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诗谶说的文学批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谶是鉴诗者将诗歌作品与诗人或相关人物命运相结合,以求诗歌与史实或本事互相印证的一种诗歌批评形式.它包含着兴亡谶、穷通谶(科谶与仕谶)、贫富谶、寿亡谶、祸福谶等内容,是汉儒以谶解诗、诗学与命理学结合的产物,虽然披上了宿命论外衣,却汲取并深化了古代诗论的言志言情、知人论世、诗可以观、气象观诗说等多方面的内在精神.正确评价诗谶对批评地接受传统诗学遗产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闻一多新诗与中国古代诗歌的联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闻一多对待中国古诗的态度 ,不同于文学革命的倡导者及其反对者 ,主张精神继承传统 ,技巧无妨西化。他的诗承继传统诗歌的爱国气节和维护人格独立与尊严的精神。文章将闻一多诗歌理论与古代诗论作比较研究 ,阐明闻氏诗论的渊源 ;将闻一多诗与古代同类题材诗比较 ,阐明其相通之处 ;将闻诗与李义山等人诗词的词语作比较 ,阐明闻诗在诗化语言方面所作的特殊贡献。  相似文献   

3.
"诗法"理论,是中国古代诗论的核心命题之一.<莜园诗话>诗法理论大致可分为诗法"辩证观"、诗法"主体论"、诗法"自然论"等三个方面,通过对这三个方面的具体分析,可以对<筱园诗话>之"诗法"理论有较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味”与“味外之旨”,是中国古代诗论中的一对重要理论范畴。这不仅因为他们自身包含着丰富的理论内容,而且中国古代诗论中的另外一个重要理论范畴——意境,与它们有着密切关系。对这对理论范畴进行比较细致的分析和把握,可以帮助我们理清诗味说与意境理沦发展成熟的关系,并使我们能够更准确地理解意境理论的独特内涵。  相似文献   

5.
朝鲜学者洪万宗接受了中国诗论的影响,其诗论与中国诗论有着密切关联,主要体现在:重要观点上的契合、采用相近的批评标准、借鉴传统的批评方法等.  相似文献   

6.
<正> 我国古代的诗歌理论,基本上是抒情诗的理论。我们今天要继承的古代诗论的传统,也基本上是抒情诗论的传统。要继承这个传统,先得对它的内涵有一个确切的理解。而目前的理解似乎还不够确切,还值得进一步研究。目前流行这样一种看法:古代诗论的传统主张是两个,一个是“言志”说,另一个是“缘情”说,前者来自《尚书·虞书》的“诗言志”,后者来自陆机《文赋》的“诗缘情而绮靡”。看到这种看法,内心里不由得产生几个问号: 一、古代诗论的传统主张只有这两个吗? “诗道性情”说哪里去了? 二、“缘情”说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吗?它能够把一切主“情”的理论都囊括其中  相似文献   

7.
戏曲理论批评之审美“趣味”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味"论"艺"是中国古代文艺理论批评的一个重要的传统特点,但学术界主要对"诗味论"研究较多,而对古代戏曲理论批评中的"味"论涉及甚少。古代戏曲理论批评中的"味"论,主要涉及两个层面的内涵,一是要通俗、有"俚趣",二是要有"境界(意境)"。本文初次从通论角度对中国古代戏曲理论批评中的"味"论及其主要特点,做了一个总体性的论述,旨在分析戏曲理论批评著作中的"味"及"趣"之概念的审美内涵,分析戏曲"趣味"论与其"境界(意境)"论的关系,由此说明中国古代戏曲理论批评家关于戏曲"美感"论的主要观念。  相似文献   

8.
"趣"作为我国古代诗论的重要审美范畴,是在唐宋时得以成型的。延展到金元时期,古典诗趣论主要表现有二:一方面,"趣"在金元诗学批评中继续得到承传运用;另一方面,金元诗论、诗法又对诗趣进行了富于理论性的阐说与抽绎。这为"趣"在明清诗论视野中的盛兴和深化提供了平台。  相似文献   

9.
"言志"说是我国先秦儒家诗论的核心范畴。自其诞生以来,学者过多地关注其理性内涵。而作为中国传统诗论的重要范畴之"情志"说,学术界对它关注不够。其实,从"言志"说的演进与变异的视角来分析其在我国传统诗论史上有一个变迁过程,人们是能够领略古代文论家对诗的本质特征的认识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素有“诗画同源”和“诗画一律”之说 ,这种“同源”和“一律”的关系也表现在诗论与画论的文体上。中国古代的诗论与画论 ,无论是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存在着相通与互渗之处。本文试从文体样式、批评话语以及内在品格三个方面 ,来讨论中国古代诗论与画论在文体上的相通与互渗之处  相似文献   

