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 五十年代初就已起步创作的乔典运,真正开始引人注目还是八十年代,特别是《村魂》、《满票》发表以来的事。去年下半年,仿佛是蓄积已久的水流突然被放开了闸门,奔腾汹涌、其势惊人,他接连在《莽原》、《奔流》《鸭绿江》、《上海文学》《北京文学》等刊物上发表了《从早到晚》、《怪梦》、《笑城》、《无字碑》、《刘王村》等中短篇小说后,人们对之更是刮目相看了。早在新时期历史刚刚跨进八十年代门坎的时候,评论家雷达就曾指出:“乔典运作品  相似文献   

2.
鲁迅是中国现代白话小说的“开山祖”.《狂人日记》是鲁迅第一篇白话小说,写成于一九一八年四月,发表于同年五月十五日出版的《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上,后由鲁迅收入《呐喊》小说集.鲁迅将这篇小说的主题概括为“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并说《狂人日记》同《孔乙己》、《药》等一起,因“内容的深刻”和“格式的特别”,震动了当时的文坛,显示了文学革命的“最初实绩”.  相似文献   

3.
早在六十年代初期,著名的老作家夏衍在《写电影剧本的几个问题》专著中,很有见地地提出关于我们文学创作中的现实主义问题,他说:“多年来,我们的作家都在讲现实主义,……可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在我们的作品中,还非常缺乏严格的、谨严的现实主义创作态度和方法。”这个意见是切中时弊的,是一语中的的。如果说这个意见在过去就巴  相似文献   

4.
郁达夫是我国新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他的作品不仅反映了他那曲折的生活道路和创作道路,而且具有大胆的反抗情绪、鲜明的创作个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本文就郁达夫小说艺术的产生、艺术特色以及深远意义,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卡夫卡的小说始终以揭示、探索人类内在心灵世界为旨归 ,以注重本质、艺术化地再现精神真实为小说艺术的最高目标。这一切皆源于作者对于个体生命的关注 ,对于现代人生存困境的思索和对生命本质的追问。他以不朽的文学作品向欧洲传统的文学观念发出了挑战和冲击 ,引发了一场小说美学上的巨大变革 ,对 2 0世纪西方文学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金秋时节,漫步小说林,满目斑斓,果香袭人.近年的小说新篇,从题材的开拓,思想的深掘到艺术手段的脱颖,都来了个新的飞跃.可以说,迈进了新的里程,攀上了新的高峰.不少新作,为我们创造了新鲜奇异、广阔邃远、生机勃勃的艺术天地.那里有千人围观的棋场,有变幻莫测的蓝色世界,有滔滔不息的北国大川,有艰苦创业的神奇土地,有披覆历史烟尘的京都小巷,有透出莹光而稳度春秋的新围墙,还有清泉般纯净的村姑的眼睛……这片艺术天地的胜景令人留连忘返;这片艺术天地辉映的七色霞光尤令人惊赞不已.  相似文献   

7.
八十年代,当代台湾小说进入了另一个时期。最近两、三年来,又出现了某些新的变化。较之六、七十年代,近期的台湾小说创作是进展,还是后退?似乎评说不一。从当前台湾文界的一些评论看(?),认为后退的居多。文学发展状况相当复杂,对于不同时期创作水平的比较,不同角度的评判会有不同的结论。如果从作家的知名度及其作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小说描写艺术管窥杨梅新时期小说在描写艺术出现了一些新的描写方式,这是现代主义小说描写艺术东渐,使传统现实主义得到新的滋养的结果。1.感觉化描写这种描写,大致是借鉴了意识流和新感觉派小说,代表作家莫言。李洁非说:“如果你把一件东西放在其他作家面前...  相似文献   

9.
分析钱钟书小说的题旨、选材、艺术旨趣、为文风格等,探讨钱钟书小说创作的心态,发现钱钟书的小说具有深刻的忧患意识和强烈的人性批判精神"反知识分子"的外在表象只是他崇尚真学术、维护学术尊严的反向反应;他不"炫学"却自具过人睿智与不羁才情;他的为文风格并不等同于他的为人作风,他的人生哲学不是悲观主义而是建筑在悲观主义基础上的深沉的乐观主义.  相似文献   

