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的双向维度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观不等于他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在显性层面上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观凸现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两个方面的内容 ;在隐性层面上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观有着双向维度 ,即结构维度和功能维度。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实质上是从功能维度对社会主义的界说。“双向维度”说对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的三大争论问题提供了合理的解说。  相似文献   

2.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开创者,邓小平初步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框架,其重大贡献主要体现在: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牢固基石;夯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实根基;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深入探讨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贡献,有助于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自信"。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邓小平对历史经验的总结是在双重视角下展开的,即:一方面通过科学总结国内历史经验,正确评价毛泽东的功过是非,重新恢复确立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为改革开放奠定思想基础和政治基础;另一面在正确总结国际——包括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个维度——历史经验基础之上,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重任。深刻的政治导向性、宽阔的理论视野、强烈的现实针对性、生动的思想辩证性是邓小平总结历史经验的基本特点。邓小平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及其基本态度和方法,对于当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深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研究邓小平价值观的三个维度,三个层面以及历史定位;邓小平的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建设价值观,实质是探索、开拓和创新,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基本特征是求真务实,注重实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价值观,是党加强自身建设,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政党价值观,是对邓小平社会主义建设价值观的继承、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邓小平语境里的“政治体制”既包括基本政治制度层面,也包括具体的体制层面.在基本制度层面,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的制度目标,在于建立和完善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在具体体制层面,其制度目标在于对我国基本政治制度自身的革新和完善,推动其制度化、程序化和科学化,从而优化政治系统的具体运作.从制度维度来看,尽管两个层次侧重点不同,但在政治体制改革的具体实践中,二者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就价值维度而言,两者统一于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价值目标.在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的思想里,社会主义民主不仅作为一种价值理想,同时具有建构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话语、维护社会主义话语主权的功能性考量.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立足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以生产力作为探索社会主义本质的主要维度,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以以人为本作为探索社会主义本质的根本维度,树立正确的人民权利观、人民利益观,致力于实现共同富裕和社会和谐。坚持实践的观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敢试敢闯,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主线。坚持在创新中探索社会主义本质的逻辑特性,注重历史性与现实性的统一、探索性与科学性的统一、义与利的统一、战略性与策略性的统一,实现对传统社会主义认识的扬弃,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飞跃。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贡献首先在于对社会主义本质第一次作了全新概括。邓小平提出的什么是社会主义 ,是指社会主义本质问题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是指社会主义一般原理在中国的实现形式。邓小平依据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不是从社会功能角度 ,而是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入手 ,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 ,体现了社会主义普遍性和特殊性、过程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依据中国社会主义的实践 ,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进行了很有价值的探索 ,取得了成就 ;邓小平认真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 ,通过对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特点的深入研究 ,创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江泽民坚持运用和发展了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9.
在领导我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有关社会主义的问题邓小平讲得最多。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提出;从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定位,到明确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从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到关于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设想,处处表现出邓小平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建设社会主义等问题的思考和探索。邓小平的社会主义观,走出了传统社会主义的理论误区,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的法制思想为社会主义法制作了基本定位:社会主义法制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法制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法制是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经验。邓小平的法制建设思想的基本内容表现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四个方面。邓小平的法制建设方略是必须通过加强法律体系建设、法制队伍建设和法制宣教工作,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法制的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邓小平与江泽民民主政治观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泽东、邓小平与江泽民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观 ,主要内容基本上是一致的。毛泽东奠定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理论基础 ,在着重强调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国体的阶级性同时 ,也对其他问题进行过探讨 ;邓小平在继承毛泽东思想并有所创新的基础上 ,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框架 ;而江泽民在全面继承邓小平理论的前提下 ,使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框架更加具体和完善  相似文献   

12.
人的实践认识活动包含对事物客观规律的认识、价值追求和价值创造,它说明人的理性实际上蕴涵着三个辩证统一的根本维度,即认知理性、价值理性和实践理性。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充分体现了理性三个维度内在的统一性,构建和奠定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科学的指导原则,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十分关注社会主义中国的国际形象问题。他着眼社会主义中国的发展 ,全方位地规划了中国的国际形象 ,这就是 :独立自主 ,自力更生 ;思想解放 ,改革开放 ;安定团结 ,政局稳定 ;反对霸权 ,维护和平 ;自强不息 ,奋发向上 ;讲求信义 ,严守诺言。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中国国际形象的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中国树立自己形象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同志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过程中,不仅着眼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而且把问题放到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加以考察、审视和论证,在此过程中形成了邓小平的国际共运思想:建设社会主义,首先要弄清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建设不能有固定模式;社会主义必须坚持走改革之路;社会主义必须要大胆地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  相似文献   

15.
<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新恢复了毛泽东同志一再强调过的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时期,根据对中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分析,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同志说:“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靠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邓小平文选》〈以下简称《文选》〉第372)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确立了新时期中国现代化的总体战略目标"三步走"战略;规定了中国现代化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明确提出了中国现代化实现的根本方针和实现途径,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政治和法律保障;邓小平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思想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对中国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对邓小平领导价值观的认识汪世锦邓小平的领导价值思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天然地包含着如何领·导·中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样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这正是其区别于一般学术理论...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邓小平爱国主义思想的主题;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人民是邓小平爱国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三者的高度统一则是其基本特征.邓小平的爱国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9.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邓小平爱国主义思想的主题;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人民是邓小平爱国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三者的高度统一则是其基本特征.邓小平的爱国主义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及其本质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毛泽东结合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进行了开创性的探索;邓小平在继承上述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改革开放的实际形成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本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