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寨"的社会文化内涵与英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的网络世界,一个怀旧、新奇而又备受褒贬的名词“山寨”不胫而走。从最初的“山寨手机”、“山寨明星”到“山寨百家讲坛”等,“山寨”一词不仅逐渐流行,而且涵义不断扩大。本文首先对“山寨”一词的社会文化内涵进行解析,然后对其及其族词进行英译探讨。  相似文献   

2.
2008年,先是山寨手机粉墨.登场,继而山寨服装、山寨春晚,形形色色的山寨产品层出不穷。也因此诞生了一些人津津乐道的“山寨文化”。 有人在博客中说,“山寨文化的泛滥与其说是对草根创新精神的标榜和昭彰,不如说是对中国知识产权意识严重缺位的讽刺”。对此,马上就有“山寨帮”反对,“山寨文化怎么就泛滥了?如何就丢人了”?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近一两年来流行热语“山寨”为研究对象,通过语料分析与社会公众的诠释相互参证的方法,推衍出“山寨”一词在新义中所包含的社会、文化含义,并试图挖掘隐藏在新鲜语言事实背后的语言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4.
“山寨”太火,火到惊动了中央电视台。在接连几天被《新闻30分》等报道后,2008年12月2日.“山寨现象”上了《新闻联播》。这是国家级电视台首度关注网络时代所形成的草根文化,也意味着由这一新兴词汇所代表的民间文化现象,第一次进入官方视线。  相似文献   

5.
2008年的网络世界,“山寨”一词不胫而走,不仅逐渐流行,而且涵义不断扩大。文章针对这一网络热词对“山寨手机”的多种英译做出辨析,然后对“山寨”、“山寨文化”、“山寨明星”等诸多“山寨XX”族词进行探讨和试译,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6.
“山寨文化”的后现代性指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凭借传统思维和话语解释,加剧了“山寨文化”的混沌。在后现代主义视角下,“山寨文化”不拘于形式,对“可能性”尽情演绎,其中蕴含着隐蔽的自由精神追求。“山寨文化”在思想和实践中为实现模仿的逻辑与行为从分裂状态走向一致性而努力。这种努力在指向对现代性决裂的同时又与现代性相偎依;在喧嚣中拥有广大从众基础的同时,又刺激了人们对其的消费欲望。  相似文献   

7.
“山寨”是过去一年广为流传的一个时尚名词。据说发源于广东地区,意指小作坊仿造市场流通的产品。自2008年流传以来,“山寨”一词寓意不断扩展,涉及面也不断扩大。从原来的商品范畴逐渐扩展到了诸多方面:一时间,既有山寨手机、山寨电视这一类的消费品,也包括山寨网络这类IT产业.  相似文献   

8.
自2008年山寨现象风行以来,就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所谓山寨现象,主要是指仿造名牌产品、模仿明星做广告、模仿他人艺术作品以及模仿知名建筑等。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也曾对山寨现象进行了报道,并将其称为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一些政协委员也做出了对山寨现象进行规范化管理的呼吁。  相似文献   

9.
“山寨”语义泛化的隐喻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寨”语义泛化,主要表现为从原义到喻义,喻义泛化成为基本义。隐喻是“山寨”语义泛化的主要机制,其实质是附加属性义间的多重映射。“山寨”隐喻性泛化的构词形态表现为词义隐喻和构词隐喻。泛化后的“山寨”语义丰富,满足了语用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山寨文化狂潮席卷中国大地。山寨文化的流行既是创造者的认同、宣泄和功利心理的外现,又是满足受众娱乐、求奇求新、补偿和“与人类似”的心理诉求的产物。  相似文献   

11.
山寨文化是一种在山寨产品影响下产生的、主要基于网络媒体的、大众化的、非主流的、具有嘲谑和创新性质的流行文化形态,它具有巴赫金所言的狂欢化性质。因此,山寨文化的出现乃是网络语境下中国人狂欢精神的复苏与回归。这种复苏与回归,具有令国人狂欢精神不致因长期压抑而被扭曲异化,为官方与民间、主流与非主流文化之间提供一种对话方式,打破庙堂语境下的“一言堂”话语模式,促进社会文化和文化创新主体的多元化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山寨文化是依靠戏仿、复制等手段,以电子、数字媒介为传播途径,来满足大众娱乐消费需求的文化形态.山寨文化产品可分为山寨人物、山寨实物、山寨虚物三类.日益发展的经济、复杂的社会经济结构、文化商品供求关系的变化是山寨文化兴起的经济缘由;文化多元论、狂欢化诗学理论、文化人民性理论为山寨文化的风行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大众猎奇、泄愤、聊以慰藉的心理成为山寨文化繁荣的动因.  相似文献   

