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威廉·戈尔丁在其代表作《蝇王》中以现实主义手法探讨了一个严肃而永恒的主题——人性善恶。他试图从人性的缺陷中探寻社会症结的所在,深刻而无情地揭露人性的阴暗面。通过对《蝇王》中频繁出现的野兽的定位和诠释,进一步深化对《蝇王〉主题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英国当代作家威廉·戈尔丁的代表作《蝇王》是一部以探索人性为主题的寓言体小说。在这部小说中。作者以一场想象的核战争为背景,以一座荒岛为故事场景,以一批儿童为主要人物,以递进式的主题表现手法,通过展示孩子之间矛盾的递进发展和暴力的递进升级,表现了人性本恶的主题。  相似文献   

3.
英国著名作家威廉·戈尔丁的代表作《蝇王》,借助自己的假想探讨人性恶这一原型主题。本文通过对《圣经》原型意象、荣格原型理论及作品中相仿的原型人物、原型情境等的分析,认为《蝇王》人性恶主题具有原始性、遗传性、本能性、典型性等原型特征。  相似文献   

4.
英国著名小说家威廉·戈尔丁的代表作《蝇王》取材于 1 9世纪苏格兰作家巴伦坦的《珊瑚岛》 ,但不同于《珊瑚岛》的是 :戈尔丁从人性的缺陷来探索社会 ,其寓意在于社会形态的形成取决于社会中个人的伦理天性 ,而并非某种合理且受人尊敬的政治制度。笔者透过小说《蝇王》运用寓言反映当代生活的独特形式和平实自然的现实主义叙事手法 ,分析探讨了该小说的语言特点、艺术特色及其主题思想。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部政治寓言小说,《蝇王》是威廉·戈尔丁最有影响力的代表作.作品描写了民主和极权之间的斗争,既影射了当时的黑暗现实,展现了极权主义统治下人们的悲惨生活,同时隐含着作者对极权主义的批判以及对人类未来的深深担忧.  相似文献   

6.
威廉·戈尔丁是荣获1983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英国作家。他是继温斯顿·邱吉尔1963年获得此项文学奖之后的三十年中第一位英国获奖者。据瑞典科学院宣称,戈尔丁之所以获奖是因为他的小说对现实的描写“阐明了当今世界的人类状况”。他的获奖作品有《蝇王》、《塔尖》、《金字塔》、《看得见的黑暗》等。1911年戈尔丁出生于英国康沃尔的一个世代书香之家。他从小就想当作家。但是起初他入牛津大学学习理工,两年之后才弃理从文,潜心研究盎格鲁撒克逊文学。大学毕业后,他  相似文献   

7.
《蝇王》的主题是彻底的悲痛。作者主要运用象征手法表现了这个主题。杰克的行为是人性邪恶一面的表露。蝇王首先象征了人性的邪恶的一面。拉尔夫等人理性的软弱无力,让杰克的狂热战胜的亨实使我们不得不想起20世纪理性的衰落和非理性的兴起。戈尔丁在小说中向我们展示了这种现象,而蝇王又象征着非理性的兴起。  相似文献   

8.
针对《蝇王》这部现代寓言式小说,探究威廉·戈尔丁"性本恶"思想的渊源与局限性,指出西方的原罪思想与作者本身的生活经历对其思想产生的巨大影响。从"野兽"蝇王的胜利与"善的代表"西蒙的遇害所反射出的近代民主制度入手,分析童真的美好与人性的堕落之间的反差意义,试图深度挖掘原作所反映的人性本恶,以及在性本恶主题笼罩下如何品味故事结尾所赋予的人性向善的希望。  相似文献   

9.
生态文化是对人与世界、人类与非人类命运关联的深度思辨,《蝇王》在本质上讲是一个典型的生态文化文本。《蝇王》以核战争这个生态灾难为背景,将海岛作为人类性价值中断的象征和生态危机的承重者,以蝇王为生态灾难的象征与隐喻,生动地展示了孩子们的海岛争斗史,从而深刻地揭示了人类生存与毁灭的生态宿命,以及自我救赎与无法救赎的命运逻辑。人性恶只是这一悲剧并不完全的诱因之一。戈尔丁以军舰的解救作为人类生态悲剧命运循环的象征,表达了他一以贯之的悲观性忧患。  相似文献   

