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通过甲骨文中的河卜辞,主要运用神话学的方法,从神之诞生、神之职能、神之形象、神系世界四个方面来论证殷商人以“万物有灵观”、人之特性、殷商现实社会为参照来实现神灵建构。殷商时期属于神话体系的混沌期,诸神皆是综合神,其职能呈现交叉与重叠。  相似文献   

2.
简论殷商多神崇拜张玉强殷代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有文字记载可考的最早的一个朝代,是我国古代文化发展中有着奠基作用的重要时期。殷代不仅以其高度发达的青铜文化而著名于世,它的宗教对后世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古代宗教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殷代宗教是以多神崇拜为特...  相似文献   

3.
傣语“神”、“衣”等同试释朱德普本文所言的“神”,指在傣族祭坛上被视为主宰现实的、超自然的、具有人格和意识的,受人们崇拜的虚幻物,它源于祖先崇拜,寨神、勐神即是;“衣”则指人们穿在身上遮蔽躯体和保暖之物。既然如此,“神”和“衣”怎么等同呢?笔者多年考...  相似文献   

4.
卢盛江 《东方论坛》2006,(5):28-31,37
殷璠《河岳英灵集叙》提出的“神来、气来、情来”,既指创作状态,又指诗美风貌。所谓“神来”,是在心中酝酿一种情景交融、有着无穷韵味的传神境界,并把它表现出来。所谓“气来”,是创作前酝酿、饱含一种激奋刚健的感情气势,并在创作时表现一种气扬采飞的风骨之美,让读者感受到感情气势的激荡回旋。所谓“情来”,是一种婉情深情之美,一种深婉细润平和之美,是创作时让这样一种深婉之情在心中酝酿到来。  相似文献   

5.
“夹”:中国的创世神黎显慧是殷墟甲骨文中南方之神的名字。卜辞在记载四方之神四方之风时写道:“南方曰(《甲骨文合集》一四二九四)是位什么样的神?该如何释读?前者目前尚没有个说法,后者说法颇多。有的释“因”,有的释“炎”,有的释“夹”,还有的释、“荚”等...  相似文献   

6.
释甲骨文“彝”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骨卜辞中的“彝”字,其意义用法不仅跟典籍中的用法不同,而且跟周代铭文中的用法也不同。通过对殷墟卜辞中“彝”字的探索,我们不仅可以在训诂学上理清楚一些字义的演变源流,而且似乎从中看到了殷代社会血腥的吃人场面。  相似文献   

7.
黄淮海平原是先民们最早的活动地区之一,先民们很早就萌发了对其东部辽阔大海的崇拜,出现了对东海神的祭祀.从东海到东海神的形成,从东海神纳入国家祀典的岳镇海渎到历代统治者的祀典礼制不断完善,东海神的封号与神祠位置也都随之发生了变化.宋代东海神崇拜与祭祀日隆,就与庇佑社稷和护卫海上交通有关.东海神崇拜与祭祀的变迁可谓是国家祀典岳镇海渎变迁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8.
郭沫若同志写过《古代奴隶制》等专书和不少论文,对中国古代史的研究贡献极大。他首先论定了殷代卜辞中的“众”和“众人”,以及金文中的“鬲”、“人鬲”和“自驭至于庶人”都是古代奴隶的名称。他也讨论了中国奴隶制的下限在春秋与战国之交,都为学术界所宝重,特别  相似文献   

9.
神来、气来、情来的兴象——《河岳英灵集》之范畴论@吕玉华$中华书局《文史资料》编辑部!北京100073~~  相似文献   

10.
《“汪公”考》商补汪文学近读题为《“汪公”、“五显”崇拜及安顺地戏的两大流派》(《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社科版1992年第二期)的论文,该文共讨论了五个问题,其中第二个问题是“‘汪公’考”。“汪公”即唐初越国公汪世华,亦即汪华,是徽州汪姓祖神,也是贵州安...  相似文献   

11.
一、于越族源越,金文作“戉”(者(氵弓)钟),或作“(戉阝)”(越王剑);文献有作“於越”、“於粤”、“粤”或“大越”的。卜辞有“戉”?段睦健吨泄ㄊ芳虮唷沸薅┍镜谝槐嗵岢?“甲骨文有戉国,疑即越国”。卜辞之“戉”,应属殷畿附近的方国,不会是东南沿海的越国。据胡厚宣《甲骨商学史论丛·殷代封建制度考》,此“戉”在北方?缎⊥鸵笮嫖淖旨妆唷肥章贾  相似文献   

