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英汉"喜悦"隐喻认知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隐喻理论把隐喻仅仅看作是一种普通的修辞想象.现代隐喻理论明确地把隐喻看作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类思维的重要方式.它是人类将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说明或理解另一领域的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对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情感隐喻进行对比研究,目的是从英汉两种文化的角度来支持隐喻的现代认知理论,进一步证实和发展当代隐喻理论,即抽象概念主要是通过隐喻来理解的,而概念隐喻,至少是情感概念隐喻存在着认知的普遍性和文化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2.
味觉隐喻在人类的认知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许多抽象的概念都是通过味觉隐喻构建的。文章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通过对味觉词“苦”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隐喻投射进行系统地考察,结果发现:英汉味觉词“苦”的隐喻投射主要集中在视觉/触觉域,情感域,物质世界/社会生活域和程度域。进一步的对比分析表明,英汉“苦”味觉隐喻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相似性,这可归因于人类认知模式的相似性,但也有不同之处,可归因于文化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3.
隐喻的使用反映了人类的概念体系,人们借助对另一类事物的隐喻来理解和体验某一类事物。战争因其在人类社会文化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已成为日常语言中隐喻的重要来源。运用认知理论对英汉新闻报道中的战争隐喻进行分析对比,可以发现英汉战争概念隐喻的源领域特征,并通过阐释其向目标域映射的认知构建过程,以体现隐喻是认知现象,是人类抽象思维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4.
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一种人类思维和认知的基本方式,它是通过始源域向目标域的映射,使人类达到认知世界的目的.《围城》中情感概念隐喻及其翻译的定量和定性分析证明:基于人类共同的身体经验,英汉两种语言的情感概念隐喻系统有着重叠的部分,英汉隐喻完全移植的实现是翻译过程中求“同”忽略“异”的过程,然而对于那些无法忽略的“异”,英汉不同文化模式中的“优先概念化”对翻译策略的选择则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英汉新闻中的概念隐喻所体现的认知策略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英汉两种语言的新闻报道中都有大量的隐喻性语言,既有失去新鲜性的死喻,也有新隐喻,这些隐喻体现了人脑的深层认知机制。通过对比英汉新闻报道中常见的概念隐喻,包括空间隐喻、实体隐喻和结构隐喻,揭示了英语和汉语在认知策略上的异同:在以人类自身为认知的出发点的空间隐喻和以人体为始源域的隐喻以及某些实体隐喻中,英汉两种语言呈现相似的认知策略,而一些具有传统文化色彩的隐喻则呈现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隐喻和转喻是传统语言学上的修辞手段,英汉隐喻、转喻类颜色词在色系和源域上体现出的一致性,也说明了隐喻、转喻是人类共有的基本认知方式。人类通过源域到颜色域的映射,来获得颜色认知,同时精准地描摹颜色,细分颜色间的差异。在颜色认知的过程中,英汉隐喻、转喻类颜色词也承载着民族的某些特性,通过英汉隐喻、转喻类颜色词源域与色系的对比来帮助了解语言背后的民族共性和个性,有助于我们顺利进行英语学习、跨文化交际和英汉互译活动。  相似文献   

7.
英汉人体隐喻认知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认知的角度对英汉两种语言中的人体隐喻现象进行分析,介绍人体隐喻的三种跨域投射:形貌投射、位置投射和功能投射,并从自然及地理环境、宗教信仰和传统文化三个方面探讨英汉人体隐喻的相似性和相异性,帮助人们理解英汉两种文化认知上的差异,提高人们遣词的确切性。  相似文献   

8.
英汉颜色词隐喻认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笔者旨在从认知的角度分析英汉颜色词隐喻的异同。由于人类认知的共性,英汉颜色词隐喻存在许多共同点。随着跨文化交往的日益频繁,颜色词的文化隐喻在不同文化之间互相渗透,颜色词隐喻含义趋同一致。但颜色词隐喻受自然生活环境及社会文化环境因素的影响,英汉颜色词隐喻在两国的文化、政治、民族心理和文学作品里反映了颜色词的民族特性。  相似文献   

9.
作为重要的思维方式和认知工具,隐喻能帮助人类更好、更清晰地了解外部和内心世界。本文通过介绍概念隐喻认知论,区分了基本隐喻和合成隐喻两大类别,并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和文化认知角度分析了概念隐喻和文化的相互依存关系,对比英汉隐喻的文化异同,追求最佳的隐喻理解。  相似文献   

10.
隐喻是一种重要的思维和认知工具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个世界。爱情作为人类体验深重久远的感情之一和文学艺术作品的永恒主题,其隐喻表达在人类口头与书面语言中有着丰富的体现。英汉爱情隐喻跨域映射可分为“爱情域与具体域之间的跨域映射”和“爱情域与抽象域之间的跨域映射”两大类。  相似文献   

11.
认知隐语理论认为,隐语不是修辞现象,而是认知现象,根植于人类的语言、思维和文化中,并具有心理性、委婉性和文化性的特征。通过对德汉死亡隐喻的语用分析,可以看出德汉死亡隐喻分别使用各自不同的目标域影射来源域。分析结果显示,德汉死亡隐喻体现出两个民族“恶死、乐生”的基本死亡观,并凸显出宗教文化、社会等级以及价值观念三大因素在中德死亡观中的不同权重,是中德文化心理图式的反映。  相似文献   

