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黑格尔美学给中国美学和艺术史研究提供了一个模板,尤其是他关于象征、古典、浪漫三种艺术形态的发展演变的论述,启发了中国现代美学和艺术史研究。在中国艺术的发展进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与黑格尔理论相吻合的地方,比如在同一种艺术门类内部,基本上遵循黑格尔所揭示的由空间向时间发展的规律。但是,黑格尔的理论无法解释中国艺术史上由一种艺术门类向另一种艺术门类的发展,它遵循的是由时间向空间发展的规律,从而颠倒了黑格尔的理论。当我们将黑格尔与颠倒的黑格尔结合起来,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就能够更好地揭示中国艺术史的复杂性和独特性。  相似文献   

2.
艺术风格是作家艺术家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创造的。在风格美的创造过程中,人们不仅按照客观艺术对象和作品构成因素的审美特征进行创造,而且随时随地都能用创作主体内在的审美个性来塑造。这就形成了风格创造过程中多种美学因素间的有机联系。这种联系构成一个审美关系的系统网络,影响、制约着风格的形成。因此,从艺术  相似文献   

3.
回顾了戴望舒前期和中期诗歌创作风格的发展变化,探究了后期诗歌集中的诗集《灾难的岁月》。诗集根据创作时间总体上分为抗战前后两大部分,诗歌风格前后有所变化,在分析了每个部分诗歌的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之后,对戴望舒诗歌进行"经验的生长"这一角度的阐释。戴诗的后期诗歌是"经验生长"的结果,在戴望舒经历了人生与时代的洗礼后心智思想成熟,同时诗歌艺术风格发展变化,都有了新的突破。后期诗歌是他诗歌创作中最精华的部分。  相似文献   

4.
风格(style)作为艺术作品的总体特征(用格式塔心理学的术语说是整体的格式塔质),综合了内容与形式的诸种因素,因此从风格入手比从思想情感、体裁类型、语言特色、技巧演变等单个因素入手更能准确又宏观地把握艺术史的发展脉络。近代以来,西方出现了许多从心理学角度研究风格演变的艺术史杰作,如沃林格的《抽象与移情》、沃尔夫林的《艺术史原理》、冈布里奇的《艺术与幻觉》等,总结这些尝试,并建立一种风格研究的心理学方法,对于推进文学史、艺术史的研究将是极有意义的。一、风格与心理类型“风格”(style)一词本身常常带有表达思想的“模式”(mode)、“类型”(type)之类的含义。①当某人或某部作品的风格特征很突出,也就变成了一种特殊的类型。如果说文学艺术是人类审美心理的符号表达,那么风格与心理类型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但这里的“心理类型”不是一个十分严格的心  相似文献   

5.
"维也纳1900"时期是艺术史中的重要阶段,以时间、空间、人物三个视角探讨这一时期内艺术作品的形成与创作,揭示受到当时时空环境等因素影响下艺术家的创作思路及创作观念,将能更加明确艺术作品中蕴含的独特人文背景和艺术风格,并深入地挖掘附着于艺术作品背后的隐性存在。  相似文献   

6.
匈牙利艺术史家及艺术社会学家豪泽尔是最早将社会学命题整合进艺术史考察的学者之一,在国际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他借助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来考察艺术的生产和接受,强调艺术与社会的互动,笃信艺术辩证法、艺术的悖论亦即对立因素的融合,并在方法上坚持走中间道路.他认为教育阶层决定艺术样式,根据阶层区分艺术形式和风格,可用于整个艺术史研究.他追求在整体性思想的指导下认识艺术及其复杂活动,并在卢卡契和阿多诺的美学思想之间选择自己的现实主义艺术观.  相似文献   

