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外刊外报     
《领导决策信息》2012,(10):10-10
中国高速经济增长时代落幕 中国2012年的经济增长目标将下调至7.5%,这是为了实现更长时期、更好质量发展。无视潜在增长率、一味推高经济增速,将导致通胀和房地产风险加剧。下调经济增长目标是避免出现这种危险的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2.
<正> 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以年均约10%的高经济增长率快速前进。即便在21世纪全球经济普遍衰退、各国平均经济增长率不到3%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仍以7%以上的增长速度一举进入了经济总量排名世界第六的骄人位置。在人们惊叹中国经济增长一枝独秀的同时,也时时掺杂着诸如“中国威胁论”,“中国生存论”, “中国经济崩溃论”, “中国经济数据水分论”等不和谐的声音。但不论人们如何看待,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之谜已成为全世界各国共同关注并争论最多的话题之一。克鲁格曼称中国的经济增长是科幻小说,他看不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梭罗对中国经济增长数字的质疑是: “谁能告诉我,如果体质健全的香港经济增长率为零,那么中国7.3%的高经济增长率如何能办到?” “谁又能解释,中国如何在一年内将通货膨胀率由10%降到零,并在此期间保持稳定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3.
厉以宁 《决策探索》2013,(24):20-22
今年第一季度的经济形势是稳中有升,稳中向好 今年上半年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下来了,但是到第三季度又长到了77%。7%~8%的增长率也是高速增长率。增长过快,资源和环境都难以承受,就像骑自行车一样,骑得快就稳,骑得慢就晃,还容易倒,然而骑得太快却容易翻车,何况在中国的目前条件下路况还不太好。所以我们保持7%~8%的增长率是符合实际的。  相似文献   

4.
未定稿     
《领导文萃》2013,(15):135-137
中国仍需依靠投资,转投消费将陷入危机 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认为,中国经济在未来20年仍将保持每年8%的经济增长率,且仍以投资为主,一旦舍弃投资转为消费,中国将很快陷入危机。林毅夫表示,当前中国基础设施方面仍有待完善,将成为下一个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投资主力。  相似文献   

5.
《领导文萃》2008,(4):6-7
2006年,中国经济增长了10.7%。在过去的数月中,中国的月出口额与贸易收支再创新高。2006年底,出口增长率约为30%,月贸易顺差额为200亿美元。在2007年的前5个月,中国的出口增长呈现出更为强劲的势头。2006年,随着全球经济的平稳发展以及石油价格的回落,  相似文献   

6.
从长期发展战略看中国经济增长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9.36%的年平均增长率保持了25年的长期高速经济增长。在这一基础上,2002年,中国又提出了在20年里使GDP再翻两番的新的长期经济增长目标。本文从中国经济与东亚经济比较、居民可支配收入、中国未来经济增长对中国国际经济地位的影响等方面,对中国长期经济增长的可能、趋势、增长速度及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7.
《领导广角》2002,(11):8-8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的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取得了世人所瞩目的成就。从1980年-2001年,20年多一点的时间,中国GDP年均增长率在9%左右,这个速度在当代世界名列前茅,因为同时期发展中国家的平均速度大体上在4%-5%,  相似文献   

8.
刘修文  李昕 《决策与信息》2005,(1):41-41,80
关干2005年经济增长指标.从部分研究机构目前提出的初步预测方案看.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都在8%以上.大体在83%到94%之间。一般认为.我国经济的潜在增长能力就是9%.因此..今年如果能够保持8%-9%的增长率应该是相当理想的。从历史上看.我国从来都没有能够将9%的速度保持一年以上.结果往往是走向两个极端:继续膨胀或直接降到7%甚至更低。  相似文献   

9.
2001年,十堰市积有实施大市场战略,抢抓机遇,开拓进取,经济运行出现新的转机,精神文明建设迈出新的步伐,实现了“十五”计划的良好开局。预计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01.77万元,增长13.5%,增幅居全省第一;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计划的119.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指标的101.4%;财政收入完成计划的100.5%;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计划99.9%;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4%以内;人均自然增长率2.3‰,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002年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全面融入国际经济体系的第一年,也是加速发展的一年。为此,十堰市长赵斌提出全市全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左右;社会收入按可以口径增长8%;农民人平纯收入增长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全覆盖;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省定目标以内。  相似文献   

