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婚姻制度与规定婚姻制度的《婚姻法》是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1950年新中国第一部《婚姻法》的创制、执行与之后的历次修订,促进了中国妇女参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活动,提升了妇女的家庭与社会地位,实现了男女的和谐互动,增加了社会整体福利。这个历程也反映了制度变迁与社会变革的不同步性——制度设计可能超越时代,成为引领时代进步的旗帜,促成强制性制度变迁,也可能滞后于社会进步,在社会发展的推动下而发生改变,形成诱致性制度变迁。  相似文献   

2.
1950年《婚姻法》的颁布实施,不仅是中国传统婚姻家庭制度的深刻革命,同时也是一场涉及个人生活、社会秩序乃至国家制度安排的重大社会改革,更是中国妇女人权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新《婚姻法》颁布后,中央人民政府运用教育的、行政的和法律的手段,从上至下开展了全国性的宣传、教育以及严惩犯罪行为的活动,积极健康的婚姻新风尚开始出现。《婚姻法》颁布后的一段时期内,由于封建婚姻观念和诸多社会条件的制约,不少地区仍有一些消极落后的婚姻现象存在,甚至有不少妇女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这说明,现代婚姻制度的真正建立需要一个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3.
随着《关于适用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出台,这部司法解释创新性地对父母为已婚子女出资购房的性质进行了认定,这一改变将对我国亲属法产生深远影响,进而影响社会主流价值观和婚恋观。本文以婚姻法《解释三》第七条为切入点,对婚后由父母所购房屋权属的规定加以解析,研究了这一规定对我国夫妻共同财产制度带来的冲突与发展,并就此条规定在司法实践中可能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作为《婚姻法》的一项重要内容,夫妻财产制在新中国的三部《婚姻法》中所占的地位呈逐步提高的趋势。文章通过对制度变迁的纵向考察,认为新中国《婚姻法》关于夫妻财产制的价值取向经历了从家庭本位到夫妻本位再到夫妻、个人权利并重,兼顾社会利益的变化。并指出家庭有别于社会,合理界定家庭成员的个人权利,建立和维持婚姻、家庭的和谐才是婚姻立法的价值理念和终极关照。  相似文献   

5.
进一步完善我国《婚姻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婚姻法》是新中国成立后制定的第一部法律 ,它经历了 1 95 0年制定、1 980年修订和 2 0 0 1年修订 3个重要阶段 ,不断发展完善。 2 0 0 1年的修订是成功的 ,在内容完善、制度创新、可操作性、法律定位等方面均取得了重要成果。但必须清醒地意识到 ,《婚姻法》还处在不断发展前进的过程之中 ,在法律配套、家庭财产制度、亲权等诸多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6.
婚姻法实现男女平等权非常有限,主要体现在法律制度的完善,其具体实现受到社会认同、风俗习惯、多年形成的文化传统的制约。解决法治信仰、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和经济建设与婚姻法的一致性问题需要有一定的时间和过程。  相似文献   

7.
婚姻法具有的弱者保护功能,是保护残疾人婚姻家庭权益的法理依据之所在。保护残疾人权益体现了婚姻家庭的功能,符合婚姻法的特点和立法目的,体现了公平和正义。我国对残疾人婚姻家庭权益的保护制度,属于立法空白。为切实保护残疾人婚姻家庭权益,促进家庭和谐和稳定,未来婚姻法应当从总则和分则两个方面增设残疾人权益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8.
《婚姻法司法解释三》(以下简称司解三)的颁布引发了社会的讨论热潮。本文重点对司解三第七条进行了法理剖析,并指出该解释进一步瓦解了家庭共同财产,缩小了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这体现了解释制定者极端的个人财产理念思维,是以市场化解决家庭问题的思维定势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最近《〈婚姻法〉解释(三)》出台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而其中第10条更是争议颇多,褒贬不一。该条规定体现了重视保护个人财产、实现法律公平的制度意义和强调权利意识与个人独立的价值意义,但仍存在在强调形式正义时对婚姻法的身份法属性重视不够、条文操作性差等缺憾。女性应通过婚前签署财产协议、充分利用保护弱者条款在婚姻中有效保护自己的财产权利。  相似文献   

10.
古代中国婚姻法发生在战国早期,法制史教材讲婚姻法从商周时代开始的作法不够严肃。云梦秦简中关于结婚、离婚和家庭问题的三十多道条文,才是真正的婚姻法律。婚姻法是春秋以来社会变革的产物。礼坏乐崩之后,华夏社会要求法律向民事领域——包括婚姻家庭领域拓展,聚族而居生活方式的打破,个体小家庭变成为社会组织的基本细胞,原始群婚遗俗进一步被涤荡,又为婚姻法的产生开辟了道路,于是才有婚姻立法的事实发生和婚姻法律的正式出现。  相似文献   

