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国法律对孕期、产期和哺乳期的在职女工实行就业保障,规定用人单位不能在“三期”解雇女工,但对正在寻找工作的求职女性的同类保护还基本上是一个空白。我国女性就业保障法规要不要明确限制用人单位对求职女性进行婚孕调查,要不要明确规定用人单位不能因为怀孕而拒收求职女性?笔者的回答是肯定的。第一,用人单位排斥求职孕妇应该被界定为性别歧视;第二,用人单位应该为孕妇分担生育责任,这应该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一部分,政府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甚至应该比企业责任更大;第三,保障生育妇女的立法精神要前后统一,只有具体规定“不能以怀孕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才能使我国女性就业保障的立法精神在就业入口处与就业过程中前后统一,达到男女公平就业的目标。否则,我国现有法律所宣称的对怀孕、生育和哺乳女性的就业保护就显得不够真诚,这对女性是不公平的。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有关高等教育公平内涵的争论屡见不鲜,对公平、平等、均等、教育公平、高等教育公平等概念的界定不清使相关政策的实施效果不佳。作为社会公平的一部分,高等教育公平事关国计民生,是中国现代化改革顶层设计的重要一环。实际上,高等教育公平是一种仅包含机会均等、过程均等的相对公平,是遵循补偿性原则、普遍性与特殊性共存原则和个性化原则的差异化公平。政府作为促进高等教育公平的主要力量,需要通过政策手段保障公平理念的贯彻执行,即保障公平政策的连续性,以高等教育分流为重要手段,配合就业引导,最终实现高等教育的实质性公平。  相似文献   

3.
随着大学毕业生数量的逐年增加,大学生就业的形势日趋严峻,社会供求矛盾逐渐突出,大学生就业不公平现象日益严重。透过大学生就业不公平现状,探寻大学生就业不公平产生的各种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及措施,对保障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平等权益、提高人力资源利用率、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保持社会稳定、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20世纪末以来研究生的连年扩招,研究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针对研究生就业困难的现状,从研究生培养系统的缺陷、研究生自身的缺陷、研究生就业中的不公平现象三个方面分析了研究生就业难的原因;从调整研究生的部分专业设置、加强导师在研究生就业指导中的作用、提高研究生的素质和就业能力、重视研究生的就业指导、合理引导研究生的就业流向、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保障研究生就业公平几个方面对解决研究生就业难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教育公平一直是国际教育界十分关注的问题,而弱势群体教育公平的保障更是成为了研究热点。进入新世纪后,我国教育工作者对此也进行了较广泛的研究和实践。坚持教育公平,促进均衡发展已成为新时期我国教育的重要政策和发展目标。然而,弱势群体的教育公平是一个较复杂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通过研究美国、日本、韩国等保障弱势群体教育公平的措施,给我们提供许多借鉴。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经济伦理规范的角度,对我国城市二元劳动力市场进行了分析,指出其存在的主要伦理缺陷有:农民工与城市正式职工相比,社会地位存在严重的身份歧视;就业选择缺乏机会公平;劳动报酬缺乏经济公平;劳动力形成过程缺乏起点公平以及劳动权益保障缺乏结果公平。  相似文献   

