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大学生就业难的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从经济学的视角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现象进行界定,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归因进行理性分析,是十分必要的.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要进行科学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2.
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有毕业生人数增长引来竞争加剧的问题,有高校培养模式的问题,有用人单位择人标准的问题,有学生自身的心理问题。在对大学生就业难成因梳理分析的基础上,从转变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引导学生转变就业思维模式,创新就业机制等方面对破解大学生就业难这一问题提出思路和对策,希望通过多方因素的综合合力,努力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  相似文献   

3.
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历史新高,达到破纪录的727万,就业总量空前巨大,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从去年的“最难就业年”到如今的“更难就业季”,毕业生数量几乎被拔高成判断就业形势的“最高准绳”。中国社会调查所(SSCI)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八个城市中对2000名大学生进行了一次就业状况调查。调查显示,50%的大学生对于自己的就业前景感到迷茫,没有目标;41.7%的大学生表示目前没考虑太多;只有8.3%的人对自己的未来有明确目标,充满信心。其实,仔细分析后不难得出,当前大学生就业难更多的是一种结构性失衡,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工作难找、一岗难求。  相似文献   

4.
目前,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一个重要热门话题。很多大学生担心、抱怨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导致大量高素质人才资源浪费,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并且提出了几点可行性的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5.
我国大学生就业供求关系的劳动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持续增长的高校毕业生人数和受到金融危机影响的劳动市场的需求萎缩,使得短期内大学生就业供过于求的矛盾更加突出。借助劳动经济学相关理论对供求关系进行分析,有助于进一步认清导致高校毕业生陷入就业困境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难点,其中有社会、用人单位、学校、女生个人等多方面的原因。要解决这一问题,从社会和政府层面必须真正落实男女平等的相关政策,改革职工产休假制度;在高校层面应注重女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加大女生就业指导的针对性;而女大学生也应对就业有一个正确的理性认识。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困难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从经济学角度构建大学生失业率和需求/供给的数学模型,分析得出:大学生就业是围绕就业市场供需平衡点在一定范围内的动态波动,市场自身对其可进行调节,但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分析结果还表明:结构性失业尤其其中的供大于求是造成目前大学生就业失衡的一个主要原因。此外,从如何应对大学生就业失衡的角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女大学生就业难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必需解决的一个问题,就业率低、就业质量低、职业性别隔离、性别歧视等是其主要表现,结合阻碍女大学生就业的各种因素来看,从文化政策、公共政策、法律建设、教育改革和自身修养等方面,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妥善解决矛盾,以促进女大学生就业,从而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就业难的心理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时下大学生就业难,既是一个社会关心、媒体关注的坊间热门话题,又包含着学界智仁纷说的解释与判 断。当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放下昔日“天之骄子”之尊,背负“眼高手低”之名,寻找就业之路时,我们除了认清造成 就业难的客观条件外,还需剖析造成就业难的内在的心理因素。只有如此,才能采取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各方面关注的焦点,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关系到毕业生切身利益、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关系到国家经济建设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有必要对当前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可行性较强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与就业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为中心的毕业生就业情况已经成为衡量一所高校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当前,一方面是大学毕业生数量迅猛增加而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并没有相应增长;另一方面,不少临毕业的大学生思想上存在着错误的就业和工作观念.各种主客观原因导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比以前复杂,就业压力空前增大,形成了一个严重的社会性问题.政府、学校和学生本人都要积极采取对策,共同努力缓解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和工作压力,解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2.
论当代大学生就业观之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切实做好大学生就业的指导工作和思想教育工作。帮助大学生建构科学理性的就业观,对大学生顺利走进职业生活乃至成就人生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教育工作者要紧密结合当前的就业形势和大学生的就业需求,着力引导大学生把就业主观意向与社会客观需求结合起来,从就业目标、就业价值及就业实践等层面来建构起科学理性的就业观:在就业目标层面上,坚持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在就业价值层面上,坚持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结合;在就业实践层面上,坚持理性择业与自主创业相结合。  相似文献   

13.
高校毕业生就业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就业政策导向息息相关,缓解或从长远上根本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相似文献   

14.
当前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社会的一个焦点问题,尤其是我国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的不均衡更为引人关注。文章从我国大学本科毕业生各专业就业区域流向比、我国各地区城镇单位所拥有的专业技术人员数以及受教育程度的人口变动情况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分析,以进一步揭示我国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的不均衡性。  相似文献   

15.
当前高专学校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面临着市场被逐年挤占、失业率逐年增高的巨大压力,究其原因主要是毕业生综合素质不高、就业观念存在误区。高专学校应在大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同时,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分层次、分流就业,以减轻学生的就业压力,实现最大程度的就业。  相似文献   

16.
毕业生就业协议是用人单位与应届毕业生之间签订的关于未来建立劳动关系的合同,其作用是多元化的。该协议应当属于普通民事合同,与劳动合同存在很大区别。目前,我国仍旧应当保留毕业生就业协议,但它的缺陷也非常明显,因此需要对其从主体、内容、性质和配套措施等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轨和高校的扩招,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弹性就业的出现,在为传统的刚性就业注入新的活力的同时,也有效缓解了大学生的就业困境.对大学生弹性就业模式与传统就业模式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弹性就业并不是大学生缓解就业压力的权宜之选,而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新型择业方式.  相似文献   

18.
杨晔 《21世纪》2009,(6):16-18
被采访人:Simon顾,2002年本科毕业于美国佩斯大学计算机系,同年回国,在国内某大型信息技术公司工作五年。2006年又回到美国,在德克萨斯大学攻读MBA。2008年毕业后进入美国AT&T公司做技术管理工作。顾先生在美国两次求学的毕业阶段,都碰到了北美的经济衰退,来学校招聘的雇主比往年少很多,可以说是非常不走运。但他两次毕业后找工作的结果却迥然不同。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宏观经济增幅的趋缓、国际原油价格的持续走低,石油企业用工需求疲软,石油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持续加大。受性别歧视、就业观念壁垒、职场经验缺乏、石油高校培养方式局限、石油企业用工偏好等因素的影响,工科女大学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政府、高校、个人都要高度重视,共同努力,方能有效应对工科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浅析我国教育过度与知识失业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教育过度与知识失业现象及其危害,阐述了我国教育过度与知识失业的具体表现及其特点.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加快经济建设步伐,提供充分的就业机会;加快教育结构调整,深化教育制度改革;改革毕业生就业体制,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这些是避免大规模教育过度与知识失业的根本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