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依据2001—2011年的数据,测算全国各省份的相对发展效率,分析了原中央苏区(赣南)经济的发展趋势,以十一五和十二五首年为例,原中央苏区(赣南)发展相对缓慢,振兴原中央苏区(赣南)的关键在于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以及提高投入产出的效率。  相似文献   

2.
《江西社会科学》2014,(12):229-232
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具有历史性、地域性以及文化内涵的丰富性,以民俗文化为主题的旅游开发已成为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对促进各地经济发展发挥着积极作用。红色文化是赣南苏区最具代表性的旅游主题之一,也是当地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以国家振兴原中央苏区的发展目标为契机,大力推动红色旅游的发展创新,打造全国红色旅游的"精品项目",探索出提升苏区精神、乐心康体、发展经济建设与传承民俗文化并重的新型旅游项目。  相似文献   

3.
2012年6月,国务院公布实施《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对赣闽粤等原中央苏区执行西部大开发政策。2014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原中央苏区将变成全国革命老区扶贫攻坚示范区。原中央苏区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关系我国改革发展成果的惠及程度与社会的长治久安。本文在分析了国内外相关经济发展效益评价和中央苏区经济发展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依据2004-2013年的福建省37个原中央苏区县域经济发展的面板统计数据,运用DEA方法从纵向和横向角度分区域、分层次测算福建省原中央苏区县域经济的发展效率。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原中央苏区37个县域经济体可分为三个层次,最终依据研究结果对福建原中央苏区县域经济体的经济发展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赣州市中小企业融资存在政府扶持力度不足、融资渠道狭窄、融资成本高、信用水平低等问题,为此,应充分利用2012年6月《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的契机,进一步加大政府扶持力度,规范民间借贷,发展新金融组织,建立中小企业工业园,提高中小企业自身素质,加快信用担保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5.
<正>"吉安号"标志图案设计说明"吉安号"是江西省首架以城市命名的飞机,也是上航首架彩绘飞机(上航是东航的全资子公司)。"吉安号"飞机是东航公司为支持吉安、井冈山革命老区建设,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战略部署的具体行动  相似文献   

6.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创造的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先进文化,同时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革命文化、红色文化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精神,准确阐释红色文化的重大意义、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以"中国革命历史与红色文化传承"为主题的红色文化高端论坛,围绕红色文化的核心与内涵、红色文化的当代价值、红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红色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福建中央苏区红色文化的历史与现状、弘扬古田会议精神和中央苏区精神、加快建设新福建等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交流和研讨。  相似文献   

7.
作者从崭新的红色新闻世界、鲜明的红色新闻特色和红色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等三个问题入手,概括与阐述了中央苏区新闻事业的发展状况、发展特点和优良传统,认为中央苏区新闻事业是创造先进文化的典范。  相似文献   

8.
作为共和国的摇篮,中央苏区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和巨大牺牲,但受历史、自然、资金等条件的限制,总体发展还比较滞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非常艰巨.全面振兴原中央苏区,需从国家区域协调发展的角度,综合考虑区位优势、资源特色、基础条件和生态地位等,合理界定其功能定位,通过扶持发展特色产业、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增强资源环境承载力、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社会事业发展和争取国家政策支持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9.
论中央苏区的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央苏区的文化建设是整个苏区建设中最可引为自豪的事业之一。它把革命前文化十分落后,人民愚昧无知的偏僻山区,变成一个到处充满琅琅读书声,个个精神抖擞喜形于色的“自由光明的新天地”。苏区文化建设取得的骄人成绩,以雄辩的史实说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先进文化的代表。一、中央苏区的文教事业空前繁荣中央苏区所处的赣南、闽西,是经济文化极为落后的偏远山区。土地革命前,这里的文化教育完全操纵在豪绅地主的手中,广大农民及其子女根本没有受教育学文化的权利与机会,造成文盲占人口的80%以上,妇女几乎100%不识字。而中央苏区建立后,这里…  相似文献   

10.
福建是原中央苏区的核心区域和主要组成部分,龙岩、三明、南平三市全市"一片红",均属原中央苏区县,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有过彪炳史册的辉煌。但在红色文化的保护传承弘扬中,还存在一些不足。英雄的福建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形成的革命理论、革命精神、革命经验和革命传统,以及由此凝结而成的文化现象,可以称之为福建红色文化。福建红色文化精神主要表现为: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古田会议精神;坚持敌后斗争20年红旗不倒的坚忍不拔精神;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才溪乡调查精神;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反对本本主义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中敢为人先的精神……  相似文献   

11.
红色文化是实现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的精神支柱。界石铺通过红色文化旅游、“红色文化+”、红色主题活动不断探索红色文化开发利用的路径,取得一定成效。然而还存在育人功能不凸显、缺乏竞争力、宣传力度不够等问题。为更好开发利用红色文化助推乡村振兴,界石铺需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红色文化重要论述为指引、要始终坚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相结合的原则,加强网络宣传,打造新时代界石铺红色文化标识。  相似文献   