11.
以诗论诗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重要形式之一。本文立足文学传播学立场,以传播学方法体系为指导,以传播学的理论模式与基本概念为依托,对杜甫开创的文学批评形式进行传播倾向的初步探索。可以见出杜甫论诗诗的文学传播倾向由文本传播倾向、传播者形态及受众接受情况三个层面构成,且彼此互相作用,对以诗论诗这一文学批评形式的传播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2.
王士禛(1634—1711)是清初在诗坛享有盛誉的大家。他不仅在诗歌创作方面成就突出,以“神韵说”为标志的诗歌美学理论颇成系统,而且在对中国诗歌发展史的研究和总结、对历代诗家、诗作的评价方面也用力甚多。他评诗论诗范围广泛而颇具识见,这是我们研究王士禛的诗学思想不可不注意的一个方面。钱钟书先生对王士禛的诗歌颇多批评,但对其评诗论诗却非常推许:“渔洋论诗,宗旨虽狭,而  相似文献   

13.
朝鲜学者洪万宗接受了中国诗论的影响,其诗论与中国诗论有着密切关联,主要体现在:重要观点上的契合、采用相近的批评标准、借鉴传统的批评方法等。  相似文献   

14.
上博简《孔子诗论》"诗亡隐志"章一直备受学界关注,论者甚多.此章可以说是《孔子诗论》的总纲,原文应释读为:"孔子曰:'诗亡隐志,乐亡隐情,文亡隐意.'""乐亡隐情""文亡隐意"统一于"诗亡隐志".诗是乐文一体的,情感表达主要靠乐曲,而意旨表达主要靠文辞.孔子论诗,乐文兼顾,情意并重,可以从诗类评论与诗篇评论两个层面得到验证."诗亡隐志"章是孔子《诗》学观的最高概括,对理解孔门《诗》教乃至中国古代诗学的"言志"传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朱光潜先生不仅是20世纪中国著名的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同时也对中国比较文学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的诗学理论著作《诗论》有意识地借鉴比较文学的方法,并在比较文学的视野中对中西诗学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比较,对诗歌中的许多重要艺术现象进行了阐释,为中国新诗的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意见.另外,《诗论》严密的逻辑结构和思维的超越意识也是非常突出的,具有了现代批评的特征.从这些角度来衡量,《诗论》在中国现代诗歌批评史上的开创意义是不应被低估和漠视的.  相似文献   

16.
千百年来,研究孔子《诗》学理论的文章不计其数,但几乎没有人将《诗》的“言志”观与孔子的“无邪”论进行比较研究.本文拟试加探讨.一、孔子的《诗》“无邪”是对《诗》“言志”的限定.孔子的《诗》“无邪”及其他的全部《诗》论都记载于《论语》之中.《论语》涉及到《诗》的达十八处之多.其对《诗》的总结性评价是:“诗三百,一言以敝之曰:思无邪.”“思无邪”三个字,出于《鲁颂·(?)》,原意描写养马人放牧时专心致志的神志,并无他意.孔子采用了春秋说《诗》的“断章取义”之法,以此来评价整部《诗》.这种定性型的概述,在中国古代诗论中具有开创性意义.如果说“诗言志”是中国诗论的“开山纲领”那么《诗》“无邪”可以被称之为诗从属于伦理政治的开山纲领.它对日后两千多年的中国诗论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是怎么评价也不为过分的.  相似文献   

17.
朝鲜诗家申钦的诗学批评理论,在继承前人诗学观的基础上,提出了很多精辟的见解。他对古典诗歌的审美批评,内容涉及唐诗、宋诗、明诗以及朝鲜本国诗,审美眼光独到,体现出朝鲜诗家对中国古代诗歌、朝鲜古代诗歌的鉴赏、品析能力,为我们提供了域外的诗评视角,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朝鲜文人李德懋、柳得恭等人来华,通过潘庭筠、李调元等人了解了袁枚的为人与作品。并将其人其诗引入朝鲜。朝鲜诗家非常关注袁枚及其诗论和创作,他们基本认可袁枚的诗坛主导地位.也很赞同其追求个性自由的诗学理论,在理论和创作上都有所受益。在诗歌创作方面,朝鲜诗家欣赏袁枚怀古诗的豪迈,同时也批评了其它一些诗作的浅浮绮靡。这充分说明.朝鲜诗家已经对袁枚有了相当成熟的认识。朝鲜诗家对袁枚及其诗论、诗歌的积极接受与批评,是清代中朝诗歌交流史的重要一页,对袁枚研究的拓展及东亚汉诗研究的深入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9.
神韵的内涵及其特征──兼评神韵研究中的一个逻辑错误张宇声神韵,在古代中国,是一极富民族特色、颇具东方智慧特征的诗学理论。但与居于正统地位的儒家诗学理论相比,它长期处于非主流地位,常常为儒家诗教所遮蔽和拒斥;再加传统诗论的表达形式多为评点、隐喻、片断解...  相似文献   

20.
“文气”是中国古代散文理论中一个居于核心地位的问题。从总体上看,文气说论古代散文风格,突出推崇阳刚之美。文气说本兼论诗文,但意境、神韵等新审美范畴产生后,诗论偏重于阴柔之美;而散文无论是理论概括描述还是具体批评阐释,对阳刚之美的崇尚都处于压倒优势。出现这种情况有多方面原因:古代散文注重传经明道,要求以浩然之气去打动人;古代散文理论的风格美与审美理想一致;古代散文理论受禅的影响小,文气说中很少有禅学成份;与贵阳贱阴的传统文化思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