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8年,陕西商洛市商州区住房需求趋于旺盛,房产交易市场活跃,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快速发展,房地产业成为全区经济发展的亮点,呈现以下四个特点:  相似文献   

2.
文章基于1999~201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国家房地产宏观政策对住房价格影响的长期趋势和各省市房价短期波动的差异,并在多方面因素上进行综合调控.以此为改进与优化取向,藉以防止房地产市场与房价的大起大落,促进房地产市场的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影响房地产住宅市场投资的相关因素,然后由住宅市场的供求关系引入房地产投资存量调整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实证分析影响我国房地产住宅市场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4.
从房价收入比的角度来看,由于同情差异和文化差异,再加上我国居民收人可能被低估这两大因素的影响,整体而言我国房地产市场并不存在泡沫。但由于收入分配不合理,不同收入阶层的房价收入比差异巨大必须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5.
文章搜集了2000~2010年中国31省市房地产开发投入产出及相关影响因素的面板数据,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对我国省域房地产开发效率水平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房地产开发效率平均水平为0.7176,说明效率水平较高;我国各省市房地产开发效率水平差异大,东中西部地区开发效率水平差距不断缩小,各区域内部省市效率差异较大;政府作用、房地产规模和工业化水平对效率有显著正的影响,人口密度和金融危机对效率水平有显著负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2011年房地产市场进入新一轮调整期,受“新国八条”和限购令等因素的影响,四川房地产业出现了一些新变化,主要表现为:房地产开发投资强度明显减弱,各地房地产价格涨幅出现回落,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  相似文献   

7.
雷静  杨贵平 《山西统计》2003,(11):44-44,50
加入WTO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使我国的产业界和市场的发展面临挑战、冲击甚至威胁。房地产市场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加入WTO后,也必然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影响。房地产市场按物业的不同类型可分为居住房地产市场、商业房地产市场、工业房地产市场及特殊用途物业市场等四大类。加入WTO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影响会因物业的档次、设备完善程度及主要服务对象等的不同而不同。一、对分类房地产市场的影响(1)对居住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我国加入WTO对居住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因物业档次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对普通商品住宅而言,由于国家政策…  相似文献   

8.
邹琳华 《统计研究》2009,26(2):8-14
 由于管制和垄断的存在,实际房地产开发成本将远高于有效率的成本,造成社会福利损失。本文尝试利用2004—2006年30个城市的房地产开发面板数据,构建SFA模型,估算了管制和垄断对我国房地产开发成本的共同影响。结果显示,管制与垄断显著增加了我国房地产开发的成本。从总体看,管制与垄断因素使分析期内房地产开发平均成本上升了94%;从动态看,这种作用有逐年增大的趋势;分区域看,对中、东部地区开发成本的影响要大于西部不发达地区,对珠三角地区开发成本的影响要大于其它所有地区。改善房地产开发相关管制,促进房地产市场的竞争,是提高我国土地利用效率、降低房地产开发及城市化成本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房地产价格对货币政策传导以及居民消费决策的双重影响力与日俱增.然而由于房地产市场具有典型的区域性特征,这种影响力可能存在空间差异.因此文章首先采用聚类方法对我国进行科学的区域划分,在此基础上应用VAR模型,结合数值模拟方法测算货币政策冲击下不同区域房价波动对居民消费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货币政策传导中房价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  相似文献   

10.
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国家政策的调控也随市场的变化而变化,文章针对房地产市场中的交易主体——开发商与购房者之间的博弈建立完全但不完美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分析影响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洞悉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当前状态,从政府发挥调控职能的角度提出了对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调控决策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人口特征、金融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三者的相互影响机制,基于2002-2015年中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的年度数据,建立了面板平滑转换模型,将人口密度作为异质变量构建计量模型来研究房地产市场的非线性影响因素,研究中国省市人口特征对房价波动的影响机制。实证结果表明:人均GDP对房价的影响随人口密度增加呈现非线性提升效应;人口密度小的城市房地产价格上涨比人口密度大的城市更像是“货币现象”;当人口密度较小时,地区中老年人口占比越大,房价有下降趋势,反映了房地产“年轻人推动房价上涨”的直观趋势,但是极少人口密度比较大城市例外。  相似文献   