12.
“刑天”补释─—兼谈殷墟卜辞中的首、面、天三字冀小军(中国人民大学语言文字研究所)《山海经·海外西经》;“形天与帝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威以舞。”“形天”之名,古书中或作形夭、刑夭、刑天。袁河先生认为,依义当以“刑天...  相似文献   

13.
作为人们观念上的超自然的主宰——天,是到西周时才出现的。殷商时没有这样的“天”;具有同样宗教意义的神叫“帝”。郭沫若先生说:“卜辞称至上神为帝,为上帝,但决不会称之为天,天字本来是有的,如像大戊称为‘天戊’,大邑商称为‘天邑商’,都是把天当为大字的同意语。”(《青铜时代,先秦天道观之进展》) 殷商的帝是怎样产生的,含义何在呢?“殷人在当时是一个进步的氏族,万氏还在图腾信仰的时候,殷人就有了祖先的宗教,依靠这种信仰的主观因素,殷人全族出征,常战胜了(工口)方、土方、马方等部落。因此,祖先神显然比动植物图腾的旗帜是更有力的观念武器……另一方面看,殷代社会保存  相似文献   

14.
甲骨卜辞有许多反映殷代农业的内容,是探求殷代社会经济的第一手原始材料。不少专家精辟地研究了殷代的农业情况,使我们对殷代农业有了较清楚的认识。至于谈到为何殷代是以农业为主的经济,我想提出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15.
陈君恩林著先秦兵制一书,既成,以余前曾应金晓(?)先生之邀,参与陈君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之役,浼余作序。余惟作者既倾其多年研究之心得,推陈出新,发为宏论,能成一家之言,今又在前此之基础上,踵事增华,拾遗补阙,益臻美备,亦不宜无一言以畅斯旨,爰不辞翦陋为之作序曰: 孔子曾云:“周因于殷礼。”夫子之说,征之卜辞,灼然可信。武丁卜辞:“王作三(?)(师):右、中、左。”于周,则东都有殷八师(后改名成周八师),西都有西六师,是王畿皆有兵也。又殷代方国有兵,周代诸侯亦靡不有之,是地方无不有兵也。但书传中材料有限,甲  相似文献   

16.
陈竟 《社区》2008,(8):27-27
在中国人的观念中,老鼠经历了图腾神崇拜、精灵神崇拜、生殖神崇拜、吉祥神崇拜的发展过程。在中国年节民俗艺术(剪纸、年画、面塑等)中,鼠文化是个重要的主题。尤其在年俗剪纸中,表现老鼠的形象随处可见。传说天地之初,混沌未开。老鼠勇敢地把天地咬破,使气体流动,阴阳从此分开,民间俗称“鼠咬天开”。农妇们巧妙地剪了老鼠咬破合碗或顶开合碗,以合碗象征天地,阴阳交合,生育万物,这里的老鼠成了开天辟地、生育万物的子神。  相似文献   

17.
试论夏部族河宗氏后裔的南徙与河伯、冰夷神话的重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汾河上游及黄河河套一带,是早期夏人繁衍之地,有名的河宗氏部族即生活于此。河宗氏部族的后裔沿黄河南徙,其中一支跋涉至渭水下游及黄河河曲一带,号称“河伯无夷”。这一地域本是川神冰夷( 无夷) 崇拜者的故居之地,也是川神冰夷( 无夷) 神话产生和流传地。“河伯无夷”作为符号形式,既体现着河宗氏后裔与川神崇拜者的融合,又意味着河神与川神的融合。它是含容着不同文化内涵的两组符号的重组。  相似文献   

18.
郭沫若同志写过《古代奴隶制》等专书和不少论文,对中国古代史的研究贡献极大。他首先论定了殷代卜辞中的“众”和“众人”,以及金文中的“鬲”、“人鬲”和“自驭至于庶人”都是古代奴隶的名称。他也讨论了中国奴隶制的下限在春秋与战国之交,都为学术界所宝重,特别是他研究中国古代史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运用科学考古学的成果结合历史文献资料,为中国古代史的研究,开辟了崭新的途径。本文想从大家熟知的卜辞和金文史料中,对古代奴隶的名称作一点补充,敬以此文纪念郭老诞辰九十周年。  相似文献   

19.
本文所谓的“王妇”,乃指殷商王朝王室以外的方国、氏族之妇女入嫁殷王室成员的所有人物,即由武丁至帝辛时期卜辞中所出现之妇某、某妇、母某、某母、妣某、某妣等等,她们通通包括在本文所论“王妇”的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20.
论书法艺术的神胡润昆书法艺术的美表现在很多方面,但归根结蒂要体现于“形”、“神”之上。古今书家又无不以“神”为书道之极。“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王僧虔《笔意赞》),“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为成书也。”(苏拭《论书》),“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