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荣宝 《科学咨询》2003,(24):20-20,26
幼儿园课程改革已如火如荼地开展多年,各种模式的课程体系应运而生,分科教学课程、综合主题教育课程、单元教育课程等课程模式以及情感教育课程、创造教育课程、人生教育课程等活动教育课程不断涌现,大大丰富了幼儿园课程体系,增强了幼儿教育影响的选择性.综观这些课程模式,我们可以探寻到人们在设计这些课程时理念上发生了一些重大变化.了解这些变化,不仅为我们进一步设计课程模式打下基础,也为我们在教育过程中选择课程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当前,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已在全国各地全面启动,我区的课程改革已全面展开.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的目标、价值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现.因此,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而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新课程在课程的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管理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所以根据新课程的理念和目标推进教学改革不仅是必然的,更应该作为课程改革的先导和前提条件.而教学改革的关键是用创新的教育理念,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教学观念对教学活动起着指导和统率作用.如何树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观念,搞好教学工作,不断深化教学研究是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3.
一、更新观念,明确目标任务 (一)信息技术教育不同于计算机教育 计算机教育不等于信息技术教育.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计算机学科比较起来,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它涉及众多的边缘和基础科学.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本身就不具备严格意义上的所谓计算机学科性,它兼有基础文化课程、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特点,也兼有学科课程、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一、基础教育艺术课程整合化呼唤复合型师资 基础教育改革以课程改革为切入点,冲击、挑战、刷新着传统教育模式中陈旧、落后的观念,展示了"科教兴国"的迫切愿望和卓越雄心.课程是人才培养的蓝本和纲领性文件,传递着教育的深层理念.课程改革的实质是观念的转变及由此生发开来的教师素质、学习方式、资源技术等诸多方面的、系统的、全面的改革.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理念、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管理、课程评价等六大方面都有重大突破,其中一大亮点是整合课程的大力提倡.  相似文献   

5.
李广周 《科学咨询》2005,(17):58-59
隐蔽课程是相对于显性课程而言的,是指通过学校的环境、设施、气氛及教风、学风所施加给学生的影响,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启迪、感染的一种课程.这一概念由美国教育社会学家杰克逊于1968年率先正式提出,但实际上其重要的教育价值早已为人类所重视,并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地被揭示和运用.其中,我国古代教育传统中的"以身作则"、"潜移默化"、"耳濡目染"、"孟母三迁"、"近朱者赤"等,在很大程度上已是对潜在课程(包括潜在环境)对人才成长影响的生动描述.  相似文献   

6.
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是服装专业中的一个重要课程,它在整个服装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教育的新老问题日益凸显.本文通过资料搜集和问卷调研,了解目前服装结构设计课程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关的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7.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积极探索课程改革与建设.本文介绍了"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课程的教学目的及主要性质,探讨了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对该课程的改革与建设的现实意义.之后,根据拳校实际情况,分析了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的具体内涵.最后,探讨了我校校企合作教育模式实践中的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杨鸿 《决策探索》2021,(2):36-37
全方位育人是新时期思政课程建设的重要方向.长期以来,大中小学思政课程流于形式、实效性不强的现实问题一直困扰着各级教育者和管理者.如何打破思政教育"孤岛"困境格局,提升思政教育实效性,已经成为大中小学思政课程建设中的热点议题.福建省在落实思政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全面统筹大中小学德育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高中教育阶段,让中学生了解人口、环境等对未来的影响,培养他们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已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进行的教育活动内容.新一轮课程改革前人口教育主要从人口学的角度编制的课程,它的特点是学科化较强、比较注重知识传授;课程的内容未与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相联系、离学生生活较远;未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出发;没有学生参与、探究、动手的课程设计理念,这些缺陷说明人口教育课程资源有待重新进行开发.  相似文献   

10.
董素云 《科学咨询》2006,(15):49-50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阵地,也是不同时代学校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21世纪,我国要推进教育现代化,真正实现素质现代化,必须落实新一轮课程改革纲要,而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是其中关键一环.人类学课程是民族学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本文将从人类学课堂教学改革的角度,探讨对课堂教学改革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在中小学推进信息技术教育的有效途径,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改革传统教育教学模式、教学结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重要策略,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核心和发展重点,在多年从事信息技术及相关课程的教学实践中,一直努力尝试把信息技术整合于学科课程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希望对和我一样想进行或正在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的同行们能有一点启发.  相似文献   

12.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课程改革与建设是专业改革和建设的基础,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一、课程建设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3.
薛平生 《科学咨询》2008,(16):36-36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反思被认为是取得实际教学效果并使教师的教学参与更为主动、更为积极的一种手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反思性教学被大量地用来作为教师教育、课程开发、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式.目前,反思性教学作为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热点问题之一,为全世界的教育者和教育研究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14.
1 课题的提出 课程改革以来,无数的教育工作者在努力探究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要落实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教育教学是关键.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决定着新课程实施的有效性,它对课程改革的成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的课程理念正在深入地影响着学校的管理者和广大教师,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也正悄然发生着变化.  相似文献   

15.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一个教师的课程再创造能力,是培养学生探究意识,探究能力的重要因素.其实在教学过程中,课程的可开拓、延伸,需补充的地方是比较多的.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实现课程的生成、整合、实践,能适时、合理开发课程,这是一个老师必备的素质.  相似文献   

16.
美术课程是一门人文课程,是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中学开设美术鉴赏课是学校实施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它不是一般的职业技术教育,也不是一般的美术技能教育,而是一种修养人性、提高人生质量、深含文化底蕴的教育.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美术素养,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陶冶情操,也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形成热爱本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化的情感和态度.但是,以上目的是要在长期的鉴赏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去实现的.  相似文献   

17.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在发生着巨大而深刻的变化,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不仅在数量和质量方面有很大提高,而且,还要求教育时时关注社会需求的变化.近年来,由于多方面的影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步履维艰.为了生存与发展,中职教育迫切需要施行全方位的深化改革,因此,现代教育技术与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教学的整合被证明是顺应教育现代化潮流、充分发挥现代教育媒体的优势、优化课程教学的好思路.  相似文献   

18.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世界各国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全世界的职业教育都面临着新一轮改革浪潮盼冲击.与发达地区相比,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目前正处于申职教育升格后的转型期,面临课程程体系、课程设置、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等多方面的挑战.其中课程改革可以说是职业教育改革中的重申之重.  相似文献   

19.
面对21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的全球化,培养具有良好素质和竞争力的新一代,是事关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大事,也是基础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之一.随着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等文件的颁布,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已成为我国教育研究中的一个聚焦点.近十年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教师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转变的前提下,出现了一些可喜的变化,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相似文献   

20.
中小学心理教育的启动与开展是一个刚刚起步的新课题,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虽目前已基本形成共识,但农村中小学心理教育却不尽人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形同虚设,心理健康教育师资严重不足,心理健康教育被德育化.面对问题,可以采取的主要对策是:心理健康教育要课程化,心理健康教育要全员化,对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在学科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