11.
陶家平 《老友》2011,(11):32-33
2011年8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以下简称《解释(i)》)正式实施。该司法解释对子女抚养、亲子鉴定、财产分割等近年来的热门问题作了全面规定。笔者试从一个法律工作者的角度,对该司法解释进行解读,认为其具有以下七大亮点: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 ,从来没有哪一部法律的修改像婚姻法的修改这样广泛地牵动国民的心。本文就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 ,谈了新《婚姻法》出台的必要性在于现行婚姻法的两大缺陷 ;现代婚姻家庭关系的日益法制化 ;社会中的道德失范现象蔓延到婚姻家庭领域 ;婚姻家庭及其关系在社会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以之为调整对象的婚姻法关乎每一个人的生活 ,从而突显出新《婚姻法》出台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婚姻法》修改后 ,离婚的条件和标准较前更明确、规范 ,具有更好的实践操作性 ,显示了其突出的进步 ,但并未形成历史性的突破。实际上 ,更主要的表现为对原有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的完善 ,社会生活实践的客观要求和学术理论界的研究成果并未能在立法上得到充分体现。现行《婚姻法》关于登记离婚和诉讼离婚条件的规定 ,较前《婚姻法》的规定有很大进步 ,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与缺陷。  相似文献   

14.
文章回顾了新中国婚姻家庭法制建设的历程和婚姻家庭制度改革的道路,以1950年婚姻法、1980年婚姻法和2001年对婚姻法的修正为重点,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分别作了简要的记述和评析。新世纪之初对婚姻法的修正是完善我国婚姻家庭法制的必要步骤,但就其内容而言仍属过渡性的立法措施。在法典化的民法中构建科学的、系统的、制度齐备的婚姻家庭法规范体系,是全面完善我国婚姻家庭法制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了各民族自治地方依据目前我国少数民族婚姻家庭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从本民族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出一系列婚姻法变通条例或补充规定.分析了这些变通规定的法律特色,即民族自治地方婚姻法变通规定体现了与宪法和婚姻法精神相统一的原则,体现了尊重民族婚姻现状的立法实事求是原则,体现了促进民族自治地方社会文明进步的与时俱进的法律精神.  相似文献   

16.
《婚姻法解释三》第7条自公布以来饱受争议。在《婚姻法》究竟应该注重其契约性还是伦理性这一问题上,学者莫衷一是。本文从法律和文化的角度对该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确立无效婚姻制度是我国婚姻法发展的必然。虽然修改后的《婚姻法》规定了无效婚姻制度,但在具体设计上仍存在漏洞。本文通过对我国无效婚姻制度现实情况的分析,就如何完善该制度提出了一些构想。  相似文献   

18.
修改后的婚姻法 ,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禁止家庭暴力 ;增设了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制度 ;充实了夫妻财产制和离婚制度 ;完善了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合法权益的法律。但婚姻法名称不科学 ,法律空白较多 ,有关制度的规定也不完善。婚姻法应名符其实、系统周全 ;应明确其法律功能和民法属性 ;重心应向亲属财产法倾斜。作为婚姻家庭法应增设亲属、生育和监护制度 ;充实结婚、离婚、夫妻关系、亲子和扶养制度 ;增加涉外和涉港澳台婚姻家庭内容  相似文献   

19.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后,在中共中央领导下,经过初步的动员,各地贯彻《婚姻法》的工作启动开来,并在全国掀起了贯彻《婚姻法》运动的高潮。这一时期的贯彻《婚姻法》工作,尚带有强烈的政治运动色彩,直到1953年贯彻《婚姻法》运动月后,才开始转入新式婚姻制度的具体建设阶段。1950—1953年贯彻《婚姻法》工作的进程,是中国共产党开始探索执政方式的一个重要步骤,并由此使中共中央进一步意识到加强宣传工作和干部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论《婚姻法》弱者保护机制的立法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婚姻法》以保护弱势群体利益的人权理念与精神为其追求目标 ,对婚姻家庭中的弱者提供法律救济手段和保障机制。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 ,由于《婚姻法》对弱者保护机制制度性的缺失以及相关内容的失之过简 ,难于操作 ,使保障措施不能够完全到位。妇女权益受到侵害的现象时有发生 ,离婚后一部分妇女生活相对贫困化的问题也日见突出。为此《婚姻法》有待进一步完善其弱者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