7.
文化语境与艺术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语境构成艺术阐释的一个意义场。艺术阐释正是在文化语境的整体性制约、符号性规范、功能性约定中寻求艺术的意义。作者、文本及接受者也正是在具体的文化语境中、作为相关一体的因素而进入艺术阐释,并体现出各自的性质和使命。而且,从文化语境的历史变迁中还不难把握艺术阐释的历史转换。艺术史上,就因文化语境的推移而历经艺术阐释的主体性转换和本体性转换。从而,在多元的文化语境中确立真正民主的、开放的艺术阐释模式应是艺术意义生成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曹禺曾多次谈到对他的戏剧创作产生较大影响的外国剧作家主要有莎士比亚、易卜生、奥尼尔和契可夫,自然,这些影响在曹禺的剧作中已融而化之,与中国传统戏剧的熏陶及曹禺的个性特色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些外国剧作家对曹禺创作的影响有不同的侧重面,在契可夫与曹禺之间,影响和联系主要表现在艺术风格方面。对于艺术风格,歌德曾作过以下的概括:“在全部艺术领域内,我们谈到风格总是意味着通过特有标志在外部表现中显示了自身的内在特性”。因此可以说,风格是作家独特个性  相似文献   

9.
常书鸿运用人类艺术发展的广阔视角,结合中国艺术发展的实际,对敦煌艺术史研究中关于敦煌艺术的源流、敦煌艺术研究的对象和内容、敦煌艺术史的分期,以及敦煌艺术研究的方法和意义等理论问题,都作出了有创见的回答,成为敦煌艺术及敦煌艺术史研究的理论奠基人.  相似文献   

10.
近百年来中国艺术史(古代部分)的研究涌现了各种新的依托于其他人文学科的研究视野和方法,随之而来的便是关于交叉学科下艺术史的学科边界的模糊性问题讨论,被不少学者称为学科危机。至于是否存在学科危机,对于新的各式研究方法而言它折射出哪些研究艺术史现状与问题,本文简单梳理了20世纪以来的艺术史研究方法,着重区分研究方法与研究角度的关系和异同,谈到风格分析法、艺术社会学研究方法(这两个典型的内外史研究法)在具体研究问题上所体现的思路,及方法所带来的学科思考。为建构一种新的中国艺术史学观提出方法论突破口。  相似文献   

11.
对新时期的文学,历来研究其思想倾向者居多,而对其整体的艺术风格的研究较少。究其原因,一则是因为我国历来有“文以载道”的文化传统,二则是对艺术风格很难作量化分析。但思想倾向与艺术风格之间毕竟存在紧密、有机的内在联系。正如别林斯基所说:风格是“思想的浮雕”。新时期文学的思想倾向与艺术风格,相较十七年而言,具有明显的急剧变化、迅速发展、不断深化的特点。但反思与改革的双重奏,始终是新时期文学的主旋律。对历史反思到对民族文化反思,从文化反思到文学观念反思;从现实社会改革到思想观念改革,从思想观念改革到文学…  相似文献   

12.
这两部作品拓展了艺术真实表现历史真实的空间,人文主义阐释与宏大规模叙事有机结合,以艺术创新为核心,使“历史长河”样式的长篇小说摆脱了刻板的形式,并在视点多重编码方面,成功展示了探寻个性化经验所独创的美感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13.
岭南诗歌作为岭南艺术母系统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的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必然会受到岭南地区社会生产方式与社会思想意识形态的影响,同时也必然受到岭南其它艺术形式(比如词曲、民歌、地方戏、音乐、书画等)的交叉影响,而后者的影响往往更为密切和更为久远。本文把岭南涛歌放到岭南艺术的大背景中加以审视研究,具体分析了岭南诗歌与各种艺术形式之间的交叉影响以及相同特色,进而揭示出岭南诗歌的艺术风格及其产生与发展的前因后果。  相似文献   

14.
本文着重从艺术的原生性、可塑性与无限性生发开来,探索艺术发生的奥秘,解读艺术具有永久魅力的所在。在探索艺术的原生性过程中,本文着重把艺术的发生和人类生命的发生与完善结合起来进行考察;在寻求艺术的可塑性的时候,本文主要用接受美学对艺术的解释方法,通过对接受主体和艺术本体之间的对接变化来阐释其本质的流变;在缕析艺术无限性的努力中,本文力求从时间的无限性与思维空间的无限性上去追寻艺术的本质。  相似文献   