13.
山寨文化,独立于正统之外,自成一体所以拒绝约束,有点匪气故而也有点狼性,不怕丢人只怕不能惊人,善于模仿同时也敢于创新。作为雷词一个,山寨文化诞生的时间并不久远。但作为一种现象,其历史又不可谓不长。如今的山寨明星,若干年前叫做明星脸模仿秀。如今的山寨名牌,若干年前叫做冒牌水货。自从山寨一词被发明以来,中国语言在冷幽默方面的表现力迅即攀上了一个新高度。  相似文献   

14.
山寨文化的兴起是转型期的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从文化的差异性分析山寨文化协调与冲突二重性产生的根源及其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并预测山寨文化的发展趋势是走出山寨,为山寨文化分析提供新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15.
张永琪 《社区》2008,(36):4-4
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闻发布会透露,截至今年12月8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批准的可向个人提供非处方药品的互联网药品交易网站已有10家。媒体曾报道,“山寨版药品”来势凶猛,仅在武汉三镇,就有许多正规药店公开销售以假乱真的“山寨药”,其中山寨版“慢严舒柠”全国有30多种,武汉三镇就有20余种。这些“山寨药”在包装和品名上与“国药准字”正牌药品酷似,让人几乎难以分辨。对此,监管人员已经伤透了脑筋。现在,10家互联网药品交易网站获准销售非处方药,“山寨药”岂不又多了一个可挤入的重要销售渠道?  相似文献   

16.
山寨文化产生的根源、实质及其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伴随着一股来自民间和草根阶层的"山寨"风,山寨这个历史名词闯进了大众的视野,出尽了风头,占尽了风光,成了中国无所不在的流行文化的代码.作为一种新异的文化现象,山寨文化的出现与经济、社会和心理因素有着直接的渊蔽.同时,山寨文化本身是一种"借壳上市",各类山寨文化背后实际上是文化权力的再争夺,是文化资源的再分配.因此,作为主流文化的补充,山寨文化的前途被"招安"必将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17.
当山寨已成为一种文化而风靡各个领域时,其合法性问题也同样备受瞩目。知识产权的合理保护制度为各类山寨划清了合法与非法的界限。自主创新、利益平衡机制和文化多样性保护是划线时所要考量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8.
黄涛 《山西老年》2011,(2):42-42
“山寨药”通俗地说就是披着药品外衣的非药品类产品。这些貌似或者宣传为“药品”,实则为普通食品、消毒用品和保健食(用)品的“山寨药”。如何识别呢?  相似文献   

19.
2008年,若要评选出中国最流行的词汇,"山寨"一词必定入选,百度一下可发现3880万个网页,超过"北京奥运会"的3550万个网页。"山寨"是一个很古老的词汇,原指大山里的村落,延伸意义却是2008年上半年才有的。有人考证,"山寨"最初起源于广东深圳一带,由于当地突然蜂拥出近千家没有被相关部门认可的手机厂商,这些厂商大部分是作坊式的,于是被冠名"山寨"厂商,其生产出来的手机,也就是让诺基亚等洋品牌也为之头疼的"山寨手机"。这种手机功能强大,质量也不错,价格却仅为品牌手机的1/3,甚至更低。"山寨手机"迅速串红,短短几个月便完成了"由农村包围城市,最终夺取城市"的伟大  相似文献   

20.
"山寨产品"这个名字源于"山寨手机",最初出现在物质消费领域。"山寨"与手机的结合是一个偶然,但是这个偶然却给势力逐渐壮大的"草根"势力一个出口,使他们通过"山寨"这个新生词来表达他们对权威和传统的反抗。而"山寨"之所以能够获得这个进入社会文化领域的机会是由于手机与时尚的结合。因此我们获得了"山寨"—"山寨产品"—"山寨文化"这样一个逻辑发展序列,其中在"山寨文化"中,我们进一步将其细分为"产品山寨文化"和"社会山寨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