7.
弱势群体权利保障,是一种带有特权性质的人权保障,是对法律形式公平性固有缺陷的一种必要补充、修正和超越,体现了对法律实质公平的价值追求。有效保障弱势群体的权利,从短期看,可以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保证国家长治久安;从长期看,可以提高公民道德素养和社会公平指数,促进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当前,我国的弱势群体权利保障问题有其特点,要采取有效措施,妥善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8.
中国《加入WTO议定书》中的选择性保障措施 ,有别于正常性保障措施 ,主要体现在从实体到程序以及措施本身等诸多方面 ,这些差异恰恰对中国出口产品产生极大的威胁性 ,本文拟以对这些差异的分析为基石对选择性保障措施进行粗浅介绍 ,并就我国如何应对发表拙见 ,意在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9.
律师拒证特权因为能够协调平衡查明案情的需要与特定的利益或者社会关系之间的矛盾与张力,所以世界通行的司法实践都从不同角度进行明文保障的同时并给予一定的限制,以维护法律的公平和正义。明确律师拒证特权的保障与限制,不仅能够对完善我国证人制度提供理论思考,而且能够为我国拒证特权的司法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土地保障的本质及限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土地本身的特性,土地具有就业承载和养老等社会功能,土地保障是土地社会功能的表现。土地保障不是社会保障,其本质是农民在社会保障缺失条件下,土地的社会功能对社会保障的强制替代。土地保障导致了低效率和不公平,只能在家庭经济的限度内通过代际互助和劳动协作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1.
权利公平视角下的城市贫富差距探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发展背景下的城市贫富现象引人注目。经济增长并不一定能够消除贫富差距。一个和谐、包容和稳定的社会,必然以权利均等为基础,权利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防范贫富悬殊的重要基点。在我国,应在公共平台的基础上,对城市贫困群体给以更多的关注与支持,在金融、财税、就业和分配等方面,进行有助于消除贫富差距现象的政策设计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2.
"双困"毕业生是指就业困难、家庭经济困难的应届毕业生。在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高校在校生人数不断增加的客观环境下,在全国倡导教育公平、高等教育招生向农村倾斜的主观环境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日益增大,尤其是高校"双困"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本文对高校"双困"毕业生的生活、学习、心理等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从教育管理、就业指导、心理调适等方面对如何加强就业能力拓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现阶段高等教育过度不仅仅是一个大学毕业生与就业市场不匹配的教育问题,而且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从家庭社会资本理论的视角,深入探讨高等教育过度现象背后的原因,能够帮助我们重新认识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家庭社会资本在高等教育中的价值和作用,引导我国高等教育健康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的"包容性发展"思想涵盖人的合理需要思想、公平思想、济贫助困思想、保险思想和人道主义思想等,这些思想对于我国走"包容性发展"之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践行"包容性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坚持以这些思想为指导,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等合理需要,切实维护社会公平,并为人们创造尽可能多的就业岗位,提高应对各种风险的能力,同时大力倡导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  相似文献   

15.
股权激励的基本思路是通过让管理层持有公司股份,从而使其与所有者的利益趋于一致,以使管理层为了增加自身收益而努力为企业利益最大化服务。但在我国目前的市场环境下,股权激励的实施效果如何,股权激励是否能提高公司业绩,对这一问题还没有确切答案。基于探究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的目的,以2008~2010年国内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从长远来看,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能提高企业经营绩效。  相似文献   

16.
农民工就业信息不对称的原因及改进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河南郑州等地农民工的实地调研数据,从信息不对称的理论视角深入考察了农民工个体的就业问题,深刻剖析了信息不对称在农民工就业中的表现及成因,并进一步探讨了宏观层面上的社会公平与和谐诉求问题,最后从构建社会资本、加强政策宣传、建立和完善就业服务机构、强化社会监管以及建立就业培训制度等五个方面提出了矫正信息不对称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对2004—2008年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上市公司各行业的股权资本成本进行估算与比较。结果表明:中国大陆地区的股权资本成本在总体水平上高于台湾地区的股权资本成本,这与大陆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资本市场完善程度以及投资者的投资理性相关。  相似文献   

18.
股权激励制度法律构建研究应关注与此有关的商事习惯。中国股权激励制度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晋商的“顶身股”。因此,在构建中国股权激励制度时,不仅要考虑时代因素,也应从商事习惯中汲取养分。“顶身股”制度与现代股权激励在激励功能、信用基础和对“人力资本”重视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契合,具有历史传承的制度基础。然而“顶身股”与银股比例失衡、责权利不对等、分红比例过大、缺乏有效的监督等问题也为股权激励制度法律构建提供反思。因此,股权激励制度的法律构建应从“顶身股”制度中汲取养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秉承“自治为主,引导为辅”“扬弃历史”“系统化”等原则,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股权激励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