12.
乌迳古道位于广东省南雄市东北部,是连通粤赣、对接海陆丝路的重要通道。古道域内留下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军经乌迳古道转战赣南、粤北的“红四军黄木岭脱险地纪念碑”“油山革命烈士纪念碑”“水口战役纪念公园”“油山会师旧址”等红色印记,这些红色印记铸就了乌迳古道的红色文化。铭记红色印记、赓续红军精神、传承红色文化是新时代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3.
1929-1934年的闽西赣南地区,也被称之为中央苏区.在中央苏区,中国共产党将马列主义应用到各种具体实践中去,为以后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本文以中国共产党在中央苏区时期的基层政权建设为考察对象,通过比较基层政权在此前此后的变化,力图揭示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改变基层社会控制力量,达到"从宗族到国家"的国家建设目的的.  相似文献   

14.
三十年代初期中央苏区财税工作的整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央苏区建政初期财税工作的混乱状态中央苏区位于赣南闽西,是土地革命时期开辟最早、规模最大的红色根据地之一。它在1927年秋收起义的基础上开始建军建政,到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前,可以称之为苏区建政的初期阶段。这时苏区的财税工作还处于摸索之中。在武装斗争为主的形势下,如何开展苏区的财税工作,以保证苏维埃运动的深入与持久,不但广大群众极为陌生,就是当时各级政府一般也“忽视财政工作,收支没有预算,税收制度没有建立,各处乱打土豪,贪污浪费,会计糊涂”。在“左”倾冒险主义思潮影响下,军政人员筹款时擅自征敛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统筹城乡发展需要遵循“政府主导、城镇联动、全员参与”的建设规律.发达国家在城镇化进程中,所采取的“田园城市”“工业化与城镇化并重”和“城市农村一体化”等发展模式具有可借鉴与复制性.有鉴于此,发达国家城乡一体化的内在逻辑及城乡一体化经验可以“镜鉴”到中国特色城镇化的建设进程中,并立体化绘就出“科学发展先行、社会需要导向和多元成本分担”的中国特色城乡一体化建设蓝图,并彰显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的新时代意涵.  相似文献   

16.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在百余年的伟大斗争中开展的具有中国共产党鲜明特征的精神生产活动及其成果,是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红色文化的传承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论断,形成内涵深刻、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关于红色文化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紧紧围绕“什么是红色文化”“红色文化有何意义”“怎样用好红色文化”三个基本问题,从本体论、价值论和方法论相统一的角度论述了红色文化的生成逻辑、本质内涵、鲜明特征、重大意义和用好红色文化的现实路径,指明红色文化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总结伟大斗争实践经验、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结晶,是对中国精神的赓续发展,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本色,具有记载党的历史的记忆性、发扬党的伟大精神的教育性、引领实践的时代性等鲜明特征;弘扬红色文化为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提供了有益精神养料,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了强力精神支撑,为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了丰富滋养;对新时代用好红色文化进行前瞻性思考和全局性谋划,要求在建设文化强国过程中利用好红色资源、发扬好红色传统、传承好红色基因。  相似文献   

17.
林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坚持改革开放的总方针,建立“开放型”的林业经济,对于建设好赣南经济体制改革试验区,全面振兴赣南经济,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就如何建立“开放型”林业谈点粗浅的认识。 “封闭型”林业的根源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赣南林业由“封闭型”向“开放型”的方向转变,但是这种转变进展缓慢,赣南林业仍然处于封闭状态。究其原因主要是: 从历史的原因看,由于我国的林业经济是在个体所有、分散经营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有着悠久的历史,这是“封闭型”林业的历史根源。 五十年代后期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由于林业经济受“左”的错误影响,林业生产力的发展受到严重的束缚,赣南林业仍处于封闭型的自然经济状态。  相似文献   

18.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中国乡村承载了丰富厚重的红色文化资源,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铺开为乡村红色旅游发展提供了有利契机,而发展红色旅游在激发乡村产业活力、建设生态宜居乡村、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提升乡村治理效能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当前,红色旅游在助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存在产业融合力度不够、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文化内涵挖掘不深、多元主体联动不足等问题。因此,需要聚焦现实问题,通过强化融合发展、完善基础设施、挖掘文化内涵、凝聚多元主体等有力措施发展红色旅游,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9.
红色资源的特点和价值决定了其对高校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但是,高校仍存在红色文化建设意识不强和红色文化氛围不浓,缺乏红色文化建设长效机制,红色文化建设内容缺乏系统性,红色文化教育活动针对性不强等问题.对此,高校应建立红色文化建设长效机制,构建高校红色文化内容体系等,使校园红色文化建设取得实效性,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20.
赣南闽西客家风俗与中央苏区体育文化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赣南、闽西是客家人的摇篮,也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在苏维埃革命中,以毛泽东、朱德等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建立了以瑞金为中心,包括赣南、闽西的全国最大的一块苏维埃革命区域,轰轰烈烈地进行了土地革命,推动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发展。毫无疑问,客家儿女在苏维埃革命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本文从客家风俗与中央苏区体育的关系上,论述了客家人在体育文化这个侧面所作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