15.
风格是文艺学、美学中的重要理论范畴。艺术创作实践中,风格现象纷繁复杂,因此,风格理论研究的难度也较大。尽管前人曾对此作出了巨大的努力,但如何把风格问题放到整个文学艺术历史发展进程之中,从整体上认识和把握艺术风格的美学规律,确立其应有的美学地位,从而指导和推进创作和鉴赏实践,至今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艰巨任务。本文所作的探索,也只是一种尝试性的工作。一、风格理论的历史演变及其辨析风格是什么?这是风格论研究首先碰到的理论难题之一。对此,历代风格论大家曾作过多种阐释。这些阐释便构成了风格论研究的基本历史线索。我认为,风格美学理论的历史演变,大体经过了四个主要发展阶段。首先是“客体风格论”阶段,即以古希腊亚理斯多德为代表的“语言形式风格说”。亚氏在《修辞学》和《诗学》中把语言作为风格的同义词来研究,不但从语言学与修辞学角度把风格看作一种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敦煌发现了一些西晋墓画.敦煌早期壁画的部分内容与敦煌墓画中的部分内容很相近;西晋墓画的一些内容直接进入了敦煌壁画;两者的联系还说明莫高窟当时所具有的中原风格,不但是传自中原的南北艺术融合的产物,也是传自西域、印度的佛教艺术风格与敦煌本地的汉晋艺术融合的产物.在空间上、在时间上、在艺术上两者都是近亲,敦煌西晋墓画是敦煌壁画的另一个源头.  相似文献   

17.
作家和艺术家往往注意在自己的作品或艺术创作中表现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以形成自 己的作品风格或艺术风格。棋坛高手往往以自己独特布局和棋路建树自己的风格,在风格 上先胜一筹。搁理论研究,恐怕要研究理论风格,在探索气度、学科鹰度、逻辑高度和皙理 深度等方面充分显示自己的理论风格  相似文献   

18.
二十年代后期,以“幽默小说家”的姿态登上文坛而引起世人注目的老舍,在《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等作品问世以后,幽默讽刺作为一种鲜明的艺术特色,一直保留在他后来的创作中,成为他的作品深受欢迎的原因之一。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不指出,在一些研究老舍先生创作的文章中,往往忽略他的幽默讽刺风格的变化发展,特别是在研究《四世同堂》这部全面而深刻地体现老舍先生创作风格的作品时,更不能不顾及这种变化和发展。这部作品,虽然仍保留着幽默讽刺的风格,但幽默由诙谐变得深沉,讽刺由温馨变得辛辣,而且冷静分析批判的成分明显加强。这种风格的变化,体现老舍先生创作思想的发展和对社会认识的深化,对加强作品的思想深刻性和深化、丰富这种艺术风格意蕴都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文学艺术风格的形成标志着民族文学在艺术上的成熟。一个作家的艺术风格是作家个性、审美观、艺术趣味、创作才能的高度统一。由于生活环境和文化景观的相近或相同,形成了共同的精神气质、审美理想和艺术趣味,作家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在题材选择、主题提炼、人物塑造、手法运用、语言风格等方面,形成了共同的基调、神彩、情致、风貌,这便构成了一种风格类型。中国当代小说在其四十年间的发展中,大体上形成了五种具有代表性的风格类型,即喜剧风格、悲剧风格、诗剧风格、正剧风格和悲喜剧风格。  相似文献   

20.
刘渟 《天府新论》2012,(3):120-124
近30年来,艺术史研究方法与角度日趋多元,使之朝着更为接近人文学科的方向发展。在扩大自身研究范畴与领域的过程与探索中,几个关键性的方法论立场是决定艺术史保持学科个性和边界的重要方面。艺术史研究应把着力点放在"艺术本体",而非纯历史分析。艺术史是主观审美判断与客观实证研究相结合人文学科。以艺术本体为重心的艺术史研究,在方法论上应审视"图像"的意义,使艺术史视野下的图像研究为其他人文学科提供文化研究的话语参考,而并非使"图像"成为其他人文学科涉入艺术史学科的保护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