12.
英语人体成语的隐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体各部位和器官被先民用作媒介命名和认知客观世界。这是基于哲学体验主义的隐喻认知观。英语人体成语的隐喻方式可分为"人体域投射于具体域"和"人体域投射于抽象域"两大类。  相似文献   

13.
在后现代社会阶段,人类的生存境况和知识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的环境使得美学的内容和功能也发生了变化。所以,詹姆逊要绘制一幅全球性的“认知绘图”美学,以正确地分析和判断后现代文化的状况和处于这种文化语境中的人类的现在和未来。他借鉴地图学的意义,为认知领域勾画出以“空间”概念为基本依据的“认知绘图”。“认知绘图”是詹姆逊精心设计的崭新文化政治模式,为当代文化提供一种新方法和新视角,借此研究后现代时刻奇特怪异的全球性空间。詹姆逊的“认知绘图”理论突破了传统的反映模仿说和旧的“再现意识形态”的框架,在新的历史境遇中融入了更多的内容,形成一种兼容并包的美学模式。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隐喻认知理论分析现代维吾尔语中人体词的隐喻拓展特征,解释人体域向非人体域隐喻投射的一般规律,并认为隐喻认知是人体词成为多义词的一种认知基础。不同人体词隐喻拓展有一定差异性。眼睛、身体、头、脚的隐喻拓展范围较大,隐喻性指称功能较强,组合范围较广,其不但用来指称具体物,还可指称抽象物。其它人体词隐喻拓展范围有限,隐喻性指称功能相对弱一些,组合范围相对小一些。隐喻投射有的具有连续性、层次性隐喻投射特征(如头、身体、脚等),有的具有跨越性或跳跃性隐喻投射特征(如眼睛、脉搏、胳膊肘等)。  相似文献   

15.
转喻是人类基本的认知方式之一,是在同一认知域内用一个范畴激活另一个范畴的映现过程,以邻近性为基础。转喻思维存在于语篇的生成和理解过程中,转喻关系可以影响语篇表层理解中指称、替代和省略的衔接关系,也可作用于语篇深层次理解心理表征的认知机制,对语篇连贯的建构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This study addre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arious family forms and the level of cognitive and non-cognitive skills among 15- to 16-year-old students. We measure cognitive skills using standardized scores in mathematics; non-cognitive abilities are captured by a composite measure of internal locus of control related to mathematics. A particular focus lies on father absence although we also examine the role played by co-residence with siblings and grandparents. We use cross-nationally comparable data on students participating in the 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s release for 2012. By mapping inequalities by family forms across 33 developed countries, this study provides robust cross-country comparable evidence on the relationship of household structure with both cognitive and non-cognitive skills. The study produces three key results: first, the absence of fathers from the household as well as co-residence with grandparents is associated with adverse outcomes for children in virtually all developed countries. Second, this is generally true in terms of both cognitive and non-cognitive skills, although the disadvantage connected to both family forms is notably stronger in the former than in the latter domain. Finally, there is marked cross-national diversity in the effects associated with the presence in the household of siblings and especially grandparents which furthermore differs across the two outcomes considered.  相似文献   

17.
研究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211则政治隐喻的翻译为例,基于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认知映射,探究跨语翻译后政治隐喻认知映射的改变,以及不同认知映射方式所对应的翻译方法,进而阐述政治隐喻英译的规律性特征。研究发现,政治隐喻跨语翻译后概念域的认知映射关系可分为映射匹配、映射缺失和映射转移三种,映射匹配对应保留喻体的直译法,映射缺失对应舍喻体、留喻义的释译法和舍喻体、舍喻义的省译法,映射转移对应转换喻体的借译法。其中,实现认知映射匹配的直译法占比最为突出,彰显了对外政治翻译中译者的话语自信。隐喻翻译是译者文化认知的“体验”过程,书中的政治隐喻英译呈现出回归源语文化的倾向,尽可能地保留原文隐喻的认知映射,进而再现领导人的话语风格,争取更广泛的国际支持。   相似文献   

18.
藏族的地方性生态知识体系,其形成和发展是建立在藏民族对人类、自然以及二者互动过程的深刻认知基础上的。在内化为民族心理特征之后,藏族地方性生态知识至今仍作用于藏族群众的民族心理和行为方式。基于文献和田野调查资料,在藏族所处的特殊认知情境中,对影响藏族地方性生态知识的认知要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转喻是认知语言学研究中的热点之一,其运作机制与"认知域"这一概念密不可分。基于认知域的转喻研究视角多元,包括上位域观、矩阵域观和域激活观等。近年来,语法转喻开始受到学界关注。转喻可为某些语法现象的成立提供认知动因,例如英语即时性动词表达延续性意义就是基于事件转喻的构式压制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作为汉语别具特色的一种语言现象,汉语量词名词超常搭配具有特殊的修辞功能和语用功能,这一语言现象的生成体现了人类的隐喻认知机制,其特殊的修辞功能是量词的语义特征投射到名词认知域中产生的结果。汉语量词名词超常搭配的认知隐喻分析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这一语言现象的幕后认知过程,为解释语言结构与人的认知方式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