10.
农民作家乔典运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创作了一大批反映农民、低层人民生存状态的小说。在作品中乔典运以农民的身份和立场,不仅以写实的态度写出了他们的生存现实,而且写出了他们特有的生存哲学,表现出鲜明的创作特色。  相似文献   

11.
在魏晋众多的笔记小说和佛经故事中存在着大量优秀的儿童故事。本文论析魏晋时期儿童故事的特点,并探讨其形成的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12.
韩少功的小说构建了一方精神和灵魂的家园,其间容纳了他对现代性的文明症候,包括时空观、生存方式、同质化精神文化形态、人与世界关系即主体/客体关系的隐忧,并以多层面的诗性叙述建构起来.它为这个以现代性为主潮的时代留存了一角诗意化、异质化的心灵苗圃和个人性、民间性、边缘性的精神文档.  相似文献   

13.
当我们迈向二十世纪的最后十年,将要走到世纪尽头的时候,严家炎先生、钱理群先生主编的煌煌巨著《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也开始面世。 历史靠时间澄清。作为成功与失败交织、圆满与缺陷混合的20世纪中国小说,也正在经  相似文献   

14.
提起王蒙,人们自然会想到1980年那场“意识流”小说实验。那次他在文坛掀起了轩然大波。今天连当时的反对者也不得不承认,这场实验为当代小说革命立下了汗马功劳。可惜的是,王蒙自从那次风光之后,尽管写了《活动变人形》、《名医梁有志传奇》等力作和,《钤的闪》、《球星奇遇记》等趋时之作,但只是巩固已有的战绩或以示不甘落伍而赶赶时髦,似乎失去了那种左右文坛,占尽风情的黄金时代。这虽然有些遗憾,但倒给我们迫近并宏观地把握他的创作提供了一种可能:他的创作基本上已经定型化了——尽管谁也说不清富有灵性和创新精神且喜欢赶浪弄潮的他在退离政坛之后是否还会掀起另一次文学风暴。  相似文献   

15.
茅盾小说多以都市生活为题材,这除了其现实主义理论要求外,远有一个原因就是茅盾对现代都市生活怀有无比的憧憬和热情。其作品对机械文明的理性的分析,实际上反映了茅盾富国强兵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16.
“一个诗人越是富有天才,他的作品就越是普遍,而这些作品越是普遍,就也越富有民族性,富有独创性。”——别林斯基人民、土地、草原、河流构成了一个绚烂多姿的世界。到处是生命的喧嚣。张承志太热情了。他以他那冲腾在内心的对北方的强烈的感情,为我们编织了:一个科学和神话相互交织的时代、一个思辨的时代、一个行动的时代。他还以他那神奇的画意笔触,在天与人之间重建起和谐,满足了我们对于所要委身的各种价值的简直是不顾一切的追求。是的,他在创造。他在创造对象的同时,也在创造着自己。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真实性和倾向性、复调和超复调、陌生化和反陌生化及时空关系等方面分析存在主义小说的叙事结构和叙事技巧 ,并对萨特和加缪的作品作同一流派的内部比较  相似文献   

18.
梁启超关于小说社会作用的理论管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启超关于小说社会作用的理论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用高度夸张的语言去论述小说的社会作用;二是对中西小说的议论存在着抑中扬西的倾向。笔者认为,此乃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梁之推崇小说,是有其政治目的的,他对中国古典小说的评价,也是有其政治标尺的。他的理论自有一定的历史价值,但荒谬之处亦多。我们在评价时要作历史的、辩证的、具体的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相似文献   

19.
进入新千年以来,微型小说的理论研究又有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发展.本位话语和本体意识的确立;宏观把握和体系意识的加强;由单一到丰富,研究角度的多元化;等等,都昭示着"微型小说学"的构建.  相似文献   

20.
主题三题     
在文学研究中,主题曾一度遭到冷落。有人说,追求主题就是“主题先行”,必然导致概念化、公式化。如此看来,主题便是扼杀创作生机的一大顽凶了。本文并不与这种“理论”直接对话,仅就主题的内涵和本质特性作一些不同于传统观念的新探讨。这样,也许能更深刻地论证作品主题的必要性,从而本质地揭示否定主题说的谬误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