10.
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与戈尔丁的《蝇王》堪称荒岛文学中的双璧,但两部小说的主题、两位作家的思想观念以及他们所运用的艺术手法却大相径庭,呈反相对位态势。《鲁滨逊漂流记》表现文明战胜野蛮,笛福的思想观念是乐观主义的,运用的艺术手法是写实的;《蝇王》表现野蛮(性本恶)战胜文明,戈尔丁的思想观念是悲观主义的,运用的手法主要是讽喻或象征。通过对两部小说的反相对位研究,我们大体上可以把握西方文明由理性向非理性,西方文学由写实向讽喻、荒诞演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威廉·戈尔丁代表作小说<蝇王>自出版就受到广泛阅读和激烈争论,其中小说女性缺场引起学术界的特别关注.传统女性主义批评视之为男性主义经典,戈尔丁被冠以男性至上主义者.但是,从<蝇王>的立意构思、情节安排、人物刻画和细节描写所呈现出来的女性写作特征,以及从戈尔丁的家庭背景和他其余的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入手进行新的思考,可知情况并非如此.  相似文献   

12.
《蝇王》和唯美主义小说背道而驰,属于一部内涵丰富的青少年文学作品,其中充满道德沦丧、人与人之间互相残害,作品中唯一的伦理高尚的化身"西蒙"则寄托了作者对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真诚友爱的社会的向往。戈尔丁认为,爱是建立有秩序的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手段,教育、良好的社会环境、人与人之间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和睦相处皆可以使人类的伦理道德状况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3.
<蝇王>是戈尔丁精心打造的具有现代神话特质的、典型的原型文本,其主题一直是学界至今依然关注的焦点之一,而其原型理论之下的主题阐释亦有多种.本文通过与希腊神话和圣经的原型比对,倾向于<蝇王>的真正主旨在于探寻人性堕落的缘由,并探求人性和全人类最终的救赎之路.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蝇王》被国内学术界视作20世纪的男性经典,戈尔丁也被冠以男性中心主义的罪名.然而,仔细阅读文本却有相反的发现:虽然《蝇王》以女性缺席为背景构建文本,但其整体结构却呈现女性写作的特征,是一部旨在颠覆菲勒斯中心主义的现代文本.在女性主义批评的视阈中,《蝇王》可以被阐释为"菲勒斯文化确立--女性诱惑与挑战下男性的恐惧与分裂--菲勒斯文化崩溃"之历史进程.女性写作特征的挖掘可以消解将作家性别等同于文本性别的批评定势,给《蝇王》的人性恶主题以及叙事结构重释带来一线光明.  相似文献   

15.
《蝇王》是英国当代作家威廉·戈尔丁的代表作,被称为现代寓言。运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对小说中的主要人物进行了分析,提供了新的诠释角度。揭示了小说“人性恶”的主题。  相似文献   

16.
英国当代作家威廉·戈尔丁的小说<蝇王>是一部探索人性的哲理性小说.戈尔丁认为人类永远不能完全摆脱兽性,正是这种兽性在一定的环境下会使人失去理性,会导致残酷野蛮的杀戮.从恶、理性、暴力以及救赎等四个方面论述了戈尔丁关于人类生存境况的观点,启发人们思考人类的前途,确保人类社会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7.
《蝇王》的象征意蕴及艺术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戈尔丁寓言体小说《蝇王》构拟了一整套象征体系,不但人物有象征意蕴,所写的事物大多也有象征意蕴。象征意蕴是多义的,有时彼此相反。由于喻体和本体的相似点和关联点或源于西方传统文化,或源于事物的普通联系,并且作者循着孩子们在荒岛上的故事情节有机设置喻体,因此自然流畅,毫无雕琢痕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