10.
徐浩程 《决策》2008,(12):21-22
从1998年到2002年,江苏国内生产总值从6680亿元增加到1063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0.7%,5年间江苏经济增长率没有一年低于10%,均维持在10%-11%左右,高于全国增长水平2-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1.
《领导文萃》2008,(6):6-6
2007年头10个月,中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31.4%,至2530亿美元,这是中国11%的经济增长率的主要推动因素。过去两年,中国内地股市已上涨逾400%。股市繁荣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实际利率为负,这导致储户把2万亿美元银行存款中的很大一部分投入股市。  相似文献   

12.
2003年我国宏观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基本扭转了自亚洲金融危机以来GDP增长率徘徊在7%-8%之间的局面,走出了通货紧缩阴影,GDP增长率达到9.1%,宏观经济运行进入了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同时,随着宏观经济的快速增长,又出现了一些可能影响未来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新因素。确实,目前我国经济增长处于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一个使  相似文献   

13.
王洋 《决策》2011,(8):I0010-I0011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1978年到2010年,年平均经济增长率接近10%。经济高速增长使得减贫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举例来说,从1980年到2005年,日消费不超过1.25美元的贫困差距指数从39.26%下降到3.95%,日消费不超过2美元的贫困差距指数从59.27%下降到12.22%。  相似文献   

14.
2008年对中国而言是不平凡的一年,中国经历了冰雪灾害和汶川地震,成功举办了奥运会,与国际社会共同对抗金融危机的冲击。在此形势下,中国政府提出2009年保持8%的经济增长率,引起了各种讨论。本文通过论述带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消费、投资和国际贸易等因素,分析了中国目前的经济运行状况和抗风险能力,并阐述了中国政府将采取的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由此预测中国经济增长的态势,论述了保持8%增长率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程恩富  王中保 《领导之友》2009,(6):27-29,36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引起世界的关注,特别是改革开放后连续30年的经济长期持续高速增长,年均GDP增长率达到9.6%,就经济增长的时间长度和速度来说,在世界范围内是首屈一指的。2008年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已经达到3292美元,步入了世界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尤其在2007年肇始的金融、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发达国家和众多发展中国家纷纷陷入衰退时,  相似文献   

16.
周建华 《经理人》2009,(5):68-71
销售业绩大踏步倒退!2008年底以来,众多中国企业历经了金融海啸最直接的洗劫。在这场经济下滑中,有一家公司业绩却保持了稳步增长,它就是欧莱雅中国区。2008年欧莱雅集团在中国大陆实现销售69.52亿元人民币,较2007年同比增长27.7%。这是该公司连续第八年在中国实现两位数增长。即使是众多企业销售急坠的2009年第一季度,欧莱雅中国依然保持了超过两位数的增长率,  相似文献   

17.
《领导文萃》2009,(16):6-6
中同是除美阳之外的另一个世界经济引擎。该围的平均年增长率大约为8%。美国的经济规模大约是中国的3倍,但中国创造新财富的速度是美国的两倍。美国需要花费很大气力才能在短期内保持2%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而欧洲实现1%或稍高一些的增长都很有难度。  相似文献   

18.
由于政府采取紧缩政策的效应初显,今年第3季度,中国经济增长开始趋缓,GDP和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0.4%和16.2%,比上季度回落0.5和1.5个百分点,但经济仍在高位运行,前三个季度GDP增长10.7%。工业增加值增长17.2%。从拉动经济增长的需求因素来看,消费需求稳中趋升。投资需求依然强劲。净出口继续扩大,外部需求仍然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从走势来看,第4季度还会继续回落。即使如此,今年的经济增长率将在10.5%上下。  相似文献   

19.
按照索洛的新古典增长模型,经济增长率与就业增长率的变动趋势在理论上存在对称性。但文章研究发现中国的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表现出了非对称性,故文章就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在中国的非对称性关系进行分析,并结合中国国情得出解决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非对称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2010年,中国经济走过了不平凡的一年,国内外经济环境极为复杂,各类自然灾害和重大挑战极为严峻。总体来说,这一年我国经济运行的特点是高增长、高通胀。一季度经济出现局部过热的迹象,GDP增速达11.9%,大大超出了市场预期。二季度和三季度经济增长率逐季下滑,经济在健康稳定运行区间。而物价飞涨,相信是中国百姓对于2010年中国经济的最直接感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