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文化是大学存续和发展的精神动力和内在源泉,探索其精神传统和变迁历程对于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大学文化的精神传统主要有独立自治、学术自由和人文主义三项内容,大学文化经历了从宗教神性到价值理性再到工具理性以及后现代性的历史变迁,在变与不变中不断弘扬和丰富着大学的精神传统.  相似文献   

2.
从文化视角透视学术自由的演进历程可以看出,学术自由是一个根植于西方社会的概念,西方社会根深蒂固的“自由”与“理性”传统是大学学术自由得以孕育而生并延绵不绝的关键所在。作为现代大学制度合理内核的学术自由能否成功移植,不仅取决于大学组织自身的特点,还取决于大学组织所置身的文化环境。学术自由在我国大学的实现不仅需要解决制度创新问题,更需要文化的创新。我国文化创新之根本在于恢复人的主体地位,使人获得真正的自由。  相似文献   

3.
书院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独特的教育组织。传统书院倡导个性自由,重视学术创新,强调人文情怀,为现代大学文化创新提供了许多启迪和参考。基于书院制建设的现代大学文化创新具有引领的作用,传承传统书院文化,实现现代大学文化创新,是中国大学的文化使命,有助于培育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  相似文献   

4.
从文化视角透视学术自由的演进历程可以看出,学术自由是一个根植于西方社会的概念,西方社会根深蒂固的"自由"与"理性"传统是大学学术自由得以孕育而生并延绵不绝的关键所在.作为现代大学制度合理内核的学术自由能否成功移植,不仅取决于大学组织自身的特点,还取决于大学组织所置身的文化环境.学术自由在我国大学的实现不仅需要解决制度创新问题,更需要文化的创新.我国文化创新之根本在于恢复人的主体地位,使人获得真正的自由.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代大学精神的重构,核心是人文精神的恢复、培育和弘扬.弘扬中国传统的人文思想,有助于引导和推动现代大学人文精神的弘扬、现代大学功能定位的转向、现代大学校园文化的培育,有助于重新准确地定位大学的功能--人才培养,突出大学的道德使命和人文关怀,使现代大学精神有利于推动大学高素质的教育和学术水准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大学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大学学术精神是大学精神文化的集中体现。当代中国大学精神文化正面临着认识论基础和价值取向上的双重困境,主要受到知识民主化和学术资本主义的严重冲击。为秉持大学精神文化之鹄的,需要坚守和发扬大学哲学性格。当代中国大学精神文化的发展策略在于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大学理念,形成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大学志趣,塑造理性的大学学术精神,并在开放过程中变革大学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7.
大学作为文化组织,时刻发挥和彰显着其他社会组织在文化使命担当上无法比拟的功能与价值。文章以时间为维度,研究文化变迁影响大学文化使命的演进;以空间为维度,从大学之于民族与社会的宏观角度和大学自身内部的微观角度,探讨大学双重文化使命的实践价值与途径。一方面,大学文化使命可以表述为大学在民族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文化功能与作用的总称;另一方面,大学文化使命又可概述为对大学人进行文化熏陶、培养文化自觉理念和孕育大学精神。宏观上,大学在民族与社会发展中肩负着发展和引领社会先进文化建设、选择并融合多元文化、规范社会价值系统、推进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文化使命;微观上,大学自身建设发展承载着凝聚并延续大学精神、文化育人、构建和谐校园、推进大学内部管理的文化使命。  相似文献   

8.
现代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在传承和创新过程中形成的大学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大学文化建设也就成为当前大学诸多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从凝练大学精神、加强学术文化建设、加强制度文化建设等方面阐释了如何加强大学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9.
文化精神是指一个国家民族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念与行为特征的总和,从文化精神入手研究文化问题是一个重要的方法论原则;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精神首先要研究制约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外缘与内因;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主要包括以人为本、崇德重义、持中贵和、实践理性四个方面;创造性地开挖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资源对当今中国和谐社会建设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对社会稳定、政治民主、经济发展、精神文明与生态文建设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简析大学科学精神面临的困境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精神作为大学精神的内涵之一,是指大学在长期的科学活动中凝炼和提升出来的文化精髓和价值观念体系,它包括求是、竞争、理性、质疑、批判、求变、自由、宽容、平等、开放等精神,集中表现为求实创新、自由探索、独立批判的精神品质。当前,受世俗文化糟粕、现行教育体制的弊端和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等影响,大学科学精神出现了一些困境,主要表现为弄虚作假之风侵蚀了大学的求实创新精神,实用功利之风侵蚀了大学的自由探索精神,顺从迎合之风侵蚀了大学的独立批判精神,从而在大学中产生了大量的浮躁、浮夸、功利、偷机的现象。这些不良风气阻碍着大学科学精神的提升,影响着大学和谐文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在世界文明史上,中华文明从先行到落后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三代农耕经济与宗法社会孕育了"尊祖崇圣"的价值取向,形成了"法古述圣"的学术传统;秦汉以降更进一步扭曲为"帝王兼圣"的权力崇拜,演化为"唯古是信"的经学传统与"唯上是从"的文化精神,其本质就是权威迷信.正是这种精神传统构成了华夏文明制度的、心理的、人格的创新障碍,成为中国古代社会发展长期停滞的重要根源.  相似文献   