12.
近期,中央和市陆续出台了针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对于受外部环境影响较敏感的房地产业来说,政策的调整无疑会影响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认清我市房地产价格现状,客观分析房地产价格走势,并提出可行的对策建议,对保持我市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王娟 《统计与决策》2013,(6):125-128
中国特殊的经济发展阶段以及住房市场特点,决定了现阶段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复杂性.文章从国家产业规划的角度分析了当前我国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及其走势.在对房地产价格预测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从宏观调控、住房保障制度、住房需求、平均利润规律方面探讨了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趋势,为整合力量、配置资源提供了保障,有利于实现“住有所居”的目标,确保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从2007年9月以来,国家有关部门就加强房地产管理、规范土地储备信贷管理、严格住房消费信贷管理、加强房地产信贷监测等方面相继出台了更为严厉的政策措施。为及时了解房贷新政对四川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组织成都、德阳、绵阳、内江、南充、攀枝花等调查队,主要采取座谈会的方式,开展了房贷新政对四川房地产市场的影响调查。并分别走访了金融机构、房地产、国土等主管部门,初步了解了四川房地产市场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15.
正2013年以来,随着国家对房地产开发市场的一系列调控措施的出台,房地产市场开发形势所处局面较为复杂。一方面,土地、建材和人工成本等因素拉升了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另一方面,由于银根紧缩、销售不畅,导致市场低迷,影响了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下面,就我市房地产业发展中存  相似文献   

16.
江振龙 《统计研究》2023,(2):101-116
房地产市场波动对经济波动具有显著影响,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家庭购房按揭贷款和房地产开发商抵押贷款嵌入带有金融中介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分析房地产市场波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和传导机制,讨论宏观审慎政策调控房地产市场的有效性并评估双支柱调控效果。研究发现:住房偏好冲击驱动房价上涨,拉升银行杠杆,扩张信贷,积累金融风险;一旦风险显现,来自银行内部的金融冲击通过恶化银行资产负债表,收紧信贷约束,造成经济波动。本文选取两类住房金融监管工具进行逆周期宏观审慎政策实验,结果表明:最优贷款价值比政策和最优资本充足率政策对房价均可积极调控,但对信贷调控力度存在差异;宏观审慎政策对不同家庭福利存在取舍,社会福利通过卡尔多-希克斯效率增进。基于拓展的政策前沿曲线分析可知,宏观审慎政策通过降低顺周期信贷波动减轻了房地产市场波动对宏观经济的冲击,并与货币政策形成合力,提高了经济和金融稳定性。本文为厘清房地产市场波动的传导机制、研判宏观审慎政策调控房地产市场的有效性以及健全双支柱调控框架提供了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7.
2016年年底中央政府明确提出房地产长效机制建设,评估实施至今其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效果是进一步“推进落实好长效机制”的重要工作。文章采用2009—2019年35个大中城市的面板数据,以2016年年底为断点,利用Sharp RD方法实证分析了房地产长效机制实施对房价偏离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房地产长效机制显著缩小了房价与长期均衡水平的偏离幅度,并降低了样本城市房价偏离率的离散程度。分组分析结果显示,房地产长效机制对不同区域城市的影响效果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对中西部地区城市房价的影响显著有效,但对东部地区城市的影响并不显著。这表明未来长效机制建设的重点仍将是东部地区城市,同时应继续实施短期调控,形成长效机制与短期调控协调发展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8.
房地产市场统计初探本刊通讯员叶天勇从狭义上说,房地产市场是指房地产买卖、租赁、抵押、典当等交易的活动场所;从广义上说,房地产市场是指整个社会房地产交易关系的总和。一个完整的房地产市场是由市场主体、客体、价格、资金、运行机制等因素构成的一个系统。房地产...  相似文献   

19.
虞晓芬 《浙江统计》2009,(2):25-26,45
本文在综合分析了影响2009年浙江房地产业发展的经济环境、金融环境、以及产业内部供求关系等因素后,认为2009年浙江房地产市场仍将处于调整期,尤其是上半年将延续去年下半年的低迷。然而,促进浙江房地产市场繁荣的积极因素越来越多,效果将逐渐显现。  相似文献   

20.
房地产市场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对人民生活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国家历年来都出台了许对针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政策,但这些政策没有起其抑制房价的作用,文章通过构建房价与地价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房地产市场政策环境因素对房价地价的影响力度,模型证实了当前的宏观调控政策对房价地价未产生预期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