和否定命题,可用以辨别“真”和“假”。巴门尼德正是由此提出认识的两条路线,亚里十多德由此制定逻辑学,牛一再分析“是”和“真”的关系。所以我们以为只有将它译为“是”,才可以正确理解西方哲学重视逻辑和科学的传统精神。  相似文献   

18.
庄子之"道"重在对人生理想境界的追求.然而,"道"又难以言说.故庄子以"技"论"道",用通俗易懂的故事来使人更易悟"道".庄子本无心于艺术,可是这些故事却对后世的文艺创作与艺术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是在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中追求"虚静"的审美心胸.二是在写作方法和创作技巧上强调天人、合道艺,以实现"人艺"与"天工"的自然融会.  相似文献   

19.
"生活形式"与"生活世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维特根斯坦的“生活形式”概念与胡塞尔的“生活世界”概念相比较 ,分析和评论这两位哲学家在这个问题上观点的异同 ,考察维特根斯坦对现象学的态度 ,以及他在何种意义上接受马赫和博尔茨曼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