12.
论大学精神的思想内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大学精神是经过长期历史积淀形成的,由师生为主体共同创造的关于大学教育的价值体系和信念体系。人文教化精神、科学探索精神、学术自由精神是大学精神的基本思想内涵。从本源上和本质上看,人文精神的核心是通过教化使人的德性和智力得到发展和完善,这是古今中外教育的根本使命和追求的终极目标。科学精神就是崇尚学术、追求真理的精神。大学坚持的科学精神包括探索意识、批判意识和宽容意识。学术自由是指大学教师有发表、讨论学术意见而不受干涉和惩罚的自由,保持思想独立和人格独立是学术自由的重要体现。大学精神既是一种价值信仰、精神理念,也体现和渗透于大学管理制度和运行模式中。  相似文献   

13.
大学精神与大学科学发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大学精神是关于大学科学发展的价值取向,是决定大学科学发展的潜在性、源头性、关键性、难以量化的因素,它对大学发展与完善发挥着凝聚、导向、规范、激励、调适、辐射作用。大学精神是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历史性概念,不仅不同时期大学精神不同,同一时期不同大学的大学精神也不同,就是同一大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大学精神也有所不同。概括起来,大学精神具有独特性、历史性、时代性、开放性、先进性、凝聚性等基本特性。大学精神的内容包括:独立、自由精神,科学、批判精神,开拓、创新精神,人文、社会关怀精神。大学精神的培育与创新途径有:确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发扬科学、民主的理性精神,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培养学术犬师。  相似文献   

14.
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在办学实践中结合自身传统、地域文化、时代背景所形成的独特价值追求和行为规范,具有群体凝聚、价值导向、激励鼓舞和环境营造等功能。东北农业大学经过60年的发展,形成了以“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为核心的东农人文传统,在高等教育激烈的竞争面前,探究东农人文传统的形成和发展,对高校大学精神培育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试谈扩展社会学的传统界限   总被引:50,自引:0,他引:50  
本文阐述社会学的“科学”和“人文”的双重性格。作者指出,尽管作为科学的社会学具有学术和社会现实价值,但社会学学科的价值,不局限于这种工具性。社会学的科学理性的精神,本身是一种人文思想,而社会学的人文性及其在“位育”中的重要作用,又说明社会学研究要注意培养深的社会思想和人文精神,发掘文化的宝藏。文章特别关注如下论题:(1)文化中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同论述,对于社会学概念形成的参考意义:(2)精神世界在社会形成中的作用;(3)文化的历史传承与社会构成的过程;(4)“意会”对于文化理解的重要性等。从这些论题出发,文章还从认识论和方法论探讨了现代社会学缺史的文明史研究对于社会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朱自清散文历来被认为是传统文化的代表,体现着“中国传统美学的温柔敦厚之美”,而对其散文的现代理性精神则很少关注。从文化与散文相结合的角度,可以看到朱自清散文具有四个方面的现代理性精神,即个性自由精神、民主科学精神、专业学理精神和批判重建精神。这四个方面表现了朱自清散文的文化价值取向及其具有的现代理性精神。  相似文献   

17.
关于重塑大学科学精神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精神是大学生存发展的元动力,是大学的生机与活力所在.近年来,大学科学精神严重缺失,使得功利浮躁之风遮蔽着求实创新精神,行政权利压制着自由探索精神,顺从迎合替代了独立批判精神.重塑大学科学精神,要净化大学校园,坚持探索真理,鼓励创新意识,确保科学活动的严肃性、科学性和自主性,改变过去偏重群体文化价值,忽视个体价值的倾向.  相似文献   

18.
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学文化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明的演进主要取决于一种文化精神对人类创造力量的鏊合,对人类实践活动的引导,对文化模式与策略选择的制约。21世纪的中国大学将真正成为科教兴国的生力军,为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做出贡献,因此必须构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学文化精神,并自由自觉地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思考自身的改革与发展问题。这要求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当前大学教育思想和实践中的种种问题为基础,参照世界大学理念的演变,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大框架内,从科学精神、理性精神、自由精神、创新精神和人道精神等五个方面探讨大学文化精神的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19.
大学精神是伴随着大学的初创而产生,并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丰富完善的。现代中国的大学其精神内涵是:坚持以人为本,激励个性发展;创导学术自由,引领先进文化;践行教育民主,提倡教授治校;推行教育创新,塑造“至善”人才。大师是大学精神的创导者和传承者。当代中国要大力培育和弘扬大学精神,使大学精神成为永不消失的校魂。  相似文献   

20.
从思想自由到学术自由——西南联大的大学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南联大的大学理念在继承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的传统的基础上,经过西南联大的创新得以形成,即经历了从思想自由到学术自由的转换.促成这一转换的外部原因是抗日战争所导致的民族主义精神的高涨,内部原因是中国传统文化对西方文化的整合.学术自由大学理念的确立,是近代西方大学理念中国化的成功实践,同时是东西方文